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的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5456发布日期:2019-04-13 00:4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的敷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的敷料。



背景技术:

传统敷料,若需要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需要将敷料撕下后才能观察,并换上新的敷料,这样,不仅提高了医疗成本,并且更换敷料时,会使得患者疼痛,多次更换敷料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但如果使用时间过长,大部分敷料因为透气性不佳,会使伤口和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导致细菌的继发的感染,这样就会使伤口更加的恶化。同时,对于伤口或者创面含有大面积渗液时,大部分敷料由于吸液能力不足,其渗液残留在创面表面,一方面不利于伤口或者创面愈合,另一方面形成细菌滋生的病灶。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提供一种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的敷料,可以随时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且具有很好的吸液性,能够吸收创面的渗出液,同时具有优秀的透气性,有利于渗出液的快速蒸发,促进创面呼吸作用,可以显著促进创面的愈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的敷料,所述敷料从上往下依次由背衬层、吸液层、可吸收层和保护层组成,所述吸液层由多个条形藻酸盐敷料组成,呈圆环型排列,所述各条形藻酸盐敷料之间有间隙,分布均匀,所述可吸收层设置在圆环中心,所述可吸收层上设置有均匀分布且贯穿上下表面的观察窗。设置吸液层由多个条形藻酸盐敷料呈圆环型排列,且彼此之间有空隙,一方面可以增加敷料的透气性,有利于渗出液的快速蒸发,促进创面呼吸作用,促进创面的愈合;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敷料的吸液性,吸收创面的渗出液,防止渗液或渗血在创面表面残留,导致创面感染;设置观察窗,可随时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可根据创面愈合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更换伤口敷料,从而减少不必要更换伤口敷料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层条形藻酸盐敷料的个数不少于三个,且各条形藻酸盐敷料的形状和规格相同。

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层各条形藻酸盐敷料中心形成一个空心的圆形。这样设置吸液层,是为了在创面的周边形成圆环型,从创面的周边吸收创面渗出液,为创面提供湿润的愈合环境。吸液层所形成的空心的圆形,设置可吸收层,有利于促进创面的愈合。

进一步的,所述可吸收层为脱细胞真皮基质,形状为圆形。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以被血管化,被创面吸收,为组织细胞的生长提供支架,促进创面的愈合。

进一步的,所述可吸收层的面积大于条形藻酸盐敷料所形成空心圆形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层和可吸收层接触部分通过热合的方式复合在一起。

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层与可吸收层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观察窗。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防止渗出液被外力压迫,回流到创面,导致感染,另一方面不影响敷料的观察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背衬层与吸液层接触的位置涂有医用压敏胶,所述吸液层圆环型外周边涂覆有医用压敏胶,所述背衬层与可吸收层接触部分不涂覆医用压敏胶。背衬层与吸液层通过医用压敏胶复合在一起,在吸液层圆环型外周边设置医用压敏胶,是为了能将敷料固定在皮肤上,与可吸收层接触的部分不涂医用压敏胶,是为了防止可吸收层被创面吸收后,医用压敏胶与创面直接接触,导致粘连创面,增加患者痛苦。

进一步的,所述背衬层为高透气性透明聚氨酯薄膜。聚氨酯薄膜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不影响敷料整体的透气性,同时容易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离型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多个贯穿上下表面的观察窗,可以随时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方便医护人员根据伤口愈合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更换伤口敷料,从而减少不必要更换伤口敷料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条形藻酸盐敷料有间隙的呈圆环型排列,使得敷料具有优秀的透气性和吸液性,一方面促进创面呼吸作用,另一方面防止渗液或渗血在创面表面残留,导致创面感染,可吸收层面积大于条形藻酸盐敷料所形成空心圆形的面积,可以防止渗出液被外力压迫,回流到创面导致感染,有利于出啊面的愈合;

3、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促愈合效果,当可吸收层被创面吸收后,能为组织细胞的生长提供支架,促进创面的愈合,抑制疤痕的产生;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具有很好的生物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揭去保护层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标示说明:背衬层1,吸液层2,可吸收层3,保护层4,观察窗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的敷料,所述敷料从上往下依次由背衬层1、吸液层2、可吸收层3和保护层4组成,所述吸液层2由多个条形藻酸盐敷料组成,呈圆环型排列,分布均匀,所述各条形藻酸盐敷料之间有间隙,所述可吸收层3设置在圆环中心,所述可吸收层3上设置有均匀分布且贯穿上下表面的观察窗。设置吸液层2由多个条形藻酸盐敷料呈圆环型排列,且彼此之间有空隙,一方面可以增加敷料的透气性,有利于渗出液的快速蒸发,促进创面呼吸作用,促进创面的愈合;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敷料的吸液性,吸收创面的渗出液,防止渗液或渗血在创面表面残留,导致创面感染;设置观察窗5,可随时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可根据创面愈合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更换伤口敷料,从而减少不必要更换伤口敷料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层2条形藻酸盐敷料的个数不少于三个,且各条形藻酸盐敷料的形状和规格相同。

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层2各条形藻酸盐敷料中心形成一个空心的圆形。这样设置吸液层2,是为了在创面的周边形成圆环型,从创面的周边吸收创面渗出液,为创面提供湿润的愈合环境。吸液层2所形成的空心的圆形,设置可吸收层4,有利于促进创面的愈合。

进一步的,所述可吸收层3为脱细胞真皮基质,形状为圆形。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以被血管化,被创面吸收,为组织细胞的生长提供支架,促进创面的愈合。

进一步的,所述可吸收层3的面积大于条形藻酸盐敷料所形成空心圆形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层2和可吸收层3接触部分通过热合的方式复合在一起。

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层2与可吸收层3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观察窗5。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防止渗出液被外力压迫,回流到创面,导致感染,另一方面不影响敷料的观察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背衬层1与吸液层2接触的位置涂有医用压敏胶,所述吸液层3圆环型外周边涂覆有医用压敏胶,所述背衬层1与可吸收层3接触部分不涂覆医用压敏胶。背衬层1与吸液层2通过医用压敏胶复合在一起,在吸液层2圆环型外周边设置医用压敏胶,是为了能将敷料固定在皮肤上,与可吸收层3接触的部分不涂医用压敏胶,是为了防止可吸收层3被创面吸收后,医用压敏胶与创面直接接触,导致粘连创面,增加患者痛苦。

进一步的,所述背衬层1为高透气性透明聚氨酯薄膜。聚氨酯薄膜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不影响敷料整体的透气性,同时容易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4为离型纸。

应该注意的是,此说明书的附图及以上对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