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创刮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3959发布日期:2019-04-20 03:03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清创刮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领域。



背景技术:

各类皮肤软组织损伤,如外伤、烧伤、褥疮、糖尿病足及术后难愈切口等,往往需外科手术彻底清创后才能修复。而皮肤软组织损伤往往深达肌肉层甚至骨质,普通手术刀操作困难,不仅难以彻底清除创面及深部组织内的感染、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同时还可增加人为操作的继发组织损伤。

刮匙是一种常用的组织清创工具,不仅可对组织损伤部分进行彻底清创,而且又可减轻组织继发损伤程度。医护人员在清创过程中常常需要采样进行细菌培养,但目前清创和采样是分开进行的,并且用到的工具也不一样,医护人员在进行清创后需要再去拿采样的工具才能进行采样,耗时耗力,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创刮匙,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清创和采样工具分开导致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清创刮匙,包括刮匙刀和刮匙柄,所述刮匙刀安装在刮匙柄的端部,刮匙柄内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活动连接有采样单元,所述采样单元包括与刮匙柄端部相抵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面向刮匙柄的侧面固定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上固定有用于采样的采样件,所述采样件和密封块均位于活动腔内;采样单元与刮匙柄右部之间设有连接单元。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初始时,采样单元与活动腔之间通过连接单元相连,采样件位于活动腔内被密封起来。

工作时,医护人员可握住刮匙柄,利用刮匙刀对创面进行清理。当需要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时,打开连接单元,通过移动支撑板、密封块将采样件取出,并用采样件在创面上采样,采样后将棉签送至细菌培养处。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在进行清创操作时,可根据需要对创面进行采样,不需要单独再去取采样工具,并防止交叉污染干扰对培养结果造成不良影响,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且本方案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适于在医院中进行推广,实用性强。

2.本方案的支撑板和密封块通过与活动腔的配合,可对采样件起到双重密封的作用,防止采样件在使用前被污染,消减了其他细菌对样品培养产生的不良影响,且支撑板可方便医护人员将采样件取出。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设置在密封块侧壁上的外螺纹,刮匙柄右部设有位于活动腔内壁上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使密封块能够稳定地连接在活动腔内,进而使采样件保持相对较高的洁净度。

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若干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密封块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自由端固定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具有双楔面;所述刮匙柄右部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活动腔连通,楔形块在移动过程中可滑入第二凹槽内。通过若干个楔形块与若干个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相互配合,使密封块卡接在活动腔内,即可使密封块稳定地位于活动腔内,又方便医护人员将采样件取出,操作更加简便。

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若干个设置在刮匙柄右部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螺纹孔位置相对的第二螺纹孔,位置相对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共同连接有螺钉。通过若干个螺钉与若干第一螺纹孔、若干第二螺纹孔的相互配合,可将支撑板固定在活动腔的右部,从而实现对活动腔的密封。

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若干个设置在密封块上的定位凸起,所述刮匙柄右部设有若干个与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活动腔连通。通过若干个定位凸起和定位槽的相互配合,可使密封块牢固地插入到活动腔内,从而实现对活动腔的密封,使用时直接取出即可。本方案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在医院中进行推广,实用性强。

方案六: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采样件为棉签。采用棉签进行采样,棉签容易获取,且成本较低,降低了清创刮匙的生产成本。

方案七:此为方案六的优选,所述棉签上设有便于人们将棉签折断的折断部。在细菌培养时,棉签太长放置也不方便,不利于对样品进行培养。采用本方案,医护人员可较方便地将棉签折断使其适应细菌培养的要求。

方案八:此为方案七的优选,所述折断部为设置在棉签上的环形槽或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槽口,所述槽口绕棉签中心线均匀分布在棉签上。棉签上的环形槽或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槽口均能够使棉签的杆部变细,方便医护人员折断。

方案九: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刮匙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组刻度线。若干组刻度线一方面可方便医护人员对创面进行测量,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刮匙柄的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

方案十:此为方案九的优选,所述刮匙柄为三棱柱状,且刮匙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三棱柱状的刮匙柄可起到防滑作用,且更方便医护人员握取;若干个防滑凸起可起到防滑作用,从而防止刮匙柄在使用过程中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创刮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刮匙刀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创刮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清创刮匙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清创刮匙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刮匙刀1、刮匙柄2、刻度线3、活动腔4、支撑板5、密封块6、棉签7、折断部8、内螺纹9、外螺纹10、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弹簧13、楔形块14、螺钉15、防滑凸起16、刀锋部17、定位凸起18、定位槽19。

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清创刮匙,主要由刮匙刀1、刮匙柄2、采样单元和连接单元构成,刮匙刀1安装在刮匙柄2的端部,刮匙刀1呈环状,刮匙刀1底部由刮匙刀1内壁向刮匙刀1外壁底端方向进行斜切并形成刀锋部17,斜切夹角为30°-60°,优选为45°。刮匙柄2优选为三棱柱状,刮匙柄2的厚度为3-7mm,优选为5mm。刮匙柄2外壁上设有若干组刻度线3和若干个防滑凸起16。

如附图3所示,刮匙柄2内设有活动腔4,活动腔4内活动连接有采样单元,采样单元主要由支撑板5、密封块6和采样件构成。采样件为棉签7,棉签7上设有折断部8,折断部8为设置在棉签7上的环形槽或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槽口,槽口绕棉签7中心线均匀分布在棉签7上。支撑板5与刮匙柄2相抵,支撑板5的左侧面固定有密封块6,棉签7固定在密封块6的左侧面上。采样单元与刮匙柄2右部之间设有连接单元,连接单元主要由内螺纹9和外螺纹10构成,内螺纹9设置在刮匙柄2右部并位于活动腔4内壁上,外螺纹10设置在密封块6的侧壁上,内螺纹9与外螺纹10相适配。

工作时,医护人员可握住刮匙柄2,利用刮匙刀1对创面进行清理。当需要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时,可通过旋转支撑板5使密封块6逐渐转出活动腔4,将活动腔4内的棉签7取出,并用棉签7在创面上采样。医护人员采样后将棉签7送至细菌培养处,并将棉签7沿折断部8折断,使棉签7在细菌培养过程中更容易放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4所示,连接单元主要由若干个连接部构成,每个连接部均包括开设在密封块6上的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焊接有弹簧13,弹簧13的自由端焊接有楔形块14,楔形块14具有双楔面;刮匙柄2右部开有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与活动腔4连通,楔形块14在移动过程中可滑入第二凹槽12内。

初始时,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2位置相对,楔形块14插入到第二凹槽12内,弹簧13处于自然状态。

需要采样时,拉动支撑板5使支撑板5带动密封块6活动腔4外滑动,密封块6带动各个楔形块14逐渐滑出第二凹槽12并被活动腔4内壁挤回第一凹槽11内,使得密封块6能够顺利滑出,从而将棉签7取出,以便进行采样。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5所示,连接单元主要由若干个第一螺纹孔、若干个第二螺纹孔和若干个螺钉15构成,第一螺纹孔设置在刮匙柄2的右部,第二螺纹孔设置在支撑板5上,螺钉15依次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内。

需要采样时,旋转螺钉15使螺钉15转出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然后拉动支撑板5使支撑板5、密封块6和棉签7一起移动,棉签7从活动腔4内取出,以便进行采样。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6所示,连接单元主要由若干个定位凸起18和若干个定位槽19构成,定位槽19开设在刮匙柄2右部并位于活动腔4内,定位凸起18设置在密封块6上,定位凸起18和定位槽19相适配。

需要采样时,拉动支撑板5使定位凸起18从定位槽19中移出,从而将密封块6、棉签7一起从活动腔4中取出,以便进行采样。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