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用促进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0141发布日期:2019-11-08 20:10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母乳喂养用促进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哺乳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母乳喂养用促进辅助器。



背景技术:

在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乳量不足而难以满足新生儿对于乳汁的摄入量,为此人们通常配合配方奶粉冲剂对新生儿进行喂养;而一旦新生儿适应配方奶粉冲剂后,再摄入母乳时,往往会产生抵触,会拒绝吸吮母亲的乳头,因此常造成母亲回奶,母乳喂养失败。对于母乳不足者,婴儿吃完后,通常不会再有耐心对“空乳’继续吸吮下去。在本来母乳不足的情况下,随着婴儿对母亲乳头吸吮刺激的减少,母亲乳汁也会不断减少,同样也会导致母乳喂养失败;为此人们提出一种母乳喂养辅助器,如中国专利cn2907663所公开的一种母乳喂养辅助器,它有一储奶器,该储奶器的一端设有输奶管,另一端为广口,并设有储奶器塞,所说输奶管上设有一流量调节阀。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用于尚未下奶者,既可不用奶瓶或小勺便可解决婴儿吃奶问题,又可促使母亲及早下奶,实现母乳喂养成功;用于母乳不足和无奶者,可通过增加和延长婴儿吸吮母亲乳头的时间,刺激母乳分泌,提高母乳量,促进母乳喂养成功;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辅助器难以对使用者的乳房进行按摩操作,难以促使乳汁的快速流出,而且传统的辅助器也难以根据新生儿的母乳摄入需求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出乳量,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母乳喂养用促进辅助器,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母乳喂养用促进辅助器,包括设置在乳房上的辅助器,所述乳房包括乳头,所述辅助器包括矩形套筒,所述矩形套筒的右端正对乳头并与乳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套筒上靠右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遮挡环,所述遮挡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固定带。

所述圆盘上靠近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上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轴一,所述轴一上靠右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底部贯穿遮挡环并啮合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内壁在矩形套筒上限位转动,所述齿轮二的右侧限位转动有传动伸缩件,所述传动伸缩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双轴电机上输出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轴二,所述轴二上靠左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负压装置,所述矩形套筒上靠左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强传感器,所述矩形套筒的左端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密封固连有吸嘴,所述压强传感器通过微处理器与双轴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负压装置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上表面与凸轮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部贯穿矩形套筒的上表面并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升降杆的表面套有压簧一,所述压簧一的两端分别与压板和矩形套筒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左右侧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隔板一和隔板二,所述隔板一和隔板二的表面与矩形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一和隔板二的侧面均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分别固定里连接有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

优选的,所述矩形套筒的左端经过圆弧过渡处理。

优选的,所述齿轮二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夹块,所述限位夹块的表面与遮挡环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伸缩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左端在齿轮二的右侧上限位转动,所述套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右端与挤压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压簧二,所述压簧二的左端与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伸缩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传动伸缩件以齿轮二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为圆台形挤压块,且为橡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通过矩形套筒的右端对准乳头接着与乳房的表面贴合后,通过圆盘和遮挡环进行连接,通过矩形套筒、圆盘、遮挡环和弹性固定带形成一个闭合圈,套设在使用者的肩部或靠近颈部的位置,具体固定方法可根据使用者的身材进行适应性的固定调节,至此,完整装置整体的固定;接着使双轴电机接通电源,使其上的输出轴带动轴一和轴二的同轴转动;当轴一转动后,其上的齿轮一也会同步转动,与齿轮一啮合的齿轮二随即受驱动而进行转动,经传动伸缩件的传动,使得紧贴在乳房上的挤压块会随着齿轮二一起转动,进而对乳房的表面进行圆周运动式挤压,由于传动伸缩件在齿轮二上为限位转动,故挤压块在随着齿轮二进行公转的同时还会以传动伸缩件的水平中心线为轴心进行自转的,通过自转的,使得挤压块在乳房表面上的运动会更加流畅,减少和避免对乳房表面造成的摩擦损伤;

二、本发明通过轴二带动凸轮的同步转动,在与负压装置的配合下,能够通过产生负压而更容易使乳汁分泌出,通过压强传感器即时监控矩形套筒左端空间内的压强,一旦乳汁供应不足时,婴儿会加强吮吸的力度,致使吸嘴以及矩形套筒上靠左侧空间内的压强减小,再通过压强传感器将负压信号传递至微处理器上,再由微处理器发出信号使双轴电机上输出轴的转速增加;转速增加后,一方面对乳房的按压频率增加,有助于乳汁的流出,另一方提高负压装置所营造负压环境的效率,最终提高负压强度,进一步加强乳汁的产出量,从而满足婴儿的即时需求。

三、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辅助器难以对使用者的乳房进行按摩操作,难以促使乳汁的快速流出,而且传统的辅助器也难以根据新生儿的母乳摄入需求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出乳量,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矩形套筒的正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套筒的正视剖视图。

图中:1-乳房、101-乳头、2-辅助器、3-矩形套筒、4-圆盘、5-遮挡环、6-弹性固定带、7-支撑板、8-双轴电机、9-轴一、10-齿轮一、11-齿轮二、12-传动伸缩件、121-套筒、122-挤压杆、123-压簧二、13-挤压块、14-轴二、15-凸轮、16-负压装置、17-压强传感器、18-吸嘴、19-压板、20-升降杆、21-活塞、22-压簧一、23-隔板一、24-隔板二、25-单向阀一、26-单向阀二、27-限位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母乳喂养用促进辅助器,包括设置在乳房1上的辅助器2,乳房1包括乳头101,辅助器2包括矩形套筒3,矩形套筒3的左端经过圆弧过渡处理,通过矩形套筒3上的圆弧过渡处理,能减少碰触婴儿皮肤后所造成的伤害;矩形套筒3的右端正对乳头101并与乳房1的表面固定连接,矩形套筒3上靠右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盘4,圆盘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遮挡环5,遮挡环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固定带6,通过矩形套筒3的右端对准乳头101接着与乳房1的表面贴合后,通过圆盘4和遮挡环5进行连接,通过矩形套筒3、圆盘4、遮挡环5和弹性固定带6形成一个闭合圈,套设在使用者的肩部或靠近颈部的位置,具体固定方法可根据使用者的身材进行适应性的固定调节,至此,完整装置整体的固定;

圆盘4上靠近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8,双轴电机8上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轴一9,接着使双轴电机8接通电源,使其上的输出轴带动轴一9和轴二14的同轴转动;轴一9上靠右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0,齿轮一10的底部贯穿遮挡环5并啮合有齿轮二11,当轴一9转动后,其上的齿轮一10也会同步转动,与齿轮一10啮合的齿轮二11随即受驱动而进行转动,经传动伸缩件12的传动,使得紧贴在乳房1上的挤压块13会随着齿轮二11一起转动,进而对乳房1的表面进行圆周运动式挤压;齿轮二11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夹块27,限位夹块27的表面与遮挡环5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齿轮二11两侧上限位夹块27的设置,能够对齿轮二11在遮挡环5中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使其在遮挡环5中能够进行稳定的限位转动,保证结构间的正常运行;齿轮二11的内壁在矩形套筒3上限位转动,齿轮二11的右侧限位转动有传动伸缩件12,传动伸缩件12包括套筒121,套筒121的左端在齿轮二11的右侧上限位转动,套筒12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挤压杆122,挤压杆122的右端与挤压块13的左侧固定连接,挤压杆12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压簧二123,压簧二123的左端与套筒12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套筒121、挤压杆122和压簧二123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使挤压块13的表面与乳房1的表面紧贴,同时会对乳房1产生轻微压迫,通过压迫模拟人工手指的按压,达到催奶的效果;同时由于传动伸缩件12在齿轮二11上为限位转动,故挤压块13在随着齿轮二11进行公转的同时还会以传动伸缩件12的水平中心线为轴心进行自转的,通过自转的,使得挤压块13在乳房1表面上的运动会更加流畅,减少和避免对乳房1表面造成的摩擦损伤;传动伸缩件1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传动伸缩件12以齿轮二11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通过两个对称的传动伸缩件12的设置,能够提高对乳房1表面按压式按摩的频率,进一步提高催奶的效率;传动伸缩件1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3,挤压块13为圆台形挤压块,且为橡胶材质,通过挤压块13为圆台形压块的设置,其表面能够与乳房1的表面贴合时的适配性更佳,能够产生更大的接触面积,而橡胶材质会更加亲肤,能够减少过敏情况的发生;双轴电机8上输出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轴二14,轴二14上靠左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15,凸轮15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负压装置16,通过轴二14带动凸轮15的同步转动,在与负压装置16的配合下,能够通过产生负压而更容易使乳汁分泌出,通过压强传感器17即时监控矩形套筒3左端空间内的压强,一旦乳汁供应不足时,婴儿会加强吮吸的力度,致使吸嘴18以及矩形套筒3上靠左侧空间内的压强减小,再通过压强传感器17将负压信号传递至微处理器上,再由微处理器发出信号使双轴电机8上输出轴的转速增加;转速增加后,一方面对乳房1的按压频率增加,有助于乳汁的流出,另一方提高负压装置16所营造负压环境的效率,最终提高负压强度,进一步加强乳汁的产出量,从而满足婴儿的即时需求;负压装置16包括压板19,压板19的上表面与凸轮15的表面滑动连接,压板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杆20,升降杆20的底部贯穿矩形套筒3的上表面并固定连接有活塞21,升降杆20的表面套有压簧一22,压簧一22的两端分别与压板19和矩形套筒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活塞21的左右侧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隔板一23和隔板二24,隔板一23和隔板二24的表面与矩形套筒3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板一23和隔板二24的侧面均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分别固定里连接有单向阀一25和单向阀二26,使用时,当凸轮15上的凸缘面与压板19的上表面接触时,可在克服压簧一22的弹力后将压板19、升降杆20和活塞21压至最低处,而当凸轮15上的凹缘面与压板19的上表面接触时,在压簧一22的弹力作用下,可使压板19带着升降杆20和活塞21上升至最高处,当凸轮15连续转动后,活塞21可在隔板一23和隔板二24之间进行往复升降;通过隔板一23与隔板二24将矩形套筒3分隔成左中右三个独立的空间,活塞21在中部空间内进行升降,当活塞21上升时,中部空间内会出现负压环境,通过负压环境可将右侧空间的空气进行抽出,使得右侧空间内也出现负压环境,在负压环境下,易使乳头101更高效的分泌乳汁,随后乳汁通过单向阀二26而转移至中部空间内,而当活塞21下移时,会对其下方的乳汁进行挤压,在高压环境下,使得乳汁通过单向阀一25而转移至左侧空间内,由于单向阀二26的单向流通,使得乳汁不会回流至右侧空间内,通过活塞21在中部空间内的往复升降,使得乳汁会源源不断的在矩形套筒3中从右往左进行转移,当婴儿口含吸嘴18时,即可将上述左侧空间内的乳汁吸入口中;一旦出现乳汁供应不足的情况,婴儿会加强吮吸的力度和强度,致使上述左侧空间内压强环境会快速变为负压,通过压强传感器17快速监测处压强变化,一旦出现上述变化,会通过微理器将信号收集并作出应对反应,即将双轴电机8上输出轴的转速提高,最终提高乳汁的产量,以满足婴儿的实时需求;上述微处理器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知晓其构造以及电性连接方式,故在此不再赘述;矩形套筒3上靠左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强传感器17,矩形套筒3的左端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密封固连有吸嘴18,压强传感器17通过微处理器与双轴电机8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该母乳喂养用促进辅助器在使用时,通过矩形套筒3的右端对准乳头101接着与乳房1的表面贴合后,通过圆盘4和遮挡环5进行连接,通过矩形套筒3、圆盘4、遮挡环5和弹性固定带6形成一个闭合圈,套设在使用者的肩部或靠近颈部的位置,具体固定方法可根据使用者的身材进行适应性的固定调节,至此,完整装置整体的固定;接着使双轴电机8接通电源,使其上的输出轴带动轴一9和轴二14的同轴转动;当轴一9转动后,其上的齿轮一10也会同步转动,与齿轮一10啮合的齿轮二11随即受驱动而进行转动,经传动伸缩件12的传动,使得紧贴在乳房1上的挤压块13会随着齿轮二11一起转动,进而对乳房1的表面进行圆周运动式挤压,由于传动伸缩件12在齿轮二11上为限位转动,故挤压块13在随着齿轮二11进行公转的同时还会以传动伸缩件12的水平中心线为轴心进行自转的,通过自转的,使得挤压块13在乳房1表面上的运动会更加流畅,减少和避免对乳房1表面造成的摩擦损伤;通过轴二14带动凸轮15的同步转动,在与负压装置16的配合下,能够通过产生负压而更容易使乳汁分泌出,通过压强传感器17即时监控矩形套筒3左端空间内的压强,一旦乳汁供应不足时,婴儿会加强吮吸的力度,致使吸嘴18以及矩形套筒3上靠左侧空间内的压强减小,再通过压强传感器17将负压信号传递至微处理器上,再由微处理器发出信号使双轴电机8上输出轴的转速增加;转速增加后,一方面对乳房1的按压频率增加,有助于乳汁的流出,另一方提高负压装置16所营造负压环境的效率,最终提高负压强度,进一步加强乳汁的产出量,从而满足婴儿的即时需求;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辅助器难以对使用者的乳房进行按摩操作,难以促使乳汁的快速流出,而且传统的辅助器也难以根据新生儿的母乳摄入需求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出乳量,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