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湿抗皱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71601发布日期:2019-08-20 20:2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妆用配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保湿抗皱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湿是指皮肤的保湿。当空气温度降低时,皮肤角质层不能及时调节足够的保湿因子,油脂腺活跃度下降,脸上油脂、水分下降,皮肤会出现紧绷现象、甚至在眼下及鼻旁出现细纹。

现有的乳液中含有亲水的保湿剂,用以滋润皮肤并防止肌肤水分蒸发、改善微循环,增强肌肤湿润度。

这类保湿剂涂抹在皮肤上时,其作用仅限于浸润角质层,保湿效果只是暂时的,并不能锁住水分,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善角质层本身的保湿能力。

皮肤的最外层是角质层,在角质层外还有一层皮脂膜。不论是角质层缺水还是皮质分泌不足,都会导致皮肤干燥。所以,皮肤干燥,可能不单单是因为角质层的水分不够,而是“锁水”不足。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款保湿抗皱护肤品,使其具有提高角质层保湿能力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保湿抗皱乳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护肤品的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湿抗皱乳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羟基柠檬酸,4~6份;

水杨酸,3~4份;

且采用ph调节剂调节ph到5~8。

一种保湿抗皱乳液,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0.5~3份;

peg-40氢化蓖麻油,0.5~3份;

裙带菜提取物,1~5份;

甘油,40~50份;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2~4份;

ph调节剂,1.5~3份;

皮肤调理剂,5~7.6份;

去离子水,500~650份。

所述ph调节剂,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醇胺、氨甲基丙醇、精氨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氢氧化钠的重量份数为0~0.5份;所述氢氧化钾的重量份数为0~0.5份;所述三乙醇胺的重量份数为0~0.25份;所述氨甲基丙醇的重量份数为0.5~1.5份;所述精氨酸的重量份数为0~0.5份。

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双-山嵛醇/异硬脂醇/植物甾醇二聚亚油醇二聚亚油酸酯、植物角鲨烷、牛油果树果脂、大米蛋白活性多肽;所述双-山嵛醇/异硬脂醇/植物甾醇二聚亚油醇二聚亚油酸酯的重量份数为0.25~0.7份;所述植物角鲨烷的重量份数为0.5份;所述牛油果树果脂的重量份数为0.3~1份;所述大米蛋白活性多肽的重量份数为3~5份。

双-山嵛醇/异硬脂醇/植物甾醇二聚亚油醇二聚亚油酸酯、天然植物角鲨烷、牛油果树果脂、大米蛋白活性多肽复配使用,与肌肤有很好的亲和性,促进肌肤再生,软化、滋润、营养肌肤,有效防止水分流失,帮助恢复肌肤柔软度和弹性。

所述皮肤调理剂,还包括胆甾醇、油橄榄果油;所述胆甾醇的重量份数为0.25~0.7份;所述油橄榄果油的重量份数为0.5~0.8份。

一种保湿抗皱乳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去离子水加入水相锅中,加入peg-40氢化蓖麻油,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搅拌均匀,然后依次加入甘油、裙带菜提取物,搅拌均匀并升温至60℃~75℃,制得霜状凝胶体系;

(2),将皮肤调理剂、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加入到油相锅中,加入至75℃~80℃,搅拌均匀,得到油相料;

(3),将水相料抽入乳化锅中,搅拌均质下依次抽入油相料、ph调节剂、水杨酸、羟基柠檬酸,在75℃~80℃下搅拌均匀并保温15~20分钟,形成水包油乳化体系的保湿抗皱乳液。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优异的时间稳定性。本发明通过将羟基柠檬酸和水杨酸复配,得到一种可以在ph5~8下稳定存在的乳液,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羟基柠檬酸在基体中稳定性差、易结晶的不足。另外,ph5~8属于类中性的范围,对于乳液原料具有较好的宽容度,增加了本乳液的可塑造性,对皮肤的刺激性也低。

(2)使用感清新,不油腻。

(3)保湿能力好。羟基柠檬酸作为天然的植物提取物,对肌肤具有修护舒缓、保湿、增加皮肤弹性的作用。

(4)温和不刺激,配方科学严谨、功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5)抗皱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改善皮肤纹理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保湿抗皱乳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羟基柠檬酸,4~6份;

水杨酸,3~4份;

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0.5~3份;

peg-40氢化蓖麻油,0.5~3份;

裙带菜提取物,1~5份

甘油,40~50份;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2~4份;

ph调节剂,1.5~3份;

皮肤调理剂,5~7.6份;

去离子水,500~650份。

羟基柠檬酸(hydroxycitricacid,hca),主要是从藤黄属植物的果实中提出得到的一种天然有机酸。

羟基柠檬酸,作为一种天然植物产物,具有很长的食用和药用历史,由于其对柠檬酸裂解酶的亲和力比天然底物(柠檬酸)高很多,所以会优先和酶结合,从而抑制柠檬酸裂解酶的活性,减少体内的脂肪形成,因此hca在减肥、降低血脂等方面具有良好功效,被用作天然减肥食品主要功能成份。(参见:袁尔东,功效活性成分一羟基柠檬酸的研究进展[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6,42(2):19-23.)

羟基柠檬酸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已知羟基柠檬酸具有抑制脂肪形成。但羟基柠檬酸在乳液基体材料的溶解性差,结晶。本发明通过将羟基柠檬酸和水杨酸复配,得到一种可以在ph5~8下稳定存在的乳液,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羟基柠檬酸在基体中稳定性差、易结晶的不足。

另外,羟基柠檬酸作为天然的植物提取物,在本乳液中,作为润肤剂,能够保留在皮肤表层,改善角质层脂质含量,预防皮肤脱脂、干燥,同时,其有润滑性能,且能够增加皮肤的柔软性,透气性好,使用起来皮肤具有清爽顺滑的感觉。

羟基柠檬酸:采用上海佰年诗丹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hca,纯度98.70%。

水杨酸,具有一定的去角质、抑菌、抗炎作用。

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octyldodecylmyristate),为润肤油脂,可使肌肤柔顺,亲肤性非常好。

peg-40氢化蓖麻油,能将香精,精油等油性物质,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形成稳定、透明的溶液,对护肤品的其他组分具有乳化作用,其分子结构既具有亲水基团又有疏水基团,能够使得油脂类物质变成细小型态,使用起来更舒服、透气。另外,其还能降低皮肤屏障作用,有效活性物容易键入皮肤内层发挥作用。

裙带菜提取物(phytessencewakame),源自裙带藻的水溶性精华,具有珍贵的嫩肤功效。裙带菜提取物,可以采用湖南朗林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nat-214的裙带菜提取物。

甘油属于小分子保湿成分,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可将水分保留在角质层,通过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来帮助皮肤锁水。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即苯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nskinng),具有稳定、增稠、保湿、分散等性能、可用于膏霜、乳液及粉底中;具有稳定乳化体,减少涂敷阻力贰易于涂抹。提供皮肤类似透明质酸丝滑盈润的感觉,且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减缓水分蒸发。本发明采用比利时eoc公司生产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其型号为europacif2150。

ph调节剂,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醇胺、氨甲基丙醇、精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氢氧化钠的重量份数为0~0.5份;所述氢氧化钾的重量份数为0~0.5份;所述三乙醇胺的重量份数为0~0.25份;所述氨甲基丙醇的重量份数为0.5~1.5份;所述精氨酸的重量份数为0~0.5份。本乳液采用ph调节剂调节ph到5~8,并在该中性的ph下维持稳定的状态。

皮肤调理剂,提高肌肤保湿和防御力。它是双-山嵛醇/异硬脂醇/植物甾醇二聚亚油醇二聚亚油酸酯、植物角鲨烷、牛油果树果脂、大米蛋白活性多肽、胆甾醇、油橄榄果油的混合浓缩物,类似皮肤角质层皮脂膜的结构,发挥协同功效强健肌肤屏障功能,帮助改善肌肤敏感。

所述皮肤调理剂,由双-山嵛醇/异硬脂醇/植物甾醇二聚亚油醇二聚亚油酸酯、植物角鲨烷、牛油果树果脂、大米蛋白活性多肽、胆甾醇、油橄榄果油组成。

所述双-山嵛醇/异硬脂醇/植物甾醇二聚亚油醇二聚亚油酸酯的重量份数为0.25~0.7份;所述植物角鲨烷的重量份数为0.5份;所述牛油果树果脂的重量份数为0.3~1份;所述大米蛋白活性多肽的重量份数为3~5份;所述胆甾醇的重量份数为0.25~0.7份;所述油橄榄果油的重量份数为0.5~0.8份。

双-山嵛醇/异硬脂醇/植物甾醇二聚亚油醇二聚亚油酸酯,为二聚亚油醇二聚亚油酸酯用山嵛醇、异硬脂醇、植物甾醇混合醇封端后的产品,能滋润皮肤,防止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具有很好的保湿效果。植物甾醇酯有与人体皮肤固醇类似的结构,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对皮肤起到很好的屏障作用,可以保护皮肤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植物甾醇酯可以形成液晶结构,对皮肤具有很高的渗透性,增加皮肤弹性,可以减少皮肤粗糙,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水分,抑制皮肤炎症,促进伤口愈合,防日晒红斑、皮肤老化、皲裂等。

植物角鲨烷,来源于橄榄油,是一种天然的润肤油,接近人体皮脂的一种脂类,亲和力强,能够与人类自身的皮脂膜融为一体,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天然的屏障,还能抑制皮肤脂质的过氧化,能有效渗入肌肤,并促进皮肤基底细胞的增殖,对延缓皮肤老化,改善并消除黄褐斑均有明显的生理效果。

大米蛋白活性多肽,是生物活性肽和天然碳水化合物混合物。通过保护并修复dna,增强细胞活力,延长细胞寿命;诱导胶原蛋白新生,并保护其不被降解,从而增强细胞外基质,达到淡化皱纹、预防肌肤早衰的效果。

作为优选,在本方案中,大米蛋白活性多肽,可以采用公开号为cn103045707a的中国专利制备方法。

本技术方案中具体组分型号的举例,仅为该组分其中一种应用的列举,并非为限定。

牛油果树果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加强皮肤的保湿能力,对干性及角质受损的肌肤能加以滋润。

胆甾醇可以形成液晶结构,对皮肤具有很高的渗透性,增加皮肤弹性,可以减少皮肤粗糙,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水分,抑制皮肤炎症,促进伤口愈合,防日晒红斑、皮肤老化、皲裂等。

油橄榄果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各种维生素,极易被皮肤吸收,含多酚类有抗氧化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脂肪被氧化而发生的细胞老化所带来的色斑以及皱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合适配比的羟基柠檬酸、水杨酸、ph调节剂和皮肤调理剂,对皮肤具有较好的保湿、滋润、抗皱等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用量如下(重量份):

上述保湿抗皱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去离子水加入水相锅中,加入peg-40氢化蓖麻油,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搅拌均匀,然后依次加入甘油、裙带菜提取物,搅拌均匀并升温至60℃~75℃,制得霜状凝胶体系;

(2),将皮肤调理剂、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加入到油相锅中,加入至75℃~80℃,搅拌均匀,得到油相料;

(3),将水相料抽入乳化锅中,搅拌均质下依次抽入油相料、ph调节剂、水杨酸、羟基柠檬酸,在75℃~80℃下搅拌均匀并保温15~20分钟,形成水包油乳化体系的保湿抗皱乳液。

按照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制得的成品功效明显、感官良好、ph值及稠度适中、质量稳定,实施例5的各项指标最好,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

一,理化指标ph测试

对实施例1-5,对照例1-2进行ph测试,测试结果见下表:

实验讨论:实施例1-5样品和对照例1-2的ph值范围在6.20左右,ph接近中性,较为温和。

二,保湿功效评价

实验方法:

受试者共计60人,具体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随机确定,在测试周期内,受试部位未发现不良反应。

1.选择30受试者左、右手臂依次循环标记:受试区域实施例组(本发明任一实施例制得的护肤品)和空白对照区域;

选择剩余30受试者左、右手臂依次循环标记:受试区域对照例组(本发明任一对照例制得的护肤品)和空白对照区域。

2.技术人员使用皮肤含水量测试corneometercm825、水分经皮肤散失测试tewametertm300分别测量受试区域和空白对照区域,取平均值,记为起始值。

3.在受试者经清水清洗过的实验部位涂抹送检样品,空白对照区域不涂抹任何样品。

4.受试者在连续使用乳液一小时、两小时、四小时后,由技术人员使用皮肤含水量测试corneometercm825、水分经皮肤散失测试tewametertm300分别测量受试区域和空白对照区域5次,取平均值。

5.统计测得的数值,分析其皮肤水分和水分散失变化规律。

结果分析:

水分含量变化反映在测试周期内,实验区域水分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其值越大,水分含量越大,反之,水分含量越小。水含量差值(δt)=使用产品后各时间点含水量(th)-使用产品前含水量(t0)。

实施例组、对照例组和空白例组的水分含量与初始值的差值

相对于对照例组和空白例组,实施例组的水分含量明显偏高,其实施例组的水分含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保湿效果明显。

三,抗皱功效评价

实验方法:

受试者共计64人。具体性别构成随机确定。期间若有2人出现不良反应,则终止测试;结果未发现不良反应。受试者涂抹了本发明任一实施例制得的护肤品后,皮肤的粗糙度均有明显改善。

1.选择32位受试者左、右嘴角作为受试区域。每位受试者左嘴角抹受试样品(本发明任一实施例制得的护肤品)作为实施例组,右嘴角不涂抹任何样品作为空白对照组。

选择剩余32位受试者左、右嘴角作为受试区域。每位受试者左嘴角抹受试样品(本发明任一对照例制得的护肤品)作为对照例组,右嘴角不涂抹任何样品作为空白对照组。

2.由技术人员使用microskinⅱ多功能皮肤镜图像分析系统及皮肤含水量测试仪测定实验部位涂抹乳液前的皮肤纹理度。

3.每天早晚在经过清水清洗过的受试区(同一区域),涂抹检测产品,实验期间,受试者在实验部位不能涂抹除受测样品外的其它任何乳液。

4.受试者在连续使用乳液一周、两周、三周和四周后,每周同一时间受试者将涂抹部位洗净,由测试者使用microskinⅱ多功能皮肤镜图像分析系统及皮肤含水量测试仪测定涂抹部位数值。

5.统计受试者实验部位每次测得的数值,分析皮肤纹理度及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

实施例组、对照例组和空白例组的皮肤纹理测定平均值

在测试周期4周内,受试部位使用实验组样品后,其皮肤粗糙度一直呈降低趋势。样品使用4周后,皮肤粗糙度的变化率为-6.50%,相对起始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四,乳液人体斑贴试验

实验过程:受试者共计30人,具体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随机确定(符合《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纳入、排除标准)。

选用合格斑贴材料,将依本发明任一实施例制得的样品放入斑试器内(样品用量为0.020~0.025g),对照孔为空白(不置任何物质)。将样品和空白对照均贴于受试者的前臂曲侧,用手掌轻压使之均匀地贴敷于皮肤上,持续24h。去除斑贴器后间隔30min,待压痕消失后观察皮肤反应。斑贴试验后24h和48h分别再观察一次,观察皮肤反应。

判定标准:

根据《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分类判定:受试部位无反应为(0),皮肤出现淡红斑为(1),皮肤出现红斑、浸润或丘疹为(2),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为(3),皮肤出现显著红肿、伴丘疹或大疱为(4)。

30例中出现2级皮肤不良反应的人数多于2例,或出现任何1例3级或3级以上皮肤不良反应时,判定受试物对人体有不良反应。

具体结果评价如下表所示:

去除斑试器0.5小时观察结果

去除斑试器24小时观察结果

去除斑试器48小时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此次实验中样品斑贴试验结果,根据2007《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要求,判定本发明的眼部抗皱护肤品对人体皮肤无不良反应。

五,稳定性测试

将实施例1~5和对照例1~2,分别在5℃和45℃中恒温箱,三个月后,观察护肤品外观上的变化。

○:表示外观没有观察到变化。

×:表示观察到晶体沉淀或聚集。

六,粘性测试

由女性专家小组(20人),对实施例1~5和对照例1~2进行了使用测试,并根据以下标准评估了非粘性质量。

○○○:超过18人认为他们不觉得黏糊糊。

○○:14至17人认为他们感觉不到粘糊糊。

○交易会:9至13人认为他们感觉不到粘糊糊。

×:判断该组合物没有粘腻感的人数为8或更少。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装置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