一种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12475发布日期:2019-02-19 18:4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富血小板血浆(以下简称prp)制备中,存在许多缺点。具体如下:

第一,制备量少,不能用于如窦道、大面积创伤等需求量大的临床治疗;每次采集均需抽取自体血30-60ml,只能提取出5ml的prp。

第二,如制备大量prp,则需抽取大量全血,制作70ml的prp需抽取450ml以上自体血,对患者体质要求高,制作过程风险高,需麻醉和监护方能完成。

第三,现今的prp专业设备无论是设备本身还是制作耗材价格昂贵,高昂的费用限制了临床使用。

第四,现今比较流行的二次离心法制备,虽然操作简单,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需足够经验才能制备出较高浓度的prp;在操作过程中,容器和管路均不密闭,易污染prp。

第五,在每次的治疗过程中,均需重复操作重复提取,不能够满足依次操作多次使用的需求,步骤复杂,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系统,包括:

采血泵,用于抽取全血混合物;

离心机,所述离心机上端的环形分离槽与所述采血泵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分离所述全血混合物,并将分离出的血小板、血浆和红细胞推压出所述环形分离槽,并通过血小板泵或回输泵排出;

采集器,所述采集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血小板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采集器设有至少两个输出端口;

至少两个集血袋,所述至少两个集血袋一一对应的与所述至少两个输出端口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系统及方法,将提取血小板的繁琐手工制备转化为智能机器操作,降低了制作难度,提取的血小板数量及浓度可根据临床需要调控,数值更为精确,避免了人工提取血小板操作上的误差;通过采集器和多个集血袋,能够实现一次提取多次使用的功能,避免重复提取血小板,减少有创操作,降低了医疗费用和医疗风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全血混合物为全血和抗凝剂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回输泵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回输容器连接,用于回输给献血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回输泵,在讲血小板提取储存后,可以将血液的其他成分输给患者,患者无需担心出现血容量降低等风险。

进一步,所述离心机向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为设置有挂钩的横梁,用于悬挂所述集血袋。

进一步,所述离心机的顶部设置有填充器,所述填充器呈凹槽结构,所述环形分离槽装配于所述凹槽结构内。

进一步,所述离心机包括电连接的触摸显示器和控制装置,通过操作所述触摸显示器,引导操作者进行操作和设定参数。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智能控制,避免了传统工艺中的繁琐步骤,降低制作难度,保证了数值的精确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进行术前检查,并完成前臂静脉穿刺置管;

步骤2,设定分离需抽取血小板单位及相关参数,并启动所述采血泵和离心机,以获得抽取后的至少两个集血袋;

步骤3,将所述至少两个集血袋进行冷冻储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的进行术前检查包括:

对献血者检查,以明确患者是否有相关禁忌症及其他风险;

对离心机检查,以保证所述离心机的运转和配套管路的使用。

进一步,步骤2中,每个所述血小板单元中血小板的数量为2.5×1011个。

进一步,所述离心机的最大旋转速度为3000r/min。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将血小板分装到集血袋后,可以进行冷冻储存在临床使用时,于冷冻库内取出一份进行复温,复温后进行二次离心以提高浓度,可根据创面或窦道形状,将富血小板血浆先贴复于创面或窦道,进而制备成与创面或窦道性状相同的凝胶;适宜临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采血泵;2、离心机;21、回输泵;22、血小板泵;23、支架;231、立柱;232、横梁;233、挂钩;3、采集器;31、输出端口;4、集血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系统,包括采血泵1,用于抽取全血混合物;离心机2,所述离心机2上端的环形分离槽与所述采血泵1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分离所述全血混合物,并将分离出的血小板、血浆和红细胞推压出所述环形分离槽,并通过血小板泵22或回输泵21排出;采集器3,所述采集器3的输入端与所述血小板泵22的输出端连通,所述采集器3设有至少两个输出端口;至少两个集血袋4,所述至少两个集血袋4一一对应的与所述至少两个输出端口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系统,将提取血小板的繁琐手工制备转化为智能机器操作,降低了制作难度,提取的血小板数量及浓度可根据临床需要调控,数值更为精确,避免了人工提取血小板操作上的误差;通过采集器3和多个集血袋4,能够实现一次提取多次使用的功能,避免重复提取血小板,减少有创操作,降低了医疗费用和医疗风险。

富血小板血浆(以下简称:prp)是自体全血经离心后得到的血小板浓缩物。prp中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及蛋白质。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浓缩的这些prp成分不仅为组织的修复提供了“浓缩的营养”,还为组织修复搭建了更好的修复环境,能促进和加速骨组织与软组织的修复。prp在临床上用于组织修复只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由于prp来源于自体,制作简单,且安全有效,近几年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起来,特别是在欧美国家,现已应用到了骨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和整形美容科等多门学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血混合物为全血和抗凝剂的混合物。离心机2通过采血泵1抽取全血,并与抗凝剂在针头不为附近的多支管处混合混合,血液和抗凝剂混合后抽取到环形分离槽内。随着全血在环形分离槽内分离,泵将血小板和血浆排除。由连续抽取到离心机2的血液产生的压力将红细胞推压出环形分离槽。

所述回输泵21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回输容器连接,用于回输给献血者。通过设置回输泵21,在讲血小板提取储存后,可以将血液的其他成分输给患者,患者无需担心出现血容量降低等风险。

所述离心机2向上设置有支架23,所述支架23的上端为设置有挂钩233的横梁232,用于悬挂所述集血袋4。具体来说,通过一根立柱231和一个悬臂来实现支架23的作用,挂钩233挂在悬臂上,进而悬挂集血袋4。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机2的顶部设置有填充器,所述填充器呈凹槽结构,所述环形分离槽装配于所述凹槽结构内。所述离心机包括电连接的触摸显示器和控制装置,通过操作所述触摸显示器,引导操作者进行操作和设定参数。通过智能控制,避免了传统工艺中的繁琐步骤,降低制作难度,保证了数值的精确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进行术前检查,并完成前臂静脉穿刺置管;

步骤2,设定分离需抽取血小板单位及相关参数,并启动所述采血泵1和离心机,以获得抽取后的至少两个集血袋4;

步骤3,将所述至少两个集血袋4进行冷冻储存。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进行术前检查包括:

对献血者检查,以明确患者是否有相关禁忌症及其他风险;

对离心机2检查,以保证所述离心机2的运转和配套管路的使用。具体的,检查离心机2是否运转正常并安装离心机配套管路,排除气体备用。步骤2中,每个所述血小板单元中血小板的数量为2.5×1011个。所述离心机2的最大旋转速度为3000r/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中,输出管路连接采集器3,通过三通模式,将离心机采集出的血小板均匀分成2-5份,采集完成后,将每份血小板无菌封闭,放入-80℃震荡冰箱,冷冻储存。临床使用时,先从80℃震荡冰箱取出一份血小板进行快速复温。复温后,使用医用离心机2,设定2000转/分钟,10分钟参数,进行二次离心,后根据临床需要将富血小板血浆提纯至10-20ml。将制备好的富血小板血浆与适量钙剂、凝血酶混合静置,数秒后即形成凝胶,可根据临床需要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将血小板分装到集血袋4后,可以进行冷冻储存在临床使用时,于冷冻库内取出一份进行复温,复温后进行二次离心以提高浓度,可根据创面或窦道形状,将富血小板血浆先贴复于创面或窦道,进而制备成与创面或窦道性状相同的凝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