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91780发布日期:2019-03-22 22:17阅读:6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药物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集约化饲养方式已成为主流,饲料管理不善或配比不当都会引起家畜出现营养代谢性疾病,给家畜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维生素在保持机体健康及预防疾病方面的益处已经逐渐得到证实,多种维生素不仅可作为主要或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还可作为膳食补充剂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都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家畜进行放牧养殖的方式,能采食大量的维生素,因此家畜不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的症状。然而,在放牧过程中,家畜不仅破坏大量的植被,使沙漠化越来越严重,而且粪便的随意排放,污染环境且传播疾病,因此家畜的养殖已全面开展圈养模式。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提高产值,集约化、高密度的大群饲养方式已成为主流,家畜以采食高能量、高蛋白的配合饲料为主,但是饲料中天然来源的维生素无法满足家畜生长需求,因此,长期补充各种维生素的饲料添加剂是日常补充家畜维生素不足的方法之一。临床治疗家畜明显的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缺乏症时,常常采用注射给药的方法进行快速治疗,同时新生犊牛常采用注射给药的方式进行预防维生素的缺乏症。新生犊牛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后,会出现犊牛虚弱综合征、肌无力和腹泻的临床症状。临床常用的此类注射剂中复合维生素注射剂占较大比例,能满足患者每日对各种维生素在病理状态下的需求或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但是,复合维生素类药物处方成分复杂,各组分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关系,稳定性差。因此提高制剂稳定性和脂溶性维生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已成为研制开发该类制剂的重点与难点。目前国内已批准上市的维生素制剂剂型种类较多,其中以口服制剂最多,但是口服制剂具有吸收慢、生物利用度低等特点,临床上使用不便。单独的维生素ad注射液和维生素e注射液在治疗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同时缺乏,需2次注射,刺激性大,使用不便。由此可见,如何制备复合型维生素以提高使用便捷性、减小注射刺激性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及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制备复合型维生素以提高使用便捷性、减小注射刺激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包括: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d3油、维生素e乙酸酯、丁羟茴醚、丁羟甲苯、苯甲醇、吐温、无水乙醇以及肉豆蔻酸异丙酯或注射用大豆油;所述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重量比为5-8份,所述维生素d3油的重量比为0.1-0.5份,所述维生素e乙酸酯的重量比为20-45份,所述丁羟茴醚的重量比为0.3-0.8份,所述丁羟甲苯的重量比为0.2-0.6份,所述苯甲醇的重量比为0.5-3份,所述吐温80的重量比为2-7份,所述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为10-26份,所述肉豆蔻酸异丙酯或所述注射用大豆油的重量比根据需求确定。优选地,所述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重量比具体为6.4份,所述维生素d3油的重量比具体为0.27份,所述维生素e乙酸酯的重量比具体为30份,所述丁羟茴醚的重量比具体为0.48份,所述丁羟甲苯的重量比具体为0.32份,所述苯甲醇的重量比具体为2份,所述吐温80的重量比具体为4.5份,所述无水乙醇的重量比具体为18份,所述肉豆蔻酸异丙酯或所述注射用大豆油的重量比具体为38.03份。优选地,所述维生素ade注射液具体呈黄色至棕黄色澄明状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与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对应的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制备方法,基于上述任意一种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包括:向配液罐中加入预设量的肉豆蔻酸异丙酯或注射用大豆油后,开启所述配液罐进行搅拌,加热至50~55℃后,按重量比加入处方量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d3油、维生素e乙酸酯、丁羟茴醚和丁羟甲苯,搅拌约10min以使第一次加入的物料完全溶解;在搅拌过程中按重量比取苯甲醇、吐温80和无水乙醇加入药液中,再补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或注射用大豆油直至药液总份数为100份,并搅拌15min以使第二次加入的物料混合均匀;经过0.45μm有机滤膜对混合溶液粗滤后,再经过0.22μm有机滤膜对粗滤后的混合溶液进行精滤;在氮气保护下灌装、封口后在100℃下灭菌30min以得成品。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全程通氮气进行保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包括重量比为5-8份的维生素a棕榈酸酯、重量比为0.1-0.5份的维生素d3油、重量比为20-45份的维生素e乙酸酯、重量比为0.3-0.8份的丁羟茴醚、重量比为0.2-0.6份的丁羟甲苯、重量比为0.5-3份的苯甲醇、重量比为2-7份的吐温、重量比为10-26份的无水乙醇以及重量比根据需求确定的肉豆蔻酸异丙酯或注射用大豆油。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了上述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不仅可以将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e结合使用,而且还配置了定量的表面活性物质,各物质的剂量均以国际推荐的标准剂量为依据,进而制备出了同时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复合型维生素注射液,可以提高使用便捷性、减小注射刺激性。另外,该注射液亲水性和分散性均较好,可以提高机体的吸收速度,提高注射液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制备方法流程图;图2(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0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0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1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3(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1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2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4(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2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5(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3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5(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3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6(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4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4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7(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5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7(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5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8(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6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8(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6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9(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7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9(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7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10(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22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10(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22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技术领域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及制备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制备复合型维生素以提高使用便捷性、减小注射刺激性的问题。一种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包括: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d3油、维生素e乙酸酯、丁羟茴醚、丁羟甲苯、苯甲醇、吐温、无水乙醇以及肉豆蔻酸异丙酯或注射用大豆油;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重量比为5-8份,维生素d3油的重量比为0.1-0.5份,维生素e乙酸酯的重量比为20-45份,丁羟茴醚的重量比为0.3-0.8份,丁羟甲苯的重量比为0.2-0.6份,苯甲醇的重量比为0.5-3份,吐温80的重量比为2-7份,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为10-26份,肉豆蔻酸异丙酯或注射用大豆油的重量比根据需求确定。下文以ipm表示肉豆蔻酸异丙酯,bha表示丁羟茴醚,bht表示丁羟甲苯。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只要维生素ade注射液中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d3油以及维生素e乙酸酯的份数达到标示量的90.0%~120.0%即可。添加肉豆蔻酸异丙酯或注射用大豆油中的一种即可,也就是说,添加注射用大豆油或肉豆蔻酸异丙酯均可以制备出所需的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ipm或注射用大豆油的重量比需要根据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d3油、维生素e乙酸酯、丁羟茴醚、丁羟甲苯、苯甲醇、吐温和无水乙醇的重量比确定,药液的总份数需要达到100份,也就是说,在加入除ipm或注射用大豆油之外的原料后,药液还差多少份(总药液份数为100份),就加入多少份的ipm或注射用大豆油。如若考虑到过滤时间问题,在ipm和注射用大豆油之间优选地可以使用肉豆蔻酸异丙酯。制备出的维生素ade注射液具体呈黄色至棕黄色澄明状态,即成品的维生素ade注射液是黄色至棕黄色澄明灭菌注射液。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重量比具体为6.4份,维生素d3油的重量比具体为0.27份,维生素e乙酸酯的重量比具体为30份,丁羟茴醚的重量比具体为0.48份,丁羟甲苯的重量比具体为0.32份,苯甲醇的重量比具体为2份,吐温80的重量比具体为4.5份,无水乙醇的重量比具体为18份,ipm或注射用大豆油的重量比具体为38.03份。因为前几种原料的份数之和为6.4+0.27+30+0.48+0.32+2+4.5+18=61.97,所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就加入100-61.97=38.03份的ipm或注射用大豆油。在实际操作时,还可以以下几种方式制备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第一,各原料重量比具体为,维生素a棕榈酸酯5份,维生素d3油0.1份,维生素e乙酸酯20份,bha0.3份,bht0.2份,苯甲醇0.5份,吐温802份,无水乙醇10份,ipm或注射用大豆油61.9份。第二,料重量比具体为,维生素a棕榈酸酯5.4份,维生素d3油0.14份,维生素e乙酸酯23份,bha0.35份,bht0.23份,苯甲醇1份,吐温803份,无水乙醇12份,ipm或注射用大豆油54.88份。第三,料重量比具体为,维生素a棕榈酸酯5.7份,维生素d3油0.18份,维生素e乙酸酯25份,bha0.4份,bht0.26份,苯甲醇1.3份,吐温803.5份,无水乙醇14份,ipm或注射用大豆油49.66份。第四,料重量比具体为,维生素a棕榈酸酯6.0份,维生素d3油0.23份,维生素e乙酸酯27份,bha0.44份,bht0.29份,苯甲醇1.6份,吐温804份,无水乙醇16份,ipm或注射用大豆油44.44份。第五,料重量比具体为,维生素a棕榈酸酯6.8份,维生素d3油0.31份,维生素e乙酸酯35份,bha0.52份,bht0.4份,苯甲醇2.4份,吐温805.5份,无水乙醇22份,ipm或注射用大豆油27.07份。第六,料重量比具体为,维生素a棕榈酸酯7.5份,维生素d3油0.4份,维生素e乙酸酯40份,bha0.56份,bht0.5份,苯甲醇2.7份,吐温806份,无水乙醇24份,ipm或注射用大豆油18.34份。第七,料重量比具体为,维生素a棕榈酸酯8份,维生素d3油0.5份,维生素e乙酸酯45份,bha0.8份,bht0.6份,苯甲醇3份,吐温807份,无水乙醇26份,ipm或注射用大豆油9.1份。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包括重量比为5-8份的维生素a棕榈酸酯、重量比为0.1-0.5份的维生素d3油、重量比为20-45份的维生素e乙酸酯、重量比为0.3-0.8份的丁羟茴醚、重量比为0.2-0.6份的丁羟甲苯、重量比为0.5-3份的苯甲醇、重量比为2-7份的吐温、重量比为10-26份的无水乙醇以及重量比根据需求确定的ipm或注射用大豆油。不仅可以将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e结合使用,而且还配置了定量的表面活性物质,各物质的剂量均以国际推荐的标准剂量为依据,进而制备出了同时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复合型维生素注射液,可以提高使用便捷性、减小注射刺激性。另外,该注射液亲水性和分散性均较好,可以提高机体的吸收速度,提高注射液利用率。上文中对于一种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基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与该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对应的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制备方法。由于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部分的实施例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方法部分的实施例请参照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部分的实施例描述,这里不再赘述。图1为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制备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基于上述任意一种兽用维生素ade注射液,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向配液罐中加入预设量的肉豆蔻酸异丙酯或注射用大豆油后,开启配液罐进行搅拌,加热至50~55℃后,按重量比加入处方量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d3油、维生素e乙酸酯、丁羟茴醚和丁羟甲苯,搅拌约10min以使第一次加入的物料完全溶解;s102:在搅拌过程中按重量比取苯甲醇、吐温80和无水乙醇加入药液中,再补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或注射用大豆油直至药液总份数为100份,并搅拌15min以使第二次加入的物料混合均匀;s103:经过0.45μm有机滤膜对混合溶液粗滤后,再经过0.22μm有机滤膜对粗滤后的混合溶液进行精滤;s104:在氮气保护下灌装、封口后在100℃下灭菌30min以得成品。优选地,制备方法全程通氮气进行保护。第一,筛选出合适的温度。维生素a棕榈酸酯宜在60℃左右溶解,当温度小于45℃时,维生素a棕榈酸酯溶解不完全;当温度达到70℃及以上时,维生素a棕榈酸酯含量明显降低,而且维生素a棕榈酸酯具有热不稳定性,高温会使其氧化降解。根据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特性,将处方中溶解温度分别控制在45~50℃、50~55℃和55~60℃进行试验,观察溶解情况及所用时间,并且通过含量测定,确定最佳溶解温度。试验方案一:氮气保护下,先向容器中加入约150ml注射用大豆油或ipm,开始搅拌和加热,温度控制在45~50℃,加入处方量的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d3油、维生素e乙酸酯、bha和bht,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在搅拌下加入处方量的吐温80、无水乙醇和苯甲醇,补加ipm或注射用大豆油至500ml,搅拌混合15min,过滤,氮气保护下分装。试验方案二:氮气保护下,先向容器中加入约150ml注射用大豆油或ipm,开始搅拌和加热,温度控制在50~55℃,加入处方量的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d3油、维生素e乙酸酯、bha和bht,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在搅拌下加入处方量的吐温80、无水乙醇和苯甲醇,补加ipm或注射用大豆油至500ml,搅拌混合15min,过滤,氮气保护下分装。试验方案三:氮气保护下,先向容器中加入约150ml注射用大豆油或ipm,开始搅拌和加热,温度控制在55~60℃,加入处方量的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d3油、维生素e乙酸酯、bha和bht,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在搅拌下加入处方量的吐温80、无水乙醇和苯甲醇,补加ipm或注射用大豆油至500ml,搅拌混合15min,过滤,氮气保护下分装。按照试验方案一、二、三,详细记录物料(维生素a棕榈酸酯)完全溶解所用时间,并通过高效液相的方法,检测含量,表1为三种实验方案的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根据表1结果所示,配液温度在45~50℃和50~55℃时,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的含量基本没有变化,但45~50℃溶解物料所用时间(25min)是50~55℃(10min)的2.5倍;与45~50℃和50~55℃的配液温度相比,55~60℃下溶解物料所用时间明显缩短,但是三种维生素含量下降都较快。因此,从损耗能量和含量变化的双重角度来讲,物料的配液温度选定为50~55℃。第二,筛选出合适的灭菌环境条件。在不同灭菌条件下,维生素的残存率及安瓿内药液的浊度(透过率640nm)均不同,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于各种条件下几乎不分解,只有维生素a对热稍欠稳定,100℃60min、121℃20min灭菌后,残留率约95%;l00℃60min时透过率为90%以上,呈良好的澄明度;121℃20min时透过率约50%显著白浊,故采用了100℃60min的灭菌条件。结合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的特性,将处方中灭菌温度分别控制在100℃、105℃和110℃。灭菌时间设置为30min。现拟用流通蒸汽灭菌法,对该制剂进行灭菌温度筛选。在氮气保护下,先向容器中加入约1500ml注射用大豆油或ipm,开始搅拌和加热,温度控制在50~55℃,加入处方量的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d3油、维生素e乙酸酯、bha和bht,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在搅拌下加入处方量的吐温80、无水乙醇和苯甲醇,补加ipm或注射用大豆油至5l,搅拌混合15min,过滤,氮气保护下分装成10ml和100ml两种规格。采用流通蒸汽灭菌,条件控制在100℃30min、105℃30min和110℃30min。按照兽药典中无菌检查法进行无菌检查。此外,因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对温度比较敏感,还可以通过含量变化,最终确定灭菌条件。表2为不同温度下的灭菌结果,如表2所示。表2表2中的a1、a2、a3均为10ml样品;b1、b2、b3均为100ml三批样品。根据表2结果的结果可知,灭菌温度控制在100℃30min、105℃30min和110℃30min,维生素ade注射液无菌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但是100℃30min灭菌后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的含量降解最低,因此确定100℃30min为最佳灭菌条件。第三,对溶液的亲水性进行验证。本实施例在保持其他原辅料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表3正交试验表,如表3所示,通过对吐温80和无水乙醇的配比调整,提高药液的亲水性,最终确定最佳用量。将制备好的9个药液,分别与纯化水按1:2稀释混匀后,各取20ml置25ml西林瓶中,同时充分振摇5min,静止放置,分时间段观察药液的分层现象,验证该制剂的亲水性。表3图2(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0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0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1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3(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1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2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4(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2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5(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3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5(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3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6(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4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4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7(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5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7(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5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8(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6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8(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6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9(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7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9(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7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10(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22小时药液正面分层结果示意图,图10(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22小时药液背面分层结果示意图。根据实际实验操作可知,第0小时的药液均匀混合,未出现分层现象;第1小时a1b1和a1b2的药液底部开始出现分层;第2小时除a2b3和a3b3外,其它药液底部都出现分层;第3小时a1b1、a1b2、a1b3和a2b1药液顶部出现分层;第4小时a3b3药液底部也开始出现分层;第5小时a2b3药液底部逐步出现分层;从第6小时至第22小时,9个药液分层更加显著。因此,从分层的时间长短上就可确定出a2b3配比的药液亲水性较好,最终选择a2b3中吐温80和无水乙醇的配比,药液的亲水性更好,即吐温80的比例为4.5%、无水乙醇的比例为18%。通过上述不同实施方案,从制备工艺关键参数、性状、主药含量测定、稳定性、亲水性和分散特点等方面考虑,确定出最佳实施例为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重量比具体为6.4份,维生素d3油的重量比具体为0.27份,维生素e乙酸酯的重量比具体为30份,丁羟茴醚的重量比具体为0.48份,丁羟甲苯的重量比具体为0.32份,苯甲醇的重量比具体为2份,吐温80的重量比具体为4.5份,无水乙醇的重量比具体为18份,ipm或注射用大豆油的重量比具体为38.03份。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方法,下面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对本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以犊牛临床试验为例对本方案进行说明。犊牛临床试验,在675头荷斯坦奶犊牛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试验犊牛。选择1月龄以下健康无其它疾病的荷斯坦犊牛且公母不限,进行临床试验。表4为实验时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含量的评判标准表,根据表4中的评判标准,缺乏试验动物是指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三者的含量中有一个满足,则认为符合要求;健康试验动物是指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三者的含量都必须满足,则认为符合要求。经过统计,符合要求的健康试验动物有38头、缺乏试验动物有117头。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7头缺乏试验动物,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受试药物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各39头;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8头健康试验动物作为阴性对照组。表5为试验分组及给药处理表,具体试验分组及给药处理情况,详见表5。表4表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通过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含量。给药前后,受试药物组和药物对照组犊牛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含量有明显变化,且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受试药物组和药物对照组血清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含量在第1天达到峰值,第3天和第7天略有下降,而血清中维生素d的含量在第7天达到峰值,且都有显著性差异。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犊牛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含量在检测的7天内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犊牛注射维生素ade注射液、维生素ad注射液和维生素e注射液后,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具有明显变化,而且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分别在给药后第1天、第7天和第1天达到最大值,有效地改善了犊牛维生素的缺乏。除此之外,药物对照组注射维生素ad注射液和维生素e注射液时,因需要两次给药,并且为了与维生素ade注射液的规格保持一致,而起到同比参考的价值,给药剂量比较大,因此,在给药时犊牛出现一定的刺激性反应。受试药物组注射维生素ade注射液时,犊牛没有刺激性反应。总而言之,犊牛给予维生素ade注射液可以有效提高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含量,改善犊牛三种维生素缺乏症状,值得临床推广。牧场临床使用效果,将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方式生成的维生素ade注射液作为试验药品,赠送给相关牛场进行使用。经统计,共有103头新生犊牛、犊牛及成奶牛,单独使用维生素ade注射液或联合其他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一些临床常见疾病,如夜盲、佝偻病、皮炎、骨软症、不孕症及产后瘫痪等疾病。第一,针对骨软症:据统计共有8头患有骨软症的新生犊牛,其使用结果如下:维生素ade注射液联用钙制剂、磷制剂治疗5头新生犊牛,该症状消失,疾病痊愈;单独使用治疗3头,其中1头新生犊牛症状有所减轻,但是骨骼稍有变形情况,另外2头新生犊牛症状未缓解,直接淘汰。第二,针对佝偻病:据统计共有9头患有佝偻病的犊牛,其使用结果如下:维生素ade注射液联用钙磷制剂等治疗6头犊牛,有3头犊牛该症状减轻,生长发育速度逐渐恢复;单独治疗3头犊牛,其中1头犊牛症状有所减轻,但是骨骼变形未完全恢复,另外2头犊牛症状未缓解,生长缓慢,最终淘汰。第三,针对夜盲症、视力障碍:据统计共有13头患有夜盲症和视力障碍的犊牛,其单独使用结果如下:5头夜盲症犊牛在连续用药后,盲目行走、行动迟缓、碰撞障碍物等症状减轻,视力正常,不在胡乱碰撞物体;8头有视力障碍犊牛在连续用药后,症状消失,行动和正常犊牛一样。第四,针对羞明流泪和角膜溃疡:据统计共有11头患有羞明流泪和角膜溃疡的奶牛,其单独使用结果如下:5头奶牛具有羞明流泪症状在连续用药后,症状减轻,视力正常,行动正常;6头有视角膜溃疡症状,在连续用药后,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第五,针对同期发情:据统计共有31头不发情的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其使用结果如下:单独使用激素对13头奶牛做同期发情处理并进行人工输精,配种后45天进行直肠检查,有8头奶牛受胎;激素联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对18头奶牛做同期发情处理并行人工输精,配种后45天进行直肠检查,有13头奶牛受胎。第六,针对产后瘫痪:据统计共有18头产后瘫痪的奶牛,其使用结果如下:维生素ade注射液联用钙制剂、抗生素等治疗11头产后瘫痪奶牛,有8头奶牛产后瘫痪痊愈;单独使用钙制剂、抗生素等治疗7头奶牛产后瘫痪,其中有4头奶牛产后瘫痪痊愈,未痊愈奶牛改用其他药物配合进行治疗,最终不痊愈奶牛直接淘汰。第七,针对胎衣不下:据统计共有13头产后胎衣不下的奶牛,其使用结果如下:维生素ade注射液联用抗生素等治疗7头产后胎衣不下奶牛,有6头奶牛胎衣脱落;用抗生素等治疗6头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奶牛,其中有4头奶牛胎衣脱落,胎衣未脱落奶牛采用手动剥离胎衣方法处理,防治感染引起子宫炎症。成年牛临床试验,选取产后60天以上不发情或未受孕、无严重疾病的荷斯坦奶牛共计190头,其中暖泉49头、茂盛51头、渠口40头及六场50头。将选取的190头试验用奶牛分为五组,分别为:对照组38头(暖泉9头、茂盛11头、渠口9头、六场9头):不予给药,直接进行人工输精。试验1组38头(暖泉10头、茂盛9头、渠口8头、六场11头):采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具体做法为:第1天每头试验奶牛肌内注射100μggnrh,第8天每头试验奶牛肌内注射0.5mgpg-cl,48h后每头试验奶牛再次肌内注射100μggnrh。观察受试奶牛的发情表现并记录,若发情即可直接人工输精(16-18h为最佳输精时间);若未发情最后一次注射gnrh后直接给母牛进行人工输精。试验2组38头(暖泉11头、茂盛9头、渠口7头、六场11头):采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具体做法为:第1天每头试验奶牛肌内注射100μggnrh,同时每头试验奶牛分点于肌内注射维生素ade注射液10ml,连续注射3天。第8天每头试验奶牛肌内注射pg-cl0.5mg,48h后每头试验奶牛再次肌内注射100μggnrh。观察受试奶牛的发情表现并记录,若发情即可直接人工输精(16-18h为最佳输精时间);若未发情最后一次注射gnrh后直接给母牛进行人工输精。试验3组38头(暖泉9头、茂盛11头、渠口8头、六场10头):采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具体做法为:每头试验奶牛分点于肌内注射维生素ade注射液10ml,连续注射3天。观察受试奶牛的发情表现并记录,若发情即可直接人工输精(16-18h为最佳输精时间);若未发情第三次给药后直接给母牛进行人工输精。试验4组38头(暖泉10头、茂盛11头、渠口8头、六场9头):采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具体做法为:每头试验奶牛每次分点于肌内注射维生素ad注射液20ml,连续注射3天;同时肌内注射维生素e注射液60ml,连续注射3天。观察受试奶牛的发情表现并记录,若发情即可直接人工输精(16-18h为最佳输精时间);若未发情第三次给药后直接给母牛进行人工输精。所有试验奶牛在配种后45d进行直肠检查。本试验所得数据的组间差异的显著性分析均采用sas8.01统计软件分析。表6为药物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表,如表6所示。表6组别处理头数发情头数发情率输精牛数受胎数受胎率(%)对照组3812.633837.89试验1组382360.53382463.16试验2组382771.05382976.32试验3组38513.16381026.32试验4组38615.7938923.68配种后45d,经直肠检查发现,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所有受试奶牛的发情率分别为2.63%、60.53%、71.05%、13.16%和15.79%;受胎率分别为7.89%、63.16%、76.32%、26.32%和23.68%。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均呈现出明显提高。其中,试验1组、试验2组受试奶牛呈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3组和试验4组受试奶牛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试验3组和试验4组相比,试验1组与试验2组受试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表现为显著提高(p<0.05);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组受试奶牛,其发情率和受胎率也明显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3组与试验4组受试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p表示为差异显著性,p<0.01表示差异性极显著,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p>0.05表示差异性不显著。因此可以得出,激素类药物、激素联用维生素ade注射液、维生素ade注射液、维生素ad注射液+维生素e注射液分别用时,其给药奶牛发情率和受胎率显著高于未给药奶牛(对照组)。但是激素联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对奶牛受胎率明显高于激素类药物,说明维生素ade注射液可以改善奶牛发情率和受胎率低的情况。维生素ade注射液、维生素ad注射液+维生素e注射液对奶牛发情率和受胎率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维生素ad注射液+维生素e注射液同时使用也表现出一定的效果,但使在临床使用时表现出其对受试奶牛的刺激性较高,且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建议牧场在临床治疗产后60天以上不发情或未受孕的奶牛时,将维生素ade注射液与激素类药物联用或单独交替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本申请提高的注射液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亲脂性,有利于机体迅速吸收,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同时还填补了国内该类制剂的空白,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申请公开的本
技术领域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实例性的,本申请的正真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再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