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药片切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9340发布日期:2020-02-21 19:2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儿科药片切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药片切开装置。



背景技术:

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抵抗力较低,易受到外界因素或者病毒的影响而生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不够完善,因此婴幼儿生病之时通常会采用药疗,通过外敷或者内服来帮助幼儿治愈,由于婴幼儿的食道较为窄小,且药物通常为苦味,婴幼儿难以接受,我们需要将药品切开、粉碎后混合于其他食物中来帮助幼儿服用,从而帮助幼儿得到治疗,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将药片切开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药片切开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科药片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分布的两个壳体,壳体顶面为敞口结构,两个壳体相邻的一侧贴合在一起设置,两个壳体顶面之间设有一用于切片切开的台面,台面两侧分别通过壳体各自的斜面与壳体内部底面相连,壳体内部底面的全部或局部表面设有若干锥形凸起。

所述两个壳体之间还相互插接,其中一个所述壳体的内侧侧面上设有插板,另一个所述壳体的内侧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插板形状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板插入至所述插槽内设置。

所述插槽底端为敞口。

所述台面整体为一圆形面,且两个壳体的台面对称分布。

所述壳体为半圆形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该装置可以在药片切开后按照分量一分为二,方便对药量进行控制,药片切开后直接落入壳体,不需要二次操作。

同时药物落入壳体内时,还可以通过壳体底面的锥形凸起对药物进行粉碎,将药物加工成粉状,便于幼儿食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壳体的内侧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锥形凸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底面、4斜面、5台面、6插板、7锥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儿科药片切开装置,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为半圆形壳体,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顶面为敞口结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邻的一侧贴合在一起设置,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顶面之间设有一用于切片切开的台面5,台面5整体为一圆形面,且两个壳体的台面5对称分布,台面5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各自的斜面4与壳体内部底面3相连,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底面3的中部的局部表面设有锥形凸起7,锥形凸起7为棱锥形凸起并阵列分布构成一用于药片粉碎的小区域。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的定位效果,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还相互插接,其中第二壳体2的内侧侧面上设有插板6,插板6的截面可以为矩形结构或l型结构或t型结构,第一壳体1的内侧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插板6形状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板6插入至所述插槽内设置,通过插板6与插槽配合实现两者之间的定位效果。

所述插槽底端为敞口,此结构适用于截面为l型结构或t型结构的插板6,用于插板6在插槽底端插入至插槽内,可以实现较为稳定的定位效果。

使用时,将药片放在台面5中部,然后通过切刀将药片切开,位于左侧的药片直接通过斜面4落入第一壳体1内,位于右侧的药片直接通过斜面4落入第二壳体2内,然后通过碾压棒等工具在设有锥形凸起7的底面3上将药片压碎,然后可以使用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直接喂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