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8458发布日期:2019-09-03 20:0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心内科穿刺针。



背景技术:

在心脏外面有薄膜覆盖,医学上称之为心包。它有浆膜心包和纤维心包两种类型,而浆膜心包又化成两层:一层紧紧覆盖着心脏表面,是脏层心包;另一层在脏层外面,是壁层心包。而脏、壁层心包间有一个腔隙,称为心包腔。浆膜心包外有一层坚韧的纤维心包,向上转化为出入心脏的大血管外膜,向下固定在膈的中心腱,使心脏安稳地位于胸腔的正常位置。心包本身的疾病或者全身性疾病导致心包分泌液体过多,积聚在心包腔内,超过正常范围便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心包积液。心包积液可采取心包穿刺进行引流,在引流后应当输入药物对心包炎症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心包位置的特殊性,在引流过程中穿刺针头极易对患者的心脏造成伤害,另外,一般引流针管和输液针管共用,极易引起感染,给患者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心内科穿刺针,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心包穿刺引流时存在的穿刺针头容易伤害患者心脏,引流后的输液容易发生感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心内科穿刺针,包括安全管,所述安全管内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可调针头,所述安全管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持管,所述手持管后端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上设置有球阀,所述三通接头后端两个接头分别连接有抽液软管和锥形接头,所述抽液软管后端连接有抽液注射器,所述锥形接头前端设置有插入软管,所述锥形接头后端连接有输液软管。

优选的,所述安全管前端设置有安全软套管,所述安全软套管内径略大于所述可调针头的外径,所述安全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全软管套后端调整硬管,所述调整硬管圆周侧设置有平行于所述调整硬管轴线且截面形状为矩形的调整槽,所述调整槽前后端还设置有和所述调整槽垂直且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固定槽;所述可调针头后端1/4处外圆周上设置有调整柱,所述调整柱位于所述调整槽内,所述调整柱上活动连接有夹紧螺母,所述可调针头后端设置有橡胶制成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手持管外圆周设置有手持柄,所述手持管内径略小于所述密封圈的外径,所述手持柄上设置有防滑摩擦粒。

优选的,所述插入软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可调针头的内径,所述插入软管的长度大于所述三通接头、手持管和安全管的长度之和;所述插入软管后端设置的锥形接头的最大外径和大于所述三通接头的接头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三通接头包括长管和垂直设置在所述长管中部的短管,所述球阀包括设置在所述长管后端和短管中部的球形孔,所述球形孔内安装有球形转珠,所述球形转珠中心开有圆柱形的通液孔,所述球形转珠顶端设置有转动柄。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可调针头在穿刺时充当穿刺针头,当穿刺完成后,通过向后拉调整柱,可将可调针头隐藏在安全管2内,使引流操作不会对患者的心脏造成伤害,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心脏,也提高了操作者的使用信心,降低了操作的难度;

2、插入软管可在引流后通过三通接头插入至可调针头内,通过输液软管将药物输入患者病灶,单独的输液管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几率,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率;

3、三通接头可以使本装置的引流操作和输液操作单独进行,在引流时不会有积液对输液管造成污染,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心内科穿刺针的第一工作状态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心内科穿刺针的第二工作状态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心内科穿刺针的第三工作状态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心内科穿刺针的可调针头、手持管和三通接头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心内科穿刺针的三通接头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穿刺针,包括安全管2,所述安全管2内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可调针头1,所述安全管2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持管3,所述手持管3后端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4,所述三通接头4上设置有球阀5,所述三通接头4后端两个接头分别连接有抽液软管6 和锥形接头9,所述抽液软管6后端连接有抽液注射器7,所述锥形接头9前端设置有插入软管8,所述锥形接头9后端连接有输液软管10。

所述安全管2用于将所述可调针头1隐藏于其内,使得本装置在引流时不会对患者的心脏造成伤害。所述可调针头1用于穿刺至引流位置。所述手持管3用于操作者的夹持,同时也是可调针头1的后端储藏管,所述三通接头4和所述加持管6之间为螺纹连接,可以拆卸,便于更换内置部件。所述三通接头4及球阀5可以使引流和输液互不影响,单独进行。所述插入软管8在插入可调针头1内后伸出,可以使输液不会引流管同管,减少了感染发生的几率。

所述安全管2前端设置有安全软套管11,所述安全软套管11内径略大于所述可调针头1的外径,所述安全管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全软管套11后端调整硬管12,所述调整硬管12圆周侧设置有平行于所述调整硬管12轴线且截面形状为矩形的调整槽13,所述调整槽13前后端还设置有和所述调整槽13垂直且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固定槽14;所述可调针头1后端1/4处外圆周上设置有调整柱16,所述调整柱16位于所述调整槽13内,所述调整柱16上活动连接有夹紧螺母16,所述可调针头1后端设置有橡胶制成的密封圈18。

安全软套管11和可调针头1之间为过盈连接,且安全软套管11前端设置有倒角,使得穿刺时阻力更小,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多地疼痛。当穿刺时,调整柱16位于前端的固定槽14内,且通过夹紧螺母16夹紧,使其不会周向移动。当穿刺结束后,将夹紧螺母16松开后,将调整柱16拨至调整槽13内,然后向后拨动,拨至后端的固定槽14内后使用夹紧螺母16固定。可调针头1后端位于手持管3内,通过密封圈18来防止漏液。

所述手持管3外圆周设置有手持柄15,所述手持管3内径略小于所述密封圈18的外径,所述手持柄15上设置有防滑摩擦粒。手持管3前端和安全管2后端的调整硬管12之间使用胶水固定连接。手持管3后端设置有外螺纹管,外螺纹管和三通接头4前端的内螺纹管连接。手持柄15用于协助操作者进行穿刺操作。防滑摩擦粒的设置使得操作者操作更加稳定。

所述插入软管8的外径小于所述可调针头1的内径,所述插入软管8的长度大于所述三通接头4、手持管3和安全管2的长度之和;所述插入软管8后端设置的锥形接头的9最大外径和大于所述三通接头4的接头的孔径。

插入软管8在插入三通接头4后可沿着可调针头1穿出,穿出后可对病灶部位给药,通过给药达到对患者的无感染治疗。所述输液软管10用于输入药物。所述插入软管8在插入后,通过锥形接头9和三通接头4过盈连接,达到定位的效果。

所述三通接头4包括长管和垂直设置在所述长管中部的短管,所述球阀包括设置在所述长管后端和短管中部的球形孔19,所述球形孔19内安装有球形转珠20,所述球形转珠20中心开有圆柱形的通液孔21,所述球形转珠20顶端设置有转动柄。三通接头4通过前端设置的内螺纹孔和手持管3固定连接。长管后端用于和锥形接头9连接,短管后端用于和抽液软管6固定连接,短管和抽液软管6之间使用胶水固定连接。抽液软管6和抽液注射器7之间依靠锥头过盈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可调针头1通过调整柱16固定在调整硬管12的前端,然后进行穿刺,穿刺后将可调针头1向回拉,使其隐藏在安全软套管11内,并将其固定。然后将三通接头4的长管后端的球阀5关闭,将短管后端的球阀5打开,使用抽液注射器7吸取患者的心包积液。吸取后关闭三通接头4的短管后端的球阀5,打开三通接头4的长管后端的球阀5,并将插入软管8插入长管内,使用锥形接头9定位后,通过输液软管10进行输液。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可调针头1、安全管2、手持管3、三通接头4、球阀5、抽液软管6、抽液注射器7、插入软管8、锥形接头9、输液软管10、安全软管套11、调整硬管12、调整槽13、固定槽14、手持柄15、调整柱16、夹紧螺母17、密封圈18、球形孔19、球形转珠20、通液孔 2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