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2098发布日期:2019-08-20 20:2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



背景技术:

导尿管是用于临床导尿术的常用小型医疗器械,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临床上大多使用的导尿管是一种橡胶、砂胶或塑胶做的管子,有双腔和三腔两种,对于泌尿系统疾病外科术后长期留置膀胱导尿管者来说,目前,国内临床上后期训练膀胱的方法仍然采用间断性人工关闭导尿管,通常每间隔3-4小时放尿一次,试图建立和维持膀胱的舒缩功能,进而产生膀胱反射,最后达到患者自主意识控制排尿的目的。

经检索,公布号为cn10631040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所述导尿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尿管端口,所述导尿管端口设置在储尿袋的一端,且与储尿袋密封连接,所述储尿袋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放管,所述储尿袋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导尿管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管,所述导尿管上设置有导尿管开关,所述导尿管开关的上端设置有定时保险装置,所述定时保险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微型传感器,所述微型传感器的下端设置有微型控制器,所述定时保险装置、微型控制器均与微型传感器连接,该发明可以有效的保证膀胱的舒缩功能,促进膀胱机能尽快恢复,降低陪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患者的痛苦,并且储尿袋通过扣眼带可以固定,使用方便。

但是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导尿管的密封性能不佳,易使得尿液露出,且储尿袋结构设计较差,在不使用时储尿袋的占用空间较大,同时在导尿管伸入后使整个导尿装置能够与人体之间进行固定方式不佳,且电器元件较多,安全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在使用时对人体的伤害较小,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能,避免尿液露出,且通过设置一种塔形结构的可折叠伸缩结构的储尿袋,能够有效的减少在不使用时储尿袋的占用空间,且能够在有尿液的情况下伸开,增加尿液的储量,并便于在防护壳伸入后使整个导尿装置能够与人体之间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导尿管,所述导尿管的一端设置有尿液入口,所述防护壳的一端对应尿液入口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密封塞,且防护壳的上表面靠近密封塞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防护壳的底部远离密封塞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下端口,所述下端口的底部内侧连接有接管,所述接管的底端连接有储尿袋,所述储尿袋的底端设置有排尿管,所述排尿管的外壁安装有阀门,所述防护壳的两外侧壁均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卡环,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壁位于第一卡环的外部均连接有钩挂机构,所述钩挂机构的底端位于防护壳的两侧位置处分别连接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部外壁均匀设置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中部与第二固定带之间连接有固定轴。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壳为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且防护壳呈一种一端较细,另一端较粗的结构,所述防护壳的一端部靠近密封塞的一侧较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管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端口的内壁对应外螺纹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接管与下端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管为空心结构,且接管与导尿管之间连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尿袋为一种塔形结构的可折叠伸缩袋。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钩挂机构包括扣接在第一卡环外部的钩环,所述钩环的端部设置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内侧安装有翻转杆,所述钩环的内壁靠近翻转杆的内侧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翻转杆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杆的底端与开口部的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与翻转杆和固定杆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杆与第二固定带之间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长度大于第二卡环的内径长度。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硅胶材质构件的防护壳,防护壳呈一种一端较细,另一端较粗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材质柔软,对人体的伤害较小,且由于硅胶的弹性以及结构的设计,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能,避免尿液露出,使用时,去掉密封塞,将防护壳的一端伸入膀胱内,尿液从尿液入口流入导尿管的内部,通过在防护壳的上表面靠近密封塞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便于医护人员观察防护壳的伸入长度,尿液从导尿管流入接管的内部,由于接管的底端连接有储尿袋,便于对尿液进行收集,储尿袋为一种塔形结构的可折叠伸缩袋,能够有效的减少在不使用时储尿袋的占用空间,且能够在有尿液的情况下伸开,增加尿液的储量;

2、本发明通过在防护壳的两外侧壁均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卡环,并通过设置钩挂机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便于在防护壳伸入后使整个导尿装置能够与人体之间进行固定,钩挂机构由钩环、开口部、翻转杆、固定杆和弹簧组成,使用时,通过按压翻转杆,进而压缩弹簧,此时开口部打开,方便钩挂机构与第一卡环之间的连接,且由于在防护壳的两外侧壁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卡环,方便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对固定位置进行调节,然后在使用时,先将限位杆翻转呈与第二固定带平行后伸入第二卡环的内部,待调节至适合的松紧后,将限位杆翻转90度,进而完成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之间的连接固定,便于导尿装置与人体之间的固定,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防护壳内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储尿袋的折叠收缩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储尿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卡环安装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钩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中限位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防护壳、2导尿管、3尿液入口、4密封塞、5刻度线、6下端口、7接管、8储尿袋、9排尿管、10阀门、11固定槽、12第一卡环、13钩挂机构、14第一固定带、15第二固定带、16限位杆、71外螺纹、131钩环、132开口部、133翻转杆、134固定杆、135弹簧、141第二卡环、161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导尿装置,包括防护壳1,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设置有导尿管2,所述导尿管2的一端设置有尿液入口3,所述防护壳1的一端对应尿液入口3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密封塞4,且防护壳1的上表面靠近密封塞4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5,所述防护壳1为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且防护壳1呈一种一端较细,另一端较粗的结构,所述防护壳1的一端部靠近密封塞4的一侧较细,所述防护壳1的底部远离密封塞4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下端口6,所述下端口6的底部内侧连接有接管7,所述接管7为空心结构,且接管7与导尿管2之间连通,所述接管7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71,所述下端口6的内壁对应外螺纹71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接管7与下端口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接管7的底端连接有储尿袋8,所述储尿袋8为一种塔形结构的可折叠伸缩袋,且储尿袋8的底端设置有排尿管9,所述排尿管9的外壁安装有阀门10。

如图1-4所示,其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设置一种硅胶材质构件的防护壳1,防护壳1呈一种一端较细,另一端较粗的结构,防护壳1的一端部靠近密封塞4的一侧较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材质柔软,对人体的伤害较小,且由于硅胶的弹性以及结构的设计,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能,避免尿液露出,密封塞4是为了在不使用时将尿液入口3进行封堵,起到防尘的作用,使用时,去掉密封塞4,将防护壳1的一端伸入膀胱内,尿液从尿液入口3流入导尿管2的内部,通过在防护壳1的上表面靠近密封塞4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5,便于医护人员观察防护壳1的伸入长度,防护壳1的底部远离密封塞4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下端口6,下端口6的底部内侧连接有接管7,接管7为空心结构,且接管7与导尿管2之间连通,接管7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71,下端口6的内壁对应外螺纹71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接管7与下端口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接管7的安装与拆卸,尿液从导尿管2流入接管7的内部,由于接管7的底端连接有储尿袋8,便于对尿液进行收集,且储尿袋8的底端设置有排尿管9,排尿管9的外壁安装有阀门10,便于在需要时,将阀门10打开排出尿液,储尿袋8为一种塔形结构的可折叠伸缩袋,能够有效的减少在不使用时储尿袋8的占用空间,且能够在有尿液的情况下伸开,增加尿液的储量。

所述防护壳1的两外侧壁均设置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卡环12,所述防护壳1的两侧壁位于第一卡环12的外部均连接有钩挂机构13,所述钩挂机构13包括扣接在第一卡环12外部的钩环131,所述钩环131的端部设置有开口部132,所述开口部132的内侧安装有翻转杆133,所述钩环131的内壁靠近翻转杆133的内侧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杆134,所述固定杆134的顶部与翻转杆133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35,所述翻转杆133的底端与开口部132的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弹簧135的两端与翻转杆133和固定杆134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所述钩挂机构13的底端位于防护壳1的两侧位置处分别连接有第一固定带14和第二固定带15,所述第一固定带14的一端部外壁均匀设置有第二卡环141,所述第二固定带15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16,所述限位杆16的中部与第二固定带15之间连接有固定轴161,所述限位杆16与第二固定带15之间通过固定轴161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16的长度大于第二卡环141的内径长度。

如图1和图4-8所示,其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在防护壳1的两外侧壁均设置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卡环12,防护壳1的两侧壁位于第一卡环12的外部均连接有钩挂机构13,钩挂机构13的底端位于防护壳1的两侧位置处分别连接有第一固定带14和第二固定带15,便于在防护壳1伸入后使整个导尿装置能够与人体之间进行固定,钩挂机构13包括扣接在第一卡环12外部的钩环131,钩环131的端部设置有开口部132,开口部132的内侧安装有翻转杆133,钩环131的内壁靠近翻转杆133的内侧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杆134,固定杆134的顶部与翻转杆133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35,翻转杆133的底端与开口部132的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弹簧135的两端与翻转杆133和固定杆134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使用时,通过按压翻转杆133,进而压缩弹簧135,此时开口部132打开,方便钩挂机构13与第一卡环12之间的连接,且由于在防护壳1的两外侧壁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卡环12,方便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对固定位置进行调节,然后,在第一固定带14的一端部外壁均匀设置有第二卡环141,第二固定带15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16,限位杆16的中部与第二固定带15之间连接有固定轴161,限位杆16与第二固定带15之间通过固定轴161转动连接,限位杆16的长度大于第二卡环141的内径长度,便于在使用时,先将限位杆16翻转呈与第二固定带15平行后伸入第二卡环141的内部,待调节至适合的松紧后,将限位杆16翻转90度,进而完成第一固定带14与第二固定带15之间的连接固定。

本发明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通过设置一种硅胶材质构件的防护壳1,防护壳1呈一种一端较细,另一端较粗的结构,防护壳1的一端部靠近密封塞4的一侧较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材质柔软,对人体的伤害较小,且由于硅胶的弹性以及结构的设计,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能,避免尿液露出,密封塞4是为了在不使用时将尿液入口3进行封堵,起到防尘的作用,使用时,去掉密封塞4,将防护壳1的一端伸入膀胱内,尿液从尿液入口3流入导尿管2的内部,通过在防护壳1的上表面靠近密封塞4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5,便于医护人员观察防护壳1的伸入长度,尿液从导尿管2流入接管7的内部,由于接管7的底端连接有储尿袋8,便于对尿液进行收集,储尿袋8为一种塔形结构的可折叠伸缩袋,能够有效的减少在不使用时储尿袋8的占用空间,且能够在有尿液的情况下伸开,增加尿液的储量;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4-8,通过在防护壳1的两外侧壁均设置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卡环12,防护壳1的两侧壁位于第一卡环12的外部均连接有钩挂机构13,并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带14和第二固定带15,便于在防护壳1伸入后使整个导尿装置能够与人体之间进行固定,钩挂机构13由钩环131、开口部132、翻转杆133、固定杆134和弹簧135组成,使用时,通过按压翻转杆133,进而压缩弹簧135,此时开口部132打开,方便钩挂机构13与第一卡环12之间的连接,且由于在防护壳1的两外侧壁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卡环12,方便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对固定位置进行调节,然后在使用时,先将限位杆16翻转呈与第二固定带15平行后伸入第二卡环141的内部,待调节至适合的松紧后,将限位杆16翻转90度,进而完成第一固定带14与第二固定带15之间的连接固定,便于导尿装置与人体之间的固定。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