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红霉素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4272发布日期:2019-05-17 21:20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罗红霉素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罗红霉素为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其抗菌谱与抗菌能力基本与红霉素相当。具有口服吸收好,对酸较稳定等特点。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敏感菌所致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和宫颈炎;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罗红霉素的基本信息如下:

化学中文名:9-{o-[(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肟基}红霉素

分子式:c41h76n2o5

分子量:837.05

结构如下式一所示:

现在国内罗红霉素的口服制剂主要为口服片剂和口服硬胶囊剂,口服硬胶囊剂的的常用规格为150mg,罗红霉素胶囊生产厂家众多,但不同的厂家生产的样品质量差异较大,尤其是溶出度很多厂家的产品在储存的过程中会发生黏连,结团最后导致溶出不合格。

公开号为cn106138009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罗红霉素胶囊及其制备工艺,其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成颗粒后然后充填于胶囊中,其配方由罗红霉素、淀粉、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增溶剂聚山梨酯20混合后加入乙醇制粒,其工艺复杂,且罗红霉素胶囊在ph5.5的溶出介质中溶解性较好,加入聚山梨酯20作用不明显,罗红霉素胶囊溶出度的主要问题是储存时间长后溶出时在篮中黏连成团不合格,此方法并不能解决储存过程溶出度不合格的情况。另外,公开号为cn104739792a的专利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罗红霉素分散片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取罗红霉素、预胶化淀粉、十二烷基硫酸钠预研磨,加入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合,加入乙醇水溶液,湿法造粒,干燥,过20~60目筛,将预混合颗粒料和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混合,压片,制得罗红霉素片剂。此方法制备的为分散片,振摇分散开后服用,其主要解决口服片剂吞服困难的问题。

罗红霉素在水中微溶,但其在肠溶液中溶解和吸收均较好,经过研究发明人意外发现罗红霉素和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和二氧化硅、滑石粉、硬脂酸镁组合时,能改善溶出发生黏连,溶出不合格的情况。

基于上述理由,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通过大量试验对辅料筛选和工艺优化,提供了一种罗红霉素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胶囊装量差异小,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其溶出度在有效期内的45min大于80%。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罗红霉素胶囊剂,由罗红霉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二氧化硅、滑石粉和硬脂酸镁组成。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罗红霉素和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的含水量均低于1.5%。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罗红霉素和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的含水量均低于1%。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罗红霉素的粒径分布d90小于120μm。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二氧化硅优选为重质型二氧化硅。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罗红霉素和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30:1。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罗红霉素与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1~1.4。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硬脂酸镁的用量占所述胶囊剂重量的0.2~0.4%。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所述罗红霉素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将所述罗红霉素与二氧化硅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滑石粉和硬脂酸镁,再次混合均匀,填充于胶囊壳中,制得所述的罗红霉素胶囊剂。

本发明采用直接混合填充胶囊,工艺操作简单且能更好解决溶出度储存期的变化。而且本发明上述方法上机充填胶囊工艺稳定,装量差异符合要求。且溶出度测定过程不会出现成团导致溶出不合格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罗红霉素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含罗红霉素胶囊剂,疗效确定、质量稳定,溶出度45min内大于80%。

(2)本发明的含罗红霉素的口服胶囊剂生产工艺简单,工艺耐受性好,胶囊充填重量差异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案例在以本发明技术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现给出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来说明本发明具有创造性,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案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申请中所用的表示用量、百分比的所有数字、以及其他数值,在所有情况下都应理解为以词语“大约”所修饰。因此,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列出的数字参数都是近似值,其可能会根据试图获得的理想性质的不同而加以改变。各个数字参数至少应被看作是根据所报告的有效数字和通过常规的四舍五入方法而获得的。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罗红霉素胶囊内容物的组成如下:

上述所述罗红霉素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罗红霉素与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分别干燥至水分低于1.0%,称取罗红霉素与重质型二氧化硅于三维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称取处方量的滑石粉、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按250mg/粒装量填充于1#胶囊壳中,制成1000粒罗红霉素胶囊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罗红霉素胶囊内容物的组成如下:

上述所述罗红霉素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罗红霉素与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分别干燥至水分低于1.0%,称取罗红霉素与重质型二氧化硅于三维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称取处方量的滑石粉、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按250mg/粒装量填充于1#胶囊壳中,制成1000粒罗红霉素胶囊剂。

表1实施例1~2罗红霉素的粒径分布情况表

上述实施例制得的胶囊剂的溶出度测试:

溶出度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通则0931第二法篮法)测定。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溶出度测定仪

溶出介质:ph5.5的醋酸盐缓冲液(取0.04mol/l的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至5.5)。

溶出介质体积:900ml

转速:100转/min

取样时间:45min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67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6.5)-乙腈(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mm,取罗红霉素对照品和红霉素标准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lml中各约含lmg的混合溶液,取20μ1注入液相色谱仪,罗红霉素峰的保留时间约为14min,其与红霉素峰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0,罗红霉素峰与相对保留时间约为0.95处杂质峰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0,与相对保留时间约为1.2处杂质峰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2.0。

供试品溶液:45min取溶液适量,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另取罗红霉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溶出介质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lml中约含0.16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取上述两种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计算每粒的溶出度。

实施例1~2溶出度测定结果如下:

表2实施例1、实施例2的溶出度检测结果表

由上述表2结果可知,实施例1、2经过长期和加速3月考察,其溶出度结果均符合要求。说明本实施例很好的解决了产品溶出不合格的现象。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该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所限定的过程、性质或组分,因为这些实施方案以及其他的描述仅仅是为了示意性说明本发明的特定方面。实际上,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明显能够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出的各种改变都涵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