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椎间孔镜术中用收集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8873发布日期:2019-06-11 23:2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腰椎椎间孔镜术中用收集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腰椎椎间孔镜术中用收集袋。



背景技术:

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术是经通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在X-ray透视监视下,通过一套工具逐渐扩张,将通道放入腰椎管内,在通道内通过椎间孔镜系统及特定工具,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

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术中需要使用大量生理盐水作为操作介质,生理盐水自工作通道流出后,一般通过设置在护皮膜下方的口袋进行收集,然后流入收集桶,再倒掉。但是由于人体体位及体型不规则、术者操作等原因,下方收集袋口经常自动闭合,生理盐水有时不能流入收集袋内,而是流到术者身上,或者手术室地面,导致术者手术衣湿透,甚至湿透内衣,这就使得完成手术后,常需要给术者换手术衣甚至内衣,给术者带来诸多不便,而且,也可能使得手术区污染,生理盐水流到手术室地面,使手术室地面湿滑,可能引起工作人员摔倒,使手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般而言,手术室地面还可能设置有脚踏开关,流入地面的生理盐水也可能会使一些脚踏开关打湿,导致操作困难,甚至漏电,伤及人身安全。

目前,解决上述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在护皮膜处使用普通纱布做导流,同时在收集袋入口处放置纱布,避免收集袋入口处闭合,但是该种方法导流效果不理想,生理盐水外溢现象仍然常常发生。而且,随着纱布被生理盐水浸透,还可能导致纱布随着生理盐水流入收集袋内,堵塞收集袋的出液口,堵塞严重时需要更换收集袋,给手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腰椎椎间孔镜术中用收集袋,旨在解决收集袋入口处容易闭合以及导流不顺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腰椎椎间孔镜术中用收集袋,该收集袋包括:袋体和至少三个柔性支撑体。其中,所述袋体设置有出液口和进液口;各所述柔性支撑体沿进液口的周向分布,并且,各所述柔性支撑体的第一端与进液口相连接,第二端为自由端;各所述柔性支撑体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黏胶层,所述黏胶层的表面贴设有保护贴纸。

进一步地,上述收集袋中,所述袋体的横截面沿着从所述出液口到所述进液口的方向逐渐变大;各所述柔性支撑体相对于所述袋体的进液口倾斜向外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收集袋中,所述袋体1的轴向截面为梯形。

进一步地,上述收集袋中,各所述柔性支撑体沿所述进液口的周向分布。

进一步地,上述收集袋中,各所述柔性支撑体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液口相胶接。

进一步地,上述收集袋中,所述柔性支撑体为海绵支撑体。

进一步地,上述收集袋中,所述柔性支撑体为截面呈方形的柱状体。

进一步地,上述收集袋中,各所述柔性支撑体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进液口的内部且与所述袋体的内壁搭接有预设长度。

进一步地,上述收集袋中,所述预设长度为1~3厘米。

进一步地,上述收集袋中,所述袋体的下端凸设有与所述袋体相连通的圆锥形管,并且,所述圆锥形管口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袋体相连接,口径较小的一端为出液口。

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柔性支撑体将袋体的进液口撑开,以使被收集的生理盐水等液体顺畅的流入袋体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收集袋口闭合而导致生理盐水等液体外溢的问题。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支撑体可以适当的弯折,所以对于不同体位及体型的术者,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支撑体可以适度变形以与术者外部的护皮膜完全贴合,进而保证了柔性支撑体与护皮膜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腰椎椎间孔镜术中用收集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腰椎椎间孔镜术中用收集袋中,柔性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柔性支撑体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袋体 2 柔性支撑体

3 圆锥形管 11 出液口

12 进液口 21 黏胶层

22 保护贴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腰椎椎间孔镜术中用收集袋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收集袋包括:袋体1和柔性支撑体2。其中,袋体1可以为塑料袋体,袋体1的下端设置有出液口11,上端设置有进液口1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均相对于图1所示状态而言。

柔性支撑体2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并且,各柔性支撑体2沿进液口12的周向分布,各柔性支撑体2的第一端(图1所示的下端)与进液口12相连接,第二端(图1所示的上端)为自由端。具体地,各柔性支撑体2的第一端可以伸入进液口12的内部且与袋体1的内壁搭接有预设长度,伸入到进液口12内的柔性支撑体2可以与进液口12的内壁通过胶体相粘贴,当然,柔性支撑体2与袋体1也可以为一体成型,以增强整体连接强度。柔性支撑体2可以为截面呈方形的柱状体,长度可以为20cm,厚度h可以为2cm。优选地,各柔性支撑体2沿进液口12的周向均匀分布。

柔性支撑体2可以为海绵支撑体,当然,也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柔性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支撑体、纤维支撑体等,只要能有适当的弯折度即可,本实施例对柔性支撑体2的具体材料不做任何限定。

各柔性支撑体2相对的侧面(靠近袋体1轴线的侧面)均设置有黏胶层21,黏胶层21的表面贴设有保护贴纸22。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柔性支撑体2的第一端伸入到进液口12内的预设长度可以为1~3厘米,当然,也可以为其他长度,本实施例对伸入的具体长度不做任何限定。

使用时,先撕掉各柔性支撑体2的黏胶层21表面的保护贴纸22,然后通过黏胶层21将柔性支撑体2贴合在护皮膜上,并将收集袋1下方的出液口11通过引流导管(图中未示出)与收集桶相连通。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柔性支撑体2将袋体1的进液口12撑开,以使被收集的生理盐水等液体顺畅的流入袋体1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收集袋袋口闭合而导致生理盐水等液体外溢的问题。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支撑体2可以适当的弯折,所以对于不同体位及体型的术者,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支撑体2可以适度变形以与术者外部的护皮膜完全贴合,进而保证了柔性支撑体2与护皮膜的连接强度。

再继续参见图1,为了使被收集的液体更有效的导流入袋体1中,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做进一步改进:使袋体1的横截面沿着从出液口11到进液口12的方向逐渐变大,相应地,各柔性支撑体2相对于袋体1的进液口12倾斜向外(远离袋体1轴线的方向)设置。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使袋体1的内壁有一定的坡度,便于被收集的液体流入袋体1中。优选地,袋体1的轴向截面为梯形,也就是说,袋体1可以为一圆台形状。具体实施时,袋体1进液口12端的直径可以为30cm,出液口11端的直径可以为10cm。该种结构可以使袋体1的内壁为平滑过度,更有效地导流被收集液体。

上述各实施例中,袋体1的下端凸设有一圆锥形管3,圆锥形管3与袋体1相连通,并且,圆锥形管3口径较大的一端与袋体1相连接,口径较小的一端为出液口11。具体实施时,圆锥形管3口径较大端的直径可以为1cm,口径较小端直径可以为5mm。

可以看出,该种结构,使与收集桶相连通的引流导管可以更好地套合于圆锥形管3,进而使二者之间有更好的密封,避免了袋体1内的液体流动过程中不必要的泄漏。

综上,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柔性支撑体2将收集袋1的进液口12撑开,以使被收集的生理盐水等液体顺畅的流入收集袋1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收集袋1口闭合而导致生理盐水等液体外溢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此外,上述实施例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该新颖的实施例可以用其他各种形式来实施,只要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更换、变更。此外,这些实施例被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要旨中,而且,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和其均等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