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安瓿瓶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1120发布日期:2019-06-11 23:44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安瓿瓶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手持安瓿瓶夹。



背景技术:

安瓿瓶是一种常用的储药器皿,常用的规格有2ml、10ml和20ml。临床上,在手术及各种穿刺麻醉给药中,为了防止操作者的手被污染,需要双人配合抽吸安瓿瓶中的药液。在抽取药液时,配合者手持安瓿瓶,操作者持注射器带针头插入安瓿中抽吸药液。在该种情况下,由于被打开的安瓿瓶瓶口较小,操作者容易错位将配合者手刺伤。轻者造成一定的疼痛,并流血,有时会影响到手术的正常进行。同时,针头被污染,不能继续进行使用,需要重新更换,既耽误时间,又造成浪费,影响医疗的宝贵时间。

为了避免手被扎伤的情况,有时会选择使用两支带帽的笔或其它杆状物像拿筷子一样加持住安瓿瓶,但该情况下,被加持的安瓿瓶状态极不稳定,容易在加持过程中掉落,打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安瓿瓶夹,通过该安瓿瓶夹能够使安瓿瓶稳定地被加持住,避免配合者被针刺伤,保证安瓿瓶中的药液被顺利的抽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持安瓿瓶夹,包括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第一夹子本体的一端与第二夹子本体的一端通过铰接部件铰接,第一夹子本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夹子本体的另一端均设有用于手指穿过的指环;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在铰接部件与指环之间的部位具有用于夹持安瓿瓶的夹持段。

铰接部件处设有用于使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相互夹紧的扭簧。

夹持段上与安瓿瓶接触的一侧设有橡胶层。

夹持段上与安瓿瓶接触的一侧还设有海绵层,海绵层设置在橡胶层与夹持段之间。

夹持段上与安瓿瓶接触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海绵层与橡胶层设置在凹槽内。

还包括电池盒、电池、开关和LED灯珠,LED灯珠通过开关与电池连接,电池设置在电池盒内,电池盒和开关固定设置在第一夹子本体或第二夹子本体上;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夹持段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光孔,通光孔延伸至夹持段上与安瓿瓶接触一侧的侧面,每个通光孔内均设置LED灯珠。

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夹持段、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第三直线段;第一直线段的一端与铰接部件连接,第一直线段的另一端与夹持段的一端连接,夹持段的另一端与第二直线段的一端连接,第二直线段的另一端与第三直线段的一端连接,第三直线段的另一端与指环连接;

其中,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同轴,第三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呈3°~5°夹角。

第一直线段的长度大于第二直线段的长度,第一直线段小于第三直线段的长度。

夹持段为V型、圆弧型或椭圆弧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一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安瓿瓶夹的第一夹子本体的一端与第二夹子本体的一端通过铰接部件铰接,第一夹子本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夹子本体的另一端均设有用于手指穿过的指环;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在铰接部件与指环之间的部位具有用于夹持安瓿瓶的夹持段;在使用时,通过将手指伸入指环对夹子进行操作,能够将安瓿瓶通过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上的夹持段进行夹持,使得人的手远离安瓿瓶而被保护不受伤害;同时,通过将夹持段设置在铰接部件与指环之间,使得在手捏夹子时,夹持力容易控制,能够保证安瓿瓶不被夹坏的情况下,还能进行稳定的夹持,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将夹持段设置为与不同规格安瓿瓶匹配的结构,能够增大本使用习性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通过在铰接部件处设置用于使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相互夹紧的扭簧,一方面通过扭簧能够辅助手对安瓿瓶提供一定的夹持力,保证了夹持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当抽药过程结束后,通过扭簧能够对空的安瓿瓶提供一定的夹持力,使空瓶不易脱落而打碎,对治疗现场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橡胶层能够对安瓿瓶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保证了夹持效果。

进一步的,海绵层设置在橡胶层与夹持段之间,通过海绵层的退让能力,使得夹持过程中,夹持力比较稳定,以减小由手施加的夹持力不均匀而导致安瓿瓶滑脱或被夹碎。

进一步的,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均包括夹持段、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第三直线段,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同轴,因此,第二直线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手施加的力过大而导致安瓿瓶被夹碎,第三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呈3°~5°夹角,该夹角保证了在夹持安瓿瓶过程中能够施加力。

进一步的,第一直线段的长度大于第二直线段的长度,第一直线段小于第三直线段的长度,该结构设计很好地利用了杠杆远离,既能保证夹子对安瓿瓶施加足够的夹持力,还有助于使夹持力稳定可控,使安瓿瓶不易夹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瓿瓶夹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瓿瓶夹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瓿瓶夹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夹子本体,1-1-夹持段,1-2-第一直线段,1-3-第二直线段,1-4-第三直线段,1-5-指环,1-6-凹槽,2-第二夹子本体,3-铰接部件,4-海绵层,5-橡胶层,6-电池盒,7-开关,8-LED灯珠,9-通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安瓿瓶夹,包括结构对称且相同的第一夹子本体1和第二夹子本体2,第一夹子本体1和第二夹子本体2均包括夹持段1-1、第一直线段1-2、第二直线段1-3、第三直线段1-4;第一夹子本体1和第二夹子本体2上的第一直线段的一端通过铰接部件3铰接;第一直线段1-2的另一端与夹持段1-1的一端连接,夹持段1-1的另一端与第二直线段1-3的一端连接,第二直线段1-3的另一端与第三直线段1-4的一端连接,第三直线段1-4的另一端与指环1-5连接;其中,第一直线段1-2与第二直线段1-3同轴,第三直线段1-4与第二直线段1-3呈3°~5°夹角;

第一直线段1-2的长度大于第二直线段1-3的长度,第一直线段1-2小于第三直线段1-4的长度。

为了进一步的增加安全性以及夹持效果,铰接部件3处设有用于使第一夹子本体1和第二夹子本体2相互夹紧的扭簧;如图2,夹持段上与安瓿瓶接触的一侧开设凹槽1-6,凹槽1-6内设有海绵层4,海绵层4上设有橡胶层5。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段1-1可以设置为V型(如图1)、圆弧型或椭圆弧型(如图2和图3)。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手持安瓿瓶夹还包括电池盒6、电池、开关7和LED灯珠8,LED灯珠8通过开关7与电池连接,电池设置在电池盒6内,电池盒6和开关7固定设置在第一夹子本体1或第二夹子本体2上;第一夹子本体1和第二夹子本体2夹持段1-1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光孔9,通光孔9延伸至夹持段1-1上与安瓿瓶接触一侧的侧面,每个通光孔9内均设置LED灯珠8。

在使用时,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安瓿瓶夹夹住安瓿瓶,手按开关7,LED灯珠8亮起,LED灯珠8发出的光从通光孔9处照射到安瓿瓶的侧壁上,此时操作者就能清楚地观测到安瓿瓶瓶口,能够防止操作者错位将配合者的手刺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