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9755发布日期:2019-08-17 01:55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药膏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傣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医药之一,远在2500年前的《贝叶经》中便有记载,傣药以其良好的疗效受到广泛欢迎,在政府的支持下傣药发展迅速,政府抽调专门的技术人员从事傣医史籍,名老傣医临床单、验、秘方以及传统验方的收集和生物药资源调查工作,不断的推进的傣药的应用。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痔疮多见于经常站立者和久坐者,痔疮包括内痔、外痔和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痔疮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又以20~40岁较为多见,并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

痔疮最主要的症状是便血和脱出,大便时会反复多次的出血,痔疮会严重的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现有痔疮的治疗方法一般是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又分为内服药、外用药及贴药,而贴药最常见就是痔疮膏,现有的痔疮膏对痔疮的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根治效果不佳,难以缓解病人的疼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痔疮膏治疗效果不佳问题,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的用于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按重量份计,包括20~50份的铁苋菜、10~80份的刺猬刺、10~50份的北升麻、50~200份的七叶一枝花、10~90份的冰片、20~60份的槐米、10~50份的麝香、10~20份的丹皮、8~15份的赤芍、10~25份的蒲公黄、5~10份的桃仁、10~25份的土茯苓、2~8份的白芷和100~500份的膏剂基质。

优化的,按重量份计,包括20~45份的铁苋菜、10~70份的刺猬刺、10~45份的北升麻、50~180份的七叶一枝花、10~80份的冰片、20~50份的槐米、10~45份的麝香、10~18份的丹皮、8~13份的赤芍、10~23份的蒲公黄、5~9份的桃仁、10~23份的土茯苓、2~7份的白芷和100~450份的膏剂基质。

进一步优化的,按重量份计,包括20~35份的铁苋菜、10~50份的刺猬刺、10~35份的北升麻、50~140份的七叶一枝花、10~60份的冰片、20~40份的槐米、10~35份的麝香、12~16份的丹皮、8~11份的赤芍、10~18份的蒲公黄、5~8份的桃仁、10~18份的土茯苓、3~6份的白芷和100~400份的膏剂基质。

具体的,按重量份计,包括30份的铁苋菜、40份的刺猬刺、20份的北升麻、120份的七叶一枝花、50份的冰片、25份的槐米、30份的麝香、15份的丹皮、10份的赤芍、15份的蒲公黄、6份的桃仁、15份的土茯苓、5份的白芷和350份的膏剂基质。

具体的,所述膏剂基质为凡士林、巴布膏剂或聚乙二醇4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适量铁苋菜、刺猬刺、北升麻、七叶一枝花、冰片和槐米分别粉碎,粉碎完全后并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原料粉a;

s102.将适量丹皮、赤芍、蒲公黄、桃仁、土茯苓和白芷分别粉碎,粉碎完全后并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原料粉b;

s103.将麝香粉碎,得到麝香细粉;

s104.向所述原料粉a中加入浓度为80%的乙醇,搅拌均匀后,浸泡100~500h后得到混合物c;

s105.向所述原料粉b中加入浓度为40%的乙醇,搅拌均匀后,浸泡100~300h后得到混合物d;

s106.分别将混合物c和混合物d单独进行过滤,得到滤液e和滤液f;

s107.分别将滤液d和滤液f减压挥发去乙醇后,得到浸膏g和浸膏h;

s108.将浸膏g与浸膏h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半成品i;

s109.向半成品i加入适量膏剂基质后加热,加热完毕后,进行保温,然后得到膏剂j;

s110.待膏剂j冷却后,向膏剂j中加入麝香细粉,搅拌均匀至凝固状,即可得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

具体的,所述步骤s101和所述步骤s102中的粉碎目数均介于250~400目之间,所述步骤s103中麝香的粉碎目数也介于250~400目之间。

具体的,所述步骤s104中乙醇与原料粉a的质量比为10:1。

具体的,所述步骤s105中原料粉b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8。

具体的,所述步骤s109中,加热温度介于100~150℃之间,保温时间介于1~2.5h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其组成成分为铁苋菜、刺猬刺、北升麻、七叶一枝花、冰片以及槐米,其中,铁苋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和治疗痔出血的功效,刺猬刺具有治疗便血、肠风下血、痔漏和脱肛的作用,北升麻具有解毒、治疗脱肛和痈肿疮毒的效果,七叶一枝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冰片具有治疗痔疮的功效,槐米用于便血、痔血的治疗,而麝香具有镇痛和消肿的功效。通过提取上述原料的药物成分,能够对痔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对人体没有副作用,能够使患者放心使用。

同时,本发明的组成成分还包括丹皮、赤芍、蒲公黄、桃仁、土茯苓和白芷,其中,丹皮和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蒲公黄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和润肠通便的功效,土茯苓具有解毒功效,白芷具有活血排脓的功效,通过提取上述原料的药物成分,使得本发明具有除湿消肿、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的功效,特别适用于痔疮治疗,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对痔疮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所使用的中药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源安全可靠,无毒无副作用,对痔疮的治疗效果好且对人体无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按重量份计,包括20~50份的铁苋菜、10~80份的刺猬刺、10~50份的北升麻、50~200份的七叶一枝花、10~90份的冰片、20~60份的槐米、10~50份的麝香、10~20份的丹皮、8~15份的赤芍、10~25份的蒲公黄、5~10份的桃仁、10~25份的土茯苓、2~8份的白芷和100~500份的膏剂基质。

下面对本发明的组成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具体的解释:

铁苋菜以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积和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肠炎、便血和痈疖疮疡。即利用其清热解毒和收敛止血的功效对痔疮所带来的便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刺猬刺,性味苦、甘、平,具有化瘀止痛和收敛止血的功效,功能主治便血、肠风下血、痔漏和脱肛,上层刺主要含角蛋白,下层真皮层主要含胶原性硬蛋白,脂肪等。即刺猬刺不仅能够通过治疗便血来达到治疗痔疮的药效,同时还具有止痛的功效,能够减缓病人身患痔疮的疼痛。

北升麻为植物兴安升麻的干燥根茎,又名马尿杆、火筒杆,功能主治:脱肛、痈肿疮毒等。

北升麻根茎含三萜类衍生物、酚酸类化合物,还含有生物碱皂苷,β-谷甾醇和苦味质,同时有含有阿魏酸、异阿魏酸、升麻苷等,上述成分具有以下药理作用:(1)解热解毒;(2)抗炎镇痛,消肿消炎,能够减少肛门溃疡的面积。

七叶一枝花为百合科重楼属的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能够减缓痔疮所带来的疼痛。

冰片的主要成分为:从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是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除龙脑外,尚含葎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酮、龙脑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冰片具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等。其对痔疮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够减缓痔疮所带来的疼痛。

槐米广义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蕾及花,性微寒、味苦,具有润肠通便、止血凉血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疮毒等病症。

麝香外用能够镇痛和消肿,且在治疗疮毒时,药中加点麝香,药效特别明显。

通过上述设计,使用铁苋菜、刺猬刺、北升麻、七叶一枝花、冰片以及槐米等中药原料,能够对痔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原料中,还含有丹皮、赤芍、蒲公黄、桃仁、土茯苓和白芷,这些原料作为辅助用药,其中,丹皮和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蒲公黄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和润肠通便的功效,土茯苓具有解毒功效,白芷具有活血排脓的功效,通过在本发明中添加上述原料,使得本发明具有除湿消肿、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的功效,能够从清热解毒、活血散淤方面根治痔疮,进一步的提高本发明对痔疮的治疗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膏剂基质是中药的载体,能够与药剂混匀后,涂布于裱褙材料上制得的外用剂型。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膏剂基质可以但不仅限于与凡士林、巴布膏剂或聚乙二醇400,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实际举例膏剂基质为巴布膏剂,巴布膏剂具有载药量大,尤其适用于中药浸膏,与皮肤生物相容性好,透气、耐汗、无殖敏、无刺激,且药物释放性能好,使用方便,不污染衣服。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所使用的中药原料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源安全可靠,无毒无副作用,对痔疮的治疗效果好且对人体无害,同时,还能利用中药原料中的止痛、镇痛功效,减轻痔疮对患者带来的疼痛,缓解病人的痛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包含的各组分的含量的范围相对于实施例一有所缩减。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按重量份计,包括20~45份的铁苋菜、10~70份的刺猬刺、10~45份的北升麻、50~180份的七叶一枝花、10~80份的冰片、20~50份的槐米、10~45份的麝香、10~18份的丹皮、8~13份的赤芍、10~23份的蒲公黄、5~9份的桃仁、10~23份的土茯苓、2~7份的白芷和100~450份的膏剂基质。

在本实施例中,改变了所述用于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中各组分含量的范围,使各组分的含量更加的精确,能够看到所述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具有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的缩减了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中各组分的含量。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包括20~35份的铁苋菜、10~50份的刺猬刺、10~35份的北升麻、50~140份的七叶一枝花、10~60份的冰片、20~40份的槐米、10~35份的麝香、12~16份的丹皮、8~11份的赤芍、10~18份的蒲公黄、5~8份的桃仁、10~18份的土茯苓、3~6份的白芷和100~400份的膏剂基质。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减少了各组分的含量,能够看到本发明对痔疮具有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所述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中各组分的含量取确定值。

本实施例所述提供的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按重量份计,包括30份的铁苋菜、40份的刺猬刺、20份的北升麻、120份的七叶一枝花、50份的冰片、25份的槐米、30份的麝香、15份的丹皮、10份的赤芍、15份的蒲公黄、6份的桃仁、15份的土茯苓、5份的白芷和350份的膏剂基质。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所述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中各组分的含量取实施例一中的最大值。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按重量份计,包括50份的铁苋菜、80份的刺猬刺、50份的北升麻、200份的七叶一枝花、90份的冰片、60份的槐米、50份的麝香、20份的丹皮、15份的赤芍、25份的蒲公黄、10份的桃仁、25份的土茯苓、8份的白芷和500份的膏剂基质。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所述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中各组分的含量取实施例一中的中间值。

本实施例所述提供的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按重量份计,包括35份的铁苋菜、45份的刺猬刺、30份的北升麻、125份的七叶一枝花、50份的冰片、40份的槐米、30份的麝香、15份的丹皮、11.5份的赤芍、17.5份的蒲公黄、7.5份的桃仁、17.5份的土茯苓、5份的白芷和300份的膏剂基质。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所述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中各组分的含量取实施例一中的最小值。

本实施例所述提供的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按重量份计,包括20份的铁苋菜、10份的刺猬刺、10份的北升麻、50份的七叶一枝花、10份的冰片、20份的槐米、10份的麝香、10份的丹皮、8份的赤芍、10份的蒲公黄、5份的桃仁、10份的土茯苓、2份的白芷和100份的膏剂基质。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所述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中各组分的含量取实施例二中的最大值。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按重量份计,包括45份的铁苋菜、70份的刺猬刺、45份的北升麻、180份的七叶一枝花、80份的冰片、50份的槐米、45份的麝香、18份的丹皮、13份的赤芍、23份的蒲公黄、9份的桃仁、23份的土茯苓、7份的白芷和450份的膏剂基质。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所述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中各组分的含量取实施例二中的中间值。

本实施例所述提供的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按重量份计,包括32.5份的铁苋菜、40份的刺猬刺、27.5份的北升麻、115份的七叶一枝花、45份的冰片、35份的槐米、27.5份的麝香、14份的丹皮、10.5份的赤芍、16.5份的蒲公黄、7份的桃仁、16.5份的土茯苓、4.5份的白芷和275份的膏剂基质。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所述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中各组分的含量取实施例二中的最小值。

本实施例所述提供的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按重量份计,包括20份的铁苋菜、10份的刺猬刺、10份的北升麻、50份的七叶一枝花、10份的冰片、20份的槐米、10份的麝香、10份的丹皮、8份的赤芍、10份的蒲公黄、5份的桃仁、10份的土茯苓、2份的白芷和100份的膏剂基质。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的制备方法,它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详细的给出了所述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适量铁苋菜、刺猬刺、北升麻、七叶一枝花、冰片和槐米分别粉碎,粉碎完全后并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原料粉a。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的作用为将上述中药原料粉碎,且混合均匀后,以便进行下步加工。

s102.将适量丹皮、赤芍、蒲公黄、桃仁、土茯苓和白芷分别粉碎,粉碎完全后并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原料粉b。

同时,步骤s102的作用与步骤s101的作用相同,在此不多加赘述。同时将丹皮、赤芍、蒲公黄、桃仁、土茯苓和白芷与铁苋菜、刺猬刺、北升麻、七叶一枝花、冰片和槐米分开粉碎的原因为:所得到的原料粉a和原料粉b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条件。

s103.将麝香粉碎,得到麝香细粉。

所述步骤s103的作用为,将麝香粉碎,以便与各种原料进行更加均匀的混合,以便使麝香达到增加药效的功能。

s104.向所述原料粉a中加入浓度为80%的乙醇,搅拌均匀后,浸泡100~500h后得到混合物c。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4的作用为,通过乙醇提取法,提取原料粉a中的药物成分。

s105.向所述原料粉b中加入浓度为40%的乙醇,搅拌均匀后,浸泡100~300h后得到混合物d。

同时,步骤s105的作用与步骤s104相同,只是原料粉b在使用乙醇提取法进行药物成分提取时,所需乙醇的浓度及体积与原料粉a不同,这是由于中药原料的特性所决定的。

s106.分别将混合物c和混合物d单独进行过滤,得到滤液e和滤液f。

s107.分别将滤液d和滤液f减压挥发去乙醇后,得到浸膏g和浸膏h。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6和步骤s107均是乙醇提取法的后续处理,当浸泡了足够长的时间后,药物成分已经被提取出来,此时就需要进行过滤以及将乙醇除去,便于得到纯净的药物成分,即浸膏g和浸膏h。

s108.将浸膏g与浸膏h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半成品i。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8的作用为,将两批不同的中药原料的药物成分进行混合,以便使支撑的涂抹膏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s109.向半成品i加入适量膏剂基质后加热,加热完毕后,进行保温,然后得到膏剂j。

所述步骤s109的作用为:将膏剂基质将中药药物成分进行均匀混合,使中药药物成分具有一定的粘性,便于患者进行涂抹。

s110.待膏剂j冷却后,向膏剂j中加入麝香细粉,搅拌均匀至凝固状,即可得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

所述步骤s110的作用为:加入麝香细粉,增加本发明的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中,“适量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进行涂抹膏生产时,添加药物时所使用的标准含量。

优化的,所述步骤s101和所述步骤s102中的粉碎目数均介于250~400目之间,所述步骤s103中麝香的粉碎目数也介于250~400目之间。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保证各中药原料粉碎的足够细,便于更加均匀的混合。

优化的,所述步骤s104中乙醇与原料粉a的质量比为10:1。通过上述设计,能够最大化的提取出原料粉a中的药物有效成分,保证制备出的涂抹膏对痔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优化的,所述步骤s105中原料粉b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8。同理,通过最佳的质量比,能够达到原料粉b中有效药物成分的最大化的提取效果,保证制备出的涂抹膏对痔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优化的,所述步骤s109中,加热温度介于100~150℃之间,保温时间介于1~2.5h之间。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使膏剂基质与中药药物成分均匀的混合,且使膏剂基质的效果最大化。

实施例十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十一不同之处在于:各个步骤生产时给出了具体的参数,且各种原料给出了具体含量。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30份铁苋菜、40份刺猬刺、20份北升麻、120份七叶一枝花、50份冰片和2份槐米分别粉碎至300目,粉碎完全后并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原料粉a。

s102.将15份丹皮、10份赤芍、15份蒲公黄、6份桃仁、15份土茯苓和5份白芷分别粉碎300目,粉碎完全后并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原料粉b。

s103.将麝香粉至300目,得到麝香细粉。

s104.向所述原料粉a中加入浓度为80%的乙醇,其中,乙醇与原料粉a的质量比为12:1,搅拌均匀后,浸泡,350h后得到混合物c;

s105.向所述原料粉b中加入浓度为40%的乙醇,其中,乙醇与原料粉b的质量比为8:1,搅拌均匀后,浸泡250h后得到混合物d;

s106.分别将混合物c和混合物d单独进行过滤,得到滤液e和滤液f;

s107.分别将滤液d和滤液f减压挥发去乙醇后,得到浸膏g和浸膏h;

s108.将浸膏g与浸膏h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半成品i;

s109.向半成品i加入350份的巴布膏剂,然后加热至120℃,加热完毕后,保温2h,然后得到膏剂j;

s110.待膏剂j冷却后,向膏剂j中加入30份麝香细粉,搅拌均匀至凝固状,即可得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

经发明人长期实验发现,各步骤工艺参数设置如本实施例时,原料的药物成分提取量最大,痔疮的治疗效果最好,是制备本发明的最优工艺选择。

实验数据:

将本发明所制备的用于治疗痔疮的涂抹膏用于临床验证,以便验证本发明的对痔疮治疗的有效性。

首先将350位病人随机分为7组,每组50人,分别为命名为一组、二组、三组...七组,其中,以实施例四到十所制备出的用于治疗痔疮的涂抹膏分别对应给一组到七组使用,即一组使用实施例四所制备的涂抹膏,以此类推,连续使用3个月,观察并记录治疗情况,并在每组全部病人中出现的治疗效果中,选取80%的相同的治疗效果作为记录治疗效果,并在15天、30天、60天和90天分别进行记录,(即每组50位病人中,在使用本发明后,有40位病人同时出现的相同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此作为记录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以便得出本发明对痔疮的治疗效果),以痔疮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计算治愈率。

实现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治疗效果记录图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四的治疗效果最好,能够明显治愈痔疮,而实施例五、六、八、九对痔疮治疗有效,使病人的症状也所好转,而实施例七和实施例十对痔疮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综上,采用实施例四中各组分含量对痔疮的效果最好。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