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5728发布日期:2019-07-13 08:5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发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灭菌是一个对空间微生物控制要求高的区域,现有采用甲醛密闭熏蒸的方式,以其甲醛对细胞毒性强,渗透能力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但其对人体危害大,排放对环境影响大,并在排风后也容易有残留,近年被逐渐淘汰,气态过氧化氢灭菌方式,因为灭菌效果好而且无残留物,是一个很好的灭菌选择,但要解决气态过氧化氢分子不容易扩散的问题。

由于要灭菌过程中要保持雾化粒径小于10微米,并不能降低喷雾压力,每个喷嘴的喷雾量是恒定的。喷嘴间距离较近,密集在同一个喷壶上也容易导致狭小空间中累积过量尚未扩散的干雾,从而导致凝结的发生。

干雾发生时的气压越大,雾化粒径越小,雾化的灭菌剂量也越大。液滴粒径小是干雾能充分扩散,达到灭菌效果的先决条件。在大空间中能达到良好的扩散效果的干雾发生设备,在狭小空间中会出现,干雾发生量过多,发生量大于扩散的速度,在设备附近出现凝结的问题。但在狭小空间中,容易出现喷雾凝结的情况。

现有干雾发生设备体积较大,高度较高,不利于在狭小空间中移动。设备以手动球阀开启,使用后也以手动阀门进行排液,并无实现自动化的设计。设备的使用环境在湿度较高,不能使用暴露在空间中的电动控制装置。

现有干雾发生设备由于要在约2米高的喷壶中进行喷雾,供液罐体内有一定压力,对不熟悉排气操作者有一定危险性。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动化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该自动化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通过电子设备对喷雾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方便操作,使喷雾设备整体更智能化,同时,利用虹吸原理,并采用气体管道和液体管道相互配合,将储液罐内部液体输送至喷嘴,设计有多个独立喷嘴,分散喷雾量降低凝结风险,整体设备密封性强,为设备增添电控装置提供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自动化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装配有储液罐,且外壳侧壁装配有两个双接头喷嘴,所述喷嘴的一端接头为进液端,另一端接头为进气端,进液端通过液体管道连通至储液罐的内腔,进气端通过多通路气体管道连通至减压阀,减压阀的控制端电连接外壳内部的控制组件,外壳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多通路气体管道进气端连通的进气口;

控制组件包括运算单元,所述运算单元的控制输出端口电连接外电磁阀单元,运算单元的控制输入端口电连接控制单元,运算单元的供电端口电连接电源单元,运算单元的读写端口电连接程序烧写单元。

具体而言的,所述运算单元包括DSPIC33EP512MU814-E/PL型号的芯片U1,U1的19脚、37脚和38脚电连接程序烧写单元,U1的31脚、33脚、70脚和109脚电连接控制单元,U1的81脚、82脚、83脚、84脚、85脚和86脚分别连接至外电磁阀单元;

U1的23脚、36脚、39脚、42脚、51脚、63脚、73脚、92脚、108脚、125脚和再141脚分别与地端连接,U1的24脚、40脚、41脚、52脚、64脚、89脚、112脚和124脚分别与电源单元的+5V输出端连接U1的64脚串联电容C5连接地端,U1的78脚连接电源单元的+3.3V输出端连接;

U1的79脚和80脚连接USB接口J3,U1的90脚串联电容C3连接至地端,U1的91脚串联晶振Y1与C3的非地端连接,U1的91脚还连接电容C2至地端,U1的123脚串联电容C1至地端。

进一步的,所述外电磁阀单元包括ULN2003型号的芯片U3,U3的1脚串联电阻R3连接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接地,U3的2脚串联电阻R5连接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接地,U3的3脚串联电阻R7连接发光二极管D1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3的负极接地,U3的4脚串联电阻R11连接发光二极管D1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5的负极接地,U3的5脚串联电阻R9连接发光二极管D1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4的负极接地,U3的6脚串联电阻R13连接发光二极管D1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6的负极接地;

U3的7脚和8脚接地,U3的9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输出端,U3的9脚还串联电容C8接地,U3的11脚连接电磁阀U6的1脚,电磁阀U6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12的正极,D12的负极并连U6的2脚接地,U6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6的4脚连接插排P1的6脚;

U3的12脚连接电磁阀U10的1脚,电磁阀U10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11的正极,D11的负极并连U10的2脚接地,U10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10的4脚连接插排P1的5脚;

U3的13脚连接电磁阀U9的1脚,电磁阀U9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D10的负极并连U9的2脚接地,U9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9的4脚连接插排P1的4脚;

U3的14脚连接电磁阀U8的1脚,电磁阀U8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D9的负极并连U8的2脚接地,U8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8的4脚连接插排P1的3脚;

U3的15脚连接电磁阀U7的1脚,电磁阀U7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D8的负极并连U7的2脚接地,U7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7的4脚连接插排P1的2脚;

U3的16脚连接电磁阀U11的1脚,电磁阀U11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D7的负极并连U11的2脚接地,U11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11的4脚连接插排P1的1脚,P1的7脚接地;

U3的1脚连接OPTOISO1型号的光电耦合器U4的4脚,U4的4脚串联电容C6连接U4的3脚,且U4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4的2脚接地,U4的1脚串联电容C7接地,U4还串联电阻R2连接U1的86脚;

U3的2脚连接OPTOISO1型号的光电耦合器U5的4脚,U5的4脚串联电容C12连接U5的3脚,且U5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5的2脚接地,U5的1脚串联电容C11接地,U5还串联电阻R4连接U1的85脚;

U3的3脚连接OPTOISO1型号的光电耦合器U14的4脚,U14的4脚串联电容C17连接U14的3脚,且U14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14的2脚接地,U14的1脚串联电容C18接地,U14还串联电阻R6连接U1的84脚;

U3的4脚连接OPTOISO1型号的光电耦合器U16的4脚,U16的4脚串联电容C22连接U16的3脚,且U16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16的2脚接地,U16的1脚串联电容C21接地,U16还串联电阻R6连接U1的83脚;

U3的5脚连接OPTOISO1型号的光电耦合器U15的4脚,U15的4脚串联电容C20连接U15的3脚,且U15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15的2脚接地,U15的1脚串联电容C19接地,U15还串联电阻R8连接U1的82脚;

U3的6脚连接OPTOISO1型号的光电耦合器U17的4脚,U17的4脚串联电容C24连接U17的3脚,且U17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17的2脚接地,U17的1脚串联电容C23接地,U17还串联电阻R12连接U1的81脚。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MAX233AEWP+型号芯片U2,U2的1脚电连接U1的109脚,U2的2脚电连接U1的70脚,U2的3脚电连接U1的33脚,U2的20脚电连接U1的31脚;

U2的4脚连接插排J2的1脚,U2的5脚连接J2的2脚,U2的6脚接地,U2的7脚连接电源单元的+5V输出端,U2的6脚还电连接电解电容C4的负极,C4的正极连接U2的7脚,U2的9脚接地,U2的11脚连接U2的16脚,U2的12脚连接U2的15脚,U2的18脚电连接J2的6脚,U2的19脚电连接J2的5脚;

U2的4脚电连接CDSOD323-T05C集成电路D2的1脚,D2的2脚接地,U2的5脚连接CDSOD323-T05C集成电路D4的1脚,D4的2脚接地,U2的18脚连接CDSOD323-T05C集成电路D3的1脚,D3的2脚接地,U2的19脚连接CDSOD323-T05C集成电路D1的1脚,D1的2脚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单元包括lm117型号的芯片U13,U13的1脚连接+5V电压,U13的2脚接地,U13的3脚为+3.3V输出端,U13的3脚并联电容C15和电接电容C13接地;

还包括78L05型号的芯片U12,U12的1脚连接+24V电压,U12的2脚接地,U12的3脚为+5V输出端,U12的3脚并联电容C14和电解电容C10接地。

具体而言的,所述程序烧写单元包括插排J1,J1的1脚连接U1的19脚,J1的1脚还串联电阻R1接至+5V输出端,J1的2脚连接+5V输出端,J1的3脚接地,J1的4脚连接U1的38脚,J1的5脚连接U1的39脚。

进一步的,所述J3的1脚连接+5V输出端,J3的2脚连接U1的80脚,J3的3脚连接U1的79脚,J3的4脚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多通路气体管道包括两根支路管道和一根主管道,所述支路管道一端与所述主管道一端相互连通,所述支路管道另一端与所述喷嘴的进液端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进气口;

每一个所述支路管道分别装配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与控制组件的控制端口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液罐的底部装配有气动排液阀,所述气动排液阀的进液端连通储液罐内腔,且气动排液阀的排液端装配有延伸至外壳外部的弯管;

所述液体管路为单通路管道,且单通路管道的一端连通对应喷嘴的进液端,另一端贯穿储液罐的顶盖插至底部。

具体而言的,所述控制组件的电接端口处装配有密封件;

所述外壳开设有进液口,且进液口通过入料管与储液罐内部连通。

该自动化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通过电子设备对喷雾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方便操作,使喷雾设备整体更智能化,同时,利用虹吸原理,并采用气体管道和液体管道相互配合,将储液罐内部液体输送至喷嘴,设计有多个独立喷嘴,分散喷雾量降低凝结风险,整体设备密封性强,为设备增添电控装置提供可能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2为图1中运算单元的详细电路图。

图3为图1中外电磁阀的第一部分电路图。

图4为图1中外电磁阀的第二部分电路图。

图5为图1中控制单元的详细电路图。

图6为图1中电源单元的+3.3V输出的电路图。

图7为图1中电源单元的+5V输出的电路图。

图8为图1中程序烧写单元的电路图。

图9为一种自动化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正视剖面图。

图11是图9的侧视剖面图。

从图1至图11中,包括:

1、外壳;

2、储液罐;

3、喷嘴;

4、液体管道;

5、气体管道;

6、减压阀;

7、控制组件;

8、进气口;

9、电磁阀;

10、气动排液阀;

11、弯管;

12、进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9-11所示,一种自动化双喷嘴3干雾喷雾装置,设置有外壳1,外壳1的内部装配有储液罐2,且外壳1侧壁装配有两个双接头喷嘴3,喷嘴3的一端接头为进液端,另一端接头为进气端,进液端通过液体管道4连通至储液罐2的内腔,进气端通过多通路气体管道5连通至减压阀6,减压阀6的控制端电连接外壳1内部的控制组件7,外壳1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多通路气体管道5进气端连通的进气口8。

气体通过进气口8完成吸气,通过减压阀6对气体管道5内部的气体进行减压,经控制组件7的控制,使气体输送至喷嘴3,在气体管道5内部气体流动过程中,液体管路内部处于负压状态,由于液体管路连通储液罐2内部,根据虹吸原理,能够将储液罐2内液体从喷嘴3处。

最终喷嘴3的压缩气体将液体分散为干雾装液滴,并完成对外喷洒的过程,干雾在空中悬浮一段时间后,将会逐渐自然蒸发为气体,最终达到有效扩散并气体灭菌的作用。

控制组件7包括运算单元,运算单元的控制输出端口电连接外电磁阀单元,运算单元的控制输入端口电连接控制单元,运算单元的供电端口电连接电源单元,运算单元的读写端口电连接程序烧写单元。

如图2所示,运算单元包括DSPIC33EP512MU814-E/PL型号的芯片U1,U1的19脚、37脚和38脚电连接程序烧写单元,U1的31脚、33脚、70脚和109脚电连接控制单元,U1的81脚、82脚、83脚、84脚、85脚和86脚分别连接至外电磁阀单元。

U1的23脚、36脚、39脚、42脚、51脚、63脚、73脚、92脚、108脚、125脚和再141脚分别与地端连接,U1的24脚、40脚、41脚、52脚、64脚、89脚、112脚和124脚分别与电源单元的+5V输出端连接U1的64脚串联电容C5连接地端,U1的78脚连接电源单元的+3.3V输出端连接。

U1的79脚和80脚连接USB接口J3,U1的90脚串联电容C3连接至地端,U1的91脚串联晶振Y1与C3的非地端连接,U1的91脚还连接电容C2至地端,U1的123脚串联电容C1至地端。

如图3所示,外电磁阀单元包括ULN2003型号的芯片U3,U3的1脚串联电阻R3连接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接地,U3的2脚串联电阻R5连接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接地,U3的3脚串联电阻R7连接发光二极管D1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3的负极接地,U3的4脚串联电阻R11连接发光二极管D1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5的负极接地,U3的5脚串联电阻R9连接发光二极管D1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4的负极接地,U3的6脚串联电阻R13连接发光二极管D1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6的负极接地。

U3的7脚和8脚接地,U3的9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输出端,U3的9脚还串联电容C8接地,U3的11脚连接电磁阀U6的1脚,电磁阀U6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12的正极,D12的负极并连U6的2脚接地,U6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6的4脚连接插排P1的6脚。

U3的12脚连接电磁阀U10的1脚,电磁阀U10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11的正极,D11的负极并连U10的2脚接地,U10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10的4脚连接插排P1的5脚。

U3的13脚连接电磁阀U9的1脚,电磁阀U9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D10的负极并连U9的2脚接地,U9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9的4脚连接插排P1的4脚。

U3的14脚连接电磁阀U8的1脚,电磁阀U8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D9的负极并连U8的2脚接地,U8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8的4脚连接插排P1的3脚。

U3的15脚连接电磁阀U7的1脚,电磁阀U7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D8的负极并连U7的2脚接地,U7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7的4脚连接插排P1的2脚。

U3的16脚连接电磁阀U11的1脚,电磁阀U11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D7的负极并连U11的2脚接地,U11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11的4脚连接插排P1的1脚,P1的7脚接地。

如图4所示,U3的1脚连接OPTOISO1型号的光电耦合器U4的4脚,U4的4脚串联电容C6连接U4的3脚,且U4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4的2脚接地,U4的1脚串联电容C7接地,U4还串联电阻R2连接U1的86脚。

U3的2脚连接OPTOISO1型号的光电耦合器U5的4脚,U5的4脚串联电容C12连接U5的3脚,且U5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5的2脚接地,U5的1脚串联电容C11接地,U5还串联电阻R4连接U1的85脚。

U3的3脚连接OPTOISO1型号的光电耦合器U14的4脚,U14的4脚串联电容C17连接U14的3脚,且U14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14的2脚接地,U14的1脚串联电容C18接地,U14还串联电阻R6连接U1的84脚。

U3的4脚连接OPTOISO1型号的光电耦合器U16的4脚,U16的4脚串联电容C22连接U16的3脚,且U16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16的2脚接地,U16的1脚串联电容C21接地,U16还串联电阻R6连接U1的83脚。

U3的5脚连接OPTOISO1型号的光电耦合器U15的4脚,U15的4脚串联电容C20连接U15的3脚,且U15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15的2脚接地,U15的1脚串联电容C19接地,U15还串联电阻R8连接U1的82脚。

U3的6脚连接OPTOISO1型号的光电耦合器U17的4脚,U17的4脚串联电容C24连接U17的3脚,且U17的3脚连接电源单元的+24V输出端,U17的2脚接地,U17的1脚串联电容C23接地,U17还串联电阻R12连接U1的81脚。

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包括MAX233AEWP+型号芯片U2,U2的1脚电连接U1的109脚,U2的2脚电连接U1的70脚,U2的3脚电连接U1的33脚,U2的20脚电连接U1的31脚。

U2的4脚连接插排J2的1脚,U2的5脚连接J2的2脚,U2的6脚接地,U2的7脚连接电源单元的+5V输出端,U2的6脚还电连接电解电容C4的负极,C4的正极连接U2的7脚,U2的9脚接地,U2的11脚连接U2的16脚,U2的12脚连接U2的15脚,U2的18脚电连接J2的6脚,U2的19脚电连接J2的5脚。

U2的4脚电连接CDSOD323-T05C集成电路D2的1脚,D2的2脚接地,U2的5脚连接CDSOD323-T05C集成电路D4的1脚,D4的2脚接地,U2的18脚连接CDSOD323-T05C集成电路D3的1脚,D3的2脚接地,U2的19脚连接CDSOD323-T05C集成电路D1的1脚,D1的2脚接地。

如图6所示,电源单元包括lm117型号的芯片U13,U13的1脚连接+5V电压,U13的2脚接地,U13的3脚为+3.3V输出端,U13的3脚并联电容C15和电接电容C13接地。

如图7所示,还包括78L05型号的芯片U12,U12的1脚连接+24V电压,U12的2脚接地,U12的3脚为+5V输出端,U12的3脚并联电容C14和电解电容C10接地。

如图8所示,程序烧写单元包括插排J1,J1的1脚连接U1的19脚,J1的1脚还串联电阻R1接至+5V输出端,J1的2脚连接+5V输出端,J1的3脚接地,J1的4脚连接U1的38脚,J1的5脚连接U1的39脚。

J3的1脚连接+5V输出端,J3的2脚连接U1的80脚,J3的3脚连接U1的79脚,J3的4脚接地。

自动化双喷嘴3干雾喷雾装置通过电子设备对喷雾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方便操作,使喷雾设备整体更智能化,同时,利用虹吸原理,并采用气体管道5和液体管道4相互配合,将储液罐2内部液体输送至喷嘴3,设计有多个独立喷嘴3,分散喷雾量降低凝结风险,整体设备密封性强,为设备增添电控装置提供可能性。

实施例2。

一种自动化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11所示,多通路气体管道5包括两根支路管道和一根主管道,支路管道一端与主管道一端相互连通,支路管道另一端与喷嘴3的进液端一一对应连通,主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进气口8。

在该实施例中,喷嘴3个数为两个,且分别装配于壳体两侧,两个喷嘴3的雾化喷射方向相反,但具体数量不局限于两个,可以为多个,同时液体管道4和气体管道5的液体管路的个数与喷嘴3个数相对应。

每一个支路管道分别装配电磁阀9,电磁阀9的控制端与控制组件7的控制端口电连接。

每一个电磁阀9控制一条支路管道,可使喷嘴3进行独立喷雾或同时进行工作。

储液罐2的底部装配有气动排液阀10,气动排液阀10的进液端连通储液罐2内腔,且气动排液阀10的排液端装配有延伸至外壳1外部的弯管11。

气动排液阀10由控制组件7操控,打开气动排液阀10,则通过弯管11对储液罐2内部进行液体排放,关闭时,保证装置内部压强差。

液体管路为单通路管道,且单通路管道的一端连通对应喷嘴3的进液端,另一端贯穿储液罐2的顶盖插至底部。

为了增强设备整体的密封性,控制组件7采用不锈钢金属盒子装配,控制组件7的电接端口处装配有密封件,确保电器元件能够在高湿度下正常运行。

外壳1开设有进液口12,且进液口12通过入料管与储液罐2内部连通,利于向储液罐2内部添加雾化液体。

储液罐2的底部为圆球状,便于插入储液罐2内部的液体管道4部分能够插至最低点,并且储液罐2内部液体能够完全输送至喷嘴3处。

同时,考虑到储液罐2在吸液的过程中,储液罐2内部成负压状态,为了确保储液罐2的安全性,储液罐2采用不锈钢材料作为罐体。

需要说明的是,该自动化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利用虹吸原理,并采用气体管道5和液体管道4相互配合,将储液罐2内部液体输送至喷嘴3,设计有多个独立喷嘴3,分散喷雾量降低凝结风险,整体设备密封性强,能够确保电器原件在高湿度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