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置管用防脱落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4744发布日期:2019-04-29 12:4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血管外科置管用防脱落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装置,尤其涉及血管外科置管用防脱落报警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血管外科置管的患者而言,当置管受到外力拉扯时,置管易从患者的体内移出,最终导致置管脱离患者的治疗部位,此时,医护人员还需更换新的置管,再将新的置管插入患者的治疗部位,此种方式费时费力,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影响了患者的治疗进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血管外科置管用防脱落报警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血管外科置管用防脱落报警器,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血管外科置管用防脱落报警器,包括敷贴、橡胶板、固定套、第一弹簧、滑套、滑销、压板、连接环、第二弹簧、压力传感器、顶销、报警器,所述的橡胶板位于敷贴顶部,所述的橡胶板与敷贴魔术贴粘贴相连,所述的固定套位于橡胶板顶部中端,所述的固定套与橡胶板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弹簧位于固定套内部中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弹簧与固定套胶水相连,所述的滑套贯穿固定套上端,所述的滑套与固定套滑动相连,且所述的滑套与第一弹簧胶水相连,所述的滑销贯穿滑套外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滑销与滑套滑动相连,所述的压板位于滑销一端,所述的压板与滑销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环位于滑销另一端,所述的连接环与滑销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贯穿于滑销,所述的第二弹簧一端与滑套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弹簧另一端与连接环胶水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位于固定套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固定套胶水相连,所述的顶销位于滑套外壁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顶销与滑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报警器位于橡胶板顶部左侧,所述的报警器与橡胶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敷贴底部还设有保护膜,所述的保护膜与敷贴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敷贴内部中端还设有第一让位孔,所述的第一让位孔为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橡胶板内部中端还设有第二让位孔,所述的第二让位孔为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橡胶板内部左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橡胶板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血管外科置管用防脱落报警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保护膜撕除,医护人员再将撕除保护膜一面的敷贴粘贴至患者的治疗部位,并将第一让位孔处于患者治疗部位的穿刺点位置处,医护人员再用左手的大拇指以及食指分别插入滑套左右两侧连接环内,医护人员再将左手的大拇指以及食指相背而行,以此让滑套左右两侧的连接环带动相对应的滑销连同压板相背而行,即让压板让出滑套的内部空间,同步,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的状态,医护人员再用右手将置管由滑套插入固定套内,再由固定套插入第二让位孔,再由第二让位孔插入第一让位孔内,再由第一让位孔插入患者的治疗部位,当置管插入患者体内的深度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将左手的大拇指以及食指从连接环内取出,通过第二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使得第二弹簧带动滑套内部左右两侧的压板相向而行,以此让压板对滑套内的置管实行软夹紧力,即让置管插入患者体内的状态被固定,医护人员再用手开启压力传感器,当置管受到外力拉扯时,此时,外界拉力带动置管联动压板连同滑套以及顶销沿着固定套的方向做由下向上移动,即顶销沿着压力传感器的方向移动,同步,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的状态,通过以上方式,使得顶销对压力传感器实行挤压力,以此让压力传感器监测挤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到挤压力的作用,使得报警器发出报警声,通过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患者治疗部位处的置管已受到外力拉扯,便于医护人员将受到外界拉扯力的置管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当外界拉扯力消除后,通过第一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使得第一弹簧拉动滑套连同压板以及置管沿着固定套的方向做由上向下移动,即让顶销对压力传感器的挤压力消失,此时,报警器停止工作,该血管外科置管用防脱落报警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当置管受到外力拉扯时,该装置可通过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置管已处于拉扯的状态,便于医护人员对拉扯中的置管立即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有效的防止置管因外力拉扯而脱离患者的治疗部位,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确保了患者的治疗进度,同时,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将敷贴与橡胶板分离,医护人员再更换新的敷贴,便于下一位患者使用,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所述的蓄电池与压力传感器以及报警器导线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报警器导线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型号优选为FSR402。

附图说明

图1是血管外科置管用防脱落报警器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固定套的内部局部放大剖视图。

敷贴1、橡胶板2、固定套3、第一弹簧4、滑套5、滑销6、压板7、连接环8、第二弹簧9、压力传感器10、顶销11、报警器12、保护膜101、第一让位孔102、第二让位孔201、蓄电池20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血管外科置管用防脱落报警器,包括敷贴1、橡胶板2、固定套3、第一弹簧4、滑套5、滑销6、压板7、连接环8、第二弹簧9、压力传感器10、顶销11、报警器12,所述的橡胶板2位于敷贴1顶部,所述的橡胶板2与敷贴1魔术贴粘贴相连,所述的固定套3位于橡胶板2顶部中端,所述的固定套3与橡胶板2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弹簧4位于固定套3内部中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弹簧4与固定套3胶水相连,所述的滑套5贯穿固定套3上端,所述的滑套5与固定套3滑动相连,且所述的滑套5与第一弹簧4胶水相连,所述的滑销6贯穿滑套5外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滑销6与滑套5滑动相连,所述的压板7位于滑销6一端,所述的压板7与滑销6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环8位于滑销6另一端,所述的连接环8与滑销6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9贯穿于滑销6,所述的第二弹簧9一端与滑套5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弹簧9另一端与连接环8胶水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位于固定套3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与固定套3胶水相连,所述的顶销11位于滑套5外壁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顶销11与滑套5螺纹相连,所述的报警器12位于橡胶板2顶部左侧,所述的报警器12与橡胶板2螺纹相连,所述的敷贴1底部还设有保护膜101,所述的保护膜101与敷贴1胶水相连,所述的敷贴1内部中端还设有第一让位孔102,所述的第一让位孔102为通孔,所述的橡胶板2内部中端还设有第二让位孔201,所述的第二让位孔201为通孔,所述的橡胶板2内部左侧还设有蓄电池202,所述的蓄电池202与橡胶板2螺纹相连。

该血管外科置管用防脱落报警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保护膜101撕除,医护人员再将撕除保护膜101一面的敷贴1粘贴至患者的治疗部位,并将第一让位孔102处于患者治疗部位的穿刺点位置处,医护人员再用左手的大拇指以及食指分别插入滑套5左右两侧连接环8内,医护人员再将左手的大拇指以及食指相背而行,以此让滑套5左右两侧的连接环8带动相对应的滑销6连同压板7相背而行,即让压板7让出滑套5的内部空间,同步,第二弹簧9处于拉伸的状态,医护人员再用右手将置管由滑套5插入固定套3内,再由固定套3插入第二让位孔201,再由第二让位孔201插入第一让位孔102内,再由第一让位孔102插入患者的治疗部位,当置管插入患者体内的深度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将左手的大拇指以及食指从连接环8内取出,通过第二弹簧9回弹力的作用,使得第二弹簧9带动滑套5内部左右两侧的压板7相向而行,以此让压板7对滑套5内的置管实行软夹紧力,即让置管插入患者体内的状态被固定,医护人员再用手开启压力传感器10,当置管受到外力拉扯时,此时,外界拉力带动置管联动压板7连同滑套5以及顶销11沿着固定套3的方向做由下向上移动,即顶销11沿着压力传感器10的方向移动,同步,第一弹簧4处于拉伸的状态,通过以上方式,使得顶销11对压力传感器10实行挤压力,以此让压力传感器10监测挤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10监测到挤压力的作用,使得报警器12发出报警声,通过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患者治疗部位处的置管已受到外力拉扯,便于医护人员将受到外界拉扯力的置管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当外界拉扯力消除后,通过第一弹簧4回弹力的作用,使得第一弹簧4拉动滑套5连同压板7以及置管沿着固定套3的方向做由上向下移动,即让顶销11对压力传感器10的挤压力消失,此时,报警器12停止工作,同时,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将敷贴1与橡胶板2分离,医护人员再更换新的敷贴,便于下一位患者使用,蓄电池202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所述的蓄电池202与压力传感器10以及报警器12导线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与报警器12导线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型号优选为FSR402。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