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重灸法艾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4041发布日期:2019-09-21 00:55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双向重灸法艾灸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艾灸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重灸法艾灸车。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灸法具有“兴阳祛寒、扶正祛邪”的作用,重灸法是采用多根艾柱进行局部的大面积的灸疗,又具有“通窜”的作用,因患者的寒邪是有一定数量的,而所灸的壮数却完全可以在短期内人为的超过寒邪的数量,被“通窜力”所达到的脏腑或组织,其病邪一定能够被驱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目前的重灸疗法主要的体位是:仰卧位,从上向下灸,或者俯卧位,从下向下灸,单方向灸。

但是,传统的艾灸用具只能进行单向艾灸,艾灸覆盖面积小,无法达到“通窜”的作用,且不便于控制艾条与人体的距离,存在灼伤患者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向重灸法艾灸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艾灸效果好,能够避免患者被灼伤的双向重灸法艾灸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双向重灸法艾灸车,包括:移动底座;支柱,所述支柱固定安装在移动底座的顶部,所述支柱为顶部设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承重轴,所述承重轴滑动安装在支柱内,所述承重轴的顶端延伸至支柱外;置物篮,所述置物篮固定安装在承重轴的一侧;艾灸箱,所述艾灸箱固定安装在承重轴的顶端,所述艾灸箱的一侧为开口;核心箱,所述核心箱安装在艾灸箱内,所述核心箱的一侧为开口;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固定安装在核心箱上,且导流罩与艾灸箱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核心箱内;八个艾柱槽,八个所述艾柱槽均设置在核心箱内,每四个所述艾柱槽固定安装在同一个安装板靠近导流罩的一侧并呈矩型阵列排布;两个推拉杆,两个所述推拉杆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板远离导流罩的一侧,所述推拉杆远离导流罩的一端延伸至艾灸箱外;排烟软管,所述排烟软管固定安装在艾灸箱远离开口的一侧;两个U形滑槽,两个所述U形滑槽均固定安装在艾灸箱远离排烟软管的一侧,两个所述U形滑槽相适配;两个隔物网,两个所述隔物网滑动安装在两个U形滑槽内,两个所述隔物网相铰接,两个所述隔物网均与艾灸箱的开口相适配;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安装在艾灸箱远离隔物网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支撑块的顶部与核心箱的底部接触;托盘,所述托盘滑动安装在所述艾灸箱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托盘远离隔物网的一侧与支撑块接触;八个加固钉,八个所述加固钉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艾柱槽远离隔物网的一侧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艾灸箱远离隔物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排烟口,排烟口与排烟软管连通,排烟软管位于两个推拉杆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核心箱和艾灸箱远离隔物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圆孔,推拉杆贯穿对应的两个圆孔,且推拉杆与对应的两个圆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物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为半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柱上螺纹安装有限位丝杆,限位丝杆与承重轴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承重轴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均与置物篮固定连接,移动底座上设有五个支腿,支腿上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五个万向轮呈环形阵列排布。

优选的,所述承重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与艾灸箱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艾灸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隔热垫,隔热垫的规格为10cm*32cm*2cm,隔热垫的顶部设有隔热架,隔热架上设有四个支撑脚,四个支撑脚均与隔热垫固定连接,隔热架的高度为3cm。艾灸车使用时,上层会有烟通过,使得自身温度较高,直接触碰会导致烫手,通过在隔热架上放置物品,可以避免烫手问题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艾柱槽的内径为5cm,艾柱槽上开设有多个漏孔,艾灸箱的内高和内宽分别为19cm和31cm,推拉杆的长度为25cm,导流罩的顶部与艾灸箱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cm。

优选的,所述艾灸箱远离隔物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条形块,条形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安装有销杆,推拉杆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卡槽,销杆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卡槽内,销杆与对应的卡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弹簧,弹簧的底端与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弹簧的顶端与对应的销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凹槽远离艾灸箱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矩型通孔,矩型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滑杆,滑杆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内并与销杆固定连接,滑杆远离销杆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型通孔外,两个滑杆远离艾灸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杆。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双向重灸法艾灸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把排烟软管远离艾灸箱的一端与排烟管道连接,拉动把手,两个隔离网被带动滑动脱离两个U形滑槽,艾灸箱被打开,推动两个推拉杆,推拉杆在对应的两个圆孔内滑动,两个安装板被推动滑动伸出核心箱至艾灸箱的开口处,把艾柱插到加固钉上并推入艾柱槽内,按照相同的方法依次把其余的艾柱置入对应的艾柱槽内,点燃所有艾柱,拉动两个推拉杆,两个安装板滑动进入核心箱内,直至安装板与核心箱远离艾灸箱开口的一侧内壁接触,艾柱安插完毕,翻开两个隔物网,把切好的姜片放置在其中一个隔物网上,合上两个隔物网,姜片被固定在两个隔物网之间,把两个隔物网滑动插入两个U形滑槽内,使得艾灸箱的开口被关闭,推动艾灸箱,移动底座移动并靠近病床,把艾灸箱的开口对准患者的后背或前胸,患者侧卧,艾柱产生的艾烟透过隔离网和姜片对患者进行艾灸,从患者前胸或后备向脚部缓慢移动艾灸箱,随着艾灸箱的移动,艾柱不断燃烧,向下拉动横杆,横杆带动两个滑杆分别在对应的矩型通孔内向下滑动,滑杆带动销杆向下运动并滑动退出对应的卡槽,两个弹簧均被压缩,两个推拉杆的固定被解除,推动或拉动推拉杆了,推拉杆移动完毕后,松开横杆,两个弹簧同时弹出,销杆被带动上升并互动进入对应的卡槽,两个推拉杆被重新固定,能够实现对推拉杆进行固定或解除固定,从而便于保持燃烧的艾柱与患者的距离,避免了推拉杆被勿动靠近患者引起灼伤的问题,多余的艾烟经过导流罩上方与艾灸箱形成的通道进入排烟软管被排出,患者翻身,然后再移动艾灸箱从患者脚部至后备或前胸。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重灸法艾灸车,能够对患者进行双向大面积重灸,具有“通窜”的作用,能够避免寒邪的残留,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能够保持燃烧艾柱与患者的距离,避免了误碰导致患者被灼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重灸法艾灸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重灸法艾灸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隔物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重灸法艾灸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重灸法艾灸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艾灸箱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重灸法艾灸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艾灸箱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重灸法艾灸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艾灸箱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移动底座,2、支柱,3、承重轴,4、置物篮,5、艾灸箱,6、核心箱,7、导流罩,8、安装板,9、艾柱槽,10、推拉杆,11、排烟软管,12、U形滑槽,13、隔物网,14、支撑块,15、托盘,16、加固钉,17、条形块,18、销杆,19、卡槽,20、弹簧,21、滑杆,22、横杆,23、隔热垫,24、隔热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5,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双向重灸法艾灸车包括:移动底座1;支柱2,所述支柱2固定安装在移动底座1的顶部,所述支柱2为顶部设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承重轴3,所述承重轴3滑动安装在支柱2内,所述承重轴3的顶端延伸至支柱2外;置物篮4,所述置物篮4固定安装在承重轴3的一侧;艾灸箱5,所述艾灸箱5固定安装在承重轴3的顶端,所述艾灸箱5的一侧为开口;核心箱6,所述核心箱6安装在艾灸箱5内,所述核心箱6的一侧为开口;导流罩7,所述导流罩7固定安装在核心箱6上,且导流罩7与艾灸箱5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板8,两个所述安装板8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核心箱6内;八个艾柱槽9,八个所述艾柱槽9均设置在核心箱6内,每四个所述艾柱槽9固定安装在同一个安装板8靠近导流罩7的一侧并呈矩型阵列排布;两个推拉杆10,两个所述推拉杆10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板8远离导流罩7的一侧,所述推拉杆10远离导流罩7的一端延伸至艾灸箱5外;排烟软管11,所述排烟软管11固定安装在艾灸箱5远离开口的一侧;两个U形滑槽12,两个所述U形滑槽12均固定安装在艾灸箱5远离排烟软管11的一侧,两个所述U形滑槽12相适配;两个隔物网13,两个所述隔物网13滑动安装在两个U形滑槽12内,两个所述隔物网13相铰接,两个所述隔物网13均与艾灸箱5的开口相适配;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固定安装在艾灸箱5远离隔物网13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支撑块14的顶部与核心箱6的底部接触;托盘15,所述托盘15滑动安装在所述艾灸箱5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托盘15远离隔物网13的一侧与支撑块14接触;八个加固钉16,八个所述加固钉16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艾柱槽9远离隔物网13的一侧内壁上。

所述艾灸箱5远离隔物网1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排烟口,排烟口与排烟软管11连通,排烟软管11位于两个推拉杆10的上方。

所述核心箱6和艾灸箱5远离隔物网13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圆孔,推拉杆10贯穿对应的两个圆孔,且推拉杆10与对应的两个圆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

所述隔物网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为半圆形结构。

所述支柱2上螺纹安装有限位丝杆,限位丝杆与承重轴3相适配。

所述承重轴3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均与置物篮4固定连接,移动底座1上设有五个支腿,支腿上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五个万向轮呈环形阵列排布。

所述承重轴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与艾灸箱5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艾灸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隔热垫23,隔热垫23的规格为10cm*32cm*2cm,隔热垫23的顶部设有隔热架24,隔热架24上设有四个支撑脚,四个支撑脚均与隔热垫23固定连接,隔热架24的高度为3cm。艾灸车使用时,上层会有烟通过,使得自身温度较高,直接触碰会导致烫手,通过在隔热架24上放置物品,可以避免烫手问题的发生。

所述艾柱槽9的内径为5cm,艾柱槽9上开设有多个漏孔,艾灸箱5的内高和内宽分别为19cm和31cm,推拉杆10的长度为25cm,导流罩7的顶部与艾灸箱5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cm。

本发明提供的双向重灸法艾灸车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步:把排烟软管11远离艾灸箱5的一端与排烟管道连接,拉动把手,使得两个隔离网13被带动滑动脱离两个U形滑槽12,此时艾灸箱5被打开,随后推动两个推拉杆10,此时推拉杆10在对应的两个圆孔内滑动,使得两个安装板8被推动滑动伸出核心箱6至艾灸箱5的开口处,然后把艾柱插到加固钉16上并推入艾柱槽9内,按照相同的方法依次把其余的艾柱置入对应的艾柱槽9内,然后点燃所有艾柱,随后拉动两个推拉杆10,使得两个安装板8滑动进入核心箱6内,直至安装板8与核心箱6远离艾灸箱5开口的一侧内壁接触,艾柱安插完毕。

第二步:翻开两个隔物网13,把切好的姜片放置在其中一个隔物网13上,然后合上两个隔物网,姜片被固定在两个隔物网13之间,随后把两个隔物13网滑动插入两个U形滑槽12内,使得艾灸箱5的开口被关闭,随后推动艾灸箱5,使得移动底座1移动并靠近病床,把艾灸箱5的开口对准患者的后背或前胸,此时患者侧卧,艾柱产生的艾烟透过隔离网13和姜片对患者进行艾灸,从患者前胸或后备向脚部缓慢移动艾灸箱5,随着艾灸箱5的移动,艾柱不断燃烧,缓慢推动两个推拉杆10,保持艾柱与患者的距离,多余的艾烟经过导流罩7上方与艾灸箱5形成的通道进入排烟软管11被排出,患者翻身,然后再拉动隔热架24,从而移动艾灸箱5从患者脚部至后备或前胸,操作完毕。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双向重灸法艾灸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艾柱槽9、加固钉16、安装板8、推拉杆10、核心箱6和艾灸箱5相配合,从而能够使得艾柱能够移动,便于保持艾柱与患者的距离,通过艾灸箱5、导流罩7、隔物网13、U形滑槽12、排烟软管11和艾柱槽9相配合,使得艾柱能够保持燃烧并对患者进行大面积的艾灸并排出多余烟气,同时能够进行双向艾灸,可以产生局部强热,舞脏腑正气,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双向重灸可达到“通窜”的作用,避免寒邪的残留,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第二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向重灸法艾灸车,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双向重灸法艾灸车。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5-7,双向重灸法艾灸车还包括两个条形块17,条形块17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安装有销杆18,推拉杆1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卡槽19,销杆18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卡槽19内,销杆18与对应的卡槽19的内壁滑动连接,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弹簧20,弹簧20的底端与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弹簧20的顶端与对应的销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凹槽远离艾灸箱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矩型通孔,矩型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滑杆21,滑杆21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内并与销杆18固定连接,滑杆21远离销杆18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型通孔外,两个滑杆21远离艾灸箱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杆22。

当需要移动两个推拉杆10时,先向下拉动横杆22,横杆22带动两个滑杆21分别在对应的矩型通孔内向下滑动,同时滑杆21带动销杆18向下运动并滑动退出对应的卡槽19,此时两个弹簧20均被压缩,两个推拉杆10的固定被解除,随后就可以推动或拉动推拉杆10了,推拉杆10移动完毕后,松开横杆22,此时两个弹簧20同时弹出,使得销杆18被带动上升并互动进入对应的卡槽19,此时两个推拉杆10被重新固定,能够实现对推拉杆10进行固定或解除固定,从而便于保持燃烧的艾柱与患者的距离,避免了推拉杆10被勿动靠近患者引起灼伤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