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3010发布日期:2020-04-07 21:22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耳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内镜手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耳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耳内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临床治疗,手术中经常需要在耳道这样狭小的通道里使用电钻进行磨骨,传统器械钻头旋转时如操作不慎容易损坏耳内镜,而且冲洗和吸引是连接在不同装置上,手术中需要频繁更换器械,重复磨骨-冲洗-吸引-磨骨不断循环操作,效率低下,目前没有一种专门的器械解决上述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在不改变动传统耳科电钻的同时,引入一个该装置保护钻头,并且可持续冲洗磨骨时生成的骨粉及负压吸引骨粉、血液、冲洗液,提高手术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耳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包括耳科电钻套,所述的耳科电钻套包括电钻颈部套和电钻尾部套,所述的电钻尾部套为漏斗形设计,所述电钻尾部套与所述电钻颈部套相连的端部为收紧端,所述电钻尾部套远离所述电钻颈部套的端部为开口端,所述电钻尾部套的开口端设有密封圈、冲洗接头和吸引接头,所述的密封圈设于所述冲洗接头、吸引接头与所述电钻尾部套开口端之间,所述的冲洗接头远离所述密封圈的端部连接设有水泵,所述的吸引接头远离所述密封圈的端部连接设有自吸泵,所述的冲洗接头靠近所述密封圈的端部连接设有冲洗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冲洗管紧靠所述耳科电钻套的外侧设置,所述的冲洗管与所述耳科电钻套的长度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电钻颈部套的长度与耳机电钻的电钻颈部长度相比稍短,当将耳机电钻放置到所述耳科电钻套内时,所述耳机电钻的电钻头部会从所述电钻颈部套中露出,所述耳机电钻的电钻过渡段与所述的密封圈形成密封结构,此时,所述的耳机电钻与所述的耳科电钻套之间形成可供污液排出的排污管道,所述的排污管道与所述的吸引接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不改变动传统耳科电钻的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保护钻头,并且可持续冲洗磨骨时生成的骨粉及负压吸引骨粉、血液、冲洗液,提高手术效率,可以实现耳内镜下电钻不间断操作,尽可能保护耳内镜损坏,使耳内镜手术更高效,操作更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耳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耳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耳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包括耳科电钻套1,所述的耳科电钻套1包括电钻颈部套101和电钻尾部套102,所述的电钻尾部套102为漏斗形设计,所述电钻尾部套102与所述电钻颈部套101相连的端部为收紧端,所述电钻尾部套102远离所述电钻颈部套101的端部为开口端,所述电钻尾部套102的开口端设有密封圈3、冲洗接头4和吸引接头5,所述的密封圈3设于所述冲洗接头4、吸引接头5与所述电钻尾部套102开口端之间,所述的冲洗接头4远离所述密封圈3的端部连接设有水泵6,所述的吸引接头5远离所述密封圈3的端部连接设有自吸泵7,所述的冲洗接头4靠近所述密封圈3的端部连接设有冲洗管8。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冲洗管紧靠耳科电钻套的外侧设置,冲洗管与耳科电钻套的长度相同,电钻颈部套的长度与耳机电钻的电钻颈部长度相比稍短,当将耳机电钻放置到耳科电钻套内时,耳机电钻的电钻头部会从电钻颈部套中露出,耳机电钻的电钻过渡段与密封圈形成密封结构,此时,耳机电钻与耳科电钻套之间形成可供污液排出的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与所述的吸引接头相连接,将水泵和自吸泵打开,水从冲洗接头流入,经冲洗管流淌到电钻头部位置,电钻工作时会产生骨粉、血液、冲洗液,此时自吸泵会将骨粉、血液、冲洗液等污液排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耳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耳科电钻套(1),所述的耳科电钻套(1)包括电钻颈部套(101)和电钻尾部套(102),所述的电钻尾部套(102)为漏斗形设计,所述电钻尾部套(102)与所述电钻颈部套(101)相连的端部为收紧端,所述电钻尾部套(102)远离所述电钻颈部套(101)的端部为开口端,所述电钻尾部套(102)的开口端设有密封圈(3)、冲洗接头(4)和吸引接头(5),所述的密封圈(3)设于所述冲洗接头(4)、吸引接头(5)与所述电钻尾部套(102)开口端之间,所述的冲洗接头(4)远离所述密封圈(3)的端部连接设有水泵(6),所述的吸引接头(5)远离所述密封圈(3)的端部连接设有自吸泵(7),所述的冲洗接头(4)靠近所述密封圈(3)的端部连接设有冲洗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洗管(8)紧靠所述耳科电钻套(1)的外侧设置,所述的冲洗管(8)与所述耳科电钻套(1)的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钻颈部套(101)的长度与耳机电钻(9)的电钻颈部(901)长度相比稍短,当将耳机电钻(9)放置到所述耳科电钻套(1)内时,所述耳机电钻(9)的电钻头部(902)会从所述电钻颈部套(101)中露出,所述耳机电钻(9)的电钻过渡段(903)与所述的密封圈(3)形成密封结构,此时,所述的耳机电钻(9)与所述的耳科电钻套(1)之间形成可供污液排出的排污管道(10),所述的排污管道(10)与所述的吸引接头(5)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耳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包括耳科电钻套,所述的耳科电钻套包括电钻颈部套和电钻尾部套,所述的电钻尾部套为漏斗形设计,所述电钻尾部套与所述电钻颈部套相连的端部为收紧端,所述电钻尾部套远离所述电钻颈部套的端部为开口端,所述电钻尾部套的开口端设有密封圈、冲洗接头和吸引接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改变动传统耳科电钻的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保护钻头,并且可持续冲洗磨骨时生成的骨粉及负压吸引骨粉、血液、冲洗液,提高手术效率,可以实现耳内镜下电钻不间断操作,尽可能保护耳内镜损坏,使耳内镜手术更高效,操作更简便。

技术研发人员:杨凌鹏;卢辛辛;王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凌鹏
技术研发日:2018.07.31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