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重复使用可缩进针头自毁型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1398发布日期:2019-09-20 22:03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排除重复使用可缩进针头自毁型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针注射药物制剂的装置,其中注射后针头可缩回枪管。



背景技术:

肌内注射是注射少量药物的最常见方式之一。肌肉具有分支的血液和淋巴管网络,为吸收药物有良好的条件。通过肌内注射,产生贮库,药物逐渐被吸收到血流中,使在几个小时内在血液中保持活性物质的大致相同浓度,从而确保其长期效果。

应当注意,根据医学条件肠胃外注射活性药物化合物与许多适应的口服药物相比优选,例如,药物在胃肠道中部分或完全降解或需要快速生物效应的情况下。

用于肠胃外注射的一次性注射器装置再利用有助于传染病的传播和药物滥用。注射器在使用后可以转为不可在使用状态,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对于防止重复使用注射器的装置存在不同的设计,但是其中的一些还保留重新使用已经使用过的针一般危险。为克服这些缺点,应在注射后避免针与周围环境的直接接触。

目前已知的自毁型胰岛素注射器(2531142号俄罗斯联邦专利,2014年10月20日发布),其包括具有远侧环和近侧环的壳体,通过近侧环的活塞,所述橡胶垫圈具有两个密封环,在壳体头内安装的针座和针,同时针套具有近侧和远侧,安装在所述针座的近侧的锁闭,在所述活塞远侧圆锥状凸耳通过后触发锁闭,将针座缩回到注射器体内。活塞具有一个狭窄部分,使其在使用后打破注射器。

已知注射器的缺点在于运输期间过早自毁机制触发的可能性。

还已知2014年9月17日公布的203829420号中国专利的注射器。在上述专利的注射器中,通过限制板的一个面与活塞的加强件连接的两个接片进行固定。已知解决方案缺点在于运输过程中意外移除板或以一定角度在活塞止动件处产生压力的风险。

最接近类似在2002 4236283号美国专利中描述,其中限流板嵌入活塞的加强肋中并具有三个附接点。

然而为上述专利提出的限制板的固定设计在最终产品的制造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困难并且当移除板时形成活塞轴的额外变窄,这可能导致在注射溶液的吸入和/或注射期间内活塞轴过早破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防止注射器毁坏机制过早或意外触发,例如锁定装置的启动以及将药物吸入注射器和/或注射过程中注射器活塞轴的过早折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活塞朝向注射器筒体远侧的运动限制排除过早注射器自毁机制以及活塞变窄的位置距离活塞远侧一定距离处,自毁注射器时活塞折断处于身体的近侧。

所提交技术结果由可伸缩的针的自毁型注射器设计确保,不包括再利用的可能性,其包括具有远侧环和近侧环的壳体,通过近侧延伸的活塞,橡胶垫圈具有两个密封环,安装在壳体头内针座和针。针座具有近侧和远侧端,安装在针座近侧的锁闭,通过在活塞远侧安装的卡子后锁闭触发,随后缩回带针的针座到注射器壳体内。所述活塞具有变窄处,处于在所述限制活塞环等于从壳体近侧端到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的保护环距离,其中通过在轴板和活塞接片在两个垂直的面上固定活塞限制板。

限制板通过接片在垂直面上具有三个安装点:在活塞轴上的两个和在活塞限动销上,确保止动板和在注射器体和活塞限动销之间的可靠固定。直接注射之前接片被折断并且板从活塞移除。在活塞限动销固定点产生第三固定点并防止在运输过程和活塞斜接压力条件下意外板移除。当卸下活塞轴板的活塞轴横截面直径在板固定处不改变。然而活塞变窄处与活塞限制环距离等于从壳体近侧端到壳体内面止动环的距离,确保缩回针后活塞轴折断,限制环在活塞轴上和壳体的内表面上重合时相对于固定活塞,同时断裂位置处于壳体的近侧端。

后来通过参考附图解释解决方案,其中给出以下内容。

附图说明

图 1 –自毁型注射器等测图像。

图 2 –自毁型注射器初始位置。

图3 –沿2图上3-3线纵剖面侧视图。

图3A –图3所示划出的截面纵剖面放大图像。

图4 –图1另外角度看的第二等测视图。

图5 –在注射溶液取的步骤中侧视图。

图6 –沿图5上6-6线纵剖面的侧视图。

图7 –在弹出阶段注射器侧视图。

图8 –沿着图7上线8-8纵向截面的侧视图。

图8A –图8所示划出的截面纵剖面放大图像。

图9 –装置侧视图,针头处于安全缩回位置和使用后断裂活塞。

图10 –沿图9 10-10线纵剖面的侧视图。

图11 –拆装自毁型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1-4 图上显示初始位置装置即具有安装在活塞2上限制板5,处于手指挡板14和活塞限动销13之间并通过接片固定在活塞轴上和活塞限动销上。针座3由设置在壳体尖端15内表面上的两个限制环10和针座9限制环保持。

图5和图6注射药物是在所述注射器内部腔体16,在活塞2不加压之前,将橡胶密封件6推进到注射器壳体远侧端1。橡胶密封件6具有两个密封环,从而形成密封,通过注射器16针4从注射器内腔推出液体。在取下药物时活塞2行程由活塞限动环11以及布置在注射器壳体内面上的止动器12限制。

如图8-8A所示在注射之后活塞2被进一步推入注射器壳体1内,这使得活塞7固定器被针座8夹子锁定。由于活塞2进一步移动到注射器壳体16内进行带有针4针座3进一步运动。

最后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活塞2被拉出到止动件12之后,活塞2在活塞变窄处17中断开,变窄处与活塞限制环定位距离等于从壳体近侧端到壳体内表面上的限制环的距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