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入端加长且细的双腔气囊式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8366发布日期:2019-04-30 18:48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入端加长且细的双腔气囊式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插入端加长且细的双腔气囊式导尿管。



背景技术: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也是引起老年男性尿潴留的常见诱因,留置导尿管是最直接简单的处理方法,前列腺增生的病人出现尿潴留,需行留置导尿时,能否插管成功是关键,常规导尿管使用过程中,因前列腺压迫尿道或突入膀胱,使尿道与膀胱交界处变窄,导致导尿失败。如用金属支撑导尿管或一次性导尿管进行导尿,只能对症处理,不便于保留尿管,且金属支撑导尿管对尿道损伤较大,病人也痛苦,反复插管易造成尿道粘膜操作等现象,给病人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怎样能够提高插管成功率,避免反复插管,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尿道粘膜损伤,缩短插管时间,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插入端加长且细的双腔气囊式导尿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插入端加长且细的双腔气囊式导尿管,由于导尿管的前端变细,有利于狭窄部位的插入,前端变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尿道粘膜的损伤,提高了插管成功率,缩短了插管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入端加长且细的双腔气囊式导尿管,是由:导尿管、充气管、气囊、导尿细管、内凸条、导尿口、导入头、锥形空腔、弹力片构成;导尿管下端设置出口端,上端设置导尿细管,导尿管的出口端上方外周设置充气管,充气管包裹在导尿管的外周,充气管下端设置充气嘴,上端密封,导尿细管下方的充气管上部一侧设置气囊,导尿细管内顶部设置导入头,导入头为圆锥体,导入头内底面向上设置锥形空腔,导尿细管上导入头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竖向的内凸条,导尿细管内导入头下方前后两侧均设置导尿口,充气管顶端对应导尿口处设置预留孔,预留孔边缘密封使充气管内与导尿管之间构成密闭腔体,导入头内以及一对内凸条内设置倒V形的弹力片,所述弹力片内嵌于导入头和一对内凸条内,弹力片采用带弹力的硬质塑料片,弹力片使导尿细管始终保持笔直状态;所述导尿细管的长度为1.8-2.2cm,导尿口的圆心距离导尿细管顶端的距离为0.4-0.6cm,导尿细管的截面的直径为2-4mm。

所述导入头和内凸条采用硬质硅胶,或与导尿管相同材质的硬质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直接将导尿细管插入尿道口,当尿道口较窄时,尿道口内壁对倒V形的弹力片挤压,使倒V形的弹力片压迫导入头和导尿细管变的更细,更易入插入尿道口,本实用新型由于导尿管的前端变细,有利于狭窄部位的插入,前端变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尿道粘膜的损伤,提高了插管成功率,缩短了插管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配合石蜡油的应用,必要时利用多卡因增加了无痛导尿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轻便小巧,体积小,便于携带,生产成本低廉,本产品自推出以来,已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并且得到院方专家的普遍认可,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中:导尿管1、充气管2、气囊2-1、导尿细管3、内凸条4、导尿口5、导入头6、锥形空腔7、弹力片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导尿管1下端设置出口端,上端设置导尿细管3,导尿管1的出口端上方外周设置充气管2,充气管2包裹在导尿管1的外周,充气管2下端设置充气嘴,上端密封,导尿细管3下方的充气管2上部一侧设置气囊2-1,导尿细管3内顶部设置导入头6,导入头6为圆锥体,导入头6内底面向上设置锥形空腔7,导尿细管3上导入头6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竖向的内凸条4,导尿细管3内导入头6下方前后两侧均设置导尿口5,充气管2顶端对应导尿口5处设置预留孔,预留孔边缘密封使充气管2内与导尿管1之间构成密闭腔体,导入头6内以及一对内凸条4内设置倒V形的弹力片8,所述弹力片8内嵌于导入头6和一对内凸条4内,弹力片8采用带弹力的硬质塑料片,弹力片8使导尿细管3始终保持笔直状态;所述导尿细管3的长度为1.8-2.2cm,导尿口5的圆心距离导尿细管3顶端的距离为0.4-0.6cm,导尿细管3的截面的直径为2-4mm。

所述导入头6和内凸条4采用硬质硅胶,或与导尿管1相同材质的硬质橡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