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9747发布日期:2019-08-17 01:55阅读:10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和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我国普通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大约为10%,而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甚至在20%以上,已经达到或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很多其他疾病的产生,甚至对某些重大疾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控制和治疗这些疾病的过程中,控制尿酸水平成为了每个医生和患者都需要极为重视的事情。西药在治疗高尿酸血症过程中虽有较为明显的疗效,但其副作用也尤为显著。

西医治疗上都存在不良反应,轻则腹泻呕吐,重则引起一系列脏器功能不正常运行并导致死亡,而在中医治疗上,不仅能够起到降尿酸的作用,还有抗炎镇痛的功效,还能减轻肾脏病理组织变化,并且不论是内治,还是外治,多数治疗效果都优于西药组,且没有不良反应发生。于是,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优势非常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西药对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不足及副作用,提供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组合物,其安全有效,可弥补目前西医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不足。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供了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组合物,以质量计,包括以下组分:土茯苓5-8份、车前草5-8份、粉萆薢2-5份、苍术1-3份。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组合物的一种优选方案,以质量计,还包括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威灵仙1-4份、虎杖2-5份、黄柏1-4份。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组合物的一种优选方案,以质量计,包括以下组分:土茯苓5-8份、威灵仙1-4份、车前草5-8份、虎杖2-5份、粉萆薢2-5份、黄柏1-4份、苍术1-3份。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组合物的一种优选方案,以质量计,包括以下组分:土茯苓6-7份、威灵仙2-3份、车前草6-7份、虎杖3-4份、粉萆薢3-4份、黄柏1-4份、苍术1-3份。

本发明组合物制成颗粒剂、片剂、分散片、软胶囊剂、散剂、滴丸剂、凝胶剂或口服液体制剂。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各组分对应的比例称取药材,采用水提法、或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法进行提取,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后减压干燥,待冷却后,在40%以下湿度的环境中粉碎。

其中,

作为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提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称取的药材,加8-12倍水,提取2-3次,每次1-2h,合并滤液,浓缩,至浓度合适后减压干燥,待冷却后,在40%以下湿度的环境中粉碎。

作为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提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称取的药材加8-12倍水,提取2-3次,每次1-2h,过滤,合并滤液;

(2)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10,静置过夜后离心;

(3)在50℃-70℃浓缩至稠膏;

(4)50℃-70℃减压干燥,待冷却后,在40%以下湿度的环境中粉碎得干膏细粉。

作为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提醇沉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称取的药材加8-12倍量水,提取2-3次,每次1-2h,合并滤液,浓缩,加乙醇至70%,沉淀过夜,吸取上清液,浓缩,至浓度合适后真空干燥,待冷却后,在40%以下的环境中粉碎。

作为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醇提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称取的药材加8-12倍量70%乙醇,提取2-3次,每次1-3h,合并2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至浓度合适后减压干燥,待冷却后,在40%以下湿度的环境中粉碎。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拆方的实验研究结果,选用了效果显著的中药组合物,并且确定了最优组合。同时,对同一组分不同制备方法对药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拆方试验

各组方对腺嘌呤联合氧嗪酸钾致大鼠高尿酸血症伴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影响

1试验材料

1.1试验动物

spf级wistar大鼠56只,体质量180~200g,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编号:scxk(沪)2017-0005。动物饲养环境条件:湿度50%~70%,温度23±2℃。

试验时,以体重大小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成7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a组、b组、c组、d组、e组,每组8只。

1.2受试药物

a组方:土茯苓7g、车前草6g、粉萆薢3g、苍术2g

b组方:a+威灵仙3g

c组方:a+黄柏4g

d组方:a+虎杖4g

e组方:a+威灵仙3g+黄柏4g+虎杖4g

腺嘌呤,批号:e1814057,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

氧嗪酸钾,批号c1808048,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

2.1试液的配制

2.1.1造模药的配制

称取2.5g腺嘌呤和7.5g氧嗪酸钾置于250ml试剂瓶中,加入适量0.3%cmc-na溶液混匀后,继续加入cmc-na溶液至250ml,超声,摇匀,使试液呈均匀混悬状,并于4℃冰箱中存放。

2.1.2试验药物的配制

按照大鼠灌胃剂量1ml/100g,每组方分别称取5.082g的干膏粉(水提法制备),置于50ml离心管中,分别加蒸馏水溶解至30ml,摇匀,每日现配现用。

2.2造模

腺嘌呤联合氧嗪酸钾致大鼠高尿酸血症伴肾功能衰竭模型。

2.3剂量设计

造模期:除空白组外,模型组,a组-e组每天灌胃1ml/100g造模药;空白组灌胃等剂量的cmc-na溶液,持续7天。7天后每天上午进行造模,下午给药治疗。

给药期: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a组-e组每天分别按照1694mg/kg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持续20天。

3实验结果

给药第13天,眼眶后静脉丛取血,38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并于给药20天后禁食12h,戊巴比妥钠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血清。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血清ua,bun,cr的水平。

3.1各组方对大鼠血清ua的影响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ua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模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各组方均能降低高尿酸大鼠血尿酸水平,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e组的降低ua水平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

表1各uan=8)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

3.2各组方对大鼠血清bun的影响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bun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显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各组方均能降低大鼠体内bun水平,且e组在13天及20天的降低bun的水平明显优于其余各组。

表2各bunn=8)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

3.3各组方对大鼠血清cr的影响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r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显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各组方均能降低大鼠体内cr水平,d组、e组处方在降低大鼠血清cr方面优于其他各组方。

表3各crn=8)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a组-e组均能降低血清ua、bun、cr水平,

其中e组方在降低血清ua、bun、cr水平上明显优于其余各组方。

以上仅为本申请配方中的一组实验,经实验,土茯苓5-8份、车前草

5-8份、粉萆薢2-5份、苍术1-3份,以及添加威灵仙1-4份、虎杖2-5

份、黄柏1-4份时,最终效果与上述实验结果一致。

二、基于拆方实验提供的部分实施例

表4各实施例的组方及制备方法列表

如表4所示,实施例1-4为四味方、实施例5-7为五味方、实施例8-10为六味方、实施例10-19为七味方,实施例3-14、实施例17采用水提法制备,实施例1、15、16、19采用醇提法制备,实施例2和18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

实施例1

土茯苓7g、车前草6g、粉萆薢3g、苍术2g,以上4味,加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h,合并2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5-1.10(60℃测)后静置过夜离心,放置减压干燥机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2

土茯苓7g、车前草6g、粉萆薢3g、苍术2g,以上4味,加10倍水,提取2次,每次2h,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0-1.02,加乙醇至70%,沉淀过夜,吸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60℃测)后放置于真空干燥箱干燥12h,待冷却后,在40%以下的环境中粉碎。

实施例3

土茯苓15g,车前草15g,粉萆薢6g,苍术4g,以上4味,加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60℃-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05(60℃测),静置过夜后3000rpm离心20min;在60℃-65℃浓缩至稠膏;60℃-65℃减压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4

土茯苓15g,车前草18g,粉萆薢12g,苍术8g,以上4味,加10倍水,提取3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60℃-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05(60℃测),静置过夜后3000rpm离心20min;在60℃-65℃浓缩至稠膏;60℃-65℃减压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5

土茯苓16g、车前草15g、粉萆薢15g、苍术9g、威灵仙4g,以上5味,加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60℃-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05(60℃测),静置过夜后3000rpm离心20min;在60℃-65℃浓缩至稠膏;60℃-65℃减压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6

土茯苓16g、车前草16g、粉萆薢9g、苍术4g、威灵仙6g,以上5味,加12倍水,提取3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60℃-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05(60℃测),静置过夜后3000rpm离心20min;在60℃-65℃浓缩至稠膏;60℃-65℃减压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7

土茯苓20g、车前草15g、粉萆薢10g、苍术8g、威灵仙3g,以上5味,加8倍水,提取2次,每次2h,滤过,合并滤液,60℃-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05(60℃测),静置过夜后3000rpm离心20min;在60℃-65℃浓缩至稠膏;60℃-65℃减压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8

土茯苓10g、车前草12g、粉萆薢8g、苍术12g、威灵仙4g,虎杖4g,以上6味,加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60℃-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05(60℃测),静置过夜后3000rpm离心20min;在60℃-65℃浓缩至稠膏;60℃-65℃减压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9

土茯苓14g、车前草12g、粉萆薢6g、苍术6g、虎杖6g,黄柏8g,以上6味,加10倍水,提取3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60℃-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05(60℃测),静置过夜后3000rpm离心20min;在60℃-65℃浓缩至稠膏;60℃-65℃减压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10

土茯苓15g、车前草15g、粉萆薢8g、苍术5g、虎杖12g,黄柏9g,以上6味,加10倍水,提取3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60℃-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05(60℃测),静置过夜后3000rpm离心20min;在60℃-65℃浓缩至稠膏;60℃-65℃减压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11

土茯苓15g,威灵仙9g,车前草24g,虎杖9g,粉萆薢15g,黄柏3g,苍术6g,以上7味,加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60℃-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05(60℃测),静置过夜后3000rpm离心20min;在60℃-65℃浓缩至稠膏;60℃-65℃减压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12

土茯苓21g,威灵仙3g,车前草18g,虎杖12g,粉萆薢9g,黄柏12g,苍术3g,以上7味,加10倍水,提取2次,每次2h,滤过,合并滤液,60℃-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10(60℃测),静置过夜后离心;在60℃-70℃浓缩至稠膏;60℃-70℃减压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13

土茯苓24g,威灵仙12g,车前草15g,虎杖6g,粉萆薢12g,黄柏6g,苍术9g,以上7味,加12倍水,提取2次,每次2h,滤过,合并滤液,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60℃测),静置过夜后离心;在50℃-70℃浓缩至稠膏;50℃-70℃减压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14

土茯苓18g,威灵仙6g,车前草21g,虎杖15g,粉萆薢6g,黄柏9g,苍术6g,以上7味,加12倍水,提取3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65℃-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05(60℃测),静置过夜后离心;在65℃-70℃浓缩至稠膏;65℃-70℃减压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15

土茯苓10g、威灵仙2g、车前草12g、虎杖6g、粉萆薢10g、黄柏2g、苍术6g,以上7味药材,加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h,合并2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5-1.10(60℃测)后静置过夜离心,放置减压干燥机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16

土茯苓12g、威灵仙2g、车前草10g、虎杖6g、粉萆薢4g、黄柏8g、苍术4g,以上7味药材,加12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2h,合并3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0-1.05(60℃测)后,静置放置减压干燥机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17

土茯苓14g、威灵仙6g、车前草12g、虎杖8g、粉萆薢6g、黄柏8g、苍术4g,以上7味药材,加10倍水,提取2次,每次2h,滤过,合并滤液,65℃-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60℃测),静置过夜后离心;在65℃-70℃浓缩至稠膏;65℃-70℃减压干燥,得干膏细粉。

实施例18

土茯苓14g、威灵仙6g、车前草12g、虎杖8g、粉萆薢6g、黄柏8g、苍术4g,以上7味药材,加10倍水,提取2次,每次2h,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0-1.02,加乙醇至70%,沉淀过夜,吸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60℃测)后放置于真空干燥箱干燥12h,待冷却后,在40%以下的环境中粉碎。

实施例19

土茯苓14g、威灵仙6g、车前草12g、虎杖8g、粉萆薢6g、黄柏8g、苍术4g,以上7味药材,加1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h,合并2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至浓度合适后放置减压干燥机干燥,待冷却后,在40%以下湿度的环境中粉碎。

三、药效学评价

(一)本组方对次黄嘌呤联合氧嗪酸钾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影响

1.试验材料

1.1受试药物

本组方干膏粉,批号:180101,由苏州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即实施例11制成的干膏细粉,以下统称为本组方干膏粉

次黄嘌呤,批号:d1812085,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

氧嗪酸钾,批号c1808048,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

别嘌醇片,批号:05160702,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2试验动物

spf级km小鼠96只,体质量18~20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编号:scxk(京)2016-0011,动物饲养环境条件:湿度50%~70%,温度23±2℃。

试验时,以体重大小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别嘌醇组,本组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

2.试验方法及结果

2.1溶液配制

2.1.1造模药的配制

称取3g次黄嘌呤以及3g氧嗪酸钾置于100ml量瓶中,加适量cmc-na溶液搅拌,超声,使药液呈均匀混悬状,继续加入少量cmc-na溶液至100ml,摇匀,配制成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浓度均为30mg/ml的造模药。并放置于4℃保存,备用。

2.1.2试验药物的配制

小鼠每日服用干膏粉量分别为高剂量3.635g/kg,中剂量2.423g/kg以及低剂量1.615g/kg。按照灌胃剂量0.1ml/10g,每日分别取本组方干膏粉3.635g,2.423g以及1.615g加蒸馏水溶解成10ml水溶液,配制成浓度为0.3635g/ml、0.2423g/ml以及0.1615g/ml的组方干膏粉水溶液高、中、低三个剂量。

取别嘌醇片一片(0.1g)于100ml量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后补至100ml,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别嘌醇溶液。

2.2造模

用次黄嘌呤联合氧嗪酸钾致小鼠高尿酸血症。

2.3剂量设计

造模期:除空白组外,模型组,别嘌醇组,本组方低、中、高剂量组每天灌胃0.1ml/10g造模药;空白组灌胃等剂量的cmc-na溶液,持续15天。

造模8天、15天眼眶后静脉丛取血测血清ua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为造模成功。

给药期:15天造模后开始给药,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本组方高、中、低剂量组每天分别按照高剂量3.635g/kg,中剂量2.423g/kg以及低剂量1.615g/kg给药;别嘌醇组按照10mg/kg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

给药持续14天后,每组取半数小鼠,摘眼球取血,处死。剩余小鼠继续灌胃,持续7天,共计21天。

3结果

给药14天和给药21天后,戊巴比妥钠麻醉小鼠,摘眼球取血,38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血清ua,bun,cr,tg以及tc的水平。

3.1本组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ua的影响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ua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14天,别嘌醇组、本组方复方低、中和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体内ua水平,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21天后,别嘌醇组,本组方复方中、高剂量组ua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表5本组方对小鼠血清ua的影响(n=8)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

3.2本组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bun影响

给药14天、21天,模型组小鼠血清bun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别嘌醇组的bun水平在给药14天后明显提高,且给药21天后持续上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本组方各剂量组的bun水平在给药14天、21天后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

表6本组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bun影响(n=8)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p<0.01,***p<0.001

3.3本组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cr影响

给药14天、21天,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r水平无明显改变;与模型组相比,别嘌醇组的cr水平在给药14天后明显提高,给药21天后持续增加,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本组方低、中、高剂量组的cr水平在给药14天、21天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

表7本组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cr影响(n=8)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p<0.01,***p<0.01

3.4本组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tg影响

给药14天、21天,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给药14后,别嘌醇组、本组方低、中、高剂量组的tg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给药21天后,本组方各剂量组的tg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而别嘌醇组与模型组相比无差异(p>0.05)。

表8本组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tg影响(n=8)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p<0.01,***p<0.001

3.5本组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tc影响

给药14天、21天,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给药14后,别嘌醇组tc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提高,给药21天后持续增加,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而本组方各剂量组的tc水平在给药14天、21天后与模型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9本组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tc影响(n=8)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p<0.01,***p<0.001

3.6本组方对小鼠xod的影响

末次给药后禁食24h,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取血处理,并迅速分离肝脏,剪切肝大叶部分,置于2ml离心管中,以体积比9倍量加入冰冷的生理盐水,并放入1mm匀浆钢球3粒,冰浴下匀浆,离心,取上清液50ul于2ml离心管中,并加生理盐水稀释30倍,备用。用总蛋白测定试剂盒和xod测定试剂盒联合,检测肝脏xod酶的活力,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给药21天后,模型组血清xod酶和肝脏xod酶活力与空白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14天后,别嘌醇组以及本组方低、中、高剂量组血清xod酶活力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21天后,与模型组相比,别嘌醇组的血清xod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肝脏xod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方各剂量血清和肝脏xod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表10本组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xod酶的影响(n=8)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组方的中、高剂量组在给药14天、21天均能有效降低高尿酸小鼠体内的尿酸水平,从而达到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目的;别嘌醇组虽然降尿酸水平更为显著,但同时会升高模型小鼠体内bun、cr以及tc水平,造成模型小鼠严重的肾功能损伤以及可能潜在的肝损伤。本组方对bun、cr以及tc水平则无明显影响,反而能有效降低模型小鼠体内甘油三酯tg的水平,提示本组方可能具有保肝作用。

(二)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影响

本组方对腺嘌呤联合氧嗪酸钾致大鼠高尿酸血症伴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影响

1试验材料

1.1试验动物

spf级wistar大鼠56只,体质量180~200g,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编号:scxk(沪)2017-0005。动物饲养环境条件:湿度50%~70%,温度23±2℃。

试验时,以体重大小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成7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别嘌醇组,非布司他组,本组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

1.2受试药物

本组方干膏粉,批号:180101,由苏州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即实施例11制成的干膏细粉,以下统称为本组方干膏粉

腺嘌呤,批号:e1814057,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

氧嗪酸钾,批号c1808048,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

别嘌醇片,批号:05160702,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非布司他片,批号:180625jn,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

2.1试液的配制

造模药、阳性对照药,试验药物分别按照以下方法配制成溶液待用。

2.1.1造模药的配制

称取2.5g腺嘌呤和7.5g氧嗪酸钾置于250ml试剂瓶中,加入适量0.3%cmc-na溶液混匀后,继续加入cmc-na溶液至250ml,超声,摇匀,使试液呈均匀混悬状,并于4℃冰箱中存放。

2.1.2试验药物的配制

已知成人(60kg)每日用药量与大鼠(0.2kg)折算系数为6.3,大鼠正常日用药量(饮片)为:(90/60)×6.3=9.45g/kg,则本组方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4.175g/kg,9.45g/kg以及6.3g/kg。则大鼠每日服用干膏粉量分别为:高剂量2.541g/kg,中剂量1.694g/kg以及低剂量1.129g/kg。按照大鼠灌胃剂量1ml/100g,分别称取7.623g、5.082g以及3.387g的本组方干膏粉,置于50ml离心管中,分别加蒸馏水溶解至30ml,摇匀,每日现配现用。

取别嘌醇片3粒(0.3g)置于250ml试剂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研磨后,继续加入蒸馏水补至200ml,并于4℃冰箱中存放。

取非布司他片3粒(0.12g)置于250ml试剂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研磨后,继续加入蒸馏水补至200ml,并于4℃冰箱中存放。

2.2造模

腺嘌呤联合氧嗪酸钾致大鼠高尿酸血症伴肾功能衰竭模型。

2.3剂量设计

造模期:除空白组外,别嘌醇组,非布司他组,本组方复方低、中、高剂量组每天灌胃1ml/100g造模药;空白组灌胃等剂量的cmc-na溶液,持续7天。7天后每天上午进行造模,下午给药。

给药期: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本组方高、中、低剂量每天分别按照14.175g/kg,9.45g/kg以及6.3g/kg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别嘌醇组按照15mg/kg灌胃给药;非布司他组按照6mg/kg灌胃给药,持续20天。

3实验结果

给药13天和给药20天后,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摘眼球取血,38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血清ua,bun,cr,tg以及tc的水平。

3.1本组方对大鼠血清ua的影响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ua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模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别嘌醇组,非布司他组,本组方低、中、高剂量组均能降低高尿酸大鼠血尿酸水平,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给药13天,本组方高剂量组与非布司他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方中剂量组与别嘌醇组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0天,本组方中、高剂量组与别嘌醇组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1本组方对大鼠血清ua的影响(n=8)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

3.3本组方对大鼠血清bun的影响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bun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处理组均能降低大鼠体内bun水平,且别嘌醇组,非布司他组,本组方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2本组方对大鼠bun的影响(n=8)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

3.3本组方对大鼠血清cr的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r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处理组均能降低大鼠体内cr水平,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3本组方对大鼠血清cr的影响(n=8)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

3.4本组方对大鼠血清tg的影响

给药13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别嘌醇组,本组方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体内tg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给药20天,与模型组相比,别嘌醇组,非布司他组以及本组方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体内tg水平显著降低,且非布司他组、本组方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4本组方对大鼠血清tg的影响(n=8)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

3.5本组方对大鼠血清tc的影响

给药13天,非布司他组、本组方中、高剂量组tc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1);给药20天后,别嘌醇组,非布司他组,本组方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1)。

表15本组方对大鼠血清tc的影响(n=8)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

3.6本组方对大鼠xod酶的影响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xod酶的活力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别嘌醇组和非布司他组血清xod酶活力显著降低(p<0.001);本组方各剂量组血清xod酶活力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各处理组之间的肝脏xod酶活力均无明显差异(p>0.05)。

表16本组方对大鼠xod酶的影响(n=8)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非布司他在等效临床剂量的情况下,其疗效要优于别嘌醇;本组方高剂量组在给药13天时降尿酸效果非常明显,其疗效几乎与非布司他相当,而本组方中剂量组疗效与别嘌醇组相当。但在给药治疗20天后,本组方低剂量组的降酸效果却有所降低,但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疗效仍然与别嘌醇组相当。

(三)相同组方三种不同制备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试验材料

1.1试验动物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体质量180-220g,由上海斯莱克科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合格证号为:scxk(沪)2012-0002。动物所处环境湿度50%~70%、温度(22±2)℃。

1.2受试药物

腺嘌呤,a8626,sigma公司;

氧嗪酸钾,156-124,alderich公司;

不同制备方法获得的3种提取物

2.2实验方法

试验时,以体重大小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别嘌醇组,水提组,水提醇沉组和醇提组,每组8只。

水提组采用实施例17中得到的产物,水提醇沉组采用实施例18得到的产物,醇提组采用实施例19得到的产物。

以上各组分别给药7d,14d和21d,给药方法和药效评价方法参照第(二)部分中的记载。

3.试验结果

3.1组方复方提取物对大鼠一般状态影响

实验过程中,空白组大鼠活动情况、精神状态和毛色光泽均未见异常。和空白组比较,其他组别大鼠活动量减少、倦卧嗜睡、精神不佳,毛色枯槁;但和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饮食、饮水量稍多,精神状况稍好,毛色枯槁症状较轻。

3.2组方复方提取物对ua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ua值明显增加,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模型组比较,水提组在给药14d和21d,ua值明显降低,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水提醇沉组和醇提组ua虽无显著性降低,但有降低的趋势;别嘌醇组ua显著性降低(p<0.001)。如表17所示。

表17组方复方提取物对ua的影响/μmol·l-1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3.3组方复方提取物对bun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un值明显增加,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模型组比较,水提组和醇提组在给药21d,bun值明显降低,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水提醇沉组bun虽无显著性降低,但有降低的趋势;别嘌醇组bun显著性降低(p<0.001)。见表18。

表18组方复方提取物对bun的影响/mmol·l-1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3.4组方复方提取物对cr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r值明显增加,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模型组比较,醇提组在给药第7d和14d,cr显著性降低(p<0.1);水提组和醇提组在给药21d,cr值明显降低,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水提醇沉组cr虽无显著性降低,但有降低的趋势;别嘌醇组cr显著性降低(p<0.001)。见表19。

表19组方复方提取物对cr的影响/μmol·l-1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3.5组方复方提取物对肾重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重明显增加,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模型组比较,水提组肾重值明显降低,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水提醇沉组和醇提组肾重虽无显著性降低,但有降低的趋势;别嘌醇组每周肾重显著性降低(p<0.001)。见表20。

表20组方复方提取物对肾重的影响/g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3.6组方复方提取物对ada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da明显增加,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模型组比较,水提组和水提醇沉组ada值明显降低,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醇提组肾重虽无显著性降低,但有降低的趋势;别嘌醇组每周肾重显著性降低(p<0.001)。见表21。

表21组方复方提取物对ada的影响/u/mgprot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以上实验中,考察了大鼠的状态、血尿酸、尿素氮、血肌酐、肾重、腺苷脱氨酶,作为筛选降尿酸效果更好的提取物的判定依据。其结果表明水提醇沉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但是水提取物更能显著性的降低各项指标。因此,该复方选择水提取比水提醇沉、醇提的提取方式降尿酸的效果更佳。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