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1469发布日期:2019-03-02 04:13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可视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视穿刺针。



背景技术:

穿刺是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验,或是在患者体内建立一个引导通道,方便后续手术治疗的一种诊疗技术。在现有技术中,穿刺多利用X光线或B超进行定位,利患者长时间暴露在X光射线下容易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而利用B超进行定位,视野极其模糊,几乎近于盲插,极易发生穿刺不到位或是穿刺过深的情况。

如现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穿刺针,该穿刺针具有:细长的大致直线状的主体;前端部位于该主体的前端侧,具有由相对于长度方向倾斜形成的前端面构成的刀面;以及弯曲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与所述前端部之间而连接所述主体与所述前端部,并且能够根据外力而被动地弯曲,所述前端部作为将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方向规定在使所述刀面朝向弯曲形状的内侧的方向上的弯曲方向控制单元而发挥功能。该种穿刺针无法对穿刺深度或穿刺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容易发生穿刺不到位或是穿刺过深的情况。

本现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穿刺针,它包括套筒、针芯、手柄,手柄连接于套筒的上方,手柄包括固定部件,固定部件设有两根伸出杆;固定部件的上、下半部分分别开有连通的第一、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径为套筒的孔径,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针芯依次从第一、第二通孔穿过进入到套筒内;第一通孔内设有弹簧;推杆包括杆体及设于杆体上端的推把,杆体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弹簧接触;杆体下端开有凹槽,针芯的顶端卡在凹槽内。该种穿刺针同样无法对穿刺深度或穿刺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容易发生穿刺不到位或是穿刺过深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可套设在内管外,内管的非插入端设有第一连接部,及外管的非插入端设有针管座,该针管座上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相互配合连接;内管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内管中部设有空腔,空腔内可插入内窥镜;该内管的插入端具有穿刺用的尖端,内管的非插入端还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内管的空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可视穿刺针可实现可视化穿刺操作,防止在穿刺过程中插入过深或插入不到位,从而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以鲁尔接头的形式相连接。

优选地,第一连接部的后端设有三通结构,该三通结构的一个入口为进水口,该三通结构的另一个入口设有器械通道口。进一步地,外管的外表面上设有刻度。

优选地,内管和外管的材质为金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视穿刺针,内管的材质为硬质金属;内管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内管中部设有空腔,空腔内可插入内窥镜;该内管的插入端具有穿刺用的尖端,所内管的非插入端连接有三通接口,三通接口第一端与内管的非插入端相连接,三通接口的第二端为内窥镜进口,三通接口的第三端为进水口。

优选地,内管的外表面上设有刻度。

如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可视穿刺针,可对穿刺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加快穿刺速度,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小了手术的风险,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穿刺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可是穿刺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外接水管3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管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管2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外管

11 第二连接部

12 针管座

2 内管

21 第一连接部

22 进水口

23 尖端

24 光纤接口

3 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视穿刺针,当需要对患者的一些器官进行手术时,先利用可视穿刺针进行穿刺,建立一个引导通道。

具体来说,该可视穿刺针包括内管2(如图4所示)和外管1(如图3所示),内管2和外管1均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中部具有空腔,外管1可套设在内管2外。为了便于穿刺针刺破人体皮肤,优选在内管2的插入端设置穿刺用的尖端23。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将尖端23设置在外管1的插入端。

进一步地,为保证在穿刺过程中,内管2与外管1间保持相对静止,优选在内管2与外管1间设置连接装置,以保证穿刺的安全性。具体来说,在内管2的非插入端设置第一连接部21,在外管1的非插入端设置针管座12,并在针管座12上设置第二连接部11,针管座12可保证外管1与第二连接部11间连接的可靠性。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11可在相互配合后固定连接,从而使内管2和外管1间保持相对静止,提高穿刺的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内管2和外管1优选采用鲁尔接头的形式相连接,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11分别为鲁尔接头的两部分,当内管2插入外管1后,将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11旋紧。

在本实用新型中,内管2优选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内管2中部设有空腔,空腔内可插入内窥镜,当对患者进行穿刺时,利用内窥镜可对穿刺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准确地插入到位,防止插入过深或插入不到位。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对穿刺过程进行拍摄,在内管的入口端部可连接防水固定塞,当内窥镜穿过防水固定塞插入内管2至出口的合适位置时,旋紧防水固定塞,从而固定内窥镜。

更进一步地,由于在穿刺过程中,人体器官组织、血水或其他污物可能会遮挡住内窥镜的镜头,影响视野,因此还可利用内管2的空腔向人体内注入生理盐水,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将人体组织或污物冲开,以获得较为清晰的视野,因此,优选在第一连接部21的后端设置三通结构,三通结构的一个入口作为进水口22,进水口22与内管2的空腔相连通,以方便向内管2的空腔内注水;三通结构的另一个入口优选作为器械通道口24,当通过器械通道口24向内管2内插入内窥镜后,可以实时观测穿刺过程。

进一步地,进水口22上可以设置用于控制进出水量的进水阀,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

更进一步地,当内管2与外管1通过鲁尔接头相连接时,可将进水口22设置于鲁尔接口上,从而简化内管2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具体来说,可将第一连接部21设置为三通结构,即将进水口22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1上,以保证水从内管2内进入患者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进一步确保穿刺的精确度,优选在外管1的外表面上设置刻度,在穿刺时,进一步提高穿刺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内管2和外管1的材质优选为金属,以确保穿刺过程顺利进行。

该种可视穿刺针可对穿刺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可快速、精确地完成穿刺过程,避免重复穿刺,减轻患者的痛苦。

当穿刺成功后,可将内管2连同内窥镜一起从外管1中拔出,利用外管1的空腔穿入导丝,当导丝插入到位后移除外管1,将导丝留在人体内,此时,手术穿刺完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可视穿刺针,只包括一根内管2,从而大幅缩小了穿刺针的外径,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由于穿刺所造成的创口较小,可大幅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具体来说,由于穿刺针由一根内管2构成,为了便于穿刺针刺破人体皮肤,优选在内管2的插入端设置穿刺用的尖端23,同时,内管2的材质优选为硬质金属或将内管2的内壁加厚,增加内管2的硬度,以确保可将内管2成功地插入患者体内;内管2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内管2中部设有空腔,空腔内可插入内窥镜,当对患者进行穿刺时,利用内窥镜可对穿刺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准确地插入到位,防止插入过深或插入不到位。

进一步地,内管2的非插入端连接有有三通接口,三通接口第一端与内管2的非插入端相连接,三通接口的第二端为内窥镜进口,三通接口的第三端为进水口22,通过进水口22可向内管2内注入生理盐水,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将遮挡在内窥镜镜头前的人体组织或污物冲开,已获得较为清晰的视野。

更进一步地,为了确保在穿刺过程中,内窥镜与内管2间保持相对静止,优选在三通接口的第二端上设置固定装置,在内管的入口端部可连接防水固定塞,当内窥镜穿过防水固定塞插入内管2至出口的合适位置时,旋紧防水固定塞,从而固定内窥镜。

具体实施时,将内管2插入外管1中,随后将内窥镜插入内管2中,旋紧鲁尔接头将内管2与外管1固定连接,即完成了可视穿刺针的装配。在穿刺时可利用进水口22向患者体内注入生理盐水,将阻挡在镜头前的物体冲开,已获得更为清晰地视野。穿刺到位后,可将内窥镜取出,插入导丝,从而建立引导通道,方便后续手术的进行。在穿刺针到达预定位置后,可将内窥镜拔出后,可通过内管2的内腔放入导丝,移除内管2,将导丝留在人体内,手术穿刺完成。

该种可视穿刺针具有较小的外径,大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且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可视穿刺针可在可视情况下对患者的进行穿刺,减小对患者的伤害,同时可以更清楚、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大幅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以及插管效率,并将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减到最小,此外,改可视穿刺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