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366发布日期:2019-05-24 21:3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艾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祛病养生的一部分。

在给客户进行艾灸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将艾灸条放置于客户需要艾灸的部位,并点燃艾灸条进行艾灸治疗。

但是,由于艾灸条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因此,会导致艾灸条燃烧过快,无法控制艾灸条的燃烧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艾灸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艾灸条燃烧过快,无法控制艾灸条的燃烧速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艾灸装置,包括:

罐体以及罐盖;

所述罐体两端中空,且所述罐体的罐体壁上有至少一个通孔;

所述罐盖一端中空,包括罐盖顶以及罐盖壁,且所述罐盖的罐盖壁上有与所述罐体的罐体壁上的通孔的数量与形状均相同的通孔;

当所述罐盖完全盖入所述罐体时,所述罐盖的罐盖壁上的至少一个通孔与所述罐体的罐体壁上的至少一个通孔相互重合,所述罐盖与所述罐体能够相对移动。

优选地,所述罐体包括:直筒型罐体或方型罐体。

优选地,当所述罐体为直筒型罐体时,所述罐盖与所述罐体能够沿垂直中心线相对旋动。

优选地,当所述罐体为方型罐体时,所述罐盖与所述罐体能够沿垂直中心线相对平动。

优选地,当所述罐体的罐体壁上的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所述罐体的罐体壁上的至少两个通孔均匀分布在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地,当所述罐盖的罐盖壁上的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所述罐盖的罐盖壁上的至少两个通孔均匀分布在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烟雾过滤膜,用于过滤艾灸产生的烟雾,所述烟雾过滤膜位于所述罐体内,与所述罐体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边缘均与所述罐体的罐体壁相固定,且位于所述罐体的罐体壁上的通孔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罐体和所述罐盖均由耐高温防水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罐体壁同一水平的相对位置各有一个通杆孔,所述艾灸灰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艾灸条在燃烧时产生的艾灸灰;所述艾灸灰接收装置由一端中空的左半体和一端中空的右半体拼接而成;所述左半体和所述右半体的侧壁均有与侧壁垂直的长杆,所述左半体的底端和所述右半体的底端均与侧壁呈锐角,所述与侧壁垂直的长杆与所述底端位于所述侧壁的两侧;位于所述左半体的侧壁上的与侧壁垂直的左长杆穿过位于所述罐体同一水平的相对位置上的一个通杆孔,位于所述右半体的侧壁上的与侧壁垂直的右长杆穿过位于所述罐体同一水平的相对位置上的另一个通杆孔,通过移动左长杆以及右长杆可以使得所述左半体与所述右半体拼接成整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艾灸装置,该艾灸装置包括:罐体以及罐盖;所述罐体两端中空,且所述罐体的罐体壁上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罐盖一端中空,包括罐盖顶以及罐盖壁,且所述罐盖的罐盖壁上有与所述罐体的罐体壁上的通孔的数量与形状均相同的通孔;当所述罐盖完全盖入所述罐体时,所述罐盖的罐盖壁上的至少一个通孔与所述罐体的罐体壁上的至少一个通孔相互重合,所述罐盖与所述罐体能够相对移动。通过上述艾灸装置,通过移动已经完全盖入的罐盖与罐体之间的相互位置,控制重合的通孔相互错开的大小,进而控制艾灸条与空气的接触量,能够有效的控制艾灸条的燃烧速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艾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艾灸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艾灸装置,该艾灸装置包括:如图1所示的罐体101以及罐盖102,所述罐体101两端中空,且所述罐体101的罐体壁上有至少一个通孔103,所述罐盖102一端中空,包括罐盖顶以及罐盖壁,且所述罐盖102的罐盖壁上有与所述罐体101的罐体壁上的通孔103的数量与形状均相同的通孔103,当所述罐盖102完全盖入所述罐体101时,所述罐盖102的罐盖壁上的至少一个通孔103与所述罐体101的罐体壁上的至少一个通孔103相互重合,所述罐盖102与所述罐体101能够相对移动。

进一步的,在使用图1所示的艾灸装置的过程中,将艾灸条先放置于客户需要艾灸的部位,并将艾灸装置的罐体101的没有罐盖102的一端倒扣在艾灸条上,通过移动已经完全盖入的罐盖102与罐体101之间的相互位置,控制重合的通孔103相互错开的大小,进而控制艾灸条与空气的接触量,能够有效的控制艾灸条的燃烧速度。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图1只是本实用新型只是给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中的罐体101和罐盖102的形状,以及通孔103的形状和数量均属于示意型的,在实际应用中,罐体101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直筒型罐体,也可以是方型罐体,相应的,罐盖102的形状与罐体101的形状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罐体101为直筒型罐体时,所述罐盖102与所述罐体101能够沿垂直中心线相对旋动;当所述罐体101为方型罐体时,所述罐盖102与所述罐体101能够沿垂直中心线相对平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通孔10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可以设定成罐体101和罐盖102均只有一个通孔103,也可以设定成罐体101和罐盖102均至少有两个通孔103,当所述罐体101的罐体壁上的通孔10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所述罐体101的罐体壁上的至少两个通孔103均匀分布在同一水平线上;当所述罐盖102的罐盖壁上的通孔10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所述罐盖102的罐盖壁上的至少两个通孔103均匀分布在同一水平线上。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当所述罐体101的罐体壁上的通孔10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通孔103的分布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分布在罐体101以及罐盖102的不同部位,如,多个通孔103分布在同一竖直线上,或多个通孔103分布在同一斜线上,或一部分通孔103分布在竖直线上,一部分通孔103分布在水平线上。

另外,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通孔103的大小和形状也可以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如,通孔103可以设置成圆形,也可以设置成长方形。

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中,艾灸条在燃烧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烟雾,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设置一个烟雾过滤膜,用于过滤艾灸产生的烟雾,所述烟雾过滤膜位于所述罐体101内,与所述罐体101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边缘均与所述罐体101的内壁相固定,且位于所述罐体101的罐体壁上的通孔103的下部。

进一步的,由于艾灸条在燃烧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因此,为了保证使用如图1所示的艾灸装置的安全性,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罐体101和所述罐盖102均由耐高温防水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在通过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温针灸的过程中,艾灸条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艾灸灰,这样会直接落入到被艾灸者的皮肤上,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具体如图2所示,在罐体壁同一水平的相对位置各设有一个通杆孔,并增加一个艾灸灰接收装置204,用于接收艾灸条在燃烧时产生的艾灸灰,该艾灸灰接收装置204由一端中空的左半体2041和一端中空的右半体2042拼接而成,该左半体2041和该右半体2042的侧壁均有与侧壁垂直的长杆2043,该左半体2041的底端和该右半体2042的底端均与侧壁呈锐角,该与侧壁垂直的长杆2043与该底端位于该侧壁的两侧,位于该左半体2041的侧壁上的与侧壁垂直的左长杆2043穿过位于该罐体同一水平的相对位置上的一个通杆孔,位于该右半体2042的侧壁上的与侧壁垂直的右长杆2043穿过位于该罐体同一水平的相对位置上的另一个通杆孔,通过移动左长杆2043以及右长杆2043可以使得该2041左半体与该右半体2042拼接成整体。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移动左长杆2043以及右长杆2043可以使得该2041左半体与该右半体2042拼接成整体时,拼接处是夹住艾灸条下方的艾灸针的,这样艾灸灰可以直接落入到艾灸灰接收装置204的底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