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内成像导管连接装置、夹紧装置及成像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3360发布日期:2019-07-19 22:2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管内成像导管连接装置、夹紧装置及成像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管内成像导管连接装置、血管内成像导管夹紧装置和与血管内成像导管连接装置配合使用的成像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血管内成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深入,要求成像导管高速旋转,以减少成像所需时间、减少血管自身搏动带来的图像伪影、以获取实时图像,这就需要成像导管与成像主机的接口插接后一体化高速旋转,高速旋转有可能造成插接部位和与插接部位临近的成像导管大幅抖动。

现在血管内成像技术多采用多模式成像技术,例如光-声双模成像,光声双模成像与单纯光学成像技术、单纯的声学成像技术,如光学干涉断层显像(OCT)、拉曼光谱分析、血管内超声成像等不同,光声成像需要同时将光学信号通过光纤、声学信号通过信号导线传输至主机,所以使用的位于成像导管末端的信号连接装置与其他不同成像技术也不同,如果成像导管在高速旋转时产生抖动,这种抖动一方面将沿成像导管传导,造成旋转的离平面和不均一运动;另一方面造成光学输出在插接部位耦合不良,降低光纤内输入的能量,并极易造成插接端光纤损坏,声学信号的接受不良。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可360度旋转的血管内窥成像装置,但在使用中不能使成像导管进行前进和回撤,不利于血管内介入操作的快速、简便、可靠的要求。并且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会产生明显抖动,并造成成像导管转速不均一、旋转不同轴。

另一方面,成像导管一次性耗材,在手术中要求成像导管与多模式成像主机的插头可以快速准确的插接、拆卸,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血管内成像导管连接装置,其可适于高速旋转的血管内多模式成像仪,具有使成像导管快速前进、回退、快速准确的插接、拆卸的功能。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血管内成像导管夹紧装置,包括夹紧外框、上下夹紧板、上下加压减压模块、上下弹性件、上下限位器,所述上下夹紧板的一端与所述夹紧外框可旋转连接,所述上下夹紧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上下限位器,所述加压减压模块位于夹紧外框与上下夹紧板之间,所述弹性件分别固定在上下夹紧板内侧,所述弹性件能够完全覆盖成像导管的插接处,所述加压减压模块加压膨胀后推动所述上下夹紧板及弹性件夹紧成像导管插接处,所述夹紧外框两端开孔。

所述上下限位器为两个半环形限位器,所述上下限位器能够闭合为完整圆环。

进一步,还包括轴承和外壳,所述轴承位于外壳与夹紧外框之间。

一种血管内成像导管连接装置,包括上述的血管内成像导管夹紧装置、成像导管连接插座、旋转部件,所述血管内成像导管夹紧装置的夹紧外框与旋转部件连接,所述成像导管连接插座,包括联动轴和信号接头,所述信号接头与所述联动轴一端连接,所述联动轴中心有供线缆集束通过的通孔,所述线缆集束固定在所述通孔和信号接头中,所述联动轴另一端与旋转部件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转动外框、轴承、外壳,所述转动外框内侧与所述夹紧外框外侧相对应位置设有导轨滑块,所述转动外框两端开口,一端与旋转部件连接,另一端有供成像导管穿过的孔,所述轴承位于外壳与转动外框之间。导轨滑块可起到连接、支撑转动外框与夹紧外框的作用,使两者同步旋转、进退。

所述旋转部件包括驱动马达、传动轴,所述驱动马达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中心有供所述线缆集束通过的通孔,所述传动轴与联动轴中心对齐后连接,所述线缆集束固定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驱动马达能使传动轴旋转、进退,所述驱动马达与成像主机的线缆集束相连。

进一步,在外壳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加压减压模块加减压力。

所述线缆集束包括光纤,或包括光纤和信号导线;所述信号接头包括光学接口,或光学接口和导线信号接口。

所述夹紧板上设有光敏探测器。

一种与上述的血管内成像导管连接装置配合使用的成像导管,所述成像导管的插头部位安装光敏信标,光敏信标位置与所述光敏探测器对应,当光敏信标与光敏探测器有信号反应时,启动加压减压模块加压。

进一步,所述夹紧外框和转动外框均为环形状。

进一步,成像主机系统控制驱动马达的运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能够成像导管与成像导管连接插座连接后夹紧,在高速旋转中不会产生抖动,成像导管转速不均一、同轴,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在操作中成像导管与多模式成像主机的插头可以快速准确的插接、拆卸,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光敏信标和光敏探测器发生反应时,标志着导管插头与插座准确连接,以自动触发加压过程;使用可控进退步幅、转速的驱动马达使成像导管在血管中可以快速前进和回撤、旋转,以减少成像所需时间、减少血管自身搏动带来的图像伪影、以获取实时图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本装置成像导管连接插座的信号接头正视图

图3本装置前面正视图

其中,1外壳、2导轨滑块、3夹紧外框、4驱动马达、5传动轴、6成像主机系统线缆集束、7成像导管、8联动轴、9成像导管连接插座的信号接头、10 弹性件、11成像导管插头、12成像导管插头的信号接头、13旋转关节、14微型压力泵、15加压减压模块、16转动外框、17限位器、18轴承、19成像导管连接插座、20光敏信标、21光敏探测器、22前面板、23成像导管插入孔、24a光学信号接口、25a导线信号接口、26线缆集束、27夹紧板、28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成像导管插接处在高速旋转时易抖动,不能快速回撤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血管内成像导管连接装置。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血管内成像导管连接装置,包括血管内成像导管夹紧装置、成像导管连接插座19、转动外框16、旋转部件、线缆集束26、轴承18、外壳1、控制面板28。

所述血管内成像导管夹紧装置,包括夹紧外框3、上下夹紧板27、上下加压减压模块15、上下弹性件10、上下限位器17、微型压力泵14、旋转关节13,所述上下夹紧板27的一端与所述夹紧外框3用旋转关节13连接,所述上下夹紧板27的另一端连接上下限位器17,所述加压减压模块15位于夹紧外框3与上下夹紧板27之间,上下加压减压模块15可固定在夹紧板27靠近成像导管7插入口的一端,所述弹性件10固定在上下夹紧板27内侧,所述弹性件10能够完全覆盖成像导管7的插接处,微型压力泵14固定在夹紧外框3内侧,所述微型压力泵14向加压减压模块15加压膨胀后推动所述上下夹紧板27及弹性件10 夹紧成像导管7插接处,工作完成后所述微型压力泵14向加压减压模块15撤压缩小后上下夹紧板27及弹性件10松开成像导管7插接处回到原位,向加压减压模块15内输送和回撤的压力可以为气体、液体等形式。所述夹紧外框3两端开口,一端与旋转部件连接,另一端有供成像导管7穿过的孔。所述上下限位器 17为两个半环形限位器17,所述上下限位器17能够闭合为完整圆环,限位器 17用于对加压减压模块15膨胀程度的限制。

所述成像导管连接插座19,包括联动轴8和信号接头9,所述信号接头9 与所述联动轴8一端连接,所述联动轴8中心有供线缆集束26通过的通孔,所述线缆集束26固定在所述通孔和信号接头9中,所述联动轴8另一端与旋转部件连接。所述线缆集束26包括光纤,或包括光纤和信号导线;所述信号接头9 包括光学接口,或光学接口和导线信号接口。

如图2所示,当所述线缆集束26为光学和声学信号导线时,所述信号接头 9可由位于其中心的光学接口24a和位于其旁的导线信号接口25a组成。所述光学信号接口24a也可为任意形式光学接口,如光纤插头,但不局限于此种形式。所述导线信号接口25a也可为任意需要通过导线传输信号的接口,如声学信号接口,但不局限于此种形式。

所述转动外框16内侧与所述夹紧外框3外侧相对应位置设有导轨滑块2,所述转动外框16两端开口,一端与旋转部件连接,另一端有供成像导管7穿过的孔。导轨滑块2可起到连接、支撑转动外框16与夹紧外框3的作用,使两者同步旋转、进退。导轨滑轨2可为机械、电磁、粘性体等结构形式。

所述轴承18可位于外壳1与转动外框16之间,轴承18可采用紧密滚动轴承,起到了支撑作用,防止转子组件轴向、径向移动。

所述旋转部件可为驱动马达4、传动轴5,所述驱动马达4与传动轴5连接,所述传动轴5中心有供所述线缆集束26通过的通孔,所述传动轴5与联动轴8 中心对齐后连接,所述线缆集束26固定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驱动马达4不仅能使传动轴5高速旋转还能使传动轴5可控步幅的进退,所述驱动马达4内连有成像主机延伸过来的线缆集束6。所述驱动马达4内的从成像主机延伸过来的线缆集束6与传动轴5中的线缆集束26旋转连接,旋转连接可为光纤旋转连接、信号导线旋转连接,旋转连接方式可采用光纤直接耦合模式、电磁耦合旋转连接模式等。

所述夹紧外框3和转动外框16均可为环形状,两者一端与传动轴5连接,另一端开有可容成像导管7通过的圆孔。成像导管连接插座19也与传动轴5相连。

所述上夹紧板27或下夹紧板27的内侧还设有光敏探测器21,在与上述的血管内成像导管连接装置中的成像导管连接插座19配合使用的成像导管7的插头部位11安装光敏信标20,光敏信标20位置要与所述光敏探测器21对应,当光敏信标20与光敏探测器21有信号反应时,说明插头插座插接到位,自动启动微型压力泵14向加压减压模块15加压。当两个半环形限位器17闭合为完整圆环时,所述微型压力泵14对加压减压模块15加压结束。

与成像导管连接插座19配合使用的成像导管7为一次性耗材,成像导管7 插头11的信号接头12可由位于其中心的光学接口24b和位于其旁的导线信号接口25b组成。所述光学信号接口可为任意形式光学接口,如光纤插头,但不局限于此种形式。所述导线信号接口可为任意需要通过导线传输信号的接口,如声学信号接口,但不局限于此种形式。24b和25b为与24a和25a对应的公母头接口。

在外壳1上可安装有控制面板28,所述控制面板28含有按钮、控制电路,按钮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可与驱动马达4相连,按动控制面板28上的启动按钮,启动驱动马达28开始工作,工作完成后驱动马达28可自动停止运动,也可按动停止按钮使驱动马达28停止运动。控制电路还与微型压力泵14连接后,控制加压减压模块15加减压力。光敏探测器21也与控制电路连接,当光敏探测器21接触到光敏信号时,即可触动控制电路开启微型压力泵14加压。当检测操作完成后,按动控制面板28上的按钮,可控制微型压力泵14减压。可在外壳上设有充电口或设有电源线与控制电路连接,为装置提供电源。本装置使用的驱动马达4为精密智能电机,可为电磁、机械等多种驱动形式。本装置使用的微型压力泵14可为智能可调节的压力泵。

传动轴5与成像导管连接插座19固定连接,驱动马达4、血管内成像导管夹紧装置、转动外框16与传动轴5与成像导管连接插座19组合件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的硬性连接,如螺纹和花键连接等。当采用不同的成像主机系统时,因主机线缆集束6不同,可更换含有不同线缆集束26的传动轴5与成像导管连接插座19组合件。减少制造成本,使用范围广。

本装置传动轴5与成像导管连接插座19组合件的线缆集束26可为光纤或光纤与信号导线的组合,线缆集束26贯穿传动轴5和成像导管连接插座19。

所述成像主机系统可为任意模式的成像系统,可为包含光学成像部件的成像系统,如光声成像系统,但不局限于此种系统。

驱动马达4的运动状态也可由成像主机系统控制。

本申请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一种血管内成像导管夹紧装置,包括夹紧外框、上下夹紧板、上下加压减压模块、上下弹性件、上下限位器,所述上下夹紧板的一端与所述夹紧外框可旋转连接,所述上下夹紧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上下限位器,所述加压减压模块位于夹紧外框与上下夹紧板之间,所述弹性件分别固定在上下夹紧板内侧,所述弹性件能够完全覆盖成像导管的插接处,加压减压模块加压膨胀后推动所述上下夹紧板及弹性件夹紧成像导管插接处,工作结束时加压减压模块减压缩小后上下夹紧板及弹性件松开成像导管插接处回到原位,所述夹紧外框两端开口。所述上下限位器为两个半环形限位器,所述上下限位器能够闭合为完整圆环。

所述血管内成像导管夹紧装置单独使用时,在外壳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包括按钮、控制电路,按钮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与加压减压模块,按动按钮可控制加压减压模块加减压力,可在外壳上设有充电口或设有电源线与控制电路连接,为装置提供电源。在外壳与夹紧外框之间滚动轴承设置精密滚动轴承,起到了支撑作用,防止转子组件轴向、径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血管内成像导管连接装置操作说明:

如图3所示,成像导管通过位于整个装置壳体前面板22中心的导管插入孔 23插入,进而成像导管插头11与成像导管连接插座19连接,两者连接到位时,光敏信标20处于光敏探测器21处,触发微型压力泵14向加压减压模块15内输送压力,使加压减压模块15膨胀,推动夹紧板27和限位器17向成像导管方向运动,使弹性件10压紧插头-插座连接处,有效降低转动的不稳定性。限位器向内运动直至闭合成完整环形,在驱动马达4驱动下,夹紧装置、转动外框16、成像导管连接插座19、成像导管7以传动轴5和旋转轴承18为限位进行高速旋转。驱动马达4的前进和回撤动作,带动传动轴5、夹紧装置、转动外框16、成像导管连接插座19和与之插接的成像导管7做前进和回撤运动。

总之,本实用新型能够与成像主机系统配合使用,夹紧成像导管插接处,使成像导管在血管内快速前进、旋转、撤回。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