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视窗的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8400发布日期:2019-04-17 03:1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具有视窗的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视窗的活检针。



背景技术:

骨与软组织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下降,早期发现、正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正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结合。其中,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

穿刺活检手术中,手术人员在手术准备和手术过程中,需要佩戴指定的手术手套,而且手术人员的手指粗细各不相同,手指放置在对应的手位处,或存在一定的不便和不合适。将活检针准备好,并将其上弦置于待取样状态,此过程需要仔细观察产品是否是手术所需参数。现有产品手位不够开放,档位提示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视窗的活检针,能够适应不同医生佩戴手套后手指粗细,且抓握方便,而且显示档位的方式通过可视窗形式的结构,更容易方便的观察到档位的位置,提供正确的手术参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视窗的活检针。

本发明的具有视窗的活检针,包括:外壳和穿刺针,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能往复移动的外针座,所述外针座上沿所述移动的方向设置有多个档位指示,所述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设置有与所述档位指示相对应的可视窗。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两侧沿所述底座轴向对称地设置有第一手持部,所述第一手持部上设置有开口朝向远离所述底座方向的弧形槽。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针口;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内针座。

可选地,所述内针座包括插入所述外壳内的长条形插片组件以及第二手持部,所述插片组件远离所述第二手持部的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二手持部靠近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内针插孔。

可选地,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第一出针口的一端设置第一插孔,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插片组件相配合,且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插孔贯通,所述插片组件通过所述第一插孔与进入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卡槽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块扣合的第三卡槽。

可选地,在所述底座上靠近所述第一插孔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卡槽上设置有压簧套,所述压簧套上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上方,所述弹簧上套设有外针座。

可选地,所述外针座与所述第一卡槽插接。

可选地,所述外针座与所述第一卡槽相近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档位指示相对应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可以与所述第三卡槽插接,在所述外针座远离所述第一出针口,且靠近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卡片;所述外针座远离弹簧,且靠近所述第一出针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出针口。

可选地,所述穿刺针包括外针组件和内针组件,且所述内针组件套设于所述外针组件内;所述外针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出针口内,所述外针组件贯穿所述第一出针口。

可选地,所述内针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内针插孔内,且所述内针组件依次贯穿所述压簧套、弹簧,外针座以及外针组件。

可选地,所述内针组件上间隔地设置有多条档位指示线。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第一手持部的弧形槽能够适应不同医生佩戴手套后手指粗细,使用时医生可以将手指放置在弧形槽内,这样抓握方便,而且通过所述可视窗可以观察到档位的位置,因此可以提供正确的手术参数。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视窗的活检针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视窗的活检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视窗的活检针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盖;2-弹簧;3-压簧套;4-内针座;41-第二手持部;42-插片组件;43-凸块;5-第一出针口;6-底座;61-弧形槽;62-第一插孔;7-外针座;71-档位指示;8-外针组件;9-内针组件;91-档位指示线;10-第二出针口;11-可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参考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发明的具有视窗的活检针,包括:外壳和穿刺针,外壳内设置有能往复移动的外针座7,外针座7沿移动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档位指示71。外针座7能够沿平行于进针的方向往复移动,在外针座7上,沿该移动方向设置有多个档位指示7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档位指示71的数量,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外针座7上设置有3个档位指示71,分别为0档、10档、20档。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1和底座6,上盖1设置有与档位指示71相对应的可视窗11(可视窗11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底座6的两侧沿底座6轴向对称地设置有第一手持部,第一手持部上设置有开口朝向远离所述底座6方向的弧形槽61;通过第一手持部的弧形槽61能够适应不同医生佩戴手套后手指粗细,使用时医生可以将手指放置在弧形槽61内,这样抓握方便,而且通过可视窗11可以观察到档位的位置,因此可以提供正确的手术参数。

外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针口5;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内针座4。内针座4包括插入外壳内的长条形插片组件42以及第二手持部41,插片组件42远离第二手持部41的一端设置有凸块43,第二手持部41靠近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内针插孔。

底座6远离第一出针口5的一端设置第一插孔62,底座6内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位于第一卡槽内,第二卡槽与插片组件42相配合,且第二卡槽与第一插孔62贯通,插片组件42通过第一插孔62与进入第二卡槽内;第二卡槽的端部设置有与凸块43扣合的第三卡槽,插片组件42可以在第二卡槽内滑动。

在底座6上靠近第一插孔62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卡槽,第四卡槽上设置有压簧套3(压簧套3沿轴向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内针插孔贯通),压簧套3上套设有弹簧2,且弹簧2位于第一卡槽的上方,弹簧2上套设有外针座7。

外针座7与第一卡槽插接,且外针座7可以在第一卡槽上滑动。

外针座7与第一卡槽相近的一侧设置有与档位指示71相对应的固定块,固定块可以与第三卡槽插接,在外针座7远离第一出针口5,且靠近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卡片,卡片可以卡在凸块43上,当活检针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向外拉第二手持部41,第二手持部41带动插片组件42在第二卡槽内滑动,进而凸块43带动外针座7向第二手持部41方向滑动,当固定块与第三卡槽插接时,可视窗11显示的是固定块对应的档位指示71;外针座7远离弹簧2,且靠近第一出针口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出针口10。

穿刺针包括外针组件8和内针组件9,且内针组件9套设于外针组件8内,内针组件9可以在外针组件8内移动。

外针组件8的一端位于第二出针口10内,外针组件8贯穿第一出针口5。

内针组件9的一端位于内针插孔内,且内针组件9依次贯穿压簧套3、弹簧2,外针座7以及外针组件8。

内针组件9上间隔地设置有多条档位指示线91,当可视窗11显示的是10档时,第一条档位指示线91从外壳出现,当可视窗11显示的是20档时,第二条档位指示线91从外壳出现,这样可更好的提示具有视窗的活检针所处的手术所需的活检参数。

本发明的具有视窗的活检针,在不使用时可视窗11对应的是0档位,使用时,医护人员一个手的食指和拇指握在第一手持部,另一个手的食指和拇指握在第二手持部41,并向外拉第二手持部41,第二手持部41带动插片组件42在第二卡槽内滑动,进而凸块43带动外针座7向第二手持部41方向滑动,当固定块与第三卡槽插接时,可视窗11显示的是固定块对应的档位指示71,即可视窗11显示的是10档,同时内针座4带动内针组件9向第二手持部41的方向移动,当需要取的组织较多时,继续拉动第二手持部41,直至可视窗11显示的是20档,然后将食指和中指置于第一手持部的弧形槽61处,大拇指推动内针座4向前推动,直至将外针组件8激发,此时取样过程完成。因此本发明的具有视窗的活检针,不仅可以适应不同医生佩戴手套后手指粗细,且抓握方便;而且显示档位指示的方式为可视窗形式的结构,更容易方便的观察到档位指示的位置,能够提供正确的手术参数;同时在使用时,内针组件露出对应数量的档位指示线,可更好的提示具有视窗的活检针所处的手术所需的活检参数。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