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组协同作用的音乐理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6698发布日期:2019-04-05 22:3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模组协同作用的音乐理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理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模组协同作用的音乐理疗系统。



背景技术:

音乐理疗是指科学系统的运用音乐的特性对人的影响,协助个人通过音乐艺术的感染力以音乐特有的物理特性、特定频率波长、声压等影响人的身体细胞节奏,尤其在心理和精神方面,能够实现医疗保健为目的的仪器。音乐电疗是在普通电疗的基础上结合音乐疗法,并吸取了我国传统针灸疗法的特点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具有刺激经穴和音乐治疗的双重功效。音乐理疗仪可以有效的把各种信号传达到身体细胞里,而现有同类治疗仪中,大都是只有单一的电疗信号或磁疗信号输出,有些虽产生多种治疗信号,但这些信号相互分离输出而未能有机配合,不能形成综合的加强效果,而且,在实际治疗操作时,如何使多种治疗信号有机配合作用于人体,是显著提高疗效的一个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信号输出,无法使其有效配合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工作模组,按照对症治疗的原则,根据临床经验,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选出音乐机械振动、声、光、电、磁、热等综合因素进行治疗。每个模组相互协同作用,理疗功能有效提升的音乐理疗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模组协同作用的音乐理疗系统,包括有音频输入模块、用于播放声音的音频输出模块、将音乐转换成数字信号的音频解码模块、将数字信号转换成电流模拟信号的转换模块、将电流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电路、与放大电路连接的治疗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模块包括若干局部按摩的振动按摩模组,所述振动按摩模组通过振动部件与放大电路电连接;

电刺激模组,所述电刺激模组包括若干与放大电路连接的电极片,电极片连接调制电路;

磁力模组,所述磁力模组包括可移动固定的电磁波头,所述电磁波头连接振荡器,所述振荡器与放大电路连接;

加热模组,所述加热膜组包括与放大电路连接的局部加热器,局部加热器与放大电路控制连接;

所述治疗模块通过控制器内时序控制器分别控制进行工作。

为了提供振动,所述振动部件为振动材料制成的振膜,振膜振动通过凸起将振动传递到人体穴位。

除振膜振动按摩外,还可采用按摩头按摩,所述振动按摩模组包括头部按摩头,背部按摩头和脚部按摩头,所述头部按摩头的振动幅度小于背部按摩头和脚部按摩头的振动幅度。

为了实现磁力治疗,所述磁力模组为定向传输电磁波的磁力头,该磁力头与放大电路连接,并可通过绑带固定。

除了采用播放器本身产生热量进行加热外,还可采用外置加热,所述加热膜组为红外加热器或灯泡型加热器,所述加热膜组的中部固定电极片。

优选的,所述磁力头与加热膜组一体设计,磁力头位于加热模组的中心位置。

一种根据上述多模组协同作用的音乐理疗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音频文件传输到音频输入模块,通过音频输出模块输出声音,同时加热模组进行预热;

2)加热模组启动预热时间间隔后,加热模组的电流与音乐电流正相关,此时控制器控制按摩模组启动,根据音乐电流大小调节振幅大小;

3)按摩模组工作时间间隔,磁力头启动,磁力头输出功率与音乐电流的峰值正相关;

4)磁力头工作间隔后电极片输出与电流大小相关的电流,此时按摩模组、电刺激模组及加热模组的动作与音乐电流实时相关,磁力头输出与音乐电流的峰值正相关;

优选的,所述磁力头模组输出功率达到峰值后,控制器控制磁力头模组间隔输出。

优选的,所述时间间隔为3~5秒。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各个模组分别与音频输出节奏协同工作,集成了听觉、电刺激、定向电磁波、光疗、加热及按摩的功能,不但能够对患病人员进行音乐治疗外,还可作为理疗仪器用于放松身心,按照个人喜好来选择对应的类型,使得理疗具有针对性,愉悦身心,调节心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整体组成结构图;

图2本申请治疗仪结构示意图;

图3治疗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治疗仪本体,2.调节旋钮,3.监听耳机,4.治疗头,41.振膜,42.加热板,43.磁力头,44.电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多模组协同作用的音乐理疗系统,包括有音频输入模块,音频输入后直接通过音频输出模块输出人耳所能够听到的声音,而音频解码模块输入的音频转换成数字信号,该数字信号转换成电流,因此转换模块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音乐电流供电器件使用,电流模拟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将音乐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各个治疗模块分别与放大电路控制连接。本申请中的治疗模块包括若干局部按摩的振动按摩模组,振动按摩头通过振动电机与放大电路电连接,通过放大电路将音乐电流直接转换成电机振动按摩头的振幅大小,从而直接产生相应的振动效果。电刺激模组,电刺激模组包括若干与放大电路连接的电极片,电极片连接调制电路,通过调制电路将音乐电流按照该波形输出相应电刺激。

磁力模组,磁力模组包括可移动固定的电磁波头,电磁治疗头能够固定在身体特定部位,其目的是用于直接作用患处,如体内疼痛痉挛风,电磁波头通过连接振荡器实现高频电磁波输出磁场强度符合治疗标准(大于0.25特斯拉)的磁力,振荡器与放大电路连接,以实现音乐电流的控制。加热模组,所述加热膜组包括与放大电路连接的局部加热器,局部加热器能够固定在特定位置,对指定部位进行加热,如加热腰带,加热灯,这些能够固定在身体部位并产生热量。上述各个治疗模组通过控制器连接的时序控制器分别控制进行工作,实现协同控制。

实施例一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振动按摩头采用振膜振动来进行传递振动,刺激穴位。采用易产生振动的材料,并且传输部分用做成有约2公分左右直径,突出约3毫米左右。工作时将振动按摩头紧贴皮肤表面,利用振膜41振动将振动传递至穴位经络实现治疗。

除振膜的气压振动按摩外,振动按摩模组包括分布在身体主要按摩部位的头部按摩头,背部按摩头和脚部按摩头,头部按摩头的振动幅度小于背部按摩头和脚部按摩头的振动幅度,虽然是同一组音乐电流输出,但是头部耐受程度低于其他部位,因此振动头模组振动频率相同而幅度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头部按摩头为分布在眼部和太阳穴处,利用眼罩式固定结构,将按摩头均匀分布在眼睛周围及太阳穴处,工作时,使得眼部及脑部主要穴位进行按摩理疗。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体内特定部位得到磁力治疗,磁力模组为定向传输电磁波的磁力头43,该类型磁力头一般采用罩体式,通过绑带固定在身体各个部位,对体内五脏六腑器官进行磁力疏通,提升细胞活性和提升免疫能力,对一些患病部位辅助治疗极有益处。而为了配合疏通,加热膜组为红外加热器如低功率加热板42或灯泡型加热器,加热膜组的中部固定电极片44,相比恒温加热的模式,这种加热器随着音乐电流强弱温度幅度变化较快,使人体更容易感知温度变化,使得各个部位均能体验音乐节奏带来的各种感官的感受,而加热膜组的中部电极片也随着温度变化同时产生与音乐电流相同的电刺激,更能够是人员感受全身刺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所述磁力头与加热膜组一体,磁力头位于加热模组的中心位置,磁力头位于中部,周围设置加热灯,本实施例使得温度和磁力理疗结合,对身体浅表层部位进行理疗。

上述实施例中,采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系统开启后,选择音频文件传输到音频输入模块,通过音频输出模块输出声音,同时加热模组接收到音乐电流后进行预热,之所以选择音乐开始后才进行预热,是因为此过程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随着音乐开启而产生的温度开始变化的过程,缓和地进入理疗过程;

2)加热模组启动预热时间间隔后,加热模组的电流与音乐电流正相关,随着音乐电流的变化,加热模组温度随之变化。此时控制器控制按摩模组启动,根据音乐电流大小调节振幅大小对设置的部位进行按摩;

3)按摩模组工作一定的时间间隔,磁力头启动,磁力头输出功率与音乐电流的峰值正相关,对特定部位进行磁力理疗;

4)磁力头工作间隔后,最后刺激性较强的电极片输出与电流大小相关的电流,此时按摩模组、电刺激模组及加热模组的动作与音乐电流实时相关,磁力头输出与音乐电流的峰值正相关。

由于磁力实际输出功率较大,为了针对特定高电流的音乐,磁力头模组输出功率达到峰值后,控制器控制磁力头模组间隔输出,间隔运行能够留出一定时间使器官发挥自身功能,避免出现耐受性。上述各个模组启动的时间间隔及间隔运行的时间间隔均为3~5秒。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