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伤骨科用肢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4004发布日期:2019-05-07 21:2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创伤骨科用肢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创伤骨科用肢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条件下,医院骨科进行骨科类肢体创伤抢救时,一般仍采用传统的夹板对伤肢进行固定,仍采用使用两块夹板固定伤肢后再使用绷带进行捆绑固定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发生这一类的肢体伤大多处于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且最终造成的肢体伤均较为复杂,在仍使用传统夹板实施固定时,不但操作上多有不便,尤其很容易给病人造成过多的痛苦。尤其发生这一类肢体伤的环境和条件复杂而混乱,抢救的环境和条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而且会因为现场的混乱而延长抢救的时间,耽误病人的抢救。另外,由于在使用夹板时需要频繁地搬动伤肢,会使病人的创伤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病人的创伤。

但是现有的创伤骨科用肢体固定装置还存在着使用不灵活,容易造成二次损伤,旋转角度不便以及耽误抢救时间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创伤骨科用肢体固定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创伤骨科用肢体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创伤骨科用肢体固定装置使用不灵活,容易造成二次损伤,旋转角度不便以及耽误抢救时间的问题。一种创伤骨科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卡紧装置,伸缩装置,滑动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的卡紧装置螺栓安装在底座底部,所述的伸缩装置螺栓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滑动装置螺栓固定连接在伸缩装置上端;所述的固定装置螺栓安装在滑动装置上端;所述的滑动装置包括滑槽,滑块,球形凹槽,万向球,调节杆,手摇轮和挡板,所述的滑槽固定连接在伸缩装置上端;所述的滑块活动设置在滑槽上;所述的滑块上端开设有球形凹槽,所述的万向球设置在球形凹槽内;所述的万向球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的手摇轮螺纹安装在调节杆一侧;所述的挡板螺栓安装在调节杆与万向球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的卡紧装置设置有两个均匀安装在底座底部,所述的卡紧装置包括卡紧座,卡紧滑块,卡紧螺丝孔,卡紧螺丝和防护条,所述的卡紧座螺栓安装在底座底部外侧;所述的卡紧滑块固定设置卡紧座内侧;所述的卡紧螺丝孔开设在卡紧座外侧连接卡紧滑块;所述的卡紧螺丝螺纹安装在卡紧螺丝孔内;所述的防护条胶接在卡紧滑块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杆,伸缩杆,调节孔,固定孔和固定螺丝,所述的固定座焊接在底座上;所述的固定杆螺纹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的伸缩杆设置在固定杆内部;所述的调节孔有多个且开设在伸缩杆上;所述的固定孔有多个且开设在固定杆上,所述的固定孔与调节孔相对应设置;所述的固定螺丝螺纹安装在固定孔上。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台,盖板,手柄,连接轴,夹紧弹簧,缓冲层和气垫层,所述的盖板通过连接轴螺栓安装在支撑台一侧;所述的手柄螺栓安装在支撑台和盖板的一侧;所述的夹紧弹簧螺栓安装在连接轴前面;所述的支撑台和盖板内部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的气垫层螺钉安装在支撑台内部缓冲层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杆上设置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的手摇轮包括手摇座,手摇杆,连动杆和拉杆,所述的手摇座螺栓安装在调节杆下端一侧;所述的手摇杆螺纹安装在手摇座上;所述的连动杆螺栓安装在手摇座内部且一端连接手摇杆,另一端连接调节杆;所述的拉杆螺纹安装在调节杆内部且底端螺纹插接连动杆。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台表面缝接连接尼龙搭扣绒面,所述的盖板一端缝接连接尼龙搭扣勾面。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台,气垫层和缓冲层均为弧形板形状,所述的缓冲层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的气垫层右侧螺栓连接充气筒管道,所述的充气筒管道右侧螺纹安装充气筒。

优选的,所述的气垫层上开设有放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滑动装置包括滑槽,滑块,球形凹槽,万向球,调节杆,手摇轮和挡板的设置,方便根据患者需要进行横向、纵向各个角度的任意调节,适用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手摇轮的设置,极大的方便了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员对调节杆的角度调节。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卡紧装置包括卡紧座,卡紧滑块,卡紧螺丝孔,卡紧螺丝和防护的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方便的卡紧在床体一侧,方便患者的使用。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杆,伸缩杆,调节孔,固定孔和固定螺丝的设置,可以通过调节孔,固定孔和固定螺丝的配合使用,方便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使得固定装置固定在合适的高度。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万向球,挡板和支撑台的设置,支撑台通过万向球连接在滑块上,可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方便患者活动肢体,避免肢体长期维持一个姿势而造成酸麻,舒适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挡板起支撑作用,防止固定块大角度突然倾倒产生的冲击力恶化患者病情。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台,气垫层和缓冲层均为弧形板形状的设置,使得固定效果好,能够全方位保护,防止二次伤害,支撑台内部设置的缓冲层,提升舒适性。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台表面缝接连接尼龙搭扣绒面和盖板一端缝接连接尼龙搭扣勾面的设置,通过尼龙搭扣可方便调节支撑台和盖板之间的位置,以应付不同体型的患者。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气垫层右侧螺栓连接充气筒管道和充气筒管道右侧螺纹安装充气筒的设置,当儿童等患者肢体过细,支撑台和盖板完全贴合仍不能将患者肢体稳定包裹固定时,通过充气筒对支撑台上的气垫层充气,使气垫层膨胀,以调节盖板内部固定区的大小,方便固定肢体过细的患者,使得本装置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摇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卡紧装置;21、卡紧座;22、卡紧滑块;23、卡紧螺丝孔;24、卡紧螺丝;25、防护条;3、伸缩装置;31、固定座;32、固定杆;33、伸缩杆;34、调节孔;35、固定孔;36、固定螺丝;4、滑动装置;41、滑槽;42、滑块;43、球形凹槽;44、万向球;45、调节杆;451、刻度线;46、手摇轮;461、手摇座;462、手摇杆;463、连动杆;464、拉杆;47、挡板;5、固定装置;51、支撑台;511、尼龙搭扣绒面;52、盖板;521、尼龙搭扣勾面;53、手柄;54、连接轴;55、夹紧弹簧;56、缓冲层;561、透气孔;57、气垫层;571、充气筒管道;572、充气筒;573、放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创伤骨科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卡紧装置2,伸缩装置3,滑动装置4和固定装置5,所述的卡紧装置2螺栓安装在底座1底部,所述的伸缩装置3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的滑动装置4螺栓固定连接在伸缩装置3上端;所述的固定装置5螺栓安装在滑动装置4上端;所述的滑动装置4包括滑槽41,滑块42,球形凹槽43,万向球44,调节杆45,手摇轮46和挡板47,所述的滑槽41固定连接在伸缩装置3上端;所述的滑块42活动设置在滑槽41上;所述的滑块42上端开设有球形凹槽43,所述的万向球44设置在球形凹槽43内;所述的万向球44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45;所述的手摇轮46螺纹安装在调节杆45一侧;所述的挡板47螺栓安装在调节杆45与万向球44连接处。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卡紧装置2设置有两个均匀安装在底座1底部,所述的卡紧装置2包括卡紧座21,卡紧滑块22,卡紧螺丝孔23,卡紧螺丝24和防护条25,所述的卡紧座21螺栓安装在底座1底部外侧;所述的卡紧滑块22固定设置卡紧座21内侧;所述的卡紧螺丝孔23开设在卡紧座21外侧连接卡紧滑块22;所述的卡紧螺丝24螺纹安装在卡紧螺丝孔23内;所述的防护条25胶接在卡紧滑块22外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伸缩装置3包括固定座31,固定杆32,伸缩杆33,调节孔34,固定孔35和固定螺丝36,所述的固定座31焊接在底座1上;所述的固定杆32螺纹安装在固定座31上;所述的伸缩杆33插接设置在固定杆32内部;所述的调节孔34有多个且开设在伸缩杆33上;所述的固定孔35有多个且开设在固定杆32上,所述的固定孔35与调节孔34相对应设置;所述的固定螺丝36螺纹安装在固定孔35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装置5包括支撑台51,盖板52,手柄53,连接轴54,夹紧弹簧55,缓冲层56和气垫层57,所述的盖板52通过连接轴54螺栓安装在支撑台51一侧;所述的手柄53螺栓安装在支撑台51和盖板52的一侧;所述的夹紧弹簧55螺栓安装在连接轴54前面;所述的支撑台51和盖板52内部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层56;所述的气垫层57螺钉安装在支撑台51内部缓冲层56外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调节杆45上设置有刻度线45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手摇轮46包括手摇座461,手摇杆462,连动杆463和拉杆464,所述的手摇座461螺栓安装在调节杆45下端一侧;所述的手摇杆462螺纹安装在手摇座461上;所述的连动杆463螺栓安装在手摇座461内部且一端连接手摇杆462,另一端连接调节杆45;所述的拉杆464螺纹安装在调节杆45内部且底端螺纹插接连动杆463。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台51表面缝接连接尼龙搭扣绒面511,所述的盖板52一端缝接连接尼龙搭扣勾面52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台51,气垫层57和缓冲层56均为弧形板形状,所述的缓冲层56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56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气垫层57右侧螺栓连接充气筒管道571,所述的充气筒管道571右侧螺纹安装充气筒572。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气垫层57上开设有放气口573。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装设卡紧装置2的卡紧螺丝24固定在护理床上,调节伸缩装置3的伸缩杆33到合适角度位置,使得调节孔34对准固定杆32上的,使用固定螺丝36固定住伸缩杆33的位置,可推拉滑动装置4的滑槽41进行纵向位置调整,挡板47起到支撑作用,确保调节杆45不会倾倒过大角度,防止病人肢体因大角度的突然倾倒受到撞击而加重病情;转动手摇轮46进行调节杆45的伸出高度调整;通过调整尼龙搭扣勾面521和尼龙搭扣绒面511方便控制盖板52和支撑台51之间的闭合量,在支撑台51和盖板52完全闭合仍不能固定患者肢体时,可通过充气筒572充气使气垫层57膨胀,减小支撑台51和盖板52之间的固定区域大小,方便固定;缓冲层56上开设的若干透气孔561,提升患者肢体舒适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