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穿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341发布日期:2019-06-26 01:24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中心静脉穿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穿刺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心静脉穿刺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且稍靠向前;行至甲状软骨水平,颈内静脉正好在胸锁乳突肌后面,若将锁骨作为底边、胸锁乳突肌熊骨端的外侧缘和锁骨缘的内侧缘,共同围成一个三角形,颈内静脉到达此三角形顶部时位置转浅,向下至锁骨后方,汇入锁骨下静脉。在其汇入锁骨下静脉之前,颈内静脉在三角形内,由稍靠外渐移向靠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有三种入路:中路、后路及前路。前路,将左手食指和中指放在胸锁乳突肌中点、颈总动脉外侧,右手持针,针尖指向同侧乳头,针轴与冠状面成30°-40°角,常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入颈内静脉;中路,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上缘构成颈动脉三角,在此三角形定点穿刺,针轴与皮肤呈30°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一般刺入2-3cm即入颈内静脉;后路,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的中下1/3交点,约锁骨上5cm处进针,针轴一般保持水平位、针尖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深部指向胸骨上切际。

目前在对儿童从颈内静脉进行中心穿刺时,儿童仰卧、去枕,肩下垫薄枕,躺在穿刺床上,儿童因为恐惧扭动身体,会使穿刺无法进行,或是造成穿刺失败,需要额外的医护人员对儿童的身体和头部进行固定,并保持儿童的头部处于低位,转向颈内静脉的对侧保持拉伸状态,使颈内静脉充盈,以便穿刺成功,且可避免并发气栓。目前没有专门的装置来固定儿童,需要额外的医护人员对儿童进行固定,浪费人力。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保持儿童的头部处于低位,转向颈内静脉的对侧保持拉伸状态的中心静脉穿刺固定装置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保持儿童的头部处于低位,转向颈内静脉的对侧保持拉伸状态的中心静脉穿刺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中心静脉穿刺固定装置,包括肩托与头托,所述肩托的底部设置有支架及卡爪,头托与支架之间可直线滑动连接,卡爪上设置有固定螺栓。

所述的支架的侧面设置有直线导轨,头托的一端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设置在直线导轨的滑块上。

所述的肩托为U型槽结构,肩托的内底面向一端倾斜。

所述的头托为圆弧形板体结构,头托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挡板。

所述的挡板为长方体硅胶块,挡板通过燕尾槽结构与头托相连接。

所述的卡爪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爪对称设置在支架两侧肩托的底部,卡爪为L字形结构,卡爪的一端与肩托连接成一体结构,固定螺栓设置在卡爪的另一端。

所述的肩托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带一与固定带二,固定带一与固定带二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所述的支架为L字形结构,支架的一端与肩托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肩托和固定带可将儿童的肩部固定,避免儿童身体晃动;头托可以对儿童的头部起到承托作用,头托在直线导轨上移动后可使儿童颈部保持拉伸,挡板对儿童的头部进行阻挡,避免头部从头托内滑出,卡爪与固定螺栓方便安装在穿刺床端部,方便拆卸,综上本装置可以节省人力,固定儿童,拉伸颈部,使颈内静脉充盈,有助于穿刺的进行,提升穿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肩托的中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来更加清楚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3和4所示的中心静脉穿刺固定装置,包括肩托1与头托2,所述肩托1的底部设置有支架3及卡爪4,头托2与支架3之间可直线滑动连接,卡爪4上设置有固定螺栓5。

所述的支架3的侧面设置有直线导轨6,头托2的一端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端部固定设置在直线导轨6的滑块上。所述的肩托1为U型槽结构,肩托1的内底面向一端倾斜。所述的头托2为圆弧形板体结构,头托2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挡板8。所述的挡板8为长方体硅胶块,挡板8通过燕尾槽结构与头托2相连接。所述的卡爪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爪4对称设置在支架3两侧肩托1的底部,卡爪4为L字形结构,卡爪4的一端与肩托1连接成一体结构,固定螺栓5设置在卡爪4的另一端。所述的肩托1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带一9与固定带二10,固定带一9与固定带二10之间通过卡扣11连接。所述的支架3为L字形结构,支架3的一端与肩托1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卡爪4可以插装在穿刺床的端部,肩托1的底部与穿刺床的顶部连接,卡爪4位于穿刺床的底部,拧动固定螺栓5,使固定螺栓5固定压紧在穿刺床的底部,可以将本装置固定在穿刺床的端部,肩托1为U型槽结构与儿童的背部相贴合,固定带一9、固定带二10与卡扣11,可以将儿童固定在肩托1的内部,肩托1的的内底面向一侧倾斜,与穿刺床的顶面过渡平缓,儿童躺在肩托1内更舒适,头托2为圆弧形板体结构,与儿童的头部相贴合,挡板8设置在颈静脉一侧的头托2的顶部,对儿童的头部起到阻挡作用,可避免在移动头托2时儿童的头部从头托2上滑脱,头托2的中部与连接杆7的一端连接成一体结构,连接杆7的另一端固定在直线导轨6的滑块上,使头托2沿水平方向移动,对儿童的颈部进行拉伸。使用时,装置安装在穿刺床上,儿童躺在创穿刺床上,儿童的头部转向颈内静脉的对侧放置在头托2上,儿童的肩部放置在肩托1的内部,调节固定带一9和固定带二10,使用卡扣11将固定带一9和固定带二10连接,将儿童的肩部固定医护人员坐在头托2旁,轻推头托2拉伸儿童的颈部,颈内静脉充盈后,医护人员用腿部阻挡头托2使儿童颈部保持拉伸状态,实施颈部静脉穿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