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验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4280发布日期:2019-08-21 00:0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验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验光系统。



背景技术:

验光仪是测量眼屈光状态的仪器,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眼科检查提供基础数据。验光仪从类型上分为主观型和客观性两种。主观型验光仪是通过让被检者调整测试视标至清晰时的位移量来判断屈光不正程度的仪器;而客观型验光仪则包含了一套能判定来自眼底反光聚散度的光学系统。

已有的主观验光仪主要分为两种。

1、简单验光仪,由验光透镜、标尺和视标板组成,使用时将验光透镜和视标板置于标尺上,被检者前后移动视标板至最清晰位置,即可在标尺上读出被检者的屈光度。此法的问题是:1、前后移动视标会诱发调节,导致结果不准;2、焦深的存在导致结果不准;3不能测散光。

2、Young验光仪,由验光透镜、标尺、点光源和双针孔镜组成,使用时将双针孔镜、验光透镜和点光源依次置于标尺上,点光源通过双针孔镜会被看成两个点,当被检者前后移动点光源至成像为一个点的位置,即可在标尺上读出被检者的屈光度。此法的问题是:1、人眼对针孔离焦效果的敏感度不高,导致结果不准;2、仅当已知散光轴位时才可以测量散光度数,否则不能测量散光。

已有的客观验光仪由复杂的光学系统和电脑组成,售价高昂,通常放置在专业眼科医疗机构或配镜机构,被检者难于随时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随时随地的自我验光,准确的掌握自我眼睛屈光度数的移动验光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移动验光系统,包括验光筒、移动设备终端和瞳距尺,验光时验光筒固定在移动设备终端和人眼之间,所述验光筒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凹槽Ⅰ和凹槽Ⅱ,凹槽Ⅰ内从上至下依次嵌入不透光遮片和红绿色滤光物,凹槽Ⅱ内从上至下依次嵌入凹透镜、红绿色滤光物。

所述验光筒内表面设有黑色吸光材质.

所述验光筒下端内侧为梯状结构。

所述不透光遮片中间设有两条缝隙。

所述红绿色滤光物为薄滤光片或滤光膜。

所述移动设备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所述瞳距尺包括外套和内芯,外套中部镂空,外套正面设有滑道Ⅱ,内芯正面标有刻度,尾端装有铆钉,外套和内芯通过铆钉在滑道Ⅱ内固定及滑动,外套和内芯两端设有小孔。

所述验光筒包括验光筒上部和验光筒下部,验光筒上部的底端均匀分布三个卡扣,验光筒下部内侧均匀分布九个卡槽及滑道Ⅰ,滑道Ⅰ设置在卡槽底端,验光筒上部和验光筒下部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进行固定连接,并通过卡槽限制验光筒上部旋转角度。

所述卡扣底端设有凸起,与滑道相配合。

所述验光筒上部的下端和验光筒下部的上端外表面均设有刻度,旋转时验光筒上部和验光筒下部的刻度对齐。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单一视标前后移动变为双视标水平移动,避免了反复刺激调节、焦深等问题,提高了结果准确度。

2、结果的判断依据由单视标聚焦变为双视标对准,由于人眼对对准判断比聚焦判断更敏感和精确,因此提高了结果准确度。

3、通过旋转验光筒进行多次测量和移动设备终端的运算,可以对散光进行精确测量。

4、小巧便携、价格低廉,使用者可随时随地进行验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验光筒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验光筒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验光筒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验光筒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验光筒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验光筒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验光筒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验光筒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瞳距尺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验光光线原理图。

1—验光筒 2—验光筒上部 3—验光筒下部 4—不透光遮片 5—红绿色滤光物 6—卡扣 7—卡槽 8—滑道Ⅰ 9—凹槽Ⅰ 10—凹槽Ⅱ 11—凸起 12—凹槽Ⅲ 13—外套 14—内芯 15—滑道Ⅱ 16—铆钉 17—小孔 18—凹透镜 19—单一光源 20—红绿双视标 21—单一光源通过不透光遮片的光线 22—红色光线通过不透光遮片的有效光线 23—红色光线通过不透光遮片的无效光线 24—被滤掉的红色无效光线 25—与单一光源等效的红色光线 26—人眼角膜与晶体 27—远视眼视网膜位置 28—正常眼视网膜位置 29—近眼视网膜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图9所示,一种移动验光系统,包括验光筒1、移动设备终端和瞳距尺,验光时验光筒1固定在移动设备终端和人眼之间,所述验光筒1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凹槽Ⅰ9和凹槽Ⅱ10,凹槽Ⅰ9内从上至下依次嵌入不透光遮片4和红绿色滤光物5,凹槽Ⅱ10内从上至下依次嵌入凹透镜18、红绿色滤光物5;所述验光筒1内表面设有黑色吸光材质;所述验光筒1下端内侧为梯状结构;所述不透光遮片4中间设有两条缝隙;所述红绿色滤光物5为薄滤光片或滤光膜;所述移动设备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瞳距尺包括外套13和内芯14,外套13中部镂空,外套13正面设有滑道Ⅱ15,内芯14正面标有刻度,尾端装有铆钉16,外套13和内芯14通过铆钉16在滑道Ⅱ15内固定及滑动,外套13和内芯14两端设有小孔17。

使用时,将验光筒1置于手机和右眼之间,此时被检者看到一红一绿两个十字形视标,首先将验光筒1随移动设备终端一起旋转,同时移动设备终端按左右按钮使移动设备终端的视标相对或相向移动,使两个视标重合为一个黄色十字形视标;然后移动设备终端进行下一步,按提示九十度旋转移动设备终端和验光筒1并移动视标,使两个视标再次重合为一个黄色十字形视标;接下来换左眼测量,左眼测量结束后,移动设备终端进行下一步即可自动计算出被检者的屈光度、散光及散光轴位。

实施例二

如图5~图9所示,一种移动验光系统,包括验光筒1、移动设备终端和瞳距尺,验光时验光筒1固定在移动设备终端和人眼之间,所述验光筒1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凹槽Ⅰ9和凹槽Ⅱ10,凹槽Ⅰ9内从上至下依次嵌入不透光遮片4和红绿色滤光物5,凹槽Ⅱ10内从上至下依次嵌入凹透镜18、红绿色滤光物5;所述验光筒1内表面设有黑色吸光材质;所述验光筒1下端内侧为梯状结构;所述不透光遮片4中间设有两条缝隙;所述红绿色滤光物5为薄滤光片或滤光膜;所述移动设备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瞳距尺包括外套13和内芯14,外套13中部镂空,外套13正面设有滑道Ⅱ15,内芯14正面标有刻度,尾端装有铆钉16,外套13和内芯14通过铆钉16在滑道Ⅱ15内固定及滑动,外套13和内芯14两端设有小孔17;所述验光筒1包括验光筒上部2和验光筒下部3,验光筒上部2的底端均匀分布三个卡扣6,验光筒下部3内侧均匀分布九个卡槽7及滑道Ⅰ8,滑道Ⅰ8设置在卡槽7底端,验光筒上部1和验光筒下部2通过卡扣6与卡槽7的配合进行固定连接,并通过卡槽7限制验光筒上部2旋转角度;所述卡扣6底端设有凸起11,与滑道相配合;所述验光筒上部2的下端和验光筒下部3的上端外表面均设有刻度,旋转时验光筒上部2和验光筒下部3的刻度对齐。

使用时,将验光筒1固定于移动设备终端与右眼之间,验光筒上部1和验光筒下部2刻度对准“1”,此时被检者看到一个红色视标和一个绿色视标,按移动设备终端左右按钮使视标相对或相向移动变成一个清晰黄色视标,然后移动设备终端进行下一步并旋转验光筒下部2到刻度“2”;依此法进行九次测量后,移动设备终端变回第一步,然后换左眼测量;左眼测量结束后,移动设备终端进行下一步即可自动计算出被检者的屈光度、散光及散光轴位。

如图10所示,移动终端设备的视标系统发出的光线为红绿蓝混合光线,通过凹槽Ⅱ10内的红绿色滤光物5时被过滤为纯净的红绿光线。红色视标发出的光线通过双缝遮片时被分为两束,其中有效光线通过凹透镜18折射后与单一光源的一条光线平行,通过凹槽Ⅰ9内的红绿色滤光物5后与单一光源的一条光线重叠,无效光线通过凹槽Ⅰ9内的红绿色滤光物5时被滤掉。红绿双视标的有效光线通过凹透镜18及凹槽Ⅱ10内的红绿色滤光物5后,产生与单一光源两条光线的等效效果,其交叉点在正常眼的视网膜上呈单一黄色的像,在近视眼或远视眼的视网膜上呈一红一绿两个像。

瞳距尺的使用方法为,将瞳距尺贴于眼前,使一只眼通过外套13的小孔17看向远处目标,然后拉动内芯14,当另一眼可同时通过内芯14的小孔17看到同一目标时,即可根据刻度读出瞳距。

其中凹槽Ⅰ9和凹槽Ⅱ10内各自的红绿色滤光物5同色平行相对,凹槽Ⅱ10内的红绿色滤光物5的作用为使手机视标发出的光变为纯净的红绿光,并使光线偏折通过不透光遮片4双缝;凹槽Ⅰ9内的红绿色滤光物5的作用为滤掉双缝成像中的干扰像,并配合凹槽Ⅱ10内的红绿色滤光物5以及不透光遮片4使光线产生“Scheiner盘”的等效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