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科专用鼻腔护理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7796发布日期:2019-01-29 18:0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科专用鼻腔护理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腔止血器,特别涉及一种血液科专用鼻腔护理止血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少数情况下可出现双侧鼻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鼻出血可导致贫血。鼻腔的动脉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和颈外动脉的上颌动脉,眼动脉在鼻腔的主要分支为筛前动脉和筛后动脉;上颌动脉在翼腭窝相继分出蝶腭动脉、眶下动脉和腭大动脉供应鼻腔。筛前动脉主要供应鼻腔外侧壁的前上部、鼻中隔前上部,筛后动脉供应鼻腔外侧壁的后上部、鼻中隔后上部,并与蝶颚动脉分支吻合。蝶腭动脉分支供应鼻中隔后部、下部及前下部。眶下动脉分支供应鼻腔外侧壁的前部。腭大动脉供应鼻中隔前下部分。另外颈外动脉的面动脉分支上唇动脉供应鼻前庭及鼻中隔前下部。蝶腭动脉的分支、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的分支与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吻合形成网状动脉丛,是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目前已知的鼻腔止血器大多在第一次涂抹的药液使用完毕后需要将止血器拔出然后再次涂抹药液,才能再次给鼻腔出血部位涂抹止血药液,而且,一般的止血器涂抹的药液也不均匀,将鼻腔内的血液清理速度慢,效率也低,不仅治疗过程繁琐,而且较为影响治疗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血液科专用鼻腔护理止血器,可做到只需添加一次药液,就能分多次持续地给药,还能根据所需要的药量进行定量给药,可防止药物浪费,从而节省了治疗时间,增强了治疗效率,还能够加快鼻腔余血的吸收速度,能够均匀的涂抹药液,使得治疗效果得到保证,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科专用鼻腔护理止血器,包括按钮,所述按钮的外侧设置有按钮基座,所述按钮基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注射筒,所述按钮的顶端中央固定有固定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弹簧A且弹簧A位于注射筒与按钮中间,所述固定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有橡胶软塞,所述橡胶软塞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弹簧B且弹簧B位于注射筒内侧底端,所述注射筒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扣槽,所述扣槽的内侧扣接有卡扣,所述连接座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设置有进药管道且进药管道位于注射筒的顶端中央,所述进药管道的顶端固定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出药管道,所述挤压块的外侧套接有喷药罩,所述喷药罩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喷药口,所述喷药罩的外侧附着有棉签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钮通过弹簧A与注射筒活动连接,所述橡胶软塞通过固定连接杆与按钮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棉签套通过卡扣扣接卡槽与连接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射筒通过连接座与喷药罩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可做到只需添加一次药液,就能分多次持续地给药,还能根据所需要的药量进行定量给药,可防止药物浪费,从而节省了治疗时间,增强了治疗效率,还能够加快鼻腔余血的吸收速度,能够均匀的涂抹药液,使得治疗效果得到保证,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中:1、喷药口;2、出药管道;3、固定槽;4、连接座;5、注射筒;6、橡胶软塞;7、弹簧B;8、按钮;9、按钮基座;10、弹簧A;11、固定连接杆;12、扣槽;13、进药管道;14、棉签套;15、喷药罩;16、挤压块;17、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科专用鼻腔护理止血器,包括按钮8,按钮8的外侧设置有按钮基座9,按钮基座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注射筒5,按钮8的顶端中央固定有固定连接杆11,固定连接杆11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弹簧A10且弹簧A10位于注射筒5与按钮8中间,固定连接杆11的顶端固定有橡胶软塞6,橡胶软塞6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弹簧B7且弹簧B7位于注射筒5内侧底端,注射筒5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两侧均设置有扣槽12,扣槽12的内侧扣接有卡扣17,连接座4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槽3,固定槽3的内侧设置有进药管道13且进药管道13位于注射筒5的顶端中央,进药管道13的顶端固定有挤压块16,挤压块16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出药管道2,挤压块16的外侧套接有喷药罩15,喷药罩15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喷药口1,喷药罩15的外侧附着有棉签套14。

进一步的,按钮8通过弹簧A10与注射筒5活动连接,橡胶软塞6通过固定连接杆11与按钮8活动连接,设置弹簧A10可使按钮8按下再松开后,能够将按钮8弹回初始位置,方便再次使用。

棉签套14通过卡扣17扣接卡槽12与连接座4固定连接,设置棉签套14可方便吸收鼻腔内的余血。

注射筒5通过连接座4与喷药罩15固定连接,设置喷药罩15方便将止血药液均匀喷洒在棉签套14上。

注射筒5通过出药管道2与挤压块16固定连接,设置挤压块16可加快止血药液的喷洒速度。

具体的,使用时,使用者先将注射筒5从连接座4上旋下,然后将进药管道13插入到装有止血药液的药瓶中,然后按压按钮8向连接座4方向移动,此时,弹簧A10压缩,弹簧B7拉伸,由于传动作用,固定连接杆11带动橡胶软塞6也会向连接座4方向移动,橡胶软塞6将注射筒5内部的空气排空,然后松开按钮8,弹簧A10和弹簧B7均会弹回初始位置,从而带动橡胶软塞6回复初始位置,外部的治疗药液会被吸入注射筒5内部,然后将注射筒5固定在连接座4上,再将卡扣17从卡槽12出拔出,然后将棉签套14套接在喷药罩15外侧,然后将棉签套14的一部分塞入卡槽12内侧,再将卡扣17扣入卡槽12内侧,此时,棉签套14被固定紧,然后将鼻腔止血器插入患者鼻腔内部并将止血器置放在出血口附近,然后用较小的力量按压按钮8向连接座4方向移动,此时弹簧A10压缩,弹簧B7拉伸,由于传动作用,固定连接杆11带动橡胶软塞6向连接座4方向移动,橡胶软塞6将注射筒5内部的止血药液通过进药管道13排出并注入喷药罩15内侧,由于受到挤压块16的阻塞,止血药液向外侧分散,并通过出药管道2注入到挤压块16和喷药罩15之间的夹层内,并能够迅速充满,然后止血药液通过喷药口1喷洒在棉签套14上,棉签套14被均匀润湿,然后使用者松开按钮8,弹簧A10和弹簧B7回复初始位置,并将橡胶软塞6和按钮8拉回初始位置,注射筒5内吸入空气,同时患者鼻腔内部的余血被空气带动,快速的地被棉签套14吸入,若是第一次使用的药液不够,则再次按压按钮8并重复上述步骤,如若还药液量还不充足,则多次重复上述步骤,更换棉签套14时,重新插拔卡扣17并安装新的棉签套14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可做到只需添加一次药液,就能分多次持续地给药,还能根据所需要的药量进行定量给药,可防止药物浪费,从而节省了治疗时间,增强了治疗效率,还能够加快鼻腔余血的吸收速度,能够均匀的涂抹药液,使得治疗效果得到保证,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