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颤检测记录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8043发布日期:2019-05-31 19:42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震颤检测记录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震颤检测记录分析仪。



背景技术:

震颤,在西医学领域中被作为诊断学的一个具有诊断意义的名称。震颤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是居高不下,尤其是帕金森病。我国帕金森病的患者已超过200万,且正以每年10万的速度在递增。意向性震颤、扑翼样震颤、特发性震颤、老年性震颤的发病率也不容忽视。

但是,目前尚无一项技术可作为震颤的客观评估标准。临床上医生只能通过肉眼观察对震颤进行一个主观的经验性判断,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肌电图作为神经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项检查方法,对肌肉的颤动有一定的检测功能,但其主要侧重于检查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等,用以判断神经元、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肌肉收缩时会产生微弱电流,在皮肤的适当位置置入电极,可以测定相应神经所对应支配肌肉的电流,电流随时间强度变化的曲线称之为肌电图。所以肌电图解决的问题主要为:1、哪块肌肉有异常电位,2、此肌肉属于哪条神经支配,3、异常肌电的性质如何。而震颤所需记录的是未知的一组或数组肌肉群在三维空间里形成的不自主运动轨迹,侧重记录其运动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等。所以肌电图不能作为临床上对震颤进行客观评估的一项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震颤检测记录分析仪。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震颤检测记录分析仪,其特点在于,其包括震颤检测装置、信号中继器和终端显示设备。

所述震颤检测装置包括左手环、左指环、右手环、右指环和游离贴片,所述左手环包括左手环壳体和内置的第一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第一单片机和第一蓝牙模块,所述右手环包括右手环壳体和内置的第二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第二单片机和第二蓝牙模块,所述左指环包括左指环壳体和内置的第三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所述右指环包括右指环壳体和内置的第四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所述游离贴片包括贴片本体和内置的第五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所述信号中继器包括第三蓝牙模块、第四蓝牙模块、第三单片机和第五蓝牙模块,所述终端显示设备含有第六蓝牙模块。

所述第一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和第三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分别用于感应左手腕的颤动和左手指的颤动并将左手腕颤动信息和左手指颤动信息传输至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二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和第四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分别用于感应右手腕的颤动和右手指的颤动并将右手腕颤动信息和右手指颤动信息传输至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五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用于感应头部的颤动并将头部颤动信息传输至第一单片机或第二单片机。

所述第一单片机用于将左手腕颤动信息和左手指颤动信息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三蓝牙模块传输至第三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用于将右手腕颤动信息和右手指颤动信息通过第二蓝牙模块和第四蓝牙模块传输至第三单片机,第一单片机或第二单片机将头部颤动信息传输至第三单片机,所述第三单片机用于对收到的左手腕颤动信息、左手指颤动信息、右手腕颤动信息、右手指颤动信息和头部颤动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一路数据流通过第五蓝牙模块和第六蓝牙模块传输至终端显示设备。

所述终端显示设备用于对一路数据流进行数据分析,进行曲线显示,计算振幅、振频、持续时间等诊断参数并显示数值。

较佳地,所述数据处理包括去干扰、带通滤波和数据整合。

较佳地,所述终端显示设备用于控制震颤检测装置和信号中继器的工作状态。

较佳地,所述左手环、右手环和信号中继器均内置有电池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电池的充放电。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填补了目前临床上尚无一项技术可作为震颤的客观评估标准的空白,将震颤的频率、幅度、持续时间、三维运动轨迹等指标数字化、图形化,为震颤相关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效果观察随访、预后判断等提供了客观的数据,大大提高了诊治能力和工作效率。

2、避免了既往临床上对震颤经验性判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可降低如歇斯底里(hysteria癔病)发作的假性震颤而导致的误诊率,也可降低疾病早期因肉眼尚无法捕捉到细小震颤而导致的漏诊率。

3、将“震颤”这一诊断名称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给震颤相关疾病的科研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4、便于教学及临床病例讨论,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5、操作简单、灵活、方便,对工作环境没有特殊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震颤检测记录分析仪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震颤检测记录分析仪,其包括震颤检测装置10、信号中继器20和终端显示设备30。

所述震颤检测装置10包括左手环11、左指环12、右手环13、右指环14和游离贴片15,所述左手环11包括左手环壳体和内置的第一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111、第一单片机112和第一蓝牙模块113,所述左指环12包括左指环壳体和内置的第三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121,所述右手环13包括右手环壳体和内置的第二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131、第二单片机132和第二蓝牙模块133,所述右指环14包括右指环壳体和内置的第四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141,所述游离贴片15包括贴片本体和内置的第五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151,所述游离贴片15可贴设于人头部的下颌部。

所述信号中继器20包括第三蓝牙模块21、第四蓝牙模块22、第三单片机23和第五蓝牙模块24。

所述终端显示设备30含有第六蓝牙模块31。

所述第一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111用于感应左手腕的颤动并将左手腕颤动信息传输至第一单片机112。

所述第三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121用于感应左手指的颤动并将左手指颤动信息传输至第一单片机112。

所述第二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131用于感应右手腕的颤动并将右手腕颤动信息传输至第二单片机132。

所述第四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141用于感应右手指的颤动并将右手指颤动信息传输至第二单片机132。

所述第五陀螺仪位置震动感应器151用于感应头部的颤动并将头部颤动信息传输至第一单片机112或第二单片机132。

所述第一单片机112用于将左手腕颤动信息和左手指颤动信息通过第一蓝牙模块113和第三蓝牙模块21传输至第三单片机23,所述第二单片机132用于将右手腕颤动信息和右手指颤动信息通过第二蓝牙模块133和第四蓝牙模块22传输至第三单片机23。

所述第一单片机112或第二单片机132将头部颤动信息传输至第三单片机23,所述第三单片机23用于对收到的左手腕颤动信息、左手指颤动信息、右手腕颤动信息、右手指颤动信息和头部颤动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如去干扰、带通滤波和数据整合,并将处理后的一路数据流通过第五蓝牙模块24和第六蓝牙模块31传输至终端显示设备30。

所述终端显示设备30用于对一路数据流进行数据分析,进行曲线显示,计算振幅、振频、持续时间等诊断参数并显示数值。

所述终端显示设备30还用于控制震颤检测装置和信号中继器的工作状态,如工作、休眠、关机。

此外,所述左手环11、右手环13和信号中继器20均内置有电池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电池的充放电。

本方案中,每个手环用包含数据线和供电线的连接线连接对应的指环,指环可自由地被安置到需检测的任一手指的任何部位。另有一带有长导线的游离贴片15,游离贴片15内置一个陀螺仪位置振动感应器,长导线一头可插入左手环11或右手环13上预留的插孔,以获得电源并传输数据,游离贴片15可置于下颌部,用于检测下颌部震颤。

综上共计有五个陀螺仪位置振动感应器(两个手环、两个指环、一个游离贴片,各内置有一个陀螺仪位置振动感应器),可即时精确地记录被检查者双手及头部的颤动,将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等数据传入手环内,进行数字化的转换。两个手环将数字信号传输进入信号中继盒,将信号综合并分析,再传输入pad或电脑,可显示图形、数据、形成大致判断结论,并可存储。给出的图形数据和判断结论可为医生作出初步诊断提供一个客观的诊断依据。

信号中继器20和终端显示设备30之间的连接方式,除了蓝牙连接方式,还可采用一种数据线连接方式,速度和稳定性更优,而且设计加工也更简单。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