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齿支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28779发布日期:2019-04-17 03:12阅读:3341来源:国知局
义齿支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义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义齿支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义齿,是牙齿脱离或拔除后,为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等功能所镶补的假牙,可摘局部义齿是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粘模、牙槽骨作为支持,借助义齿的固定体和基托获得固位和稳定,用以修复缺损牙列及相邻的软硬组织,并能维护口腔组织健康、美观、舒适,是患者能够自行取戴的一种修复体。

现有的义齿在制作的过程中,在进行支架的浇筑之前会进行烧焙,以使得圈内的熔模材料融化,溢出,形成铸模腔以进行铸造。

铸造的过程中烧焙温度的控制对后续支架铸造的成功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烘焙过程中,温度的上升过慢,铸圈内的包埋材料水分蒸发不均匀,使得包埋材料的抗冲击力降低,铸造时容易失败,如果温度上升过快,容易使得包埋材料中的水分短时间内大量蒸发,造成内外温差过大,使得铸形爆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义齿支架的加工方法,具有通过控制烘焙时温度及温度的上升速率,提高铸造成功率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义齿支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模:使用石膏从医疗工具从患者口中取出牙模,并根据模型设计并制作支架;

s2:复模:根据牙模,复制耐高温牙模;

s3:制作蜡型:在耐高温牙模上制作蜡型;

s4:设置浇铸道:在蜡型上安插铸道;

s5:包埋:将蜡型放置于铸圈内,使用包埋材料将铸圈注满以形成铸形;

s6:铸造:待铸形干燥后,通过焙烧使得蜡型融化外流形成铸形腔,然后将合金材料注入至铸形腔内,形成支架;

s7:修整支架:待支架冷却后,将支架取出进行打磨抛光;

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s61:放入焙烧装置:包埋后,将耐高温牙模及铸圈同时放入至焙烧装置内,并使铸道口朝下放置;

s62:初温段烧焙:在30-60min内,从室温升温至300℃,将铸形调整至铸道口朝上设置,维持30-40min;

s63:高温段烧焙:在30-60min内,从300℃升温至900℃,维持20-30min。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61中,随着焙烧装置对蜡型及铸圈的加热,耐高温牙模上的蜡型将会融化,因为铸道口朝下设置,更便于蜡型融化后形成的液体蜡从耐高温牙模内流出形成铸形腔;在步骤s62和步骤s63中,在对耐高温牙模进行烧焙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烧焙温度的增加速度,使得烧焙过程中的温度增加的缓慢且均匀,从而使包埋材料中的水分均匀且充分的蒸发,从而保证耐高温牙模的强度,提高后续铸造的成功率;而在步骤62中,将铸道口朝上放置,便于空气在烧焙的过程中从铸道口内排出。

进一步,步骤s62中平均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温10℃。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从室温升温至300℃的烧焙过程中,温度增加缓慢均匀,能够更好的将耐高温牙模内的水分烘干,增加包埋材料的热膨胀度,提高耐高温牙模的强度,提高后续铸造的成功率。

进一步,步骤s62中平均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温5℃。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从300℃升温至900℃的烧焙过程中,温度增加的更加缓慢均匀,能够更好的将耐高温牙模内的剩余的水分烘干,增加包埋材料的热膨胀度,提高耐高温牙模的强度,提高后续铸造的成功率。

进一步,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设计支架:将牙模放置于模型观测仪上,观测后绘制导线,参考导线对牙模进行磨改并使用铅笔在牙模上对支架进行设计;

s12:修整牙模:用蜡填充不利倒凹,用蜡片衬垫在牙模的缺牙区的牙槽嵴表面及需要进行包埋的连接体相应部位的表面,预留增力丝构成的增力网的空间,形成牙模;

s13:浸水处理:将牙模浸泡在水中5-10min后,吹干或吸干。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1中,根据导线确定倒凹与非倒凹区,确定卡环的位置与类型,这样更便于设计支架且使得义齿就位容易、取戴方便、固位良好;步骤s12中,用蜡对牙模进行修整,以便于之后复模,使得复模后形成的耐高温牙模的倒凹与非倒凹等更为清楚,便于后续制作义齿支架;步骤s13中,将牙模进行浸水处理,用于阻止牙模在后续进行复模时吸取琼脂的水份,导致后续制出的耐高温牙模变形,且这样能够增加牙模表面的湿润度,使得牙模与复模材料不易粘连。

进一步,步骤s2包括:

s21:翻模:将牙模放置于复模圈内,向复模圈内浇罐琼脂,待琼脂自然冷却后将牙模与琼脂分离开,形成翻模;

s22:制备耐高温牙模:将翻模放置于震荡器上,开启震荡器,然后将耐高温材料倒入至翻模内,然后将翻模从震荡器上取下,待包埋材料完全固化后,使得包埋材料与翻模分离,形成耐高温牙模;

s23:烘烤耐高温牙模:将耐高温牙模放入至烘烤箱内,温度100℃,烘烤40-60min;

s24:涂覆模型加强剂或蜂蜡:耐高温牙模表面涂布模型加强剂或将耐高温牙模浸泡入已融化的蜂蜡中30s,再放入烘烤炉中,温度100℃,烘烤1-2min。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21中,使用琼脂制作翻模,成本低且翻模表面光滑;步骤s22中,在将耐高温材料倒入翻模内时,将翻模放置于震荡器上,使得耐高温材料能够更均匀的分布至翻模内,并使得耐高温材料在翻模内不易产生气泡,将耐高温材料倒入至翻模后,将翻模从震荡器上取下,使得耐高温材料在灌满翻模后不易因震荡产生气泡,保证制作出的耐高温牙模表面光滑平整;步骤24中,这样使得耐高温牙模的表面更加光滑。

进一步,步骤s5中将肥皂水或酒精涂刷至蜡型表面,用清水冲洗后吹干,再将蜡型放置于铸圈内。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以去除掉蜡型表面的油脂。

进一步,所述耐高温材料为磷酸盐。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磷酸盐的热膨胀洗漱为1.2%,且能够承受铸造时合金在熔化后注入至铸形腔内所具有的高温,磷酸盐在制作成模型后在高温时具有一定的强度,另一方面磷酸盐制成的铸形腔,腔壁表面光滑。

进一步,步骤s5中所述包埋材料由水与磷酸盐以100:13的质量比混合形成。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比例混合水和磷酸盐制成的包埋材料,热膨胀度等最佳。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对耐高温牙模进行烧焙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烧焙温度的增加速度,使得烧焙过程中的温度增加的缓慢且均匀,从而使包埋材料中的水分均匀且充分的蒸发,从而保证耐高温牙模的强度,提高后续铸造的成功率;

2.在将耐高温材料倒入翻模内时,将翻模放置于震荡器上,使得耐高温材料能够更均匀的分布至翻模内,并使得耐高温材料在翻模内不易产生气泡,将耐高温材料倒入至翻模后,将翻模从震荡器上取下,使得耐高温材料在灌满翻模后不易因震荡产生气泡,保证制作出的耐高温牙模表面光滑平整;

3.将牙模进行浸水处理,用于阻止牙模在后续进行复模时吸取琼脂的水份,导致后续制出的耐高温牙模变形,且这样能够增加牙模表面的湿润度,使得牙模与复模材料不易粘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义齿支架的加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义齿支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模:使用石膏从医疗工具从患者口中取出牙模,并根据模型设计并制作支架;

s11:设计支架:

将牙模放置于模型观测仪上,观测后绘制导线,以确定卡环的位置与类型,参考导线对牙模进行磨改并使用铅笔在牙模上对支架进行设计,使得义齿就位容易、取戴方便、固位良好;

s12:修整牙模:

用蜡填充不利倒凹,用蜡片衬垫在牙模的缺牙区的牙槽嵴表面及需要进行包埋的连接体相应部位的表面,预留增力丝构成的增力网的空间,以便于之后复模,使得复模后形成的耐高温牙模的倒凹与非倒凹等更为清楚,便于后续制作义齿支架;

s13:浸水处理:

将牙模浸泡在水中5-10min后,吹干或吸干,以阻止牙模在后续进行复模时吸取琼脂的水份,导致后续制出的耐高温牙模变形,且这样能够增加牙模表面的湿润度,使得牙模与复模所用的材料之间不易粘连。

s2:复模:

根据牙模,复制耐高温牙模;

s21:翻模:

将牙模放置于复模圈内,向复模圈内浇罐琼脂,待琼脂自然冷却后将牙模与琼脂分离开,形成翻模;

s22:制备耐高温牙模:

将翻模放置于震荡器上,开启震荡器,然后将耐高温材料倒入至翻模内,然后将翻模从震荡器上取下,待包埋材料完全固化后,使得包埋材料与翻模分离,形成耐高温牙模,使得耐高温材料在灌入至翻模内时不易含有气泡,保证制作出的耐高温牙模表面光滑平整,耐高温材料为磷酸盐;

s23:烘烤耐高温牙模:

将耐高温牙模放入至烘烤箱内,温度100℃,烘烤40-60min;

s24:涂覆模型加强剂或蜂蜡:

耐高温牙模表面涂布模型加强剂或将耐高温牙模浸泡入已融化的蜂蜡中30s,再放入烘烤炉中,温度100℃,烘烤1-2min,以使得耐高温牙模的表面更加光滑。

s3:制作蜡型:

根据设计好的支架形式,在耐高温牙模上制作蜡型,并在支架的大连接体与网状连接体之间塑造外终止线,并使得外终止线与支架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

s4:设置浇铸道:

在蜡型上安插铸道。

s5:包埋:

将肥皂水或酒精涂刷至蜡型表面,用清水冲洗后吹干,再将蜡型放置于铸圈内,使用包埋材料将铸圈注满以形成铸形,包埋材料由水与磷酸盐以100:13的质量比混合形成。

s6:铸造:

对铸形进行干燥,干燥后,通过焙烧使得蜡型融化外流形成铸形腔,然后将合金材料注入至铸形腔内,形成支架;

s61:放入焙烧装置:

包埋后,将耐高温牙模及铸圈同时放入至焙烧装置内,并使铸道口朝下放置;

s62:初温段烧焙:

在30-60min内,从室温升温至300℃,将铸形调整至铸道口朝上设置,维持30-40min,平均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温10℃;

s63:高温段烧焙:

在30-60min内,从300℃升温至900℃,维持20-30min平均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温5℃。

本步骤中通过高频离心铸造机进行铸造。

s7:修整支架:

待支架冷却后,将支架取出进行打磨抛光,在本步骤中使用打磨机对支架进行打磨,使用抛光机对支架进行抛光。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步骤s61中,随着焙烧装置对蜡型及铸圈的加热,耐高温牙模上的蜡型将会融化,因为铸道口朝下设置,更便于蜡型融化后形成的液体蜡从耐高温牙模内流出形成铸形腔;在步骤62和步骤63中,在对耐高温牙模进行烧焙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烧焙温度的增加速度,使得烧焙过程中的温度增加的缓慢且均匀,从而使包埋材料中的水分均匀且充分的蒸发,从而保证耐高温牙模的强度,提高后续铸造的成功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