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艾叶提取物的一元气雾剂及其使用的喷雾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1667发布日期:2019-08-20 20:2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艾叶提取物的一元气雾剂及其使用的喷雾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雾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艾叶提取物的一元气雾剂及其使用的喷雾瓶。



背景技术:

化妆品体系营养丰富,化妆品开封之后普遍存在保质期不长,极易遭到细菌滋生,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下,一个月左右就无法使用。

目前,现有的对化妆品的防腐处理通过在化妆品中添加防腐剂对细菌等微生物起到灭杀作用,从而以延长化妆品或者护肤产品的储存时间。但是目前常用的一些防腐剂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艾叶提取物的一元气雾剂及其使用的喷雾瓶,通过添加艾叶提取物以及天然防腐剂进行复配,气雾剂在起到保湿作用的同时,其防腐抑菌能力可以有效地得到提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应用艾叶提取物的一元气雾剂,所述气雾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艾草是一味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又名艾蒿、医草等,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艾草具有驱邪、净化之功效,还有温经活络、驱寒止痛、美容养颜、延缓衰老之功能。将艾叶用水蒸气熏蒸脸部可使肌肤干燥得以改善,而艾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假丝酵母和黑曲霉均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尤其对金葡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对耐药金葡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对耐药金葡菌有明显的抑菌和耐药逆转作用,艾叶提取物在辅助气雾剂进行防腐抑菌的作用的同时,其也可以作为改善人体肌肤的有效成分。

保湿剂和水为气雾剂的主要成分,对人体的肌肤起到补水、锁水的作用,改善皮肤干燥。

天然防腐剂和艾草提取物共同协同对气雾剂起到增效防腐的作用,且天然防腐剂对于人体的肌肤的过敏性刺激较低,更加安全。

氮气比较稳定且价格低廉,气雾剂中的组分在氮气中不易发生氧化等反应而失效,且也可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有氧呼吸,从而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

功能助剂用于添加气雾剂除了保湿以外的功能,以提高气雾剂的适用人群范围,提高气雾剂的竞争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湿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甘油和二丙二醇在气雾剂中作为溶剂存在,其与水互溶后对于艾叶提取物与其他组分之间的互溶具有增效作用,而且甘油和二丙二醇具有保湿的作用,可以提高水分在气雾中的存留时间,使气雾在喷涂在皮肤表面时,可以持久有效改善皮肤干燥状态。辛甘醇也就是1,4-辛二醇,其属于烷烃二醇类,而烷烃二醇类除了具有保湿的功效外,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而且辛甘醇与防腐剂进行复配使用时,其对于防腐剂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防腐剂的抑菌防腐能力。甜菜碱在水溶液中可以形成较强的氢键,羧基吸引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吸附的水分子在两种相反的力作用下按立体方向分布在甜菜碱周围。甜菜碱与与一分子水结合后,这一分子水也容易被另一分子水取代,所以当物理条件改变时,甜菜碱很容易将水分子释放到周边的环境中,从而更加有利于皮肤表面水分子的平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天然防腐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羟基苯乙酮是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其对于真菌具有较强的杀灭能力,而且其在较广泛的ph和温度范围内都比较稳定。银杏内脂也是天然植物防腐添加剂,对于细菌等微生物也具有较强的杀灭能力。鱼精蛋白是一种碱性蛋白,其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显示出较为良好的抑菌能力,气雾剂的环境偏碱性,鱼精蛋白的杀菌灭菌能力较好。2,6-二甲基-1,4-对苯醌是一种广谱性的防腐剂,其通过淡竹、刚竹等原料进行提取得到,对于细菌的抑制与杀灭作用能力,且在其热稳定性也很好,在温度较高的状况下,可以使气雾剂依旧保持就好的抗菌抑菌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功能助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红没药醇60~80%;

岩兰草醇10~20%;

灵猫香1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没药醇是自然界存在较多的倍半萜化合物之一,其具有消炎灭菌的作用,对于气雾剂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除了消炎灭菌外,红没药醇也是一种稳定性较好的定香剂,红没药醇的香气清淡愉快,使得气雾剂具有一定的香味,可以起到除臭的作用。

岩兰草醇是从岩兰草中提取的一种物质,其对于人体具有一定的镇定作用,能够强化红血球唤醒身体的技能,改善人体的状态。而且岩兰草醇具有浓郁的辛香味,红没药醇的香味可以掩盖遮蔽一部分岩兰草醇的味道,但是岩兰草醇亦可以进入人体,令人神经得到振奋。而且其具有驱蚊赶蝇的作用,可以在夏日对人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灵猫香是一种中药,其具有行气、活血、安神、止痛的功效,且灵猫香是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其与红没药醇和岩兰草醇复配后,红没药醇与岩兰草醇提高了灵猫香的分散以及溶解能力,使得灵猫香更加均匀地分散在气雾剂中,使得使用的灵猫香可以更加均匀地分散在皮肤表面。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艾叶提取物的通过半仿生浸提水蒸气蒸馏提取过滤技术进行提取,所述提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65~75g艾叶粉粒,加入四口烧瓶中,固定在电热套中;

步骤(2):加入与艾叶粉粒重量比为(8~12)∶1的蒸馏水,然后用醋酸调节ph=1.8~2.2后缓慢升温,回流2.5~3h,降温,过滤,得到水相a备用,固体倒回烧瓶中;

步骤(3):加入与艾叶粉粒重量比为(5~7)∶1的蒸馏水,用醋酸调节ph=1.8~2.2后缓慢升温,回流1.2~1.6h,降温,过滤,得到水相b备用,固体倒回烧瓶中;

步骤(4):加入与艾叶粉粒重量比为(5~7)∶1的蒸馏水,用草木灰调节ph=8~9后缓慢升温,回流0.55~0.75h,降温,过滤,得到水相c备用,固体丢弃;

步骤(5):将三份水相a、b、c混合提纯后得到艾叶提取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5)提纯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得三份水相a、b、c混合,然后蒸馏,再收集馏出液,当收集400ml~550ml馏出液后,停止蒸馏;

s2:用280~320ml乙酸乙酯分3次萃取步骤s1中得到的馏出液,有机相合并后,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再经过旋蒸除去乙酸乙酯,得到艾叶提取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艾叶通过半仿生浸提水蒸气蒸馏提取过滤技术进行提取,可以保存艾叶中的大部分有效成分。艾叶中的有效成分在酸性条件下的溶出提取率更高,所以艾叶在提取过程中经过两次酸液提取,使得有效成分得到充分的提取。然后再用碱将部分在碱性条件下的溶出提取率更好的成分提取,并且碱可以将部分残留的酸进行中和,使得最后三者提取液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的酸碱适中。最后在将艾叶提取物进行提纯,得到杂质含量较少的提取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5)提纯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得三份水相a、b、c混合,然后减压蒸馏,并收集60~70℃馏出液;

s2:步骤s1中的馏出液静置20~28h,然后把液体上层的油层分离,取下层清液;

s3:将下层清液在3~5℃下放置5~7天,再取上层纯净萃取液,得到艾叶提取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纯通过蒸馏静置长时间后的得到的清液中的色素基本除去,使得提取物更加纯净,且相对操作更加简单。

一种使用一元气雾剂的喷雾瓶,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上的喷管,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包覆所述喷管的喷雾座,所述喷管上套设有压管,所述压管上设置有与其连通且伸出喷雾座的喷头,所述喷雾座上铰接有用于按压所述压管的按压块,所述按压块远离所述喷雾座的一端斜向下延伸形成加长按压柄。

所述喷头上水平地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垂直地设置有与所述压管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按压块内壁上间隔设置有两块限位板,所述第一连接管嵌设在两块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对称地设置有用于抵触在限位板边沿上的限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后背进行喷涂时,使用者握住罐体下侧,将罐体放至后背处,由于罐体较长,此时喷头能够较好地对准后背中部,然后通过使用手指便能抵触在加长按压柄上,按压后使得压管下压,此时压管抵紧在喷管上,使得气雾剂通过压管流动至喷头中,从而喷涂至后背上,使得使用者能够较为简便地对后背进行喷涂,便于喷涂气雾剂。

按压块在转动时,第一连接管嵌入至两个限位板之间,对喷头在垂直于限位板的方向上进行限位,且限位板的边沿将会抵紧在限位柱上,按压块转动时,限位柱将会与限位板相对滑移,并且由于压管套设在喷管上,便能将气雾剂从喷管中喷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喷雾座周向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抵触板,所述按压块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抵触在所述抵触板上侧的定位板,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按压块的定位结构。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中心对称设置在喷雾座内壁上的形变条、设置在固定座上且用于抵触在形变条下端的第一形变块、设置在其中一个限位板上的第一锁止板,以及设置在固定座上且用于抵触在第一锁止板上的第二锁止板,所述形变条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存在间隙,且此间隙小于所述第一形变块的高度。

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在固定座上的第二形变块与挡块,所述第二形变块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形变块相同,所述挡块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形变条长度的四分之一。

所述固定座上且位于所述抵触板中心对称处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管嵌入的支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有加长按压柄,无法在罐体上套设盖子,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由于误碰等原因按压在加长按压柄上,引起气雾剂误喷。使用完毕后,可周向转动喷雾座,而固定座静止不动,此时按压块、喷头将会随喷雾座进行转动,而当定位板抵触在抵触板上方时,按压块被定位结构固定在固定座上,此时若误压在加长按压柄上时,定位板与抵触板相互抵紧,按压块无法下压,便能防止此时气雾剂被喷出。

转动喷雾座时,当定位板转动至抵触板上方时,形变条下端抵触在第一形变块上后,形变条弯曲形变,当形变条与固定座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一形变块的高度时,形变条将会运动至第一形变块的另一侧,同时随限位板转动的第一锁止板将会抵触在第二锁止板上,限制喷雾座继续转动,从而对喷雾座正反方向上进行定位,继而对按压块进行锁止,而需要进行喷涂时,反向转动喷雾座使得形变条再次回到第一形变块的另一侧后,定位板脱离抵触板,便能进行按压喷涂。

当需要进行喷涂时,喷雾座反向转动后,形变条下端将会抵触在第二形变块上,继续转动后形变条将会运动至第二形变块的另一侧,此时将会抵触在挡块上,由于挡块的高度不小于形变条长度的四分之一,形变条无法通过形变继续进行转动,故能对喷雾座在周向进行定位,便于喷涂。

转动喷雾座使得定位板运动至抵触板上侧时,第一连接管将会位于支撑槽上方,当误压时,定位板抵触在抵触板上侧时,若定位板脱离抵触板,第一连接管也将嵌入至嵌槽中,进一步减小误喷的可能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雾座上具有供所述喷头伸出的喷孔,所述按压块远离所述加长按压柄的一端间隔设置有两根转动杆,所述喷雾座内壁上且位于喷孔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两根所述转动杆嵌设在两根支撑杆之间,两根所述转动杆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间隔设置有两根卡条,两根所述卡条的中部朝相互靠近一侧凸出,所述转动轴嵌设在两根卡条之间。

所述喷雾座上具有与所述按压块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喷雾座内壁上且位于安装孔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顶块,所述定位板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抵触在第一顶块上的第二顶块。

所述抵触板一端的边沿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第二顶块下侧设置为与其适配的斜面。

所述加长按压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根加强筋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按压块时,将两根转动杆嵌设在两根支撑杆之间,并将转动轴嵌入至两根卡条之间,当转动轴抵触在两根卡条的凸出处时,卡条将会外扩形变,转动轴将会嵌入至支撑杆与卡条的连接处,从而固定在支撑杆上,实现按压块铰接在喷雾座上。

按压块在转动时,将会在安装孔内运动,且第二顶块将会抵触在第一顶块上,防止按压块朝上脱离安装孔的可能性。

喷雾座在转动时,第二顶块上的斜面将会先抵触在抵触板的边沿上,将朝向弯曲的按压块逐渐引导至抵触板上方,便于锁止,提高实用便捷性。

加强筋条能够增强加长按压柄的结构强度,减小在使用过程中加长按压柄断裂的可能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添加艾叶提取物以及天然防腐剂进行复配,气雾剂在起到保湿作用的同时,其防腐抑菌能力可以有效地得到提升;

2、气雾剂中添加的功能助剂使得气雾剂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具备更多的功能,以增加适应人群范围;

3.喷头能够较好地对准后背中部,然后通过使用手指便能抵触在加长按压柄上,按压后使得压管下压,此时压管抵紧在喷管上,使得气雾剂通过压管流动至喷头中,从而喷涂至后背上,使得使用者能够较为简便地对后背进行喷涂,便于喷涂气雾剂;

4.当使用完毕后,可转动喷雾座,使得定位板运动至抵触板上侧,并使得形变条对喷雾座在周向进行限位,当误压在加长按压柄上时,定位板与抵触板相互抵紧,按压块无法下压,便能防止此时气雾剂被喷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隐藏了罐体和固定座后的仰视图;

图4是按压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喷雾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隐藏了喷雾座与按压块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固定座;

图7是按压块锁止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8是按压块打开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罐体;110、喷管;120、凸缘;121、固定座;122、安装管;130、喷雾座;131、卡片;132、卡槽;133、安装孔;134、按压块;135、加长按压柄;136、加强筋条;137、喷孔;140、转动杆;141、支撑杆;142、转动轴;143、卡条;144、第一顶块;145、第二顶块;150、压管;151、喷头;152、第一连接管;153、第二连接管;154、限位板;155、限位柱;160、抵触板;161、定位板;162、支撑块;163、支撑槽;171、形变条;172、第一形变块;173、第一锁止板;174、第二锁止板;175、第二形变块;176、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应用艾叶提取物的一元气雾剂及其使用的喷雾瓶,其中一种应用艾叶提取物的一元气雾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艾叶提取物1%、保湿剂4%、天然防腐剂0.1%、氮气0.5%、功能助剂0.5%、水93.9%。

艾叶提取物的通过半仿生浸提水蒸气蒸馏提取过滤技术进行提取,所述提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70g艾叶粉粒,加入四口烧瓶中,固定在电热套中;

步骤(2):加入与艾叶粉粒重量比为10∶1的蒸馏水,然后用醋酸调节ph=2后缓慢升温,回流3h,降温,过滤,得到水相a备用,固体倒回烧瓶中;

步骤(3):加入与艾叶粉粒重量比为6∶1的蒸馏水,用醋酸调节ph=2后缓慢升温,回流1.5h,降温,过滤,得到水相b备用,固体倒回烧瓶中;

步骤(4):加入与艾叶粉粒重量比为6∶1的蒸馏水,用草木灰调节ph=9后缓慢升温,回流0.75h,降温,过滤,得到水相c备用,固体丢弃;

步骤(5):提纯:

s1:将所得三份水相a、b、c混合,然后蒸馏,再收集馏出液,当收集500ml馏出液后,停止蒸馏;

s2:用300ml乙酸乙酯分3次萃取步骤s1中得到的馏出液,有机相合并后,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再经过旋蒸除去乙酸乙酯,得到艾叶提取物。

保湿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甘油50%、二丙二醇10%、辛甘醇10%、甜菜碱30%。

天然防腐剂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对羟基苯乙酮50%、银杏内脂25%、鱼精蛋白12%、2,6-二甲基-1,4-对苯醌13%。

功能助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红没药醇60%、岩兰草醇20%、灵猫香20%。

一种使用该一元气雾剂的喷雾瓶,参照图1、图2,包括罐体100、安装在罐体100上的喷管110,罐体100边沿设置有凸缘120,凸缘120上卡接配合有固定座121,固定座121的内壁与凸缘120过盈配合。固定座121上一体设置有供喷管110穿过的安装管122。

参照图3、图4、图5,固定座121上周向转动连接有包覆喷管110的喷雾座130,喷雾座130的内壁上沿周向一体设置有若干个卡片131,卡片13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固定座121边沿嵌入的卡槽132,喷雾座130嵌设在固定座121上,固定座121边沿嵌入至卡槽132中后实现转动。喷雾座130顶部具有安装孔133,喷雾座130上且位于安装孔133内铰接有按压块134,按压块134远离喷雾座130的一端斜向下延伸形成加长按压柄135,加长按压柄135内壁上一体设置有若干根加强筋条136。

按压块134远离加长按压柄135的一端一体设置有两根间隔设置的转动杆140,同时喷雾座130上开设有喷孔137,喷雾座130内壁上且位于喷孔137两侧一体设置有支撑杆141。两根转动杆140相互远离的一侧一体设置有转动轴142,转动轴142位于转动杆140下端,且两根转动杆140嵌设在两根支撑杆141之间,每根支撑杆141下端一体设置有两根卡条143。两根卡条143的中部朝相互靠近一侧凸出,转动轴142嵌设在两根卡条143之间时,抵触在凸出处后使得卡条143外扩后,嵌设在两根卡条143之间。

参照图3,喷管110上套设有压管150,且压管150穿设在安装管122内。压管150上设置有与其连通且伸出喷孔137的喷头151,喷头151上水平地一体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52,第一连接管152远离喷头151的一端垂直地设置有与压管150连通的第二连接管153。同时按压块134内壁上间隔地一体设置有两块限位板154,第一连接管152嵌设在两块限位板154之间,同时第二连接管153上对称地设置有用于抵触在限位板154边沿上的限位柱155。当按压加长按压柄135时,按压块134以转动轴142为轴转动,限位板154抵触在限位柱155上,限位柱155与限位板154相对滑动,且将会驱使压管150竖直向下运动,挤压喷管110,从而使得气雾剂依次通过第二连接管153、第一连接管152后通过喷头151喷出。

参照图4、图6,固定座121上一体设置有抵触板160,且按压块134内壁上一体设置有用于抵触在抵触板160上侧的定位板161,固定座12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按压块134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形变条171、第一形变块172、第一锁止板173,以及第二锁止板174,形变条171中心对称地一体设置在喷雾座130内壁上,第一形变块172一体设置在固定座121上,且与形变条171对应。形变条171下端与固定座121之间存在间隙,且此间隙小于第一形变块172的高度。第二锁止板174一体设置在固定座121上且位于抵触板160位于喷雾座130转动末端一侧,第一锁止板173一体设置在靠近第二锁止板174的那块限位板154上。固定座121上且位于抵触板160中心对称处一体设置有支撑块162,且支撑块162上开设有供第一连接管152嵌入的支撑槽163。

参照图3、图6、图7,喷雾座130内壁上且位于安装孔133的两侧均一体设置有第一顶块144,同时定位板161两侧均一体设置有用于抵触在第一顶块144上的第二顶块145。抵触板160远离第二锁止板174的一端的边沿倾斜向下设置,且第二顶块145下侧设置为与其适配的斜面。锁止按压块134时,转动喷雾座130,第二顶块145的斜面抵触在抵触板160边沿时,从而引导定位板161转动至抵触板160上方,此时形变条171下端抵触在第一形变块172上后,形变条171弯曲形变,当形变条171与固定座121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一形变块172的高度时,形变条171将会运动至第一形变块172的另一侧,同时随限位板154转动的第一锁止板173将会抵触在第二锁止板174上,限制喷雾座130继续转动,从而对喷雾座130正反方向上进行定位,继而对按压块134进行锁止。

参照图3、图6、图8,定位结构还包括沿周向间隔一体设置在固定座121上的第二形变块175与挡块176,第二形变块175的高度与第一形变块172相同,且挡块176的高度不小于形变条171长度的四分之一。当需要进行喷涂时,喷雾座130反向转动后,形变条171首先脱离第一形变块172,随后朝向第二形变块175上,形变条171下端将会抵触在第二形变块175上,继续转动后形变条171将会运动至第二形变块175的另一侧,此时将会抵触在挡块176上,由于挡块176的高度不小于形变条171长度的四分之一,形变条171无法通过形变继续进行转动,故能对喷雾座130在周向进行定位,便于喷涂。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进行喷涂时,转动喷雾座130,使得形变片嵌入至第二形变块175与挡块176之间,此时按压块134可以自由转动,使用者握住罐体100下侧,将罐体100放至后背处,由于罐体100较长,此时喷头151能够较好地对准后背中部,然后通过使用手指便能抵触在加长按压柄135上,按压后使得压管150下压,此时压管150抵紧在喷管110上,使得气雾剂剂通过压管150流动至喷头151中,从而喷涂至后背上,使得使用者能够较为简便地对后背进行喷涂,便于喷涂气雾剂。

喷涂完毕后,转动喷雾座130,此时第一锁止板173朝向第二锁止板174一侧运动,第二顶块145抵触在抵触板160边沿上,将会引导定位板161运动至抵触板160上方,同时第一连接管152将会位于支撑槽163上方,同时形变条171运动至第一形变块172的一侧,且第一锁止板173抵触在第二锁止板174上,抵触板160对定位板161起到限位作用,且按压块134被限位,使得形变条171对喷雾座130在周向进行限位,当误压在加长按压柄135上时,定位板161与抵触板160相互抵紧,按压块134无法下压,便能防止此时气雾剂被喷出。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艾叶提取物的提纯步骤如下:

s1:将所得三份水相a、b、c混合,然后减压蒸馏,并收集70℃馏出液;

s2:步骤s1中的馏出液静置24h,然后把液体上层的油层分离,取下层清液;

s3:将下层清液在3℃下放置7天,再取上层纯净萃取液,得到艾叶提取物。

实施例3~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气雾剂中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下表。

实施例8~1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保湿剂中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下表。

实施例14~1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天然防腐剂中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下表。

实施例20~2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功能助剂中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下表。

对比例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气雾剂的组分中未添加艾叶提取物;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气雾剂的组分中未添加天然防腐剂;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气雾剂的组分中未添加功能助剂。

检测方法

抗菌检测

根据抗菌活性测试常规方法,选择水作为溶剂载体,分别测试实施例1、2~6与对比例1~3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

按照抗菌活性测试方法配置100(mg/ml)样品溶液,并选择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代表性菌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进行系统的抗菌活性测试实验。

测试结果如下:

上表中,“+”代表具有明显抗菌活性,“+”越多,活性越强;“-”代表抗菌活性不明显,表格中的数字代表杀菌实验中抑菌圈的直径,数值越大,抑菌活性越强。.

结论:由上表可以得出,添加有艾草提取物的实施例1、实施例2~6中的气雾剂比对比例2中未添加艾草提取物的气雾剂相比抗菌活性更强,与对比例2对比可以得出,天然防腐剂的添加对于艾草提取物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防腐作用。

香味测试

随机选取100个人,再从100个人中随机选取10个人,然后分别对实施例1~5与对比例3中的气雾剂喷雾喷涂在手背上进行气味评价,评价等级从1-10表示香味的强度依次增加,并记录香味残留的时间。

结论:通过上表的数据可以得知,添加有功能助剂的香味强度高于未添加功能助剂的香味强度,说明功能助剂中的灵猫香和岩兰草醇起到了一定的增强香味能力的作用,且功能助剂添加后对于香味的在体表的留存时间也得到延长,说明功能助剂的效果较为持久,稳定性较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