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9718发布日期:2019-03-19 21:2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



背景技术:

髋部手术如髋臼手术、髋关节置换、转子间PFNA转子下骨折手术、钉手术手术等为临床常见的手术,由于髋部肌肉丰富,手术时不能用止血带,手术出血多,创伤大。为了减少手术后继续渗血,常需要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

而传统的髋部加压包扎一般是采用纱布和绷带,这种包扎方式不稳固,操作不方便,伤口的敷料很容易脱落,这样就需要进行二次包扎,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另外在大多数情况下,髋部伤口不进行加压包扎,而用增厚伤口敷料的方法避免敷料被渗血渗透,而增厚的伤口敷料用胶带固定也很困难,容易松脱,导致伤口外露的风险,增加感染机率及护理难度,髋部的加压及敷料固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骨科医师。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对伤口加压包扎固定敷料、减少术后出血、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切口快速恢复的新型髋部加压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包括髋部固定带,髋部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髋部固定带的中部设有收紧装置,髋部固定带上至少设有一个腿部固定带,腿部固定带为透气面料和海绵的复合材料制成,且腿部固定带外侧面上设有防止移位的黏贴层。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髋部固定带包括两个包扎带,两个包扎带的一端通过收紧装置连接,包扎带的另一端上设有魔术贴,两个包扎带上均设有腿部固定带。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包扎带由透气网眼面料和高发泡材料制成,包扎带和腿部固定带均对应地设有若干引流通孔。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收紧装置包括两个调节板和收缩绳,两个调节板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包扎带一端,调节板上列装有若干穿线滚轴,收缩绳依次缠绕两个调节板上的若干穿线滚轴上,收缩绳的活动端上设有拉环,拉环上设有可黏贴在固定固定带上的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由腿部固定带固定敷料,通过髋部固定带对伤口加压包扎,减少术后出血,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切口快速恢复,效果显著,适用于髋周手术后的病患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髋部固定带;2、腿部固定带;3、收紧装置;11、包扎带;12、魔术贴;21、黏贴层;22、引流通孔;31、调节板;32、收缩绳;33、穿线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髋部加压带,包括髋部固定带1,髋部固定带1的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12,髋部固定带1的中部设有收紧装置3,髋部固定带1上至少设有一个腿部固定带2,腿部固定带2为透气面料和海绵的复合材料制成,且腿部固定带2外侧面上设有防止移位的黏贴层21;所述腿部固定带2覆盖在术后切口敷料上,腿部固定带2可成对使用以方便髋部两侧均有切口的患者,髋部固定带1围绕患者髋部再通过其两端的魔术贴12连接成一个整体,收紧装置3使髋部固定带1收缩从而对切口进行加压,减少术后出血加快患者恢复,腿部固定带2具有黏贴层21从而与髋部固定带1连接,防止切口敷料以及腿部固定带2的移位,避免多次包扎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所述髋部固定带1包括两个包扎带11,两个包扎带11的一端通过收紧装置3连接,包扎带11的另一端上设有魔术贴12,两个包扎带11上均设有腿部固定带2,所述两个包扎带11通过收紧装置3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在使用时环绕患者髋部后在通过两端的魔术贴12连接,在收紧装置3的作用下两个包扎带11相对端之间收紧从而对切口施压,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所述包扎带11由透气网眼面料和高发泡材料制成,包扎带11和腿部固定带2均对应地设有若干引流通孔22,引流孔用于切口引流管的穿过,并且腿部固定带2在黏贴层21的作用下固定在包扎带11上,可以保证切口敷料牢固且不易脱落。

所述收紧装置3包括两个调节板31和收缩绳32,两个调节板31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包扎带11一端,调节板31上列装有若干穿线滚轴33,收缩绳32依次缠绕两个调节板31上的若干穿线滚轴33上,收缩绳32的活动端上设有拉环34,拉环34上设有可黏贴在固定固定带上的魔术贴1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