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灭菌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0785发布日期:2020-01-03 10:1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灭菌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灭菌锅。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杂菌的污染导致生产过程失败的情况发生,发酵固定培养基使用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灭菌设备为灭菌锅,但现有的灭菌锅功能单一,仅仅具有灭菌功能,灭菌完成后需要将发酵固定培养基从灭菌锅中取出才可分别进行接种和拌种处理,费时费力,为了提高发酵固体培养基的灭菌、接种以及拌种速度,提供一种既能实现发酵固体培养基灭菌,又能实现发酵固体培养基接种以及拌种的多功能灭菌锅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灭菌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多功能灭菌锅既具有灭菌功能还具有接种和拌种功能,功能多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灭菌锅,包括机架、罐体、中心轴、动力装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罐体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出料门,所述中心轴一端伸入所述罐体内部并与所述罐体的中心线重合,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通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中心轴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中心轴带动所述罐体转动,所述罐体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罐体包括内壁板、外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壁板和所述内壁板之间的夹层,所述罐体的外壁板设置有与所述夹层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有所述第一阀门,所述中心轴内部设置有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与所述夹层连通,位于所述罐体外部的所述中心轴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连通的第一进口以及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连通的第二进口,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用于传输蒸汽和液体菌种,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用于传输冷却水,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连通及关闭,所述第三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连通及关闭。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对应的所述中心轴的侧壁上均套设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中心轴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接头的内壁沿所述连接接头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接头同轴的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和第三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和所述第三环槽内各安装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中心轴之间的空隙,所述连接接头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环槽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进口对应的所述中心轴的侧壁上套设的所述连接接头为第一连接接头,所述第二进口对应的所述中心轴的侧壁上套设的所述连接接头为第二连接接头,所述第一连接接头的所述第二环槽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接头的所述第二环槽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接头均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密封出料门上设置有放气阀,所述放气阀、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以及所述第三阀门均为电磁阀,所述放气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以及所述第三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与所述罐体的外表面相接触以使所述罐体能够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机架上。

优选地,位于所述罐体内部的所述中心轴的侧壁上沿所述中心轴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连通的开孔。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位于所述罐体外部的所述中心轴上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心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优选地,所述内壁板与所述外壁板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凹陷的蜂窝点。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灭菌锅,中心轴内部设置有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第一传输通道与罐体内部连通,第二传输通道与夹层连通,第一传输通道用于传输蒸汽和液体菌种,第二传输通道用于传输冷却水,通过向罐体内部传输蒸汽提高罐体内部温度,能够对发酵培养基实现高温灭菌,灭菌完成后通过向罐体内部注入液体菌种能够实现发酵培养基接种,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灭菌锅动力装置能够驱动中心轴带动罐体转动,罐体转动能够使液体菌种与发酵培养基均匀混合,多功能灭菌锅动力装置还具有拌种功能,多功能灭菌锅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灭菌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灭菌锅中连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外壁板、3-内壁板、4-夹层、5-中心轴、6-电机、7-密封出料门、8-出水口、9-第一传输通道、10-第二传输通道、11-第一连接接头、12-第二连接接头、13-第一环槽、14-第二环槽、15-第三环槽、16-支撑架、17-通孔、18-放气阀、19-支撑轮、20-开孔、21-主动轮、22-从动轮、23-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灭菌锅,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多功能灭菌锅既具有灭菌功能还具有接种和拌种功能,功能多样。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灭菌锅,包括机架1、罐体、中心轴5、动力装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罐体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出料门7,中心轴5一端伸入罐体内部并与罐体的中心线重合,中心轴5的另一端通过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1上,且中心轴5与罐体固定连接,动力装置能够驱动中心轴5带动罐体转动,罐体可转动地支撑于机架1上,罐体包括内壁板3、外壁板2以及设置于外壁板2和内壁板3之间的夹层4,罐体的外壁板2设置有与夹层4连通的出水口8,出水口8设置有第一阀门,中心轴5内部设置有第一传输通道9和第二传输通道10,第一传输通道9与罐体内部连通,第二传输通道10与夹层4连通,位于罐体外部的中心轴5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传输通道9连通的第一进口以及与第二传输通道10连通的第二进口,第一传输通道9用于传输蒸汽和液体菌种,第二传输通道10用于传输冷却水,第二阀门用于控制第一传输通道9的连通及关闭,第三阀门用于控制第二传输通道10的连通及关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灭菌锅灭菌通过向罐体内部注入蒸汽能够实现发酵固体培养基的灭菌,且通过蒸汽与冷却水配合能够实现罐体内温度的调节,灭菌结束后通过第一传输通道9向罐体内部注入液体菌种能够实现发酵固体培养基的接种,且通过动力装置带动罐体转动能够使发酵固体培养基与液体混合均匀,多功能灭菌锅还具有拌种功能,多功能灭菌锅功能多样。

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对应的中心轴5的侧壁上均套设有连接接头,连接接头为中空筒状结构,连接接头与中心轴5同轴设置,连接接头的内壁沿连接接头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与连接接头同轴的第一环槽13、第二环槽14和第三环槽15,第一环槽13和第三环槽15内各安装一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密封连接接头与中心轴5之间的空隙,连接接头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环槽14连通的通孔17,第一进口对应的中心轴5的侧壁上套设的连接接头为第一连接接头11,第二进口对应的中心轴5的侧壁上套设的连接接头为第二连接接头12,第一连接接头11的第二环槽14与第一进口连通,第二连接接头12的第二环槽14与第二进口连通,第一连接接头11与第二连接接头12均通过一支撑架16与机架1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中心轴5的旋转不影响蒸汽、液体菌种以及冷却水的输送,多功能灭菌锅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使用更加方便。

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多功能灭菌锅还包括控制器,罐体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密封出料门7上设置有放气阀18,放气阀18、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均为电磁阀,放气阀18、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均与控制器连接,如此设置,控制器能够根据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息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放气阀18的通断进而实现罐体内部压力和温度的调节,多功能灭菌锅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更加方便。

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机架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轮19,具体的支撑轮19为两个,支撑轮19与罐体的外表面相接触以使罐体能够可转动地支撑于机架1上,中心轴5通过轴承23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1上,如此设置,罐体转动平稳,多功能灭菌锅稳定性好。

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中,位于罐体内部的中心轴5的侧壁上沿中心轴5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与第一传输通道9连通的开孔20,如此设置,蒸汽和液体菌种能够在罐体内部均匀扩散,罐体内部升温快速,且发酵培养基接种均匀。

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动力装置为电机6,电机6固定于机架1上,电机6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21,位于罐体外部的中心轴5上设置有从动轮22,主动轮21与从动轮22通过皮带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内壁板3与外壁板2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凹陷的蜂窝点,如此设置,罐体降温更快,降温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