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40490发布日期:2021-06-11 21:5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了将组织进行结扎而使用的内窥镜夹具。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将形成于组织的开口、血管等进行结扎,使用经由内窥镜的通道导入到患者体内的内窥镜夹具。作为这样的内窥镜夹具,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具有夹具单元和处置器具主体。

夹具单元具有夹具主体、压管以及螺旋弹簧。夹具主体具有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和第二臂在外力不进行作用的状态下在第一臂的顶端与第二臂的顶端之间隔开间隔地分开。

处置器具主体具有外套管、插入部以及操作构件。插入部以可进退的方式贯穿于外套管内,具有护套、操作线以及连结构件。操作线贯穿于护套内,其顶端连结于连结构件,其基端连结于后述的滑动件。连结构件为了将夹具主体和操作线连结起来而设置。操作构件安装在插入部的基端侧,具有操作部主体、滑动件以及断裂机构。滑动件通过卡合于操作部主体的狭缝而能够相对于操作部主体前进和后退。断裂机构内置于操作部。若对断裂机构进行作用的张力达到预定的拉伸强度以上,则断裂机构断裂。

如下地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

操作者将具有通道的内窥镜预先插入到患者的体内。接下来,操作者从内窥镜的通道的基端部插入外套管,使外套管自内窥镜的通道的顶端部突出。然后,操作者通过相对于处置器具主体的插入部拉回外套管而使夹具主体自外套管的顶端侧突出。其结果为,夹具主体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成为在它们之间具有间隙的张开形态。

若在操作者使用内窥镜观察患者的体内的同时使夹具单元与体内的目标组织相对,则目标组织位于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在该状态下,若操作者向基端侧牵引操作线,则第一臂和第二臂成为相互接触的闭合形态,能够抓住目标组织。若操作者进一步向基端侧牵引操作线,则目标组织以被夹具主体抓住的状态向基端侧移动。即使在目标组织被夹具主体抓住的状态下,也是若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操作线,则夹具主体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成为张开形态,因此能够由夹具主体重新抓住目标组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575062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中,在将夹具单元贯穿于内窥镜并导入到体内时或者在体内的狭窄的管腔内进行处置时,为了防止该夹具单元意料之外地与内窥镜的内壁或管腔的内壁接触的状况,夹具主体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优选成为闭合的闭合形态。

然而,像前述那样,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中,在外力不进行作用的状态下、也就是操作者不对滑动件进行操作的状态下,在第一臂的顶端和第二臂的顶端之间隔开间隔地分开。因此,为了将夹具主体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保持在闭合形态,操作者需要持续保持将滑动件拉到基端侧的状态,操作变繁琐。

并且,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中,在操作者将滑动件拉到基端侧的状态下,若错误地用较强的力量对滑动件进行操作,则也有在意料之外的时机(例如未能把持期望的组织的状态)锁定夹具单元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恰当地维持夹具单元的臂构件的闭合状态的内窥镜夹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包括:臂构件,其由一对臂构成,具有所述一对臂闭合的闭合形态和所述一对臂相互分开的张开形态;操作线,其顶端以可装卸的方式连结于所述臂构件,通过该操作线向顶端侧移动而使所述臂构件从所述闭合形态向所述张开形态转变;弹性构件,其连结于所述臂构件,能够弹性变形;以及限制部,其设在比所述弹性构件靠基端侧的位置,在所述臂构件处于所述闭合形态时,在所述弹性构件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所述操作线被向所述顶端侧施力,在所述臂构件处于所述闭合形态时,所述限制部通过对所述操作线赋予与所述弹性构件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弹性力抗衡的力来限制所述操作线向所述顶端侧的移动,从而限制所述臂构件从所述闭合形态向所述张开形态转变。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也可以是,在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在所述臂构件处于所述闭合形态时,通过对所述操作线作用比所述弹性力大的所述外力,由所述限制部对所述操作线向所述顶端侧的移动进行的限制被解除,所述臂构件能够从所述闭合形态向所述张开形态转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所述限制部包括:卡合部,其连结于所述操作线,与所述操作线一同进行移动;以及被卡合部,其通过卡合于所述卡合部来限制所述操作线的移动,在对所述操作线作用比所述弹性力大的所述外力时,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三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所述内窥镜夹具还包括护套,该护套具有长度轴线,形成为筒状,所述被卡合部设在所述护套的内周面并具有宽度比所述卡合部的外径小的内腔,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所述被卡合部通过所述内腔沿相对于所述长度轴线而言的径向扩张而弹性变形,所述卡合部能够穿过弹性变形了的所述被卡合部的所述内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四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操作线一同移动而被推入到所述被卡合部的所述内腔内,从而所述被卡合部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四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所述被卡合部设在比所述护套的顶端侧的开口靠基端侧约1cm以内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所述内窥镜夹具还包括外护套,该外护套具有能够供所述臂构件插入的内径,形成为筒状,所述臂构件在插入到所述外护套内的状态下处于所述闭合形态,所述臂构件在自所述外护套突出的状态下通过所述限制部的限制被解除而从所述闭合形态转变为所述张开形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所述内窥镜夹具还包括压管,该压管形成为筒状,通过被插入所述臂构件而使所述一对臂转变为所述闭合形态,所述弹性构件由弹簧构成,该弹簧设在所述压管内,对所述一对臂向使其自所述压管突出的方向施力。

发明的效果

根据内窥镜夹具的上述各技术方案,能够恰当地维持夹具单元的臂构件的闭合状态。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初始状态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1b是示意地表示图1a中的内窥镜夹具的顶端侧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限制部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初始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臂构件张开的操作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4中的内窥镜夹具的限制部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限制部的限制解除了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6中的内窥镜夹具的限制部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限制部移动至最顶端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8中的内窥镜夹具的限制部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把持目标组织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1a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臂构件锁定了的状态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11b是示意地表示图11a中的内窥镜夹具的顶端侧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夹具单元留置于体内的操作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形例的限制部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将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的限制部的限制解除了的操作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变形例的限制部的被卡合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6a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16b是示意地表示图16a中的内窥镜夹具的顶端侧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图16c是图16a中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沿着径向的剖视图。

图17a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限制部的限制解除了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7b是示意地表示图17a中的内窥镜夹具的顶端侧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图18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18b是表示将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的限制部的限制解除了的状态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19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19b是图19a中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处的限制部的俯视剖视图。

图19c是表示将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的限制部的限制解除了的状态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20是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进行的手术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以往技术的内窥镜处置器具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2是表示利用以往技术的内窥镜处置器具进行的手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a~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穿过在未图示的内窥镜形成的通道插入到患者的体内而进行使用。在本说明书中,将供操作者操作内窥镜的内窥镜操作部所处的一侧定义为基端侧,将内窥镜的插入到体内的顶端部所处的一侧定义为顶端侧。

如图1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构成为包括夹具单元(以下简称为“夹具”)10和处置器具主体(敷贴器)40。夹具1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结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顶端部。图1a是由穿过后述的压管31的轴线c1的平面剖切的夹具10的侧视局部剖视图。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轴线c1视为夹具10和后述的插入部60的轴线。

在本说明书中,如图1a所示,定义夹具10的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相对的相对方向x、与压管31的轴线c1平行的轴线方向y、以及分别与相对方向x和轴线方向y正交的正交方向z。

(夹具10的结构)

如图1a所示,夹具10构成为包括臂构件11、压管31以及弹性构件(螺旋弹簧)36。

压管31形成为圆筒状,具有能够供臂构件11的基端部进入的内径。即,在压管31形成有可供臂构件11进入的管腔,该臂构件11具有后述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弹性构件36配置在压管31的管腔内。

臂构件11具有第一臂12、第二臂13以及中央部14。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从基端侧朝向顶端侧延伸并且彼此相对地配置。中央部14位于第一臂12的基端部和第二臂13的基端部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也可以形成在相对于轴线c1为线对称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在自然状态下相互分开,而且沿着从基端侧朝向顶端侧的方向相互间的距离变大。在本说明书中,“自然状态”是指不对臂构件11作用外力的状态。例如,不对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作用由压管31的内壁产生的力的状态是自然状态。在第一臂12的顶端部形成有朝向第二臂13侧延伸的爪12a。在第二臂13的顶端部形成有朝向第一臂12侧延伸的爪13a。

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顶端侧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成为圆弧状,形成为带有圆度的形状。更详细而言,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外表面中的后述的正交方向z的中央部形成为朝向外侧成为凸部的曲面状。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通过这样构成而提高相对于弯曲的强度,并且减少相对于后述的外护套50的摩擦阻力,能够顺畅地进退。

在图1b所示的俯视图中,在第一臂12的基端部设有两个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一被卡定部16、17在与压管31的轴线(中心轴线)c1平行的基准面s1上自第一臂12的侧面沿正交方向z突出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被卡定部16、17也可以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形成在相对于轴线c1为线对称的位置。

图1b是沿与基准面s1正交的方向观察到的夹具10的俯视局部剖视图。如图1b所示,第一被卡定部16的基端面16a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远离第一臂12(中心轴线c1)并倾斜。第一被卡定部16的顶端面16b与轴线方向y正交。第一被卡定部17的基端面17a和第一被卡定部16的基端面16a相对于轴线c1为线对称。第一被卡定部17的顶端面17b和第一被卡定部16的顶端面16b也可以相对于轴线c1为线对称。

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第一臂12中的比第一被卡定部16、17靠顶端侧的位置设有两个突部18、19。如图1b所示,突部18、19自第一臂12的侧面沿正交方向z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突部18和突部19在俯视图中也可以相对于轴线c1为线对称。此外,突部18、19自第一臂12突出的长度也可以比第一被卡定部16、17自第一臂12沿正交方向z突出的长度长。

如图1a所示,在第二臂13设有与第一臂12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突部18、19同样地形成的第二被卡定部21、22、突部23、24(未图示第二被卡定部22和第二突部24。)。即,第二臂13的第二被卡定部21、22自第二臂13的侧面沿远离第一臂12的方向即正交方向z突出。第二臂13的突部23、24在第二臂13中的比第二被卡定部21、22靠顶端侧的位置自第二臂13的侧面沿正交方向z突出。第二被卡定部21、22和突部23、24与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突部18、19分别在相对方向x上排列地配置。在图1b所示的俯视图中,第二被卡定部21、22分别与第一被卡定部16、17重叠,突部23、24分别与突部18、19重叠。

包含臂构件11在内构成夹具10的上述的构件例如由钴铬合金、钛、不锈钢等材料形成。夹具10构成为也可在mri(核磁共振成像法)透视下进行观察。

臂构件11通过将例如由钴铬合金等形成的板材冲裁为将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中央部14、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突部18、19、23、24展开成平面状而成的形状而形成。臂构件11将该冲裁了的构件在第一臂12与中央部14的连接部及第二臂13与中央部14的连接部弯折,在侧视图中成为c字状并一体地形成。

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具有各自的顶端向彼此分开的方向、即臂构件11张开的方向移动的弹性恢复力。

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压管31的基端部的内壁,卡定部32在整周范围内突出地形成。在图中虽未表示,卡定部32中的轴线c1侧的边缘部32a形成为与压管31同轴的圆形形状。如图1b所示,卡定部32的基端面32b(基端侧端面)和顶端面32c(顶端侧端面)与轴线方向y正交。

第一臂12中的比突部18、19靠基端侧的部分、第二臂13中的比突部23、24靠基端侧的部分以及中央部14能够贯穿于卡定部32内。像后述那样,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与操作线62一同向基端侧移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基端侧的部分在卡定部32内通过,卡定在比卡定部32靠基端侧的位置。

如图1b所示,在压管31的顶端部的内壁的整周范围内形成有锥形面31a。锥形面31a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扩径。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管31和卡定部32例如也可以由64钛合金(ti-6al-4v)、钴铬合金等材料一体地形成。

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弹性构件36的顶端部设有定位圈部36b。定位圈部36b的内径形成得比弹性构件36的其他的部分的内径小。

弹性构件36在收纳于压管31内的状态下,其顶端部卡定于突部18、19、23、24,并且其基端部卡定于卡定部32。弹性构件36的基端部和卡定部32也可以通过熔接等而固定。

第一臂12中的比突部18、19靠基端侧的部分、第二臂13中的比突部23、24靠基端侧的部分以及中央部14能够贯穿于弹性构件36内。在突部18、19、23、24移动到基端侧时,突部18、19、23、24卡定于弹性构件36的定位圈部36b。另一方面,在突部18、19、23、24移动到基端侧时,弹性构件36在轴线方向y上被突部18、19、23、24压缩。若弹性构件36被压缩,则在轴线方向y上产生将臂构件11从压管31内推出的弹性力。即使在弹性构件36不具备定位圈部36b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在弹性构件36的顶端安装垫圈等其他构件而获得相同的效果。

(处置器具主体40的结构)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主体40的结构。

如图1a和图1b所示,处置器具主体40具有外护套50、插入部60以及操作部100。外护套50例如能够由ptfe(聚四氟乙烯)这样的氟树脂、hdpe(高密度聚乙烯)等树脂材料形成。在外护套50的基端侧设有用于操作外护套50的外护套操作部51。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操作外护套操作部51,能够相对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插入部60拉回外护套50。

插入部60能够在外护套50内进退。操作部100安装在插入部60的基端部。

(插入部60的结构)

处置器具主体40的插入部60包括护套部61、操作线(线材)62、连结构件63以及环部73。操作线62以可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护套部61内。操作线62为了将操作者操作基端侧的操作部100(例如推入滑动件102的操作和拉回滑动件102的操作)的力量传递到夹具10而设置。连结构件63连接于操作线62的顶端部。连结构件63设置为以与相对方向x平行的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操作线62能够转动。

护套部61具有线圈护套66、固定在线圈护套66的顶端部的顶端构件(止挡卡合部)67、以及设在线圈护套66的内周面的固定构件(被卡合部)74。

线圈护套66也可以例如由耐压缩强度较高的sus301等不锈钢形成。线圈护套66可以使用将未图示的线材沿轴线方向y密圈地卷绕而形成的线圈。线圈护套66具有挠性,并且针对轴线方向y的压缩力较强。线圈护套66的内径也可以与弹性构件36的内径大致相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端构件67也可以例如由不锈钢等形成为圆筒状。顶端构件67的内径小于线圈护套66的内径。顶端构件67的外径大于线圈护套66、压管31的外径。在顶端构件67的基端部的外周面,通过外径缩径而形成有凹部67a。在使线圈护套66的顶端卡合于该凹部67a的状态下,顶端构件67和线圈护套66之间被通过激光焊接等固定。

在护套部61的顶端部的内周面,通过比线圈护套66靠顶端侧的顶端构件67的内径相对于线圈护套66缩径而在线圈护套66与顶端构件67的连接部分形成有台阶部68。顶端构件67的内径也可以大到在后述的夹具10卡定于卡定部32时顶端构件67不会与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啮合的程度。

在顶端构件67的顶端部的内周面的整周范围内形成有台阶。在该台阶中,朝向前方的面是顶端支承面(顶端面)67b。此外,在比顶端支承面67b靠顶端侧的位置形成有支承部69。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69形成为圆筒状。支承部69的内径比压管31的外径稍大,能够接纳压管31的基端。顶端支承面67b能够抵接于压管31的基端面。在护套部61的顶端侧配置有夹具10。支承部69能够支承抵接于顶端支承面67b的压管31的外周面。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极力抑制夹具10相对于支承部69的摇晃,也能够容许夹具10相对于支承部69的一定程度的倾斜。因此,相对于内窥镜的通道等的弯曲形状而言也能够顺畅地插入内窥镜夹具1。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构件(限制部的被卡合部)74在护套部61的顶端侧的内周面朝向轴线c1突出地设置。例如,固定构件74也可以是其沿着轴线方向y的顶端和基端焊接于形成线圈护套66的线材进行固定。即,固定构件74也可以与线圈护套66一体地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构成为将固定构件74和线圈护套66一体化的例子,但是固定构件74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利用焊接、粘接等方法将固定构件74固定于将线材沿轴线方向y密圈地卷绕而形成的线圈护套66的顶端侧的内周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构件74并不限于如图2所示构成为被形成线圈护套66的线材夹着的例子。例如,也可以将固定构件74配置在比线圈护套66靠顶端侧的位置,利用焊接、粘接等方法将固定构件74的沿着轴线方向y的基端固定于形成线圈护套66的线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固定构件74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固定构件74也可以由与压管31和卡定部32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以确保耐久性。

如作为固定构件74的剖视图的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74构成为具有支承部74a和变形部74b。支承部74a形成在相对于轴线c1而言比变形部74b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支承部74a的顶端和基端固定有形成线圈护套66的线材。

变形部74b形成为其基端部连结于支承部74a的基端部,位于比基端部靠顶端侧的位置的部分自支承部74a隔开一定的间隔地分开。即,变形部74b在相对于轴线c1而言的径向外侧与支承部74a之间隔开一定的间隔而形成间隙。

在与中心轴线c1正交的径向上利用支承部74a的最大宽度来定义固定构件74的外径。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构件74的外径例如也可以比线圈护套66的外径稍大。

此外,如图2所示,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形成为其至少一部分朝向轴线c1突出。换言之,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形成为其至少一部分朝向轴线c1的径向内侧突出。变形部74b由配置在隔着轴线c1相对的位置的一对爪构成。一对爪之间的距离(即,一对爪之间的空间的宽度)小于线圈护套66的内径和后述的止挡部72的外径。换言之,固定构件74具有比线圈护套66的内径和后述的止挡部72的外径小的宽度的内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变形部74b由一对爪构成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变形部74b也可以由单一的爪构成。在该情况下,利用单一的爪来定义固定构件74的内腔的宽度(比线圈护套66的内径和后述的止挡部72的外径小的宽度的内腔)。此外,如图2所示,为了使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卡合于后述的止挡部72,顶端74c和基端74d形成为斜面。

就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74而言,通过在固定构件74与后述的止挡部72接触(卡合)的状态下根据操作者的操作部100的滑动件102的推入而将变形部74b推入到止挡部72,从而变形部74b能够以支承部74a与变形部74b的连结部为支点地向径向外侧旋转而弹性变形。

操作线62例如由金属制的单线、捻线形成。操作线62的顶端连接于止挡部72的基端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线62和止挡部72均能够移动。止挡部72的顶端部连接有环部73。

止挡部(卡合部)72例如由金属等形成为圆筒状。止挡部72的外径小于线圈护套66的内径且大于顶端构件67的内径。此外,像前述那样,止挡部72的外径大于在固定构件74的内部形成的内腔的宽度。

止挡部72在沿着轴线方向y的顶端和基端形成有具有锥形形状的顶端面和基端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止挡部72具有上述的结构,像后述那样,在不作用由操作者施加的操作力量的状态下,该止挡部72在设于压管31内的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被向顶端侧施力,能够卡合于固定构件74。此外,通过操作者推入操作部100的滑动件102,止挡部72能够向顶端侧移动而越过固定构件74。通过操作者进一步推入操作部100的滑动件102,止挡部72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台阶部68,从而能够使夹具10的臂构件11转变为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相互分开的张开形态。

环部73通过将一根线材73a折回而形成。线材73a的折回部位于顶端侧,线材73a的基端侧的两端部通过硬钎焊、电阻焊等固定于止挡部72。

如图1b所示,连结构件63构成为在连结部主体76的顶端部具有钩部77并且在连结部主体76的基端部形成有贯通孔76a。在连结部主体76中的与钩部77相对的面形成有倾斜面76b。

连结构件63通过使环部73的线材73a的折回部贯穿于贯通孔76a从而以能够以与相对方向x平行的轴线为中心地相对于环部73转动(能够向图1b的箭头d方向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环部73。

连结构件63的宽度是连结部主体76在顶端侧配置有钩部77时与中心轴线c1正交的方向的外径。连结构件63的宽度比弹性构件36的内径、线圈护套66的内径以及顶端构件67的内径稍小。即,连结构件63在压管31内和护套部61内自钩部77成为顶端侧的状态起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换言之,利用压管31、护套部61限制臂构件11和钩部77的径向的相对移动。

上述的“连结构件63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是指连结构件63不能相对于环部73转动至钩部77与中央部14的卡合被解除为止。因而,“连结构件63不能相对于环部73转动”并非是指像字面意思那样连结构件63完全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

通过在连结构件63的钩部77和倾斜面76b之间配置中央部14,钩部77能够卡合于中央部14。在钩部77相对于环部73向方向d进行转动时,钩部77与中央部14的卡合被解除(参照图10)。即,连结构件63以相对于臂构件11可拆卸的方式连结于臂构件11。连结构件63位于压管31内。

(限制部75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包含止挡部72和固定构件74这两者的结构定义为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部75,将止挡部72定义为限制部75的卡合部,将固定构件74定义为限制部75的被卡合部。

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止挡部72位于比固定构件74靠基端侧的位置且操作者不保持滑动件102的状态下,止挡部72在设于压管31内的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沿着轴线方向y向顶端侧移动,抵接(卡合)于固定构件7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相互卡合,成为对止挡部72进行作用的由弹性构件36施加的弹性力与由固定构件74施加的固定力这两者达到平衡的状态。由固定构件74施加的固定力是指通过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卡合并相互推压而利用固定构件74阻止(限制)止挡部72向顶端侧移动的力量。

更具体而言,在对止挡部72作用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时,若止挡部72被向顶端侧施力而抵接于固定构件74,则产生向顶端侧推压固定构件74的力量。在固定构件74中,若承受该力量,则变形部74b相对于轴线c1而言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内腔的内径增大,并且产生与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抗衡的回弹力(固定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构件74的内径变为与止挡部72的外径相同时产生的固定力被设定为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以上。因此,在操作者不操作滑动件102的状态、即不对操作线62作用外力的状态下,止挡部72不会沿着轴线方向y越过固定构件74而向顶端侧移动。

换言之,在不对滑动件102作用操作者的操作力量的状态下,维持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的卡合,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受到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限制内窥镜夹具1的操作线62向顶端侧移动而设置限制部75。并且,像后述那样,为了在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限制夹具10的臂构件11的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转变而设置限制部75。另外,在本发明中,将臂构件11的闭合形态定义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相互接触的状态或者第一臂12的顶端与第二臂13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状态。在此,第一臂12的顶端与第二臂13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状态是指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分开到第一臂12的爪12a和第二臂13的爪13a不朝向前方的程度的状态。

详细说明见后述,通过操作者操作(例如推入)滑动件102,在对操作线62作用比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大的力量时,限制部75的限制被解除,操作线62能够向顶端侧进行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限制部75的固定构件74配置在比设在压管31内的弹性构件36靠基端侧的位置。更优选的是,限制部75的固定构件74配置在比护套部61的顶端开口靠近基端侧的位置。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部75的固定构件74也可以从护套部61的顶端开口朝向基端侧配置在1cm左右以内的位置。另一方面,像前述那样,限制部75的止挡部72能够向顶端侧移动至抵接于在顶端构件67的基端侧形成的台阶部68为止。

通过这样配置限制部75的固定构件74,止挡部72卡合于固定构件74的位置与臂构件11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变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该构造,即使将内窥镜夹具1插入到具有复杂形状的管腔内,线圈护套66成为蛇行的状态,也能够抑制止挡部72与臂构件11之间的路径长度的变化。其结果为,通过固定构件74与止挡部72的卡合能够更可靠地将臂构件11维持在闭合形态。

(操作部100的结构)

如图1a所示,操作部100具有操作部主体(手柄)101和滑动件102。

操作部主体101安装在线圈护套66的基端部。操作部主体101形成为沿轴线方向y延伸的棒状,在其基端部设有勾指部101a。在操作部主体101形成有沿轴线方向y延伸的狭缝101b。

滑动件102设为贯穿于操作部主体101。滑动件102能够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沿轴线方向y进行滑动(前进移动和后退移动)。在滑动件102连接有操作线62的基端。在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中,通过在轴线方向y上操作滑动件102使其前进或后退,使操作线62前进或后退。能够使在操作线62的顶端侧设置的扩径构件72、环部73以及夹具10的臂构件11前进或后退。其结果,能够使臂构件11的一对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张开或闭合。

滑动件102形成为圆筒状。在滑动件102的外周面的整周范围内形成有凹部102a。在滑动件102按照轴线方向y上的从顶端侧向基端侧的顺序依次形成有凸缘部102b、凹部102a及凸缘部102c。一对凸缘部102b、102c在沿轴线方向y观察时成为椭圆形状。由此,变得容易握住滑动件102,在将内窥镜夹具1的操作部100进行捆包时能谋求省空间化。

通过滑动件102卡合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滑动件10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的轴线方向y的移动范围受到限制。

(内窥镜夹具1的初始状态)

接下来,对使用具有以上的结构的内窥镜夹具1对目标组织t进行结扎的手术进行说明。

在手术开始之前的初始状态下向操作者提供内窥镜夹具1时,如图1a所示,夹具10在安装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状态下被外护套50覆盖。

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夹具10的弹性构件36在轴线方向y上相邻的线材36a相互分开,而且该弹性构件36与自然状态(不作用外力的状态)相比在轴线方向y上略微被压缩。因此,在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利用顶端构件67将压管31保持在其基端面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顶端支承面67b的状态。此外,由于像前述那样在该自然状态下对夹具10的臂构件11赋予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因此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具有将臂构件11从压管31内推出的作用。即,通过对臂构件11赋予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使止挡部72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其结果为,止挡部72和固定构件74抵接而成为相互推压的状态。

更具体而言,在初始状态的内窥镜夹具1中,在护套部61内,止挡部72位于比固定构件74靠基端侧的位置。因此,在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止挡部72沿着轴线方向y被向顶端侧施力,向顶端侧移动至抵接于固定构件74为止。在止挡部72抵接(卡合)于固定构件74时,由于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与由于固定构件74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固定力抗衡达到平衡,因此能维持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相互卡合的状态。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被止挡部72推压。另外,在该状态下,在基端侧的操作部100的滑动件102的顶端面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基端面之间隔开一定的间隔地分开。

如图1a所示,第一臂12的基端部、第二臂13的基端部以及中央部14也可以位于压管31内的比卡定部32靠顶端侧的位置。在止挡部72抵接于固定构件74时,臂构件11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位于比卡定部32靠顶端侧的位置。此时,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未与压管31的卡定部32接触。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各自的从顶端到基端之间的一部分抵接于在压管31的顶端部的内壁的整周范围内形成的锥形面31a。另外,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在与外护套50的内壁之间隔开空间地分开。臂构件11成为第一臂12的顶端与第二臂13的顶端彼此接触的状态、或者第一臂12的顶端与第二臂13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状态。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状态是夹具10的闭合形态。

此时,操作者通过使操作线62相对于护套部61旋转,使臂构件11相对于压管31绕轴线c1转动,能够调节夹具10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卡定部32的边缘部32a形成为与压管31同轴的圆形状,因此即使在使臂构件11绕轴线c1转动的情况下,也能良好地保持由卡定部32和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进行的卡定。

在使用内窥镜夹具1时,操作者将未图示的内窥镜预先插入到患者的体内。然后,操作者从内窥镜的通道的基端部插入内窥镜夹具1,使内窥镜夹具1的外护套50自内窥镜的通道的顶端部突出。

(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状态)

接下来,如图3所示,通过操作者操作操作部主体101的外护套操作部51,相对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插入部60拉回外护套50,从而使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自内窥镜的通道的顶端部突出。

像前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中,在固定构件74的内腔的宽度变为与止挡部72的外径相同时产生的固定力被设定为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以上。因此,即使在使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自内窥镜的通道的顶端部突出的状态下,也能维持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卡合的状态。即,限制部75的固定构件74与止挡部72卡合,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受到限制。

其结果为,臂构件11向顶端侧的移动受到限制,而且能维持臂构件11的闭合形态。此外,在该状态下,臂构件11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在压管31内位于比卡定部32靠顶端侧的位置。

(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解除状态)

之后,操作者在使用未图示的内窥镜确认目标组织t的同时解除由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部75对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进行的限制。

具体而言,在通过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而经由操作线62对止挡部72作用操作者的操作力量时,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相对于轴线c1而言向径向外侧旋转,进一步弹性变形。在该状态下,操作者的操作力量与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之和成为限制部75的固定构件74的固定力的最大值、即通过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的卡合而能够提供的限制力的最大值以上。如图4和图5所示,止挡部72在与弹性变形了的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接触的同时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而被推入到固定构件74的内腔内。

如图4和图5所示,在限制部75的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卡合的同时,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能够使操作线62和止挡部72相对于固定构件74向顶端侧进行移动。此时,与操作线62的顶端侧连结的连结部63和臂构件11与操作线62一同向顶端侧进行移动。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在抵接于在压管31的顶端部形成的锥形面31a的同时成为彼此的顶端分开的状态。随着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以彼此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变大的方式分开。即,操作者通过推入滑动件102,能够使臂构件11从闭合形态转变为张开形态。

不过,在图4和图5中,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小于可能的最大张开宽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和限制部75的限制力处于平衡的状态,因此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的操作力量与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之和稍大于限制部75的限制力,能够解除限制部75的限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者的操作力量无需大于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操作力量的控制容易。

如图4和图5所示,在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而使止挡部72在与固定构件74接触的同时相对于固定构件74向顶端侧进行移动的过程中,操作者也能够向基端侧暂且拉入滑动件102。由此,止挡部72能够在与固定构件74接触的同时相对于固定构件74向基端侧进行移动。即,通过操作者拉入滑动件102,能够使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从张开形态转变为闭合形态。其结果为,例如,在与成为处置对象的目标组织t相配合地调整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时,即使在使臂构件11过度张开的情况下,也能够再次重新调整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此外,例如,即使在为了将夹具10留置在与成为处置对象的部位不同的部位而使臂构件11在体内移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臂构件11的张开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与体壁的意料之外的接触,并容易进行处置器具的处理。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操作者继续推入滑动件102时,操作线62、连结部63及臂构件1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张开宽度增大。其结果为,如图6所示,止挡部72越过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而位于比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靠顶端侧的位置。此时,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的卡合状态被解除,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恢复为初始形状。换言之,通过限制部75的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相互卡合,对操作线62赋予比由于固定构件74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固定力大的力,从而对操作线62向顶端侧移动的限制被解除。

此外,在该状态下,臂构件11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在压管31内位于比卡定部32靠顶端侧的位置。

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如图8和图9所示,操作线62能够前进至止挡部72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台阶部68为止。在操作线62前进时,臂构件11与操作线62一同前进。因此,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在抵接于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的同时,它们之间的张开宽度能够进一步增大。为了谋求说明上的便利,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随着操作线62前进,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持续增大的情况。换言之,在通过操作线62前进而使止挡部72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台阶部68时,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成为最大值w1。另外,在该状态下,即使操作者不保持滑动件102,止挡部72也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台阶部68,不能进一步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因此能够维持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成为最大值w1的状态。

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根据处于蛇行状态的护套的弯曲形状,在臂构件11与操作线62一同前进的过程中,也有时在止挡部72抵接于台阶部68之前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达到最大值w1。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使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适当地张开。

之后,操作者能够操作未图示的内窥镜,调整夹具10的臂构件11的方向和姿势,朝向目标组织t推压臂构件1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解除由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部75施加的限制的操作过程中,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止挡部72能够移动到再次与固定构件74接触的位置。此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被限制部75所限制,臂构件11从张开形态转变为闭合形态。

(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状态)

如图8所示,操作者能够使目标组织t位于张开宽度为最大值w1的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操作者在确认目标组织t位于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时,通过操作内窥镜朝向目标组织t推入臂构件11,能够保持目标组织t。

操作者在能够确认目标组织t位于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时,把持操作部主体101并拉回滑动件102。此时,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与操作线62一同向基端侧进行移动。在这样的状态下,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与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内周面)接触,第一臂12向第二臂13侧弹性变形,第二臂13向第一臂12侧弹性变形。其结果为,第一臂12的顶端部与第二臂13的顶端部接近,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缩小。也就是说,在目标组织t位于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的状态下,臂构件11从张开形态转变为闭合形态。其结果为,利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保持目标组织t。在本实施方式中,目标组织t的根部被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紧缚、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状态也包含在臂构件11的闭合形态中。此时,弹性构件36在轴线方向y上被压缩。

操作者通过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使操作线62和止挡部72均向基端侧进行移动。止挡部72能够再次抵接(卡合)于固定构件74。由于像前述那样止挡部72形成有具有锥形形状的基端面,因此该止挡部72在向基端侧移动的同时能够容易地越过固定构件74。

如图10所示,在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时,成为止挡部72越过固定构件74而位于比固定构件74靠基端侧的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止挡部72和固定构件74成为相互抵接(卡合)的状态。即,在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通过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卡合,限制部75能够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

在该状态下,目标组织t的根部被处于闭合状态的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紧缚。像前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卡合,臂构件11从闭合状态向张开状态的转变受到限制。因此,即使操作者不保持滑动件102,也能维持由处于闭合状态的臂构件11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

(内窥镜夹具1的卡定状态)

在由处于闭合状态的臂构件11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下,操作者能够使用内窥镜确认目标组织t。只要能够确认利用夹具10的臂构件11以期望的状态把持着目标组织t的状况,操作者进行锁定内窥镜夹具1的夹具10的把持状态的操作。具体而言,臂构件11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越过压管31的卡定部32而移动至比卡定部32靠基端侧的位置。其结果为,如图11a和图11b所示,第一被卡定部16的顶端面16b和第一被卡定部17的顶端面17b这两者均抵接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32b,第一被卡定部16和第一被卡定部17卡定于卡定部32。同样,第二被卡定部21的顶端面(未图示)和第二被卡定部22的顶端面(未图示)这两者均抵接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32b,第二被卡定部21和第二被卡定部22卡定于卡定部32。

以下,说明第一被卡定部16和第一被卡定部17卡定于卡定部32的过程的例子。

首先,在操作者把持操作部主体101并拉回滑动件102时,成为臂构件11的第一被卡定部16的基端面16a、第一被卡定部17的基端面17a、第二被卡定部21的基端面(未图示)以及第二被卡定部22的基端面(未图示)与压管31的卡定部32接触的接触状态。

在拉回滑动件102的过程中,弹性构件36被突部18和突部19在轴线方向y上压缩。在该过程中,在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的距离增大时,弹性构件36的压缩程度也增大,因此操作者用于拉回滑动件102的所需的力量逐渐增加。同时,臂构件11的突部18、19、23、24向基端侧进行移动。

由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连结构件63配置在压管31内或护套部61内,因此连结构件63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保持钩部77与中央部14的卡合。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在该状态下,操作线62和止挡部72均向基端侧进行移动。其结果为,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的卡合状态被解除,止挡部72在比固定构件74靠基端侧的位置移动到自固定构件74分开的位置。

在将滑动件102拉回至上述的接触状态的过程中,在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时,被压缩的弹性构件36伸长。在压管31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顶端支承面67b的状态下,臂构件11能够相对于压管3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即,在拉回上述的滑动件102的过程中,通过操作者操作内窥镜,能够重新使夹具10与目标组织t相对。在此之后能够按照前述的过程由夹具10重新抓住目标组织t。

在自上述的接触状态起操作者进一步拉回滑动件102时,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与操作线62一同进一步向基端侧进行移动。此时,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弹性变形,在卡定部32内通过。

在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直到臂构件11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到达越过卡定部32的状态为止的过程中,与前述同样,在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时,能够使臂构件1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因此,能够使臂构件11再次从闭合形态变为张开形态。即,能够重新抓住目标组织t直到臂构件11到达越过状态为止。

在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第一被卡定部16、17越过卡定部32的过程中,与从前述的初始状态到接触状态的过程相比,操作者拉回滑动件102的每单位移动量的所需力量的增大率变大。即,在从接触状态到越过状态的期间,操作者感觉到拉回滑动件102的操作较重。由此,操作者能够意识到目前拉回了滑动件102的状态。

在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臂构件11从接触状态变化到越过状态的过程中,由于连结构件63配置在护套部61内,因此能保持钩部77与中央部14的卡合。臂构件11从接触状态变化到越过状态的所需的力量例如为20n~50n(牛顿)左右。

在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越过卡定部32向基端侧移动时,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也可以通过磨削卡定部32或者使卡定部32变形而越过卡定部32。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对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的与卡定部32抵接的部分预先实施倒角加工等,以防止卡定部32的过度的破坏。

在自上述的越过状态起操作者进一步拉回滑动件102时,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越过卡定部32进一步向基端侧移动。第一臂12中的比第一被卡定部16、17靠顶端侧的结构和第二臂13中的比第二被卡定部21、22靠顶端侧的结构这两者依次在卡定部32内通过。在该过程中,能维持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相对于压管31的相对方向x和正交方向z上的位置。此时,第一臂12、第二臂13及中央部14不承受来自卡定部32的施力。因此,在中央部14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第一臂12的基端侧和第二臂13的基端侧向相互分开的相对方向x进行移动。

在解除欲使臂构件11向压管31的基端侧移动的操作力量时,成为第一被卡定部16、17的顶端面16b、17b抵接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32b的卡定状态。

在操作者拉回滑动件102、从上述的越过状态到卡定状态的过程中,第一臂12、第二臂13及中央部14变得不卡定于卡定部32,将上述的结构的弹性变形局部解除。因此,在从越过状态到卡定状态的过程中,用于供操作者拉回滑动件102的所需的力量逐渐减少。

在操作者拉回滑动件102、从上述的越过状态到卡定状态的过程中,夹具10保持闭合形态。由于连结构件63配置在护套部61内,因此能保持钩部77与中央部14的卡合。

在夹具10成为卡定状态时,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在轴线方向y上被压缩的弹性构件36的线材36a成为在轴线方向y上相邻的线材36a相互大致密合的密圈状态。在夹具10成为卡定状态时,由于第一被卡定部16、17的顶端面16b、17b卡定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32b,因此臂构件11相对于压管31向顶端侧的移动受到限制。即,夹具10能维持对目标组织t进行了结扎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止挡部72在比固定构件74靠基端侧的位置处于自固定构件74分开的位置。另外,在该状态下,在夹具10中由于第一被卡定部16、17卡定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32b而产生的卡定力与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成为平衡的状态。因此,在顶端构件67的顶端侧形成的支承部69变得不支承压管31的抵接于顶端支承面67b的外周面。

其结果为,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操作线62、连结构件63及夹具10均能够向顶端侧进行移动。

(内窥镜夹具1的释放状态)

之后,操作者使对目标组织t进行了结扎的夹具10自处置器具主体40分离。具体而言,在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时,操作线62、连结构件63及夹具10相对于线圈护套66向顶端侧进行移动。

如图12所示,在连结构件63突出到比顶端构件67靠顶端侧的位置时,臂构件11和压管31一体地向顶端侧移动。在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而使连结构件63位于压管31之外时,连结构件63能够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在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而使操作线62移动到顶端侧时,连结构件63的倾斜面76b与对目标组织t进行了结扎的夹具10的中央部14的基端面接触。如图12所示,钩部77被倾斜面76b引导而与连结部主体76一同向方向d进行转动,钩部77与中央部14的卡合被解除。此时,夹具10维持闭合形态。

由此,对目标组织t进行了结扎的夹具10留置于体内。

在对目标组织t进行了结扎的夹具10留置于体内之后,操作者拉回滑动件102,将连结构件63收纳在护套部61内。之后,操作者从内窥镜的通道抽拔取出内窥镜夹具1。最后,操作者进行所需的处置,完成一连串的手术。

(内窥镜夹具1的作用)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臂构件11具有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臂构件11具有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闭合的闭合形态和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隔开间隔地分开的张开形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护套部61内设有限制部75,该限制部75包括与操作线62一同移动的止挡部72和形成有宽度比止挡部72的外径小的内腔的固定构件74。限制部75能够通过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相互卡合来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因此,在对体内的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时,止挡部72位于比固定构件74靠基端侧的位置时,即使操作者不操作基端侧的操作部100的滑动件102,操作线62向顶端侧移动也受到限制。因此,能够限制臂构件11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的转变。

其结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在对体内的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时,容易维持臂构件11的闭合形态,防止臂构件11与内窥镜的通道的内壁或者体内的组织的意料之外的接触。并且,由于能够缩短操作者调整内窥镜夹具1的操作,因此能够谋求处理的容易性、手术时间的节约、以及效率的提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在限制部75的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卡合的状态下,限制部75的限制力与设在压管31内的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成为平衡的状态。因此,操作者无需为了解除由限制部75对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进行的限制而施加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以上的操作力量,以微小的力量就能够解除限制部75的限制。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限制部75在护套部61内设在接近顶端侧的区域。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结构,即使将内窥镜夹具1插入到具有复杂形状的管腔内,线圈护套66成为蛇行的状态,也能够抑制止挡部72和臂构件11之间的路径长度的变化。其结果为,通过固定构件74与止挡部72的卡合能够更可靠地将臂构件11维持在闭合形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由于限制部75由包括止挡部72和固定构件74的简单的结构构成,制造也变容易,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构成内窥镜夹具1。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部75的结构说明了固定构件74具有支承部74a和变形部74b的例子,但是限制部75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部只要在操作者不保持滑动件102的状态下也能够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移动即可,具体的结构没有限定。

(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13~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以下,省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相同的结构的说明,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的局部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图14是表示解除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部85的限制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图15是表示本变形例的限制部85的被卡合构件84b的结构的立体图。

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构成为替代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所具备的限制部75而具备限制部85。如图13所示,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部85构成为包括被卡合部84和止挡部(卡合部)72。

如图13所示,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的被卡合部84构成为包括支承构件84a和形成为c字状的环构件(变形部)84b。支承构件84a的顶端和基端连结于形成线圈护套66的线材,该支承构件84a与线圈护套66一体地构成。在本变形例中,支承构件84a例如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法与线圈护套66一体地构成。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支承构件84a并不限于如图13所示构成为被形成线圈护套66的线材夹着的例子。例如也可以将支承构件84a配置在比线圈护套66靠顶端侧的位置,通过焊接、粘接等方法将支承构件84a的沿着轴线方向y的基端固定于形成线圈护套66的线材。

如图13所示,被卡合部84的支承构件84a例如也可以是其相对于轴线c1而言的径向上的外径比线圈护套66的外径稍大。支承构件84a形成为管形状,在其内部具有能够收纳环构件84b的程度的内腔。

如图15所示,环构件84b形成为c字形状,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在本变形例中,环构件84b例如也可以通过将形成为筒状的构件的一部分切掉而形成。

如图13所示,在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在环构件84b的内部形成有宽度比止挡部72的外径小的空间。并且,如图15所示,环构件84b在施加外力时能够向箭头所示的方向扩张而弹性变形。

此外,如图13所示,环构件84b相对于轴线c1而言径向上的最大宽度即外径为支承构件84a的顶端部和基端部的内径以上且为支承构件84a的内腔的内径以下。即,在本变形例中,被卡合部84构成为以环构件84b能够在支承构件84a内的内腔进行旋转且不自内腔脱落的方式相互组合。

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的被卡合部84构成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被卡合部84也可以由与压管31和卡定部32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以确保耐久性。

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的其他的结构也可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相同。

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通过具有上述的结构,如图13所示,在止挡部72位于比被卡合部84靠基端侧的位置时,该止挡部72在设于压管31内的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被向顶端侧施力,抵接(卡合)于被卡合部84的环构件84b。在该状态下,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与同弹性部36的弹性力抗衡且由于止挡部72与环构件84b抵接而产生的限制力成为平衡的状态。因此,止挡部72和连结于止挡部72的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受到限制。根据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在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通过止挡部72与环构件84b相互卡合,能够限制臂构件11的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的转变。

如图14所示,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操作者的操作力量与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之和成为由于限制部85的止挡部72与被卡合部84的卡合而产生的限制力的最大值以上时,环构件84b进行弹性变形,在环构件84b内形成的空间扩张。因此,止挡部72能够通过在环构件84b内形成的空间。在该状态下,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止挡部72在抵接于环构件84b的内周面的同时相对于环构件84b向顶端侧移动。

在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而使止挡部72相对于环构件84b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并越过环构件84时,由限制部85对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进行的限制被解除。即,由限制部85对臂构件11的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的转变进行的限制也被解除。

之后,操作者能够操作滑动件102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同样地对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

根据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容易维持臂构件11的闭合形态,防止该臂构件11与内窥镜的通道的内壁或者体内的组织接触的状况。并且,由于能够缩短操作者调整内窥镜夹具1的操作,因此能够谋求处理的容易性、手术时间的节约、以及效率的提高。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说明了在内窥镜夹具的护套部形成有用于限制操作线向顶端侧移动的限制部的例子,但本发明的内窥镜夹具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本发明的内窥镜夹具也可以是在内窥镜夹具的基端侧的操作部设有限制部的结构。即,本发明的内窥镜夹具也可以是通过限制操作部的滑动件向顶端侧的移动来限制操作线向顶端侧的移动的结构。

以下,在本发明的内窥镜夹具中,说明在基端侧的操作部设有限制部的结构。

以下,参照图16a~图17b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说明中,省略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相同的结构的说明,以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6a是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表示利用固定构件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的状态的侧视局部剖视图。图16b是示意地表示图16a中的内窥镜夹具的顶端侧的俯视局部剖视图。图16c是图16a中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沿着径向的剖视图。图17a是表示解除了由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限制部进行的限制的状态的侧视局部剖视图。图17b是示意地表示图17a中的内窥镜夹具的顶端侧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如图16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相比,构成为替代在处置器具主体40的护套部61设置的固定构件74而具有在基端侧的操作部100a设置的固定构件64。

如图16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操作部100a具有操作部主体101、滑动件102以及固定构件64。固定构件64是形成为沿着滑动件102的轴线方向y延伸的中空的管状的构件。如图16c所示,在固定构件64形成有可供操作线62贯穿的内腔641。固定构件64例如可以由树脂材料形成。固定构件64具有即使作用自身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一定的压力也不被压缩的程度的刚度。更具体而言,固定构件64具有在设于压管31内的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不被压扁的程度的刚度。

固定构件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固定构件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只要是自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减去滑动件102的长度轴线上的尺寸而得到的值以下即可。不过,由于固定构件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和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具有相关关系,因此优选的是,考虑到臂构件11的期望的张开宽度来决定固定构件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固定构件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也可以是配置在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内、在滑动件102前进而抵接于固定构件64时臂构件11成为闭合形态的程度的尺寸。

如图16c所示,在滑动件102的沿着轴线方向c1的径向的剖视图中,固定构件64的截面形状是大致c字的形状。此外,在固定构件64形成有将内腔641和外部连通的狭缝部642。狭缝部642是形成为沿着轴线方向c1延伸的细长的缺口。狭缝部641的张开宽度形成得比操作线62的直径稍小。像后述那样,在操作者拆卸固定构件64时,狭缝部641能够变形至产生可供操作线62通过的大小的间隙为止。

此外,如图16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在夹具10的结构及夹具10与操作线62的连结构造上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插入部60包括护套部61、操作线62、连结构件63以及环部73。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与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不同,在护套部61中未设置固定构件64。

以下,参照图16a~图17b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对目标组织t进行结扎的手术。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通过使用固定构件64限制滑动件102的移动范围来限制操作线62的移动范围这一点为中心进行说明。由于能够与使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进行的手术同样地进行其他的操作,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16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操作部100a中,固定构件64在覆盖操作线62的同时配置在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内,抵接于狭缝101b的顶端面。固定构件64在狭缝101b内配置在比滑动件102靠顶端侧的位置。即,在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内,滑动件102的顶端面抵接于固定构件64。

此时,滑动件102可移动的范围是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基端朝向顶端侧地自狭缝101b的全长减去固定构件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而得到的范围。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64是限制操作线62的推出量(向顶端侧移动的移动量)的构件。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具有这样的作用:在操作者不把持操作部100a的滑动件102、即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对操作线62赋予设在压管31内的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使操作线62向顶端侧移动。在该状态下,滑动件102沿着轴线c1的方向而向顶端侧抵接按压于固定构件64。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固定构件64具有在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程度的力量下不被压扁的程度的刚度。更具体而言,固定构件64具有这样的刚度:在对操作线62赋予的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使滑动件102按压于固定构件64时,固定构件64不弹性变形或仅发生不塑性变形的程度的弹性变形。

如图16a所示,在固定构件64配置在操作部100a的狭缝101b内时,滑动件102不能从抵接于固定构件64的位置进一步向顶端侧进行移动。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能够通过滑动件102抵接于固定构件64来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固定构件64可以说限制了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

如图16a所示,在滑动件102抵接于固定构件64时,臂构件11处于闭合形态。即,臂构件11处于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相互接触的状态或者第一臂12的顶端与第二臂13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状态。此外,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各自的从顶端到基端的一部分抵接于在压管31的顶端部的内周面形成的锥形面31a。

此时,连结于滑动件102的操作线62和连结于操作线62的臂构件11成为同样不能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前进的状态。其结果为,如图16a所示,臂构件11的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的转变受到限制,能维持臂构件11的闭合形态。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固定构件64能够限制臂构件11的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的转变。

如图17a~17b所示,在操作者拆卸固定构件64时,滑动件102可移动的范围在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全长的范围内。即,如图17a和图17b所示,在操作者拆卸固定构件64时,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操作线62能够向顶端侧移动至止挡部72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台阶部68为止。

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中,操作线62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并且夹具10的臂构件11成为在第一臂12的局部和第二臂13的局部抵接于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的同时彼此的顶端分开的状态。随着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以彼此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变大的方式分开。即,操作者通过在拆卸了固定构件64的状态下推入滑动件102,能够使臂构件11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转变。

如图17a所示,在止挡部72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台阶部68时,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大致成为最大。之后,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同样,操作者能够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对目标组织t进行结扎处置。

(内窥镜夹具2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中,固定构件64能够限制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内的滑动件10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相对移动范围。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中,固定构件64能够限制臂构件11的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的转变。其结果为,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在对体内的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时,容易维持臂构件11的闭合形态,防止该臂构件11与内窥镜的通道的内壁或者体内的组织的意料之外的接触。并且,由于能够缩短操作者调整内窥镜夹具2的操作,因此能够谋求处理的容易性、手术时间的节约、以及效率的提高。并且,由于固定构件64是简单的结构,制造也很简单,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构成内窥镜夹具2。

(第1变形例)

接下来,参照图18a~图18b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以下,省略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相同的结构的说明,以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8a是示意地表示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的结构的侧视局部剖视图。更具体而言,图18a是对于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表示利用固定构件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的状态的侧视局部剖视图。图18b是表示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的操作的图。

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相比,操作部100b的结构有所不同。如图18a所示,在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的操作部100b设有固定构件64a而替代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64。

如图18a所示,在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的操作部100b设有将操作部主体101b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和滑动件102的顶端面连结起来的固定构件(弹性构件、弹簧)64a。将固定构件64a连结于操作部主体101b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和滑动件102的顶端面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方法。

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的固定构件64a在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例如也可以具有与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64的长度相同的自由长度。在本变形例中,在操作者不操作滑动件102的状态下,滑动件102处于与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件102抵接于固定构件64的位置相同的位置。

在上述说明中,记载为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的固定构件64a在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具有与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64的长度相同的自由长度。由于实际上对臂构件11赋予设在压管31内的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对止挡部72向顶端侧施力,因此固定构件64a被沿着轴线c1方向压缩。不过,在本变形例中,固定构件64a构成为具有比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大的弹性力。即,在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仅由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引起的固定构件64a的压缩量约为零。因此,在该状态下,视为固定构件64a具有与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固定构件64的长度相同的自由长度。

此外,如图18a所示,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在夹具10的结构及夹具10与操作线62的连结构造上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a的插入部60包括护套部61、操作线62、连结构件63以及环部73。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a与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不同,在护套部61中未设置固定构件64。

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通过具有上述的结构,在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对滑动件102作用由于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而产生的使滑动件102向顶端侧进行移动的力量f1和由于固定构件64a的弹性力而产生的向基端侧推回滑动件102的力量f2这两者。其结果为,在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中,在滑动件102的顶端面与操作部主体101b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之间的距离成为与固定构件64a的自由长度大致相同的状态下,维持由固定构件64a进行连结的状态。在本变形例中,固定构件64a可以说是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的限制部。

在该状态下,连结于滑动件102的操作线62和连结于操作线62的臂构件11成为不能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b前进的状态。其结果为,如图18a所示,臂构件11的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的转变受到限制,能维持臂构件11的闭合形态。因此,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的固定构件64a能够限制臂构件11的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的转变。

通过操作者以固定构件64a的弹性力以上的力量推入滑动件102,固定构件64a被沿着轴线c1方向压缩。与此同时,连结于滑动件102的操作线62和连结于操作线62的臂构件11能够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b前进。如图18b所示,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操作线62能够向顶端侧移动至止挡部72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台阶部68为止。

在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中,操作线62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并且夹具10的臂构件11成为在第一臂12的局部和第二臂13的局部抵接于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的同时彼此的顶端分开的状态。随着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以彼此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变大的方式分开。即,操作者通过在沿着轴线c1方向压缩了固定构件64a的状态下推入滑动件102,能够使臂构件11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转变。

如图18b所示,在止挡部72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台阶部68时,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大致成为最大。之后,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同样,操作者能够使用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对目标组织t进行结扎处置。

(第2变形例)

接下来,参照图19a~图19c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以下,省略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相同的结构的说明,以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9a是示意地表示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的结构的侧视局部剖视图。更具体而言,图19a是对于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表示利用固定构件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的状态的侧视局部剖视图。图19b是表示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的操作部的局部的结构的图。图19c是表示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的操作的图。

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与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相比,操作部100b的结构有所不同。更具体而言,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具有通过滑动件102与固定构件64抵接来限制滑动件102和操作线62的前进的结构。与此相对应,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具有使用棘爪机构限制滑动件相对于操作部主体201的、操作线62的前进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19a和图19b所示,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在操作部主体201的狭缝201b的内壁设有突起(第一突起)201c,而且在滑动件202中设有棘爪机构202a。滑动件202的棘爪机构202a具有按钮202b、弹簧202c以及突起(第二突起)202d。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19b所示,第一突起201c的由穿过狭缝201b的中心轴线的面构成的截面具有直角三角形的形状。第一突起201c具有形成为与狭缝201b的内壁垂直的壁部201d和形成为斜面形状的倾斜部201e。倾斜部201e朝向操作部主体201的基端去而自狭缝201b的内壁逐渐分开。壁部201d与倾斜部201e的连接部在第一突起201c中位于距狭缝201b的内周面距离最大的位置。壁部201d与倾斜部201e的连接部距狭缝201b的内周面的距离定义为第一突起201c的高度。壁部201d与狭缝201b的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固定构件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棘爪机构202a的第二突起202d具有与第一突起201c的壁部201d平行地形成的壁部202e和形成为斜面形状的倾斜部202f。在本变形例中,在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在设于压管31内的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对设于滑动件202的棘爪机构202a向顶端侧施力。此外,由于棘爪机构202a的弹簧202c对第二突起202d沿径向施力,因此设于狭缝201b的壁部201d与设于棘爪机构202a的壁部202e抵接。

在本变形例中,设于狭缝201b的壁部201d与设于棘爪机构202a的壁部202e相互抵接卡合的卡合力被设定得大于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即,在本变形例中,在仅是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的情况下,不能解除壁部201d与壁部202e的卡合。并且,在本变形例中,在仅是操作者沿着轴线c1方向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202的操作的情况下,不能解除壁部201d与壁部202e的卡合。

在该状态下,即使操作者沿着轴线c1方向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202,通过壁部201d与壁部202e的抵接卡合,滑动件202也不能前进。也就是说,通过壁部201d与壁部202e抵接,第一突起201c与第二突起202d相互卡合,从而滑动件202沿着操作部主体201的中心轴线的前进受到限制,连结于滑动件202的操作线62的前进受到限制。

在本变形例中,设于狭缝201b的壁部201d例如也可以配置在这样的位置:在第一突起201c与第二突起202d相互卡合时,满足滑动件202的顶端面与狭缝201b的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的条件。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通过具有上述的结构,如图19a所示,在狭缝201b的第一突起201c与滑动件202的第二突起202d相互卡合时,能够限制滑动件202和连结于滑动件202的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本变形例的棘爪机构202a与在操作部主体201的狭缝201b的内壁设置的第一突起202c的组合可以说是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的限制部。

如图19a所示,在狭缝201b的第一突起201c与滑动件202的第二突起202d相互卡合时,臂构件11处于闭合形态。即,臂构件11处于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相互接触的状态或者第一臂12的顶端与第二臂13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状态。此外,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各自的从顶端到基端的一部分抵接于在压管31的顶端部的内周面形成的锥形面31a。

此时,连结于滑动件102的操作线62和连结于操作线62的臂构件11成为同样不能相对于操作部主体201前进的状态。其结果为,如图19a所示,臂构件11的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的转变受到限制,能维持臂构件11的闭合形态。因此,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的棘爪机构202a和在狭缝201b的内壁设置的第一突起202c能够限制臂构件11的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的转变。

在狭缝201b的第一突起201c与滑动件202的第二突起202d相互卡合的状态下,在操作者推入棘爪机构202a的按钮202b时,棘爪机构202a的第二突起202d沿操作部主体201的径向(与操作部的长度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移动。其结果为,通过滑动件202的第二突起202d越过狭缝201b的第一突起201c,第一突起201c与第二突起202d的卡合被解除。

在该状态下,由棘爪机构202a对滑动件202向顶端侧的移动进行的限制被解除。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202,滑动件202和连结于滑动件202的操作线62能够向顶端侧进行移动。与此同时,连结于操作线62的臂构件11能够前进。如图19c所示,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202,操作线62能够向顶端侧移动至止挡部72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台阶部68为止。

在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中,操作线62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并且夹具10的臂构件11成为在第一臂12的局部和第二臂13的局部抵接于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的同时彼此的顶端分开的状态。随着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以彼此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变大的方式分开。即,操作者通过在解除了由棘爪机构202a对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进行的限制的状态下推入滑动件202,能够使臂构件11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转变。

如图19c所示,在止挡部72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台阶部68时,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大致成为最大。之后,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同样,操作者能够使用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对目标组织t进行结扎处置。

在本变形例中,在滑动件202越过狭缝201b的第一突起201c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拽滑动件202,能够在第二突起202d的倾斜部202f抵接于第一突起201c的倾斜面的同时该滑动件202向基端侧进行移动。其结果为,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202,能够使臂构件11从张开形态转变为闭合形态。

在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中,说明了狭缝201b的第一突起201c和滑动件202的第二突起202d具有直角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例子,但是内窥镜夹具2b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只要是通过操作部主体201与滑动件202的卡合而使滑动件202不能相对于操作部主体201相对前进的结构即可。操作部主体201与滑动件202的卡合的具体的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定。

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第1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和第2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的其他的结构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同样地构成。因此,通过按照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的手术进行操作,能够将夹具留置于目标组织t。

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第1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以及第2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b,起到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相同的效果。

(利用内窥镜夹具1进行的手术)

以下,参照图20~图22以利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进行的手术与利用以往技术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进行的手术的比较为中心再次说明本申请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作用。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为例进行说明,但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a、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a及2b也能够利用相同的手术进行操作。

图20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进行的手术的过程的流程图。图21是表示以往技术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22是表示利用图21所示的以往技术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进行的手术的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20所示,使用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对体内的目标组织t进行结扎的手术具有插入工序(步骤s100)、突出工序(步骤s110)、限制解除工序(步骤s120)、限制工序(把持目标组织的工序、步骤s130)、判断是否释放夹具10的工序(步骤s140)、锁定工序(步骤s150)以及释放工序(步骤s160)。

(步骤s100)在插入工序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操作者将内窥镜夹具1的插入部60插入到未图示的内窥镜的通道中,使内窥镜夹具1的插入部60自通道的顶端开口突出。此时,如图2所示,限制部75的止挡部72位于比固定构件74靠基端侧的位置,并相互卡合。操作线62通过止挡部72卡合于固定构件74而被限制了向顶端侧的移动。此外,处于闭合状态的臂构件11位于外护套50内。

之后,进入到突出工序(步骤s110)。

(步骤s110)在突出工序中,如图3所示,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外护套操作部51,使处于闭合状态的臂构件11自外护套50的顶端开口突出。此时,维持限制部75的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的卡合状态。另外,臂构件11自外护套50的顶端开口突出,但是维持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闭合的闭合状态。

之后,进入到限制解除工序(步骤s120)。

(步骤s120)在限制解除工序中,如图4所示,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弹性变形。此时,在维持限制部75的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的卡合状态的状态下,止挡部72相对于固定构件74向顶端侧进行移动,欲越过固定构件74。因此,由限制部75对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进行的限制被解除。其结果为,臂构件11能够从闭合状态向张开状态转变。即,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相互隔开间隔地分开。

如图6所示,止挡部72越过固定构件74位于比固定构件靠顶端侧的位置时,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相互隔开间隔地分开。并且,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使臂构件11与操作线62一同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如图8和图9所示,在止挡部72前进至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台阶部68时,臂构件11成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约为最大值w1的张开状态。之后,操作者能够使用成为张开状态的臂构件11把持目标组织t。

之后,进入到限制工序(步骤s130)。

(步骤s130)在限制工序中,操作者使用处于张开状态的夹具10的臂构件11把持目标组织t。之后,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如图10所示,能够再次使臂构件11从张开状态转变为闭合状态而且使止挡部72再次位于比固定构件74靠基端侧的位置。此时,在维持由臂构件11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的同时,限制部75能够再次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

之后,操作者判断是否将由臂构件11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的夹具10留置于体内(步骤s140)。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为在步骤s130中为了把持目标组织t而再次使臂构件11从张开状态转变为闭合状态,但是也可以为了容易对臂构件11进行处理而使臂构件11从张开状态转变为闭合状态。在该情况下,臂构件11不把持目标组织t。

(步骤s140)操作者使用未图示的内窥镜确认由臂构件11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判断是否将夹具10留置于体内。操作者在判断为由臂构件11以期望的状态把持目标组织t的情况下,进入到锁定工序(步骤150)。此外,例如操作者在判断为由臂构件11以不期望的状态把持目标组织t或者错误地把持不同的目标组织t等时,返回到限制解除工序(步骤s120),按照上述的过程重新抓住目标组织t。

(步骤s150)操作者在判断为由臂构件11以期望的状态把持目标组织t的情况下,进入到锁定工序。在锁定工序中,操作者进一步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此时,在由臂构件11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下,操作线62、连结构件63及臂构件11向基端侧进行移动。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使臂构件11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卡定于压管31的卡定部32。在该状态下,如图11a和图11b所示,止挡部72处于与固定构件74相比自固定构件74更向基端侧分开的状态,臂构件11处于闭合状态。

由此,在夹具10中臂构件11与压管31的位置关系被固定(锁定),即使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也不能使臂构件11从闭合状态转变为张开状态。

之后,进入到释放工序(步骤s160)。

(步骤s160)在释放工序中,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20,操作线62、连结构件63及夹具10一起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如图12所示,在连结构件63移动到比护套部61的顶端构件67靠顶端侧的位置时,操作者能够自连结构件63释放夹具10并将其留置于体内。

之后,操作者进行所需的处置,完成一连串的手术。

根据使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进行的手术,在突出工序(步骤s110)、限制解除工序(s120)及限制工序(s130)中,操作者无需对滑动件102进行操作(把持),通过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的卡合来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因此,根据使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进行的手术,由于能够缩短操作者调整内窥镜夹具1的操作,因此能够谋求处理的容易性、手术时间的节约、以及效率的提高。

使用本发明的其他的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对目标组织t进行结扎的手术在限制解除工序(s120)和限制工序(s130)中具体的操作不同,但是具有与使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进行的手术相同的效果。

例如,根据使用图16a~图17b所示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进行的手术,在限制解除工序(步骤s120)中,操作者自操作部100a拆卸固定构件64。之后,在限制工序(步骤s130)中,通过在操作者再次将固定构件64安装于操作部100a或者自操作部100a拆卸固定构件64的状态下操作者持续保持滑动件102,能够限制臂构件11的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的转变。

当在限制解除工序(s120)中自操作部100a拆卸了固定构件64之后不再次将固定构件64安装于操作部100a的情况下,能够省略在判断是否释放夹具10的工序(步骤s140)之后再此执行限制解除工序(步骤s120)时自操作部100a拆卸固定构件64的操作。因此,例如在反复进行限制解除工序(步骤s120)、限制工序(步骤s130)、判断是否释放夹具10的工序(步骤s140)的过程的情况(使臂构件11反复开闭的情况)下,能够顺畅地进行操作。

(利用以往技术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进行的手术)

图21示出了以往技术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20的结构。如图21所示,以往技术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20不具备本发明的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部75。

图22示出了使用以往技术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20进行的手术的过程。如图22所示,使用以往技术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20进行的手术具有插入工序(步骤s200)、突出工序(步骤s210)、开脚工序(步骤s220)、保持工序(步骤s230)、判断是否释放夹具10的工序(步骤s240)、锁定工序(步骤s250)以及释放工序(步骤s260)。

(步骤s200)在插入工序中,操作者将内窥镜用处置器具20的插入部60插入到未图示的内窥镜的通道中,使插入部60自通道的顶端开口突出。此时,处于闭合状态的臂构件11位于外护套50内。

之后,进入到突出工序(步骤s210)。

(步骤s210)在突出工序中,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外护套操作部51,使处于闭合状态的臂构件11自外护套50的顶端开口突出。在以往技术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20中,由于不具有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的结构,因此在设于压管31内的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滑动件102和操作线62被向顶端侧施力。其结果为,存在臂构件11自动地从闭合状态转变为张开状态的可能性。

为了防止该状态,在突出工序中,操作者持续维持将滑动件102拉到基端侧的状态,并向基端侧拉回外护套操作部51。由此,臂构件在维持着闭合状态的前提下自外护套50突出。

之后,进入到开脚工序(步骤s220)。

(步骤s220)在开脚工序中,通过操作者自滑动件102松开手,臂构件11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相互隔开间隔地分开的同时向顶端侧进行移动。操作者在确认臂构件11处于张开形态的状况时操作内窥镜,使目标组织t位于处于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朝向目标组织t推入臂构件11而把持目标组织t。

之后,进入到保持工序(步骤s230)。

(步骤s230)在保持工序中,操作者通过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而使把持着目标组织t的臂构件11向基端侧进行移动。此时,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在抵接于压管31的顶端侧的锥形面31a的同时闭合。即,目标组织t被从张开形态向闭合形态转变的臂构件11紧固。

不过,在保持工序中,为了防止在前述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使臂构件11再次转变为张开形态,操作者需要持续拉拽滑动件102。换言之,操作者需要持续维持拉拽滑动件102的状态直到完成后述的锁定工序(步骤s250)为止。

之后,操作者判断是否将由臂构件11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的夹具10留置于体内(步骤s240)。

(步骤s240)操作者使用未图示的内窥镜确认由臂构件11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判断是否将夹具10留置于体内。操作者在判断为由臂构件11以期望的状态把持目标组织t的情况下进入到锁定工序(步骤250)。此外,例如操作者在判断为由臂构件11以不期望的状态把持目标组织t或者错误地把持不同的目标组织t等时返回到开脚工序(步骤s220),在上述的过程中重新抓住目标组织t。

另外,像前述那样,在该工序中,操作者需要持续维持拉拽滑动件102的状态。

(步骤s250)操作者在判断为由臂构件11以期望的状态把持目标组织t的情况下进入到锁定工序。在锁定工序中,操作者进一步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此时,在由臂构件11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下,操作线62、连结构件63及臂构件11向基端侧进行移动。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臂构件11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卡定于压管31的卡定部32。在该状态下,臂构件11处于闭合状态。

由此,在夹具10中臂构件11和压管31的位置关系被固定(锁定),即使操作者自滑动件102松开手,臂构件11也不会从闭合状态转变为张开状态。

之后,进入到释放工序(步骤s260)。

(步骤s260)在释放工序中,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20,操作线62、连结构件63及夹具10一起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在连结构件63移动到比护套部61的顶端构件67靠顶端侧的位置时,操作者能够自连结构件63释放夹具10并将其留置于体内。

之后,操作者进行所需的处置,完成一连串的手术。

像上述那样,在以往技术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20中,由于不具有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的结构,因此在从突出工序(步骤s210)到锁定工序(步骤s250)完成的期间需要持续维持拉拽滑动件102的状态。其结果为,操作者调整内窥镜用处置器具20的操作变繁琐,处理变难。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改变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构成要素的组合或者对各构成要素施加或删除各种变更。本发明仅被添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而不被前述的说明所限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恰当地维持夹具单元的臂构件的闭合状态的内窥镜夹具。

附图标记说明

1、1a、2、2a、2b、20、内窥镜夹具;10、夹具单元(夹具);11、臂构件;12、第一臂;13、第二臂;16、17、第一被卡定部;18、19、23、24、突部;21、22、第二被卡定部;31、压管;32、卡定部;32b、基端面(基端侧端面);32c、顶端面(顶端侧端面);40、处置器具主体;50、外护套;60、插入部;62、操作线;64、64a、64b、74、固定构件;72、止挡部;74a、支承部;74b、变形部;75、85、限制部;84、被卡合部;84a、支承构件;84b、环构件;100、100a、100b、操作部;101、201、操作部主体(手柄);102、202、滑动件;t、目标组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