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屉与立柱联动的拍片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3748发布日期:2019-04-20 03:0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片屉与立柱联动的拍片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片屉与立柱联动的拍片床。



背景技术:

在普通检查拍X光或者C臂透视时需要患者躺在床上,只需要平床,不需要太多的功能动作,这样的床叫做拍片床。拍片床在进行拍片工作时,是通过滑动设置在其后侧的立柱和在立柱上上下滑动的拍摄头实现拍摄的。但是在拍片时,控制立柱和拍摄头移动的同时,为了取放X光片方便,还需要移动片屉随拍摄头一起移动,特别是拍摄时拍摄头从人体的头部到脚部的移动,需要片屉也能同步移动。现有技术中在移动拍摄头的同时,还得转身去移动片屉,造成工作量的提升,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屉与立柱联动的拍片床,在移动拍摄头和立柱的同时,能带动片屉一起移动,或者移动片屉就能带动立柱和拍摄头一起移动,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片屉与立柱联动的拍片床,包括设置于拍片床后侧下部的平滑道、在平滑道上横向滑动的滑座以及固定在滑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上下滑动的拍摄头,所述拍片床的床板下设置有沿拍片床长度方向移动的片屉,所述片屉的后端下侧设置有垂直于平滑道且水平延伸的伸出杆,所述伸出杆的端部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指向平滑道方向的轴向竖直的联动轴承,所述滑座上设置有向片屉方向弯折的伸出板,所述伸出板朝向片屉的端面与片屉的移动方向平行,且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直径相同、深度不同的与联动轴承外圈契合或分离的轴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片屉上设置伸出杆,滑座上设置伸出板,伸出杆上设置联动轴承,伸出板上设置轴承槽,联动轴承可与轴承槽契合或者分离,使用拍摄头进行拍摄时,可以移动片屉,使联动轴承卡在轴承槽内,由于轴承槽两侧的限制,当片屉移动缓慢时,会带动滑座与之一起移动,操作人员在操作时不需要单独移动立柱和片屉,提高工作效率;当片屉移动快速时,联动轴承会从轴承槽内挤出,与轴承槽分离,片屉与滑座解除联动状态;采用至少两个深度不同的轴承槽,一个不足以卡住联动轴承时,另一个可以作为补充将联动轴承卡住,保证较好的联动效果,提高拍片床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伸出杆端部沿伸出杆长度方向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用于联动轴承枢接的轴承座,所述固定套内设置有控制轴承座滑动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轴承通过弹性件控制移动,能通过弹性件的弹力控制联动轴承与轴承槽契合或者分离,联动轴承的控制更灵活,更好地与轴承槽配合,提高片屉与滑座和立柱的联动效果,也能更容易地解除联动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座为穿过固定套端面的圆柱体,所述轴承座的伸出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联动轴承的豁槽,所述联动轴承从固定套内伸出并与轴承槽契合或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座的移动更灵活方便,增加了联动轴承与轴承槽的接触面积,轴承槽能更牢地抱住联动轴承,使联动轴承不易从轴承槽脱离,提高联动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座上下两侧设置有防止其转动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滑移设置在位于固定套上下两端面的条形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轴承座转动,轴承座只能轴向移动,保证联动轴承轴向不变,只能随轴承座横向移动,联动轴承能实现与轴承槽契合的状态,保证联动结构正常的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座位于固定套内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柱,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弹簧柱上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采用弹簧,弹性好,能更快速地调整轴承座的位置,弹簧柱能跟好的固定弹簧的位置,防止弹簧扭动或者偏移。

作为优选,所述伸出板从朝向片屉的端面宽度逐渐增大,形成方便联动轴承滑动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轴承接触到斜面上时,会向片屉方向移动,挤压弹簧,逐渐地移动到轴承槽内,从而带动滑座和立柱一起移动,使联动轴承移动平稳,联动结构平稳的进行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平滑道包括位于上部的上滑道以及位于下部的下滑道,所述滑座上部设置有与上滑道配合的上轴承组件,所述滑座下部设置有与下滑道配合的下轴承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座采用上下双滑道的结构,双滑道支撑滑座和立柱,降低单个滑道的承受重量,滑座和立柱滑动时能更好地保持平衡,整个拍片床工作室更稳定,保证更好的拍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平滑道还包括固定在拍片床上的上承重板,所述上滑道固定在上承重板远离拍片床的侧面上,所述上轴承组件包括两个分别滚动接触在上滑道的上下侧面且上下相对的上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滑道上下两侧设置轴承,减少滑座在上滑道上滑动时受到的阻力,滑座滑动更顺畅,操作人员能更好的控制滑座和立柱,节省体力。

作为优选,所述平滑道还包括固定在拍片床上的下承重板,所述下滑道固定在下承重板的上侧面上,所述下轴承组件包括两个分别滚动接触在下滑道的前后侧面且前后相对的下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滑道前后两侧设置轴承,减少滑座在下滑道上滑动时受到的阻力,滑座滑动更顺畅,操作人员能更好的控制滑座和立柱,节省体力;同时滑座因为两个上轴承与上滑道的配合,两个下轴承与下滑道的配合,将滑座牢牢地卡在平滑道上,滑座的重力施加在上滑道上,上滑道将重力分散到下滑道上,有效的分散了滑座的重力。

作为优选,所述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平滑道成为一个整体,增强了上滑道和下滑道的结构强度,更好的支撑滑座和立柱;通过支撑板更多的与拍片床接触并固定,平滑道安装更牢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片屉上设置伸出杆,滑座上设置伸出板,伸出杆上设置联动轴承,伸出板上设置轴承槽,联动轴承可与轴承槽契合或者分离,使用拍摄头进行拍摄时,可以移动片屉,使联动轴承卡在轴承槽内,由于轴承槽两侧的限制,当片屉移动缓慢时,会带动滑座与之一起移动,操作人员在操作时不需要单独移动立柱和片屉,提高工作效率。

2、采用至少两个深度不同的轴承槽,一个不足以卡住联动轴承时,另一个可以作为补充将联动轴承卡住,保证较好的联动效果,提高拍片床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轴承座只能轴向移动,保证联动轴承轴向不变,只能随轴承座横向移动,联动轴承能实现与轴承槽契合的状态,保证联动结构正常的工作。

4、滑座采用上下双滑道的结构,双滑道支撑滑座和立柱,降低单个滑道的承受重量,滑座和立柱滑动时能更好地保持平衡,整个拍片床工作室更稳定,保证更好的拍摄效果。

5、本实用新型联动结构结构简单,联动和解除都比较方便,满足拍片床立柱和片屉的移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拍片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片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片屉上联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片屉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拍片床与立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滑座与平滑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立柱与片屉的联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立柱与片屉的联动节点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滑道;100、拍片床;11、上滑道;12、下滑道;13、上承重板;14、下承重板;15、支撑板;2、滑座;21、旋转固定组件;211、定位头;212、定位架;213、转动槽;214、转动轴;215、复位件;216、复位件安装孔;217、容纳孔;218、搬把;22、上轴承组件;221、上轴承;23、下轴承组件;231、下轴承;24、伸出板;25、轴承槽;3、立柱;31、安装盘;32、定位槽;4、拍摄头;5、片屉;51、片屉架;511、减震垫;512、移动手柄;52、拉板;53、前滑槽;54、后滑槽;55、前夹板;551、接触斜面;56、后夹板;57、联动杆;571、自转杆;572、摆杆;58、夹紧装置;581、穿杆;582、压块;583、转柄;584、接触块;59、夹持板;6、伸出杆;7、联动组件;71、联动轴承;72、固定套;721、条形孔;73、轴承座;731、豁槽;732、定位柱;733、弹簧柱;74、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片屉与立柱联动的拍片床,如附图1所示,拍片床100为长方形的架体结构,片屉5的滑动方向沿拍片床的长度方向。拍片床100的后侧固定有平滑道1,平滑道1安装在拍片床100的下部并沿拍片床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平滑道1由上滑动11、下滑道12、上承重板13、下承重板14和支撑板15组成,上承重板13安装在拍片床100的中部,下承重板14与上承重板13上下相对,安装在拍片床100的下部,支撑板15为竖直板,两端连接在上承重板13与下承重板14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拍片床100上,上滑动11与上承重板13同向固定在上承重板13的侧面上,下滑道12与下承重板14同向固定在上承重板13的上侧面上。

滑座2滑动设置在平滑道1上,滑座2上部设置有上轴承组件22,下部设置有下轴承组件23,上轴承组件22滑移连接在上滑道11上,下轴承组件23滑移连接在下滑道12上。滑座2为矩形箱体结构,其远离拍片床100的三个侧面上部均设置有旋转固定组件21,立柱3安装在滑座2的上端面,并通过旋转固定组件21定位连接,具体的立柱3下端面设置有圆形的安装盘31,旋转固定组件21与安装盘31连接。立柱3随滑座2在平滑道1上滑动,同时立柱3上安装有沿立柱3上下滑动的拍摄头4,拍摄头4悬于拍片床100上方,用于拍摄人体,人躺在拍片床100上,通过拍摄头4的左右和上下移动完成拍摄。滑座2和立柱3在移动时,通过联动组件7与片屉5联动连接,片屉5的后部设置有向后延伸的伸出杆6,联动组件7安装在伸出杆6的端部并与滑座2连接,使滑座2移动的同时能带动片屉5一起移动,滑座2的滑动长度大于片屉5的滑动长度,当片屉5滑动到端部不能滑动时,联动组件7与滑座2分离,滑座2能继续滑动。

如附图2所示,片屉5由片屉架51和拉板52组成,片屉架为前端开口的矩形框架,前后两端滑移在拍片床100上,片屉架5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减震垫511,片屉5在滑动时,降低与拍片床100架体的碰撞冲击力,保护片屉5内的X光片,片屉架51的前端安装有方便推动片屉5滑动的移动手柄512。

拉板52安装在片屉架51内,并能在片屉架51的开口一端前后移动,拉板52的前端和后端设置有沿其移动方向设置的前滑槽53和后滑槽54,前滑槽53和后滑槽54位于同一方向上前后对应,前滑槽53内滑动设置有前夹板55,后滑槽54内滑动设置有后夹板56,前夹板55和后夹板56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向上弯折的夹持板59,两个夹持板59平行,中间形成夹紧X光片的空间。具体的,前夹板55和后夹板56采用滑动方向相反的联动结构,前夹板55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前夹板55的夹紧装置58。

如附图2和3所示,前夹板55和后夹板56通过联动杆57实现联动,联动杆57包括转动连接的拉板52下端的自转杆571和两个转动连接在自转杆571两端的摆杆572,其中自转杆571的转轴位于其正中间,同时也位于前滑槽53和后滑槽54的正中间两个摆杆572等长,端部分别铰接在自转杆571的两端,自由端分别铰接在前夹板55和后夹板56上,前夹板55、后夹板56与自转杆571和摆杆572组成两个相对的曲柄滑块机构。

如附图4所示,前夹板55和后夹板56的下端均穿过拉板52并卡在拉板52的下端,与摆杆572连接,放置X光片时,将前夹板55向前拉动,在曲柄滑块机构的作用下,后夹板56向后移动,前夹板55与后夹板56之间的间距增大,放置X光片后,再反向移动前夹板55,前夹板55与后夹板56相互靠近,将X光片夹在中间,并通过夹紧装置58将前夹板55固定。

夹紧装置58主要包括穿杆581、压块582、转柄583和接触块584,穿杆581自上而下穿过前夹板55,下端为卡在前夹板55下侧面的压块582,上端是位于前夹板55上表面的转柄583,转柄583垂直于穿杆581并平行于拉板52,转柄583自由端靠近拉板52的下侧面设置凸起的接触块584,前夹板55上侧面设置有与接触块584接触或者分离的接触斜面551,接触斜面551的高度从远离后夹板56的一侧向接近后夹板56的一侧逐渐增大。夹紧装置58在工作时,转柄583转到与前夹板55垂直时,接触块584与接触斜面551远离,此时可以移动前夹板55,转动转柄583,接触块584逐渐向接触斜面551靠近并抵在接触斜面551上,随着接触斜面551的高度升高,转柄583被逐渐向上顶起,压块582向上移动,将前夹板55压紧固定在拉板52的下侧面上,实现前夹板55的固定。

如附图5所示,滑座2滑移连接在平滑道1上,立柱3固定在滑座2上,滑座2侧面上部设置有旋转固定组件21,旋转固定组件21上设置有转动的定位头211,立柱3下端面的安装盘31边缘设置有定位槽32,定位头211卡合在定位槽32内。在进行立柱3安装时,将立柱3放置在滑座2上,安装盘31位于滑座2上,转动定位头211恰好卡合在定位槽32中时,立柱3的定位准确,如果立柱3定位不准确,保持定位头211不动,移动立柱3,使定位槽32与定位头211契合,能快速完成立柱3的定位校正工作,然后再将立柱3与滑座2固定,完成立柱3的准确安装。

如附图6所示,旋转固定组件21包括通过螺栓连接在滑座2上的定位架212,定位架212上开设有开口背对滑座2的转动槽213,定位头211的中间部分通过转动轴214转动连接在转动槽213的侧壁上,定位头211的上端从转动槽213的端部伸出,下端转动于转动槽213内。转动槽213的下端深度大于上端,转动槽213下端槽底设置有复位件安装孔216,复位件安装孔216内安装有由复位弹簧作为的复位件215,复位件215的一端抵在复位件安装孔216的底部,另一端抵在定位头211下端的容纳孔217内,复位件215处于压缩状态,将定位头211压紧扣合在定位槽32中。定位头211的下端与容纳孔217相对的侧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搬把218,通过搬把218能更容易地转动定位头211。

如附图7所示,滑座2的上端为上轴承组件22,下部为下轴承组件23,上轴承组件22包括两组上下相对的上轴承221,两个上轴承221滑移接触在上滑道11的上端面,另两个上轴承221滑移接触在上滑道11的下端面。下轴承组件23包括两组前后相对的下轴承231,两个下轴承231滑移接触在下滑道12的前侧面,另两个下轴承231滑移接触在下滑道12的后侧面,滑座2因为两组上轴承221与上滑道11的配合,两组下轴承231与下滑道12的配合,将滑座2牢牢地卡在平滑道1上,滑座2的重力施加在上滑道11上,上滑道11将重力分散到下滑道12上,有效的分散了滑座2的重力。

如附图8和9所示,滑座2的上部有用于安装上轴承组件22的支撑架体,支撑架体上安装有向片屉5的方向弯折的水平的伸出板24,伸出板24的前端面与片屉5的移动方向平行,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直径相同、深度不同的开口朝向片屉5方向的轴承槽25,伸出杆6安装在片屉5的下端,联动组件7安装在伸出杆6的端部,联动组件7上设置有轴向竖直的联动轴承71,联动轴承71与轴承槽25契合或分离,契合时,片屉5能随滑座2一起移动,分离时,片屉5与滑座2能单独移动。

如附图10所示,联动组件7还包括固定套72、轴承座73和弹性件74,固定套72通过螺钉与伸出杆6连接,固定套72沿伸出杆6的长度方向设置,内部形成开口朝向伸出板24方向的圆柱形空腔,圆柱形的轴承座73滑动设置在固定套72中,固定套72的上向两侧设置有相对的条形孔721,轴承座7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竖直的定位柱732,定位柱732从条形孔721内伸出,通过条形孔721对定位柱732的限制,轴承座73只能在固定套72中轴向移动而不能转动。

轴承座73外端设置有豁槽731,联动轴承71枢接在豁槽731中,轴承座的内端设置有圆柱形的弹簧柱733,弹簧柱733上套设有弹簧作为的弹性件74,弹性件74处于压缩状态,向外顶出轴承座73,使联动轴承71能卡在轴承槽25中。结合附图9和10,伸出板24的两侧形成与联动轴承71接触的斜面,联动轴承71接触到斜面上时,会向片屉5方向移动,挤压弹簧,联动轴承71逐渐地移动到轴承槽25内,从而使片屉5带动滑座2和立柱3一起移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