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坐卧变换的医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2419发布日期:2019-06-22 00:1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可坐卧变换的医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坐卧变换的医疗床。



背景技术:

医疗床包括手术床、康复床、护理床等,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或医护人员的需求改变医疗床床面的形状,现有技术中有不少医疗床的床面被分成了多个部分,其可以配合人体关节做各种角度的翻转,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大多数的医疗床需要分别调整床面各个部分的位置,以实现医疗床不同状态的转换,如能够一次性将床面各个部分调整到位,将大大降低人工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坐卧变换的医疗床,能够实现医疗床两种工作状态的切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坐卧变换的医疗床,至少包括主框架和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的床面板,所述床面板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背板、座板、大腿板、小腿板及脚板,所述医疗床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背板翻转的背板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大腿板翻转的大腿板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小腿板相对所述大腿板翻转的小腿板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脚板相对所述小腿板滑动的脚板驱动机构,

所述床面板至少具有两个工作姿态,当所述床面板处于第一工作姿态时,所述背板、大腿板、小腿板处于水平状态且位于同一平面上;当所述床面板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背板向上竖起并与所述座板之间呈钝角,所述小腿板向下翻转至所述大腿版的下方,所述医疗床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床面板在所述第一工作姿态与所述第二工作姿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控制装置,所述背板驱动机构、所述大腿板驱动机构、所述小腿板驱动机构、所述脚板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总控制器、背板控制器、大腿板控制器、小腿板控制器、脚板控制器,所述背板控制器被触发时,所述总控制器触发所述背板驱动机构工作,所述背板向上或向下翻转,所述大腿板控制器被触发时,所述总控制器触发所述大腿板驱动机构工作,所述大腿板向上或向下翻转,所述小腿板控制器被触发时,所述总控制器触发所述小腿板驱动机构工作,所述小腿板向上或向下翻转,所述脚板控制器被触发时,所述总控制器触发所述背板驱动机构工作,所述脚板向上或向下滑动,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转换按钮,当所述第一转换按钮被触发时,所述总控制器发出第一触发信号,所述背板驱动机构、所述小腿板驱动机构同时被触发工作而使得所述床面板由第一工作姿态转换为第二工作姿态。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转换按钮,当所述第二转换按钮被触发时,所述总控制器发出第二触发信号,所述背板驱动机构、所述小腿板驱动机构同时被触发工作而使得所述床面板由第二工作姿态转换为第一工作姿态。

优选地,所述医疗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医疗床上的护栏,所述控制装置至少包括控制操作面板,所述控制操作面板设置在所述护栏的侧部上。

优选地,所述医疗床还包括位置传感系统,所述位置传感系统用于测量所述背板、大腿板、小腿板、脚板的位置,所述位置传感系统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医疗床还包括主框架和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的床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框架下方的底架,所述可坐卧变换的医疗床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框架和底架枢轴连接的第一力臂,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与所述主框架枢轴连接的连杆、分别与所述连杆的下端和所述底架枢轴连接的第二力臂,所述主框架、底架、第一力臂、第二力臂、连杆构成五连杆机构,所述主框架姿态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五连杆机构转动的主框架驱动装置。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框架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力臂前后摆动的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力臂前后摆动的第二驱动器。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主框架驱动装置信号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分别设置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可坐卧变换的医疗床具有可调节姿态的床面,该床面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需要切换两种工作状态时,只需要一次操作就可以实现,不用对各个关节分别进行调整,因此能够减小人工负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床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床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床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轴测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床面板的轴测视图;

附图5为图4在A处的放大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腿板、脚板、顶杆的爆炸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床面板的侧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板相对图7位置转动后可调节床面板的侧视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大腿板相对图7位置转动后可调节床面板的侧视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腿板相对图7位置转动后可调节床面板的侧视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板相对图7位置滑动后可调节床面板的侧视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护栏的侧视图;

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的原理图;

其中:100、床面板;200、底架;300、护栏;400、第一力臂;500、第二力臂;600、连杆;1、主框架;2、背板;3、座板;4、大腿板;5、小腿板;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6、脚板;7、床尾板;8、顶杆;9、摆臂;10、床头板;20、滚轮;30、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医疗床,该医疗床至少包括支撑与于地面的底架200、设置于底架200上的主框架1、设置在主框架1上的可调节床面板100,设置在床面板两侧的护栏300,底架200的下方设置有脚轮30,医疗床通过脚轮30支撑于地面,因此能在地面上被推动行进。

参见图1至图11所示,床面板100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背板2、座板3、大腿板4、小腿板5及脚板6。座板3固设在主框架1上,背板2的下部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主框架1翻转地连接在主框架1上,大腿板4的上部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主框架1翻转地连接在主框架1上,小腿板5的上部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大腿板4翻转地连接在大腿板4的下部,脚板6能够与小腿板5沿长度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

医疗床还包括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包括用于驱使背板2翻转的背板驱动机构、用于驱使大腿板4翻转的大腿板驱动机构、用于驱使小腿板5相对大腿板4翻转的小腿板驱动机构、用于驱使脚板6相对小腿板5滑动的脚板驱动机构。如图8至图10所示,在驱动系统的驱动下,背板2、大腿板4、小腿板5能够相对主框架1翻转,由此可以实现对床面板100姿态的调节,以满足各种医疗需求。同时,如图11所示,在驱动系统的驱动下脚板6可以相对小腿板5沿长度方向滑动,因此医疗床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节床面板100的长度,其能够适用更为广泛的人群。

如图4至图5所示,主框架1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一个沿水平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11,背板2下部的左右两侧各固设有一个滑块21,该滑块21既可相对转动又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滑槽11中,可调节床面板100还包括摆臂9,该摆臂9的两端分别枢轴连接在主框架1和背板2上,具体地,摆臂9通过第一轴91与主框架1枢轴连接、通过第二轴92与背板2枢轴连接,第二轴92比第一轴91更加靠近滑块21,背板2、主框架1、摆臂9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当背板2由水平位置向上翻转时,背板2的下部向后滑动,因此背板2折叠处的床褥不会堆积在一起,患者的使用体验较好。

参见图6所示,可调节床面板100还包括可驱动自身沿长度方向伸缩的顶杆8,顶杆8的两端分别固设于小腿板5与脚板6上,因此顶杆8能够驱动脚板6相对小腿板5滑动。

参见各个附图所示,可调节床面板100还包括设于小腿版5与主框架1之间的连杆组件,该连杆组件包括一端部相互枢轴连接的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第一连杆51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在小腿版5上,第二连杆52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在主框架1的前端上。当小腿板5独立地沿竖直方向翻转时,大腿板4与主框架1相对固定,因此小腿板5、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主框架1构成四连杆机构。

脚板6的下端固设有床尾板7,床尾板7的延伸方向与脚板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主框架1的后部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床头板10,设置床尾板7和床头板10的目的是防止患者从床头或床尾处滑下跌落。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可调节床面板100至少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当可调节床面板1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背板2、座板3、大腿板4、小腿板5及脚板6处于同一平面,使用者可以平躺在床面板100上;当可调节床面板1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背板2与座板3之间呈钝角,脚板6位于小腿板5的下方,医疗床呈椅子状,患者可以以坐姿坐在医疗床上。因此,可调节床面板100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能够帮助患者在卧姿与坐姿之间转换。

脚板6的下端还设置有滚轮20,可调节床面板1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滚轮20支撑于地面,因此此时医疗床仍能被推动。患者坐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医疗床上时,床尾板7可以为患者的脚提供支撑,医疗床的舒适性较好。而且患者可以通过踩着床尾板7从床尾处上下床,其他人可以在医疗床的两侧搀扶患者,因此患者和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床时都较为便利。

医疗床还具有能控制可调节床面板100进行姿态调节的控制装置,包括总控制按钮、背板控制按钮、大腿板控制按钮、小腿板控制按钮、脚板控制按钮。

控制装置能够控制驱动系统的运动,其原理参见图13所示。背板控制按钮被触发时,总控制器触发背板驱动机构工作,背板2向上或向下翻转;大腿板控制按钮被触发时,总控制器触发大腿板驱动机构工作,大腿板4向上或向下翻转;小腿板控制按钮被触发时,总控制器触发小腿板驱动机构工作,小腿板5向上或向下翻转;脚板控制按钮被触发时,总控制器触发背板驱动机构工作,脚板6向上或向下滑动。

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转换按钮,当第一转换按钮被触发时,总控制器发出第一触发信号,背板驱动机构、小腿板驱动机构同时被触发工作而使得床面板100由第一工作姿态转换为第二工作姿态。

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转换按钮,当第二转换按钮被触发时,总控制器发出第二触发信号,背板驱动机构、小腿板驱动机构同时被触发工作而使得床面板100由第二工作姿态转换为第一工作姿态。

如图12所示,医疗床还包括设置在医疗床上的护栏300,控制装置至少包括控制操作面板,控制操作面板设置在护栏300的侧部上。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这些按钮调整床面板100的姿态,还能够实现可调整床面板100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

医疗床还包括位置传感系统,位置传感系统用于测量背板2、大腿板4、小腿板5、脚板6的位置,位置传感系统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位置传感器能够将可调整床面板100上各个零件的位置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则具有记录位置传感系统测量到的位置信号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床在使用时,先手动调节床面板100至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二工作状态,控制装置通过位置传感系统获得各个活动零件的位置,并记录下两个工作状态所对应的全部位置信息,当以后需要切换到某个工作状态时,只需要按下第一转换按钮或第二转换按钮,驱动系统就会驱动床面板100运动,直至位置传感系统反馈回来的位置信息与存储的位置信息相同时,驱动系统停止运动,实现床面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一键切换,在状态切换的过程中,省去了人工调整的时间。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床还可以通过操控背板控制按钮、大腿板控制按钮、小腿板控制按钮、脚板控制按钮来调节床面板的姿态。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护栏300可拆卸地设置在医疗床上,在调整床面板100的姿态时,可以将护栏300卸下,操作者可以一边调整、一边观察床面板100的姿态。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主框架1与底架200之间设置有主框架姿态调节装置,该主框架姿态调节装置能够驱使主框架升降和前倾、后倾。

具体地,该主框架姿态调节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主框架1和底架200枢轴连接的第一力臂400,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与主框架1枢轴连接的连杆600、分别与连杆600的下端和底架200枢轴连接的第二力臂500,主框架1、底架200、第一力臂400、第二力臂500、连杆600构成五连杆机构,主框架姿态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该五连杆机构转动的主框架驱动装置。该主框架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力臂400前后摆动的第一驱动器,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力臂500前后摆动的第二驱动器。

当第一力臂400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二力臂500沿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主框架1向上升起;当第一力臂400沿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力臂500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主框架1向下降落;当第一力臂400和第二力臂500都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主框架1向后倾斜;当第一力臂400和第二力臂500都沿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主框架1向前倾斜。

控制装置与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信号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主框架1的姿态。第一力臂400和第二力臂500分别设置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也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第一力臂400和第二力臂500的转角信息能被控制装置所记录,与前文所述的床面姿态调节类似,控制装置也可以实现主框架1姿态的一键切换。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