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12372发布日期:2019-08-13 18:4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上,癌(cancer)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分为致癌、促癌、演进三个过程,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治疗癌症的方法一般是对病人进行外科手术、放疗或化疗,外科手术切除主要针对癌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恶性程度低的早期患者,并不能将一些较小的肿瘤组织进行切除,容易复发或癌细胞的转移扩散;放疗是采用射线进行治疗癌症,主要用于局部治疗,但存在肿瘤部位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降低自体免疫力,后续治疗困难;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移植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的一种方法;但是化疗的副作用较大,在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的同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脱发、损伤肝肾功能。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为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癌症存在的副作用较大、易复发、降低机体免疫力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对癌症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并快速减少病痛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癌症治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得:桑黄1800-2200份、灵芝900-1100份、党参450-550份、沙参300-400份、茯苓450-550份、黄芩250-350份、黄连250-350份、蒲公英450-550份、薏仁250-350份、山药300-400份、冰糖800-1200份和蜂蜜1200-1700份。本发明通过上述特定用量原料的选择,使得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护肝养肾、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燥湿利水、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修复功能、静心安神、降糖和降压等功效,能够多角度改善机体,并避免机体损伤,提高免疫功能,达到降低病痛,显著防治癌症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灵芝为东北松杉灵芝。本发明采用的各原料如下:西藏桑树灵芝(桑黄):性味归经:味微苦,性寒;归肝、肾经;主治:用于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桑黄始裁于《药性论》;《本草图经》云:“桑耳一名桑黄,有黄熟陈白者,又有金色者,皆可用”;《纲目》在“桑耳”条“释名”项下云:“桑黄以下皆硬菰之名。”这里“桑黄以下”,是指“桑黄、桑臣、桑上寄生”之名,认为此三名指一种硬菰,不是“软耳”,说明桑黄是生于多种树上的硬质的大型真菌;据《本草图经》“信州桑黄”图呈不规则块状,有毛,并参考现代有关文献考证,认为其代表种即指多孔菌科的火木层孔菌;又唐代《西阳杂俎》裁:“代地(今河北尉县)有树鸡如桮棬,呼为胡孙眼”;其形态描述亦为本种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癖饮,脾虚泄泻之功效;主要药理作用: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洋地黄样作用;低浓度能兴奋平滑肌,大剂量则发生抑制作用;中毒量可引起延脑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先兴奋后麻痹;抗肿瘤作用,抗癌作用,抗纤维化作用,抗氧化作用,镇痛作用;抗菌作用;调节免疫力的作用。东北松杉灵芝:松杉灵芝,别名铁杉灵芝,松杉树芝,是灵芝科灵芝属真菌。其生长在落叶松的树干基部,分布于我国温寒带长白山地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松杉灵芝又名松杉树芝、铁杉树芝、木灵芝,属灵芝科灵芝属,主要生长于海拔700~1400m红松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内的冷杉、落叶松、红松、云杉的伐根、腐木上,是一种极为稀少的珍贵草药,主要分布在我国寒温带(产于长白山地区)地区。子实体一年生,木栓质至木质,有柄。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扇形,盖面红褐色至紫红色,有油漆状光泽,盖缘薄或钝,有时内卷。菌肉淡白色、白色至灰白色,菌丝无色至淡褐色。菌肉新鲜时多汁,干后质轻。菌柄粗而短,表面紫黑色,具有油漆状光泽。菌柄与菌盖的界线不清,常呈水平状钝角。孢子卵形,顶端常平截。目前野生松杉灵芝资源数量有限,而且越来越少;松杉芝主要的药理作用:松杉灵芝营养成分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核苷、微量元素、维生素及生物活性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等,同时还是维护人体健康所必须的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松杉灵芝除对肝炎、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神经衰弱等疾病有效外,还对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冠心病、癌症、脑溢血有显著疗效。松杉灵芝多糖主要是由具有生理活性的单糖聚合体和葡聚糖等组成,具有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血栓、抗凝血等作用,是松杉灵芝具有扶正固本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三萜类化合物是从松杉灵芝中分离的另一类有效成分,实验证实灵芝三萜具有迅速提高免疫能力,表现在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伤力,并直接和间接杀灭肿瘤细胞。三萜类化合物还具有护肝排毒、抗氧化、抗菌抗炎、抗hiv和疱疹病毒,抑制肝脏肿瘤细胞等作用,是松杉灵芝解毒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松杉灵芝中的生物碱具有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及机体的抗缺氧能力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症、肝炎、肌无力等疾病有显著疗效;核苷是组成dna和rna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生物遗传和信息传递的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松杉灵芝中的核苷类成分腺苷、尿苷、腺嘌呤、尿嘧啶等活性成分,是松杉灵芝具有抗突变功能的物质基础;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础单位,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体外摄入的,松杉灵芝子实体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其他食用菌高40%,尤其是食用菌中含量较低的蛋氨酸,松杉灵芝的平均含量远高于其他食用菌;松杉灵芝子实体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对人体有益的硒、锗、锌、铁、钙、镁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据报道杉芝还含有硼,可以说松杉灵芝是微量元素的宝库。微量元素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重要物质,同时微量元素还和其他活性物质有协同作用,其中有机锗就是一种抗癌物质,与杉芝多糖在抑制肿瘤方面有协同作用,可显著增加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松杉灵芝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其中vc和ve和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衰老活性。党参:党参:性味甘、微酸,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症的功效。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增强抵抗力:党参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降血压:能扩张周围血管而降低血压,又可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补中益气:党参的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也宜使用党参;养血:党参补气兼能养血,气血两虚、气短心悸、疲倦乏力、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胃口不好、大便稀软、容易感冒的人也宜服用党参;防治胃溃疡: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黄连:黄连性寒味苦,气味俱浓,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手少阴经;其用有六∶泻心脏火,去中焦湿热;诸疮必用;去风湿;赤眼暴发;止中部见血;张仲景治九种心下痞、五等泻心汤,皆用之;苦入心,寒胜热,黄连之苦寒,以导心下之虚热,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黄连之苦,以安蛔也。沙参: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归经:归肺;胃经;有滋补、祛寒热、清肺止咳,也有治疗心脾痛、头痛、妇女白带之效;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根煮去苦味后,可食用;《本经》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疗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久服利人;羊乳,主头眩痛,益气,长肌肉;去皮肌浮风,疝气下坠,治常欲眠,养肝气,宣五脏风气;补虚,止惊烦,益心肺,并一切恶疮疥癣及身痒,排脓,消肿毒;清肺火,治久咳肺痿。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主治:水肿: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痰饮:本品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脾虚泄泻:本品能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抗癌和抑制中肿瘤和抗癌。蒲公英全株: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于肝、胃两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痈肿疔毒、乳痈、内痈。蒲公英苦以泄降,甘以解毒,寒能清热坚散滞气,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佳品。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症,蒲公英还可以用于热淋涩痛、湿热黄疸以及肝火上炎所引起的目赤肿痛,可以起到清肝明目的功效;由于蒲公英性寒脾胃虚弱的病人不宜服用,而经过炒制后就可以把寒去掉了变成温性的,即使是脾胃虚弱患者也可以服用。黄芩:具有清热解毒、黄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肺热咳嗽炒黄芩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的人,常与黄连、等搭配,专治热病高热的症状。薏仁:气味甘,微寒,无毒;薏苡为乔本科,一年生粗壮草本,须根黄白色,海绵质,直径约3毫米;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美容养颜功能;主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除筋骨中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炊饭作面食,主不饥,温气;煮饮,止消渴,杀蛔虫;治肺痿肺气,积脓血,咳嗽涕唾,上气;煎服,破毒肿;去干湿香港脚,大验;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孕中有痈;薏苡仁煮汁,频频饮之;薏苡仁粥,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清热解毒;具有治疗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山药是山中之药、食中之药;《本草纲目》指出:山药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去头面游风、止腰痛、除烦热、补心气不足、开达心孔、多记事、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润毛皮,生捣贴肿、硬毒能治,可补肾强身,增强抵抗力,可以起到较好的保健养生功效。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得:桑黄2000份、灵芝1000份、党参500份、沙参350份、茯苓500份、黄芩300份、黄连300份、蒲公英500份、薏仁300份、山药350份、冰糖1000份和蜂蜜1500份。进一步地,所述蜂蜜为3年以上的陈年蜂蜜,且所述蜂蜜为野生土蜂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b)将桑黄和灵芝切片、将黄芩和蒲公英炒至微黄、再将茯苓粉碎备用;(c)将桑黄、灵芝、党参、沙参、黄芩、黄连、蒲公英、薏仁、山药和水置入陶瓷锅内进行煎煮,收集煎煮液,再向剩余药渣的陶瓷锅内加水进行煎煮,再次收集煎煮液,重复上述向剩余药渣的陶瓷锅内加水进行煎煮,收集煎煮液的操作3-5次;(d)将多次煎煮后收集的煎煮液混合烧开,随后加入茯苓粉、冰糖和蜂蜜,改为文火熬制、冷却即得所述中药组合物。本发明上述方法通过对各原料的处理,能够利于各原料中有效成分的充分提取,通过特定方法将各原料有效成分进行融合,提高各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达到防治癌症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茯苓粉碎后的粒径为80-100目。进一步地,所述煎煮为先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煎煮25-35min。进一步地,每次所述煎煮中水的添加量为桑黄、灵芝、党参、沙参、黄芩、黄连、蒲公英、薏仁和山药总重量的4-6倍。进一步地,所述熬制至溶液相对密度为1.8-2.2。进一步地,所述癌症为肠癌、肝癌、胃癌或妇科癌症,优选为肝癌。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护肝养肾、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燥湿利水、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修复功能、静心安神、降糖和降压等功效,能够多角度改善机体,并避免机体损伤,提高免疫功能,达到降低病痛,显著防治癌症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以下各实施例采用的原料如下:蜂蜜:为4年的野生土蜂蜜,市购得到。实施例1一、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上述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得:桑黄1800份、灵芝1100份、党参450份、沙参400份、茯苓550份、黄芩250份、黄连250份、蒲公英550份、薏仁250份、山药400份、冰糖800份和蜂蜜1700份。二、制备方法上述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b)将桑黄和灵芝切片、将黄芩和蒲公英炒至微黄、再将茯苓粉碎至80-100目备用;(c)将桑黄、灵芝、党参、沙参、黄芩、黄连、蒲公英、薏仁、山药和水置入陶瓷锅内进行煎煮,收集煎煮液,再向剩余药渣的陶瓷锅内加水进行煎煮,再次收集煎煮液,重复上述向剩余药渣的陶瓷锅内加水进行煎煮,收集煎煮液的操作5次,其中,煎煮为先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煎煮25min,每次煎煮中水的添加量为桑黄、灵芝、党参、沙参、黄芩、黄连、蒲公英、薏仁和山药总重量的4倍;(d)将多次煎煮后收集的煎煮液混合烧开,随后加入茯苓粉、冰糖和蜂蜜,改为文火熬制至溶液相对密度为1.8,冷却即得所述中药组合物。实施例2一、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上述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得:桑黄2200份、灵芝900份、党参550份、沙参300份、茯苓450份、黄芩350份、黄连350份、蒲公英450份、薏仁350份、山药300份、冰糖1200份和蜂蜜1200份。二、制备方法上述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b)将桑黄和灵芝切片、将黄芩和蒲公英炒至微黄、再将茯苓粉碎至80-100目备用;(c)将桑黄、灵芝、党参、沙参、黄芩、黄连、蒲公英、薏仁、山药和水置入陶瓷锅内进行煎煮,收集煎煮液,再向剩余药渣的陶瓷锅内加水进行煎煮,再次收集煎煮液,重复上述向剩余药渣的陶瓷锅内加水进行煎煮,收集煎煮液的操作3次,其中,煎煮为先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煎煮35min,每次煎煮中水的添加量为桑黄、灵芝、党参、沙参、黄芩、黄连、蒲公英、薏仁和山药总重量的6倍;(d)将多次煎煮后收集的煎煮液混合烧开,随后加入茯苓粉、冰糖和蜂蜜,改为文火熬制至溶液相对密度为2.2,冷却即得所述中药组合物。实施例3一、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上述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得:桑黄2000份、灵芝1000份、党参500份、沙参350份、茯苓500份、黄芩300份、黄连300份、蒲公英500份、薏仁300份、山药350份、冰糖1000份和蜂蜜1500份。二、制备方法上述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b)将桑黄和灵芝切片、将黄芩和蒲公英炒至微黄、再将茯苓粉碎至80-100目备用;(c)将桑黄、灵芝、党参、沙参、黄芩、黄连、蒲公英、薏仁、山药和水置入陶瓷锅内进行煎煮,收集煎煮液,再向剩余药渣的陶瓷锅内加水进行煎煮,再次收集煎煮液,重复上述向剩余药渣的陶瓷锅内加水进行煎煮,收集煎煮液的操作4次,其中,煎煮为先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煎煮30min,每次煎煮中水的添加量为桑黄、灵芝、党参、沙参、黄芩、黄连、蒲公英、薏仁和山药总重量的5倍;(d)将多次煎煮后收集的煎煮液混合烧开,随后加入茯苓粉、冰糖和蜂蜜,改为文火熬制至溶液相对密度为2,冷却即得所述中药组合物。对照例1本对照例为一种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与实施例3中的中药组合物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将党参替换为同等份数的灵芝;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中的制备方法。对照例2本对照例为一种防治癌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与实施例3中的中药组合物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将桑黄替换为同等份数的党参;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中的制备方法。实验例1选取sd大鼠,雄性,体重205g,停止喂食2天,将大鼠杀死,取出大鼠肝脏,采用射线分别对肝脏进行癌化处理,选取肝脏中的癌化部分,并均分为3组,将1-3组癌化的肝脏组织依次置入含有实施例3、对照例1或对照例2中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的培养基中在相同环境下进行培养,培养10天后,对各组培养基中癌细胞的活跃度、分化分裂状况以及存活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组别活跃度(%)分化分裂量(%)存活率%第1组14.27.117.4第2组34.526.746.1第3组41.633.952.6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和对照例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对肝癌均具有抑制作用,但通过实施例组和对照例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的中药好组合物抑制肿瘤细胞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中的中药组合物,由此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抑制肝癌细胞具有显著作用,能够更好的提高治疗癌症的治愈率。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