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疝气补片及其配合使用的磁力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5542发布日期:2019-04-09 20:2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力疝气补片及其配合使用的磁力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介入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磁力疝气补片及其配合使用的磁力手术刀。



背景技术:

疝是指脏器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最常发生疝的部位是腹部。腹外疝是指腹内脏器通过腹壁的先天性或后天性缺损或薄弱区向体表突出,在局部形成一肿块。

磁力疝气补片缝合手术中引入高分子网状结构已被证实可降低再发率减少疼痛,从而提高病人的愈合效果。补片植入人体使得手术成为无张力修补术,补片的重要性使得补片成为手术和预后的关键因素。

目前,补片采用外周与人体组织固定,以此来抵御内脏器官的压力。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补片外周与人体组织的缝合要求高;补片材质强度要求高,不能最大程度上轻质量;补片受力面大,受力不均,发生形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力疝气补片,引入磁力作为抵御内脏器官的压力的一种方式,一方面,改变补片整体受力的被动局面,使得补片在最薄弱处形成较大的反作用力,巧妙的降低了手术中的缝合要求,降低了补片材质强度要求;另一方面,降低内脏器官对腹壁的压力,有助于腹壁的康复,有助于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在补片上浸润附着生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力疝气补片,补片本体上设置磁体,所述磁体为圆形片,所述磁体中心设置贯穿所述磁体的磁孔。

优选:所述补片本体的制备材料可以为不可吸收的人工合成网、体内可吸收的人工网状补片、生物组织提取工程支架三者之一或者其结合。本发明对补片材料不做具体限定,任何适用于本发明结构要求的补片材料都可以应用于本发明。

优选:所述补片本体为网状结构,网孔均匀分布。

优选:所述磁体为圆形片,圆形片两面分别为两极。

优选:所述磁体外部覆盖人体适应性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磁体两面分别设置上盖片和下盖片,所述上盖片具有突出所述磁体的上盖沿,所述下盖片具有突出所述磁体的下盖沿,所述上盖沿和所述下盖沿均具有穿线孔,所述上盖沿设置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片为与所述补片本体1接触的面。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和所述穿线孔数量均有一个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与磁力疝气补片配合使用的磁力手术刀,磁力板和磁体之间的吸引力,实现位置的准确固定,刀片旋转一周拆除所有缝合线,使手术操作简单方便。

磁力手术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磁力板和刀片,所述磁力板为圆片状,所述磁力板中心下固定有凸柱,所述磁力板中心上轴承连接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电机,所述转轴一侧依次固定连接横杆、竖杆、刀片。

进一步地,所述磁力板为磁铁或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和所述刀片平行于所述磁力板,所述竖杆垂直于所述磁力板。

进一步地,所述凸柱能够插入所述磁孔中,所述刀片能够由所述缺口放入所述上盖沿和所述下盖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连接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引入磁力作为抵御内脏器官的压力的一种方式,一方面,改变补片整体受力的被动局面,使得补片在最薄弱处形成较大的反作用力,巧妙的降低了手术中的缝合要求,降低了补片材质强度要求;另一方面,降低内脏器官对腹壁的压力,有助于腹壁的康复,有助于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在补片上浸润附着生长。

2.磁孔的设计一方面提供给体液等的交流通道,不至于使磁体两面隔绝过大,另一方面是磁力手术刀凸柱的插入位置,方便刀片的准确安装。

3.上盖沿和下盖沿形成的空间,一方面提供穿线孔的位置,使磁体在补片本体上固定方便,另一方面在空间内使缝合线暴露,容易割断,第三方面,提供刀片的容纳空间,刀片转动割断缝合线但不会伤到组织器官和补片本体。

4.磁体与体外磁体配合使用,弥补现有补片只能通过补片周边与人体组织固定抵御内脏器官压力的缺陷,磁体置于受压最大的位置,通过与体外磁体之间的吸引或排斥力来抵御内脏压力,这一设计的意义是重大的:对补片来讲,改变单一作用方式,在受压最大的部位精准作用,磁力的引入使得缝合要求和补片本体材质强度的要求并不迫切,由此带来手术时间极大地缩短,使补片本体在同种强度要求下可以更加轻质量。对内脏器官来讲,补片本体外周拉力和磁力共同作用保障内脏器官的复位。对腹壁来讲,降低内脏器官对腹壁的压力,有助于腹壁的康复,有助于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在补片上浸润附着生长。

5.缺口设置由多个,方便磁力手术刀安装。

6.磁体设计为薄片状,质量轻,降低体内异物感,作用面大,固定容易。

7.磁体外部覆盖人体适应性材料,防止磁体与人体直接接触发生炎症。

8.磁力板可以为磁铁或线圈,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使安装前避免磁力的影响,在调整好刀片位置后通电更加方便磁力手术刀安装。

9.磁力疝气补片和磁力手术刀在设计时共同考虑,使放入和取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补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磁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磁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磁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磁力手术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1.补片本体,2.磁体,3.磁孔,4.上盖片,5.下盖片,6.上盖沿,7.下盖沿,8.缺口,9.穿线孔,10.磁力板,11.凸柱,12.转轴,13.电机,14.把手,15.横杆,16.竖杆,17.刀片,20a.体外磁体一,20b.体外磁体二,22.内脏器官,23.腹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3、4所示,一种磁力疝气补片,补片本体1上设置磁体2,所述磁体2为圆形片,所述磁体2中心设置贯穿所述磁体2的磁孔3。

优选:所述补片本体1的制备材料可以为不可吸收的人工合成网、体内可吸收的人工网状补片、生物组织提取工程支架三者之一或者其结合。本发明对补片材料不做具体限定,任何适用于本发明结构要求的补片材料都可以应用于本发明。

优选:所述补片本体1为网状结构,网孔均匀分布。

优选:所述磁体2为圆形片,圆形片两面分别为两极。

优选:所述磁体2外部覆盖人体适应性材料。

实施例二

如图2、3、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磁体2两面分别设置上盖片4和下盖片5,所述上盖片4具有突出所述磁体2的上盖沿6,所述下盖片5具有突出所述磁体2的下盖沿7,所述上盖沿6和所述下盖沿7均具有穿线孔9,所述上盖沿6设置缺口8。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片5为与所述补片本体1接触的面。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8和所述穿线孔9数量均有一个以上。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一种与磁力疝气补片配合使用的磁力手术刀,包括磁力板10和刀片17,所述磁力板10为圆片状,所述磁力板10中心下固定有凸柱11,所述磁力板10中心上轴承连接转轴12,所述转轴12上连接电机13,所述转轴12一侧依次固定连接横杆15、竖杆16、刀片17。所述横杆15远离所述转轴12的一端伸展到所述上盖沿6外。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磁力板10为磁铁或线圈。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横杆15和所述刀片17平行于所述磁力板10,所述竖杆16垂直于所述磁力板10。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所述凸柱11能够插入所述磁孔3中,所述刀片17能够由所述缺口8放入所述上盖沿6和所述下盖沿7之间。

实施例七

在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或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所述电机13连接把手14。

本发明补片的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补片本体1放入体内并将外周与组织缝合固定,然后将磁体2固定到补片本体1承受的压力最大的地方,也可以将磁体2先固定到补片本体1,然后再将补片本体1外周缝合固定。内脏器官22对磁体2有向腹壁23的压力,在体外穿戴或捆绑体外磁体一20a和/或体外磁体二20b,体外磁体一20a与磁体2之间为斥力,体外磁体二20b与磁体2之间为引力,体外磁体一20a和体外磁体二20b根据需要可以选择设置其一或二者都选。在磁力的作用下磁体2使内脏器官22归位,使腹壁23和补片本体1减轻压力。

与磁力疝气补片配合使用的磁力手术刀的工作原理为:

将凸柱11和刀片17分别对准磁孔3和缺口8,磁力板10和磁体2之间吸引力使二者系在一起,凸柱11插到磁孔3中,刀片17通过缺口8卡到所述上盖沿6和所述下盖沿7之间。发动电机13带动转轴12使得刀片17在缺口8内旋转,将缝合线割断,磁体2吸在磁力板10上被取出。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