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1967发布日期:2020-01-10 21:07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临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创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是在ct下进行深部组织目标的穿刺。ct(computed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射线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由于ct扫描需要人体平躺进入ct机内对人体的横断面进行逐层扫描。因此与b超下或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下穿刺不同,ct下的穿刺不能在实时动态观测下进行,并且需要在ct扫描面内进行逐步穿刺,并在穿刺过程中往往需多次调整,耗时长久,且误差大。

现有技术中,通常医护人员完全徒手穿刺,明确体表穿刺点后,凭经验估测入针角度和深度,逐步推进,在穿刺针行进过程中通过反复拍摄ct调整角度和深度。随着对穿刺精度要求的提高,也有用普通量角器定位,这种定位方式需要辅助人员用量角器瞄准穿刺针,帮助医护人员调整横断面上的穿刺针角度。此外,还有带有铅垂线和量角器的穿刺针上带,穿刺针倾斜后与铅垂线形成夹角,根据量角器显示的角度值调节穿刺针的角度。此外还有激光引导,激光装置按设定的角度射出一束激光,通过激光束指示人体表面的入针处和入针方向,医护人员沿着激光束的指示方向进针。然而,上述方式的进针过程均依靠医护人员徒手操作,穿刺精度严重依赖医护人员的经验和技术,误差较大,重复性差。

同时,上述穿刺方式的入针方向通常也局限在单个ct扫描面内进行,并且穿刺过程中对进针面进行多次扫描,这就造成在基于ct图像无法进行跨扫描断层穿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包括:支架、导向件;

支架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定位指示杆,支架上设有向远离定位指示杆方向延伸的滑轨,滑轨上设有可滑动安装的滑座,导向件安装在滑座上,导向件内设有穿刺针导向通道,所述穿刺针导向通道位于定位指示杆所在竖直平面内。

优选地,还包括座体,支架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转轴,支架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安装在座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轴与定位指示杆同轴布置。

优选地,定位指示杆包括指示套管,指示套管中部设有沿所述第二转轴所在直线延伸的参考针道;

优选地,定位指示杆还包括定位参考针,定位参考针位于指示套管内,且定位参考针下端设有目标参考部。

优选地,导向件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垂直于所述穿刺针导向通道和定位指示杆所在平面设置,导向件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滑座上。

优选地,滑轨沿定位指示杆径向水平延伸;

优选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滑轨位置的水平或竖直校准机构。

优选地,支架采用竖直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竖直设置,定位指示杆、滑轨和所述穿刺针导向通道位于平行于安装板的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导向件上设有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形成所述穿刺针导向通道。

优选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一端铰接连接。

优选地,导向件上设有导向针筒,导向针筒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所述穿刺针导向通道内。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通过参考件上的定位指示杆对病灶位置进行定位,参考定位指示杆位置规划入针路径,并根据入针路径调节导向件上穿刺针导向通道的方向,穿刺时将穿刺针沿着导向通道刺入,实现对病灶位置的精准穿刺;通过设置对病灶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指示杆,在定位指示杆所在的竖直平面内参考定位指示杆位置快速规划入针路径,同时通过导向件的穿刺针导向通道入针,医护人员即可快速确定入针路径并顺利精准穿刺,减少穿刺过程对医护人员穿刺经验的依赖,无需穿刺过程中反复调整穿刺位置,大大减少病患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的在穿刺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的在模拟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在穿刺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在模拟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包括:支架、导向件2;

支架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定位指示杆3,支架上设有向远离定位指示杆3方向延伸的滑轨4,滑轨4上设有可滑动安装的滑座6,导向件2安装在滑座6上,导向件2内设有穿刺针导向通道,所述穿刺针导向通道位于定位指示杆3所在竖直平面内。

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的具体工作过程中,预先通过ct扫描确定病灶位置,首先将支架放置在待穿刺病患上方,使得定位指示杆竖直设置指向病灶,然后将导向件随着滑座沿滑轨滑动,根据定位指示杆和病灶位置调节导向件上穿刺针导向通道的位置,使得病灶位于穿刺针导向通道所在直线上,并根据病灶位置确定入针深度,医护人员将穿刺针插入穿刺针导向通道内,并沿着穿刺针导向通道向病灶方向穿刺,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穿刺;通过本实施例的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通过参考定位指示杆的定位,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准确进行穿刺,穿刺过程中穿刺方向准确,无需反复进行ct扫描确认,大大提高穿刺速度和穿刺精度,减轻病患痛苦。

在其他具体工作方式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支架放在病患一侧,使得定位指示杆水平或倾斜布置,只需将定位指示杆的方向朝向病灶,既可以通过参照定位指示杆的位置进行入针路径的进行快速准确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跨断面穿刺辅助组件,通过参考件上的定位指示杆对病灶位置进行定位,参考定位指示杆位置规划入针路径,并根据入针路径调节导向件上穿刺针导向通道的方向,穿刺时将穿刺针沿着导向通道刺入,实现对病灶位置的精准穿刺;通过设置对病灶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指示杆,参考定位指示杆位置能够快速规划入针路径,同时通过导向件的穿刺针导向通道入针,医护人员即可快速确定入针路径并顺利精准穿刺,减少穿刺过程对医护人员穿刺经验的依赖,无需穿刺过程中反复调整穿刺位置,大大减少病患痛苦。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件2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垂直于所述穿刺针导向通道和定位指示杆3所在平面设置,导向件2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滑座6上;根据入针位置的选择,可通过转动导向件,调节入针位置的同时,调节穿刺针导向通道的倾斜角度,从而调节入针方向。

为了在定位指示杆对病灶定位后,根据入针位置参考定位指示杆进行入针路径的精确调节,本实施例还包括座体5,支架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转轴,支架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安装在座体5上,使得导向件随支架围绕第二转轴转动,实现围绕定位指示杆周向选择入针路径,从而实现入针路径的跨断层选择。

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转轴与定位指示杆3同轴布置,提高支架转动时,导向件相对于定位指示杆位置调节的精确度。

参照图2和3在定位指示杆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定位指示杆3包括指示套管31,指示套管31中部设有沿所述第二转轴所在直线延伸的参考针道;优选地,定位指示杆3还包括定位参考针32,定位参考针32位于指示套管31内,且定位参考针32下端设有目标参考部33;在使用中,可预先通过定位指示杆定位病灶的方向,定位参考针沿着指示套管伸出,下端目标参考部模拟病灶位置,从而确定病灶在竖直方向上距离滑轨的距离,然后根据目标参考部的位置和病患表皮的入针位置,调节导向件的位置和穿刺针导向通道的方向,并将穿刺针一端伸入穿刺针导向通道,使其端部伸至目标参考部,从而模拟穿刺针的穿刺角度和穿刺深度;在穿刺过程中,将定位参考针退回,将支架安装在病灶上方,根据预先模拟的穿刺角度和穿刺方向进行快速准确穿刺。

在滑轨的具体布置方式中,滑轨4沿定位指示杆3径向水平延伸,便于根据导向件在滑轨上相对于定位指示杆的位置计算入针深度。

进一步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滑轨4位置的水平或竖直校准机构,当定位指示杆竖直放置在病患上方,滑轨水平设置时,在检测之前通过水平校准机构即可实现滑轨水平且定位指示杆竖直方向的校准;同样,当定位指示杆水平放置在病患一侧,滑轨竖直设置时,在检测之前通过竖直校准机构即可实现滑轨设置且定位指示杆水平方向的校准。在水平校准机构的选择中,可以选择水准泡;在竖直校准机构的选择中,可以选择铅坠。

在支架的具体设计方式中,支架采用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安装板1竖直设置,定位指示杆3、滑轨4和所述穿刺针导向通道位于平行于安装板1的同一平面内,通过将支架设置为安装板结构,在调节穿刺针导向通道方向时,提高穿刺针导向通道与定位指示杆的相对对准精度。

在导向件的具体设计方式中,导向件2上设有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之间形成所述穿刺针导向通道,便于根据穿刺针的外径调节穿刺针导向通道的尺寸;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件2上设有导向针筒7,导向针筒7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所述穿刺针导向通道内;使用时,可根据穿刺针的外径选择适合的导向针筒,从而进一步提高进针的导向精度。

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具体安装方式中,第一夹持件21与第二夹持件22一端铰接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