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7647发布日期:2019-11-08 23:35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简易呼吸器,又称复苏球,气囊,皮球等,适用于心肺复苏及需人工呼吸急救的场合,尤其是适用于窒息、呼吸困难或需要提高供氧量的情况,具有使用方便、痛苦轻、并发症少、便于携带、有无氧源均可立即通气的特点,在临床抢救中应用较为广泛。

简易呼吸器具有方便、省力、保护抢救者的特点,同时能够维持代谢所需的肺泡通气。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者呼吸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还能应用于运送病院的过程中,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进出手术室的情况;临时替代呼吸机,遇到呼吸机故障、停电等特殊情况,可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但是目前,简易呼吸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下:

1、现有的简易呼吸器设计不够合理,使呼吸器固定在患者脸部的方式过于繁琐,在使用过程中,通用性差,因此,急缺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简易呼吸器。

2、传统的简易呼吸器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用手将面罩固定在病患口鼻处,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面罩从病患的脸部脱落,面罩与鼻部接触部位容易漏气,影响气体进入病患肺部。

3、传统的简易呼吸器使用时,通常需要医护人员一手固定面罩,另一只手需挤压简易呼吸器,实现吸气呼气过程,针对一些较大的球囊,护士一般不能一手掌控,需要两个手挤压,这就导致需要两人合作完成工作,工作效率不高。

4、现有的简易呼吸器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一手固定面罩,一手挤压气囊,吸气呼气过程是医护人员手动挤压简易呼吸器的球囊实现的,医护人员手动操控难以对潮气量进行准确的控制,操作难度较高,使用效果难以保证。

5、传统的简易呼吸器在使用过程中,由医护人员手动按压气囊,由于操作较为反复,简易呼吸器的球囊大都比较光滑,不利于单手进行握持操作,有可能会造成气囊从医护人员手中脱落的情况,影响简易呼吸器的使用以及均匀持续的供氧,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不便。

综上,目前在简易呼吸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上述问题不能解决,研究一种新型的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解决上述问题,应用于临床抢救,具有极大的医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实现医护人员单人进行呼吸器的操作使用,而且为医护人员进行氧气面罩的按压和气囊的挤压提供了极大便利,为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包括夹持件和呼吸器,在所述夹持件内夹持卡放有呼吸器,所述夹持件由手柄、左夹杆、右夹杆、弧形夹板、L型支杆和 C型按压柄组成,在所述左夹杆和右夹杆的上端均设有手柄,在所述左夹杆和右夹杆的下端均设有弧形夹板,所述左夹杆和右夹杆中部通过连接轴相交叉呈“X”形活动连接,所述L型支杆的长杆外端与所述连接轴前部固定连接,在所述L 型支杆的短杆下端设有C型按压柄,所述两弧形夹板夹持在呼吸器的气囊两侧,所述C型按压柄按压卡放在呼吸器的氧气面罩外侧边缘。

所述的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在所述L型支杆的折弯上部设有按压盘。

所述的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在所述左夹杆和右夹杆的上部相对面之间设有横向弹簧。

所述的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在所述L型支杆的短杆中段为伸缩杆,在所述伸缩杆上套接有弹簧。

所述的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所述的C型按压柄内表面为倾斜面。

所述的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在所述左夹杆和右夹杆下端均设有连接头,所述弧形夹板通过连接头与所述左夹杆和右夹杆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在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贯穿连接头和弧形夹板的调节螺栓,在所述调节螺栓内端设有与所述弧形夹板内表面相适配的内层夹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通过在L型支杆、按压盘、C型按压柄,能够实现岁氧气面罩的固定,使氧气面罩固定在病患脸上,能够实现良好的固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氧气面罩从病患的脸部脱落,面罩与鼻部接触部位容易漏气,影响气体进入病患肺部,实现按压密封,从而保证氧气能够顺利进入患者口中,不发生泄漏。

通过设置弧形夹板和内层夹板,以及连接头外部设置调节螺栓,通过调节调节螺栓能够实现两弧形夹板内表面上的内层夹板之间的间距的调节,从而使得夹持件对气囊的夹持更为紧密,更便于医护人员对气囊进行按压,避免针对一些较大的球囊,护士一般不能一手掌控,需要两个手挤压,这就导致需要两人合作完成工作,工作效率不高;同时解决了传统简易呼吸器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一手固定面罩,一手挤压气囊,吸气呼气过程是医护人员手动挤压简易呼吸器的球囊实现的,医护人员手动操控难以对潮气量进行准确的控制,操作难度较高,使用效果难以保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简易呼吸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固定,医护人员按压气囊时不好控制的问题,在简易呼吸器使用过程中,将面罩与气囊实现一体式固定,整个装置在使用时医护人员一手便可以实现操作,更有利于实现均匀与持续给氧过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具备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优点,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C型按压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左夹杆;3.横向弹簧;4.连接轴;5.按压盘;6.L型支杆;7.右夹杆,8.伸缩杆;9.弹簧;10.C型按压柄;11.呼吸器;12.氧气面罩;13. 气囊;14.弧形夹板;15.内层夹板;16.连接头;17.调节螺栓;18.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结合附图1~3所给出的结构,在所述夹持件内夹持卡放有呼吸器11,所述夹持件由手柄1、左夹杆2、右夹杆7、弧形夹板14、L型支杆6和C型按压柄 10组成,在所述左夹杆2和右夹杆7的上端均设有手柄1,在所述左夹杆2和右夹杆7下端均设有连接头16,所述弧形夹板14通过连接头16与所述左夹杆 2和右夹杆7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头16上设有贯穿连接头16和弧形夹板 14的调节螺栓17,在所述调节螺栓17内端设有与所述弧形夹板14内表面相适配的内层夹板15,所述左夹杆2和右夹杆7中部通过连接轴4相交叉呈“X”形活动连接,在所述左夹杆2和右夹杆7的上部相对面之间设有横向弹簧3,所述 L型支杆6的长杆外端与所述连接轴4前部固定连接,在所述L型支杆6的短杆下端设有C型按压柄10,所述的C型按压柄10内表面为倾斜面18,在所述L 型支杆6的短杆中段为伸缩杆8,在所述伸缩杆8上套接有弹簧9,在所述L型支杆6的折弯上部设有按压盘5,所述两弧形夹板14夹持在呼吸器11的气囊 13两侧,所述C型按压柄10按压卡放在呼吸器11的氧气面罩12外侧边缘。

实施本实用新型,在日常的准备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手柄1可打开夹持件下部的两弧形夹板14,将呼吸器11的气囊13卡放在两弧形夹板14之间,松开手柄1即可通过两弧形夹板14实现对气囊13的夹持,进一步的,在对气囊13的夹持过程中,为了增加夹持力度,使其更容易对气囊13进行按压,可通过调节连接头16外部的调节螺栓17对弧形夹板14内表面的内层夹板15进行调节,通过缩短两弧形夹板14内表面上的内层夹板15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夹持件对气囊13的夹持更为紧密,便于对气囊13进行按压,气囊13夹持在夹持件上后,再将夹持件的L型支杆6上的短杆前端的C型按压柄10卡放在呼吸器11的氧气面罩12上表面外边缘处;

在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治疗时,医护人员一手抓握手柄1,通过抓握手柄1 利用X型结构的夹杆和连接轴4可实现下部两弧形夹板14对气囊13的施力夹持,从而实现对气囊13的按压,使得气囊13内的氧气经由氧气面罩12送入患者口中,在抓握手柄1时,医护人员另一只手通过按压按压盘5,使得L型支杆 6上短杆下端的C型按压柄10能对氧气面罩12进行按压密封,从而保证氧气能够顺利进入患者口中,不发生泄漏;另外,在按压按压盘5过程中,不仅可实现对夹持件及呼吸器11的整体扶持,而且通过短杆中段的伸缩杆8和弹簧9可很好的对C型按压柄10进行一定的缓冲,避免对患者脸部造成不适,C型按压柄10内表面的倾斜面18使得C型按压柄10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氧气面罩12 并实现对氧气面罩12上表面外侧的按压密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简易呼吸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固定,医护人员按压气囊时不好控制的问题,在简易呼吸器使用过程中,将面罩与气囊实现一体式固定,整个装置在使用时医护人员一手便可以实现操作,更有利于实现均匀与持续给氧过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科临床用呼吸辅助装置,具备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优点,值得推广。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