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0910发布日期:2019-10-13 00:5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道造口是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过程中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对肠管进行分离,而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形成一个开口。消化道造口病人为行复查和筛查经常需要经造口行内镜检查或治疗。由于消化道造口本身不具备括约肌结构,无法像食管入口或肛门那样与内镜的镜身之间紧密贴合,这导致消化道造口无法对内镜起到约束和支撑的作用,内镜会在造口处出现摆动或晃动,这大大降低了内镜操作的稳定性,增大了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能够辅助消化道造口对内镜起到约束和支撑的作用,从而提高内镜操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其包括:底板,其下表面能够粘附在皮肤上,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消化道造口相对齐;壳体,其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支承管,其下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支承管上设有多个沿着所述支承管的轴向延伸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支承管的管壁,且多个所述贯通槽沿着所述支承管的周向依次间隔开;调节机构,其能够向内挤压所述支承管的外壁而减小所述支承管的内径;其中,内镜能够在依次穿过支承管、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后从消化道造口进入患者体内,所述调节机构通过减小所述支承管的内径而使得所述支承管能够约束穿入其中的内镜。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具有开口的约束环、与所述约束环开口处的一个端部相连的第一连接片和与所述约束环开口处的另一个端部相连的第二连接片,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螺纹调距构件,所述约束环套设在所述支承管外,所述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彼此平行且二者均朝向约束环的外部延伸,所述螺纹调距构件能够通过调节第一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距离来调节所述约束环的内径,以改变所述约束环挤压所述支承管的外壁的程度。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部具有开口,且所述壳体的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底板相连,以使得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围成封闭的内腔,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承管与所述约束环之间的第一密封构件,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将所述贯通槽完全覆盖。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承管外且与所述支承管的外壁相贴合的环形密封部、嵌入所述支承管内且与所述支承管的内壁相贴合的环形嵌入部和连接在所述环形嵌入部的顶端与所述环形密封部的顶端之间的连接部,内镜能够从所述环形嵌入部内穿过。

优选地,该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能够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壳体围成的内腔中的气压升高而大于预设值时自动进行泄压。

优选地,所述泄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的泄压管、部分位于所述泄压管内的泄压塞以及套设在所述泄压塞外且位于所述泄压管内的弹性承压构件,所述泄压管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挡环;所述泄压塞为上端封闭的管体结构,所述泄压塞的侧壁上设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塞外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挡环,所述第二限位挡环位于所述泄压管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挡环的下方;所述弹性承压构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挡环相抵靠,而其下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挡环相抵靠;其中,当所述内腔中的气压增大时,所述内腔中的气体迫使所述泄压塞朝向远离所述内腔的方向运动且所述第二限位挡环压缩所述弹性承压构件,当所述内腔中的气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泄压孔从所述泄压管内运动到所述泄压管外。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能够与所述壳体的开口的边缘相卡接的环形凸起;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二密封构件。

优选地,所述壳体形状为半球形,半球形的所述壳体扣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半球形的顶部,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材质是透明塑料材质或树脂。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上设有若干个直径不同的同心圆形刻度线,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同心圆形刻度线的圆心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底板能够粘附在患者的皮肤上,而固定在底板上的壳体和设于壳体上的支承管起到了支撑内镜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支承管上设置了多个贯通槽,使得支承管的外壁在受到调节机构向内的挤压后能够发生变形而减小支承管的内径,从而使得支承管能够与内镜更加贴合而对内镜进行约束,尽可能避免内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摆动或晃动,从而提高了内镜操作的稳定性,降低了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操作难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广泛地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的第一密封构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的泄压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壳体;3、支承管;4、调节机构;5、第一密封构件;6、泄压机构;7、第二密封构件;11、第一通孔;12、环形凸起;21、第二通孔;31、贯通槽;41、约束环;42、第一连接片;43、第二连接片;44、螺纹调距构件;51、环形密封部;52、环形嵌入部;53、连接部;61、第三通孔;62、泄压管;63、泄压塞;64、弹性承压构件;621、第一限位挡环;631、第二限位挡环;632、泄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壳体2、支承管3和调节机构4。底板1的下表面能够粘附在皮肤上,底板1上设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与消化道造口相对齐。壳体2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壳体2上设有第二通孔21。支承管3的下端与第二通孔21相连通,支承管3上设有多个沿着支承管3的轴向延伸的贯通槽31,贯通槽31沿厚度方向贯通支承管3的管壁,且多个贯通槽31沿着支承管3的周向依次间隔开。调节机构4能够向内挤压支承管3的外壁而减小所支承管3的内径。其中,内镜能够在依次穿过支承管3、第二通孔21和第一通孔11后从消化道造口进入患者体内,调节机构4通过减小支承管3的内径而使得支承管3能够约束穿入其中的内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底板1能够粘附在患者的皮肤上,而固定在底板1上的壳体2和设于壳体2上的支承管3起到了支撑内镜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支承管3上设置了多个贯通槽31,使得支承管3的外壁在受到调节机构4向内的挤压后能够发生变形而减小支承管3的内径,从而使得支承管3能够与内镜更加贴合而对内镜进行约束,尽可能避免内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摆动或晃动,从而提高了内镜操作的稳定性,降低了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操作难度。

调节机构4主要起到向内挤压支承管3的外壁以使其发生形变的作用,其可以选择为套设在支承管3外的自锁式扎带或套设在支承管3外的可改变内径的调节环等机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地对支承管3的内径进行调节,调节机构4包括具有开口的约束环41、与约束环41开口处的一个端部相连的第一连接片42和与约束环41开口处的另一个端部相连的第二连接片43,以及连接在第一和第二连接片(42,43)之间的螺纹调距构件44,约束环41套设在支承管3外,第一连接片42与第二连接片43彼此平行且二者均朝向约束环41的外部延伸,螺纹调距构件44能够通过调节第一和第二连接片(42,43)之间的距离来约束环41的内径,以改变约束环41挤压支承管3的外壁的程度。在将内镜插入后,如果需要减小支承管3的内径,则通过螺纹调距构件44来缩小第一连接片42和第二连接片43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约束环41的内径减小,以使得支承管3的内径也随之减小。用于调节第一和第二连接片(42,43)之间的距离的构件优选为螺纹调距构件44(例如螺栓或螺钉等),通过螺纹调距构件44能够更加精确而方便地控制第一和第二连接片(42,43)的相对距离,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的调节精度和操作便利性。

优选地,壳体2的下部具有开口,且壳体2的开口的边缘与底板1相连,以使得壳体2与底板1围成封闭的内腔,且第一通孔11位于内腔中,辅助装置还包括位于支承管3与约束环41之间的第一密封构件5,第一密封构件5将贯通槽31完全覆盖。在通过内镜进行肠道诊疗的过程中,需要向肠腔内注入的气体,以显露视野且便于调整内镜与肠腔之间的相对位置,但对于消化道造口的患者而言,注入肠腔的气体很容易从造口处漏出,影响内镜下视野的显露,会大大延长诊疗时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通过上述设置,壳体2与底板1围成了封闭的内腔,造口周围的空间被封闭,且贯通槽31也被第一密封构件5覆盖,气体也不会从支承管3的贯通槽31处漏出。壳体2与底板1围成的内腔既能够储存住向肠腔内注入的气体,可以维持内镜诊疗过程中视野的稳定,又能够避免肠内容物外流,可以保持消化道造口周围的清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的第一密封构件5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构件5包括套设在支承管3外且与支承管3的外壁相贴合的环形密封部51、嵌入支承管3内且与支承管3的内壁相贴合的环形嵌入部52和连接在环形嵌入部52的顶端与环形密封部51的顶端之间的连接部53,内镜能够从环形嵌入部52内穿过。第一密封构件5为一体式结构,将其从支承管上方套设安装到支承管3上,环形密封部51能够保证支承管3与约束环41之间的气密性,并能够防止气体从贯通槽31内漏出,环形嵌入部52嵌入支承管3内,在内镜插入支承管3后位于内镜与支承管3之间,既能够保证支承管3与内镜之间的气密性,又能够减小内径与支承管3之间的相互磨损。第一密封构件5由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用于密封的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如橡胶或乳胶材料等,其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还包括设于壳体2上的泄压机构6,泄压机构6能够在底板1和壳体2围成的内腔中的气压升高而大于预设值时自动进行泄压。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的泄压机构6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泄压机构6包括位于壳体2上的第三通孔61、与第三通孔61相连通的泄压管62、部分位于泄压管62内的泄压塞63以及套设在泄压塞63外且位于泄压管62内的弹性承压构件64。泄压管62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挡环621。泄压塞63为上端封闭的管体结构,泄压塞63的侧壁上设有泄压孔632,泄压塞63外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挡环631,第二限位挡环631位于泄压管62内且位于第一限位挡环621的下方。弹性承压构件64的上端与第一限位挡环621相抵靠,而其下端与第二限位挡环631相抵靠。其中,当内腔中的气压增大时,内腔中的气体迫使泄压塞63朝向远离内腔的方向运动且第二限位挡环631压缩弹性承压构件64,当内腔中的气压大于预设值时,泄压孔632从泄压管62内运动到泄压管62外,则内腔与外部环境连通而实现泄压,泄压后在弹性承压构件64的弹力作用下,泄压塞63向下运动而实现复位。该弹性承压构件64可以选择为螺旋弹簧或碟形弹簧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气压的预设值来选择弹性承压构件64的规格,以使得当内腔中的气压大于预设值时,泄压塞63的泄压孔632能够有泄压管62内被推动至泄压管62的外部。此外,泄压塞63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的外径大于泄压管62的内径,以防止泄压塞63落入到内腔中。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与壳体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优选地,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能够与壳体2的开口的边缘相卡接的环形凸起12。在内镜诊疗结束后,可将底板1与壳体2两部分分离,将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的底板1部分丢弃,而壳体2部分在充分消毒后可以循环使用,这样能够大大降低经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的使用成本。为了进一步保证底板1和壳体2之间围成的内腔的气密性,消化道造口内镜诊疗的辅助装置还包括设于环形凸起12和壳体2之间的第二密封构件7。第二密封构件7可以为密封圈,其材质可选择为橡胶或乳胶等质地柔软且具有弹性的材料,可以保证较好的气密性。

优选地,壳体2形状为半球形,半球形的壳体2扣设在底板1上,第二通孔21位于半球形的顶部,第一通孔11位于第二通孔21的正下方。壳体2的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者将内镜插入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内。此外,为了通过消化道造口进行内镜诊疗的过程中便于操作者观察消化道造口附近的情况,壳体2的材质是透明塑料材质或树脂。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上设有若干个直径不同的同心圆形刻度线,第一通孔11位于同心圆形刻度线的圆心处。第一通孔11的大小可以在实际内镜诊疗的操作开始之前根据消化道造口的大小来进行设置或修改(通过裁剪或切割等方式),上述直径不同的同心圆形刻度线可在设置或修改第一通孔11的大小时为操作者提供参照,便于操作者设置或修改第一通孔11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