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02548发布日期:2020-01-03 13:11阅读:2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以关节病变为主并伴有多系统受累的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关节破坏,功能丧失等。ra在世界范围内的平均患病率约1%,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对ra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乃至基因水平,但由于ra病因极其复杂,到目前为止医学界仍没有攻克ra这一世界性难题。

西医认为,ra引起的疼痛属于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一种,原因之一是由血管舒张、肿胀和水肿形成慢性的长期局部炎症引起相关细胞因子的释放引起的局部反应。为此,ra治疗过程中,抗炎非常重要。目前,在西医领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较多,基本可分为非甾体抗炎药、saard、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4种,配合利用可有效控制病情,但长期使用有一定不良反应。

中医理论认为,认为ra属于中医学“痹证”的范畴。人体肌表经络遭到风、寒、湿、邪侵袭后,引起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或关节肿大等证,中医称之为痹。风湿痹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闭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关节呈游走性红、肿、重着、疼痛。《黄帝内经》针对痹证有《素问﹒痹论》和《灵枢﹒周痹》两篇专论以讨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揭示了痹证的基本病因病机,此外,“阴气少,阳气多,故为病热;阳气少,阴气多,故为病寒”等,指出痹证的发生除与风寒湿外邪的侵袭有关,还与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密切相关,强调正气不足,阴阳失衡、营卫不和,风寒湿邪内侵合而致病。从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出发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往往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近年来,以中药为主要成分治疗类风湿类关节炎的研究较多。例如,申请号为201110337926.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颈肩腰腿痛的外用膏药,采用马钱子、川乌、草乌、土元、肉桂、白芥子、荜拨、三七、乳香、没药、血竭、细辛、全虫、蜈蚣、乌梢蛇、白花蛇、地龙、公丁香、威灵仙、干姜、当归、川芎、红花、透骨草、寻骨风、青风藤、海风藤、鸡血藤、羌活等多味药物配制而成,但是方中大量使用了马钱子、川乌、草乌等有毒中药以及寻骨风等富含马兜铃酸的限用中药,长期使用容易对人体产生其它有害影响。因此,一种配伍合理、疗效明确、药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方剂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重要的作用。

瑶医药理论将ra称为“列钢风”,认为该病缘于素体本虚,或感受风、寒、湿等外在邪毒,致使体内盈亏失衡、阴阳失调而发病,是以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肿大、关节变形、行走困难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瑶族医药理论渊源流长,具有显著的民族性、传统性与地域性。所谓“瑶药”,就是瑶族人民发现和习惯使用的、用以防治疾病的有效物质。瑶医根据天、地、人的“三元和谐”、万物消长的“盈亏平衡”等理论,采用“盈则消”、“亏则补”治则,擅用瑶药(风药、打药或风打相兼药)相互配伍调理等疗法,调整或促使机体“盈亏平衡”,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瑶药的理论研究不是封闭的。随着中药/民族药的发展,多种现代技术也应用到瑶药的研究,更能促进瑶医药的现代化。随着现代瑶医老班药的分类鉴别、药理、药化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瑶族医药理论发展模式已由原始的经验积累模式转向借助现代医药技术拓展的模式,传统与现代并存,更具系统性、现代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瑶族传统药物中筛选出来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以“风药”和“打药”配伍,配方科学合理,原料来源广,成本低,而且制作简单,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引起的炎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四方藤20-40份;买麻藤13-28份;两面针6-15份;千年健6-15份;独活6-15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四方藤30份;买麻藤20份;两面针10份;千年健10份;独活10份。

上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所述的瑶药组合物以生药原药入药或以它们的任意提取物入药,将其有效成分和/或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如淀粉、糊精、乳糖、硬脂酸镁等)一起,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常用剂型。如,所述的瑶药组合物被制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粉剂或丸剂等,其中所述的瑶药组合物被制成粉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四方藤、买麻藤、两面针、千年健和独活进行粉碎成200-300目的细粉,然后用塑料袋真空包装,即得到粉剂。

所述的瑶药组合物被制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或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四方藤、买麻藤、两面针、千年健和独活,加入药材总重量7-10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2次,每次30-50分钟,合并滤液;

(2)将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当于每1ml含1.4g生药的清膏,备用;

(3)将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清膏加入适量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混合均匀分别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或丸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瑶药的药物分类亦极具民族、地区特色。老班药,是瑶药分类学中的药物类别名词。瑶医根据药物形态、性味功能及临床应用特点将传统瑶药归纳为“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共104味经典老班药。“五虎”药性为攻剂,作用峻猛,临床常用于跌打、风湿骨痛;“十八钻”主要作用是通达筋脉、通利关节,适于瘀阻、湿滞症;“七十二风”具有寒热、温平、降泻、扶补作用,用途广泛。这104种药物按功效分为“风药”、“打药”,风打搭配使用,疗效更佳。

本法明提供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方中“风药”、“打药”配伍治疗ra疗效显著,所用的各味药材的药性如下:

四方藤(瑶药名四方钻,“十八钻”之一,属风药),为葡萄科植物戟叶白粉藤的藤茎,以藤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ssushastata(miq.)planch.[vitishastatamiq.;c.pterocladahayata]【性味】微酸、涩,平。主要分布在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去风湿。治四肢挛急,抽搐,风湿痛,跌打伤筋。2.《广西中药志》:舒筋活络,去瘀生新;治跌打内伤,筋络拘挛。四方藤为瑶族常用草药,“十八钻”之一,具有祛风除湿、祛风散邪、穿经走脉、舒经活络、去瘀生新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肌劳损等疾病。

买麻藤(瑶药名麻骨钻、麻骨风,“十八钻、七十二风”之一,属风、打药),拉丁学名:gnetummontanummarkgr.药用买麻藤通常是指小叶买麻藤,其藤茎、根和叶均可入中药,具有祛风除湿、散毒消肿、化痰止咳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炎和急性胰腺炎(《全国中草药汇编》、《本草纲目拾遗》和《陆川本草》)。买麻藤科除了富含裸子植物特征化学成分生物碱、黄酮、萜类等,还富含芪类化合物。瑶医药中,买麻藤既是“十八钻”、又是“七十二风”之一,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两面针(瑶药名入山虎,“五虎”之一,属打药)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或段,晒干。两面针(瑶语别钳丈)是“五虎”之一,也是常用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两面针苦、辛,平,有小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的功效。【药理研究】有镇静、镇痛、解痉作用;诱发僵住症;强心,抗癌,抗菌,局部麻醉等。《神农本草经》记载两面针主风寒湿痹,厉节痛,除四肢厥气、膝痛。两面针止痛力强。

千年健,又称一包针、千颗针、千年见、丝棱线等,为双子叶植物天南星科平丝芋属植物千年健homalomenaocculta(lour.)schott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晒干;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其苦、辛、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痛、消肿等功效。千年健为中医传统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止痛消肿功效的中药,也是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习用药材,主要用于风湿腰腿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折、跌打损伤等。现代研究表明,千年健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

独活,别名:香独活、肉独活、川独活、资丘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pubescens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的干燥根。性味:辛、苦,微温。归经: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独活中的醇提取物具有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等功效;独活的水煎剂具有镇静、催眠、抗炎、降血压、镇痛、抗菌、抗肿瘤、抗心律失常、促进脂肪分解、解痉、兴奋呼吸等功效。独活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具有良好的祛风湿、止痛作用,为治风湿性关节炎重要药物。《药品化义》:独活,能宣通气道,自顶至膝,以散肾经伏风,凡颈项难舒,臀腿疼痛,两足痿痹,不能动移,非此莫能效也。能治风,风则胜湿,专疏湿气,若腰背酸重,四肢挛痿,肌黄作块,称为良剂。又佐血药,活血舒筋,殊为神妙。

本发明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所用的药物组成中,四方藤祛风除湿,穿经走脉,舒筋活络,去瘀生新;买麻藤活血散瘀、祛风除湿、化痰止咳、消肿止痛;两面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千年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镇痛、抗炎;独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方中各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风药”、“打药”配伍治疗ra疗效显著,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通痹止痛、舒筋活络、活血化瘀之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是本发明研究团队对瑶族地区瑶医药资源进行长期调研在瑶医药理论指导下从瑶族传统药物中筛选出来的,以“风药”和“打药”配伍,配方科学合理,原料来源广,成本低,而且制作简单,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引起的炎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

2、经过研究本发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的提取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大鼠的抗风湿作用、机制以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试验发现,本发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可显著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急性炎症作用,该瑶药组合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可能与调控多条炎症免疫通路有关,芹菜素、白藜芦醇、岩白菜素等可作为质量标志物(q-marker)。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安全有效,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治疗过程简单,采用本发明的瑶药组合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能消除浸入机体的风寒湿邪、阻络的淤血和痰瘀,祛风除湿,活血消肿、舒筋活络,通痹止痛,能使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症状将很快消失,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能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有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sft)对ra大鼠关节红肿度

积分-时间曲线图;

图2为本发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的“药材-核心化学成分-核心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四方藤20份;买麻藤13份;两面针6份;千年健6份;独活6份;所述的瑶药组合物被制成粉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四方藤、买麻藤、两面针、千年健和独活进行粉碎成200-300目的细粉,然后用塑料袋真空包装,即得到粉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四方藤30份;买麻藤20份;两面针10份;千年健10份;独活10份;所述的瑶药组合物被制成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

(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四方藤、买麻藤、两面针、千年健和独活,加入药材总重量7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液;

(2)将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当于每1ml含1.4g生药的清膏,备用;

(3)将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清膏加入适量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混合均匀采用现有技术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四方藤25份;买麻藤17份;两面针8份;千年健8份;独活8份;所述的瑶药组合物被制成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

(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四方藤、买麻藤、两面针、千年健和独活,加入药材总重量8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2次,每次40分钟,合并滤液;

(2)将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当于每1ml含1.4g生药的清膏,备用;

(3)将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清膏加入适量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混合均匀采用现有技术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四方藤40份;买麻藤28份;两面针15份;千年健15份;独活15份;所述的瑶药组合物被制成片剂的制备方法为:

(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四方藤、买麻藤、两面针、千年健和独活,加入药材总重量9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2次,每次50分钟,合并滤液;

(2)将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当于每1ml含1.4g生药的清膏,备用;

(3)将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清膏加入适量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混合均匀采用现有技术制成片剂。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四方藤35份;买麻藤26份;两面针12份;千年健13份;独活12份;所述的瑶药组合物被制成丸剂的制备方法为:

(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四方藤、买麻藤、两面针、千年健和独活,加入药材总重量9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2次,每次45分钟,合并滤液;

(2)将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当于每1ml含1.4g生药的清膏,备用;

(3)将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清膏加入适量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混合均匀采用现有技术制成丸剂。

实施例6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四方藤30份;买麻藤20份;两面针10份;千年健10份;独活10份;所述的瑶药组合物被制成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为:

(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四方藤、买麻藤、两面针、千年健和独活,加入药材总重量8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2次,每次35分钟,合并滤液;

(2)将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当于每1ml含1.4g生药的清膏,备用;

(3)将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清膏加入适量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混合均匀采用现有技术制成口服液。

实验研究资料:

研究本发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即瑶药四方藤小复方(sft)提取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大鼠的抗风湿作用、机制以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el104型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公司),infinite200pro多功能酶标仪(瑞士),-80℃超低温冰箱(中国美菱低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冷冻高速离心机(赛默飞世尔有限公司)。

1.2试剂雷公藤多苷片(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809126b),sft提取物(由广西高校中药制剂共性技术研发重点实验室制备),弗氏完全佐剂(美国sigma公司),il-1β、tnf-αelisa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软件及数据库ttd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tcmsp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string数据库、cytoscape(version3.7.1)。

1.4动物sd大鼠40只,spf级,雄性,120-150g,购于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许可证编号:scxk(湘)2016-0002)。

2方法与结果

2.1本发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sft)对ra大鼠的急性炎症的作用

2.1.1sft提取物的制备按处方称取四方藤30g、买麻藤20g,两面针10g,千年健10g,独活10g,加8倍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0.5h,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当于每1ml含1.4g生药的清膏,备用。

2.1.2动物模型制备及给药取4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3d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ra)、雷公藤多苷片阳性药组(tgt,1.5mg/kg)和sft高(sft-h,28.7g/kg)、低(sft-l,7.2g/kg)剂量组。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均于第1d右后足掌皮内注射cⅱ胶原加氟氏完全佐剂乳剂0.1ml进行初次免疫,第7d尾根部再次注射同剂量造模剂加强免疫,建立ra大鼠模型。自造模第1d起,tgt组及sft-h、sft-l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control组和ra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28d。

2.1.3大鼠关节病变程度评分依据是关节红肿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关节肿大、变形情况,采用关节评分法(0~4级)得出关节炎指数,0级:无红肿;1级:足小趾关节红肿;2级:趾关节、足趾均红肿;3级:跖关节以下均红肿;4级:包括跖关节,全部红肿。评分分别为0、1、2、3、4分,每个关节炎为4分,总积分值超过4分表明造模成功,最高不超过16分。每4d评分1次,到28d为止。从致炎第8d开始,各组大鼠足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ra组在致炎第20d炎症反应最为严重,大鼠跖关节全部红肿并出现溃烂。第28d,与ra组比较,药物组、tgt组足部红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关节红肿度积分-时间曲线图见图1(注:与ra组比较,**p<0.01;与tgt组比较,##p<0.01)。

2.1.4血清il-1β、tnf-α水平的测定在末次给药1h后,腹主动脉取血5ml,分取血清,按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1β、tnf-α的水平。与control组相比,ra组il-1β、tnf-α的水平升高显著(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ra组比较,sft-h、sft-l组和tgt组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明显下降(p<0.01),见表1。

2.2网络药理学预测sft对ra大鼠的作用机制及其q-marker

2.2.1化学成分及其靶点的收集和筛选通过文献检索和查询tcmsp数据库搜索处方中药材的化学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标准筛选得到的化学成分以及报道有活性的化合物作为sft化学成分。然后通过tcmsp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查询sft化学成分对应的靶点,删除重复靶点并经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靶点名称。本研究筛选出7个ob≥30%和dl≥0.18的化学成分,通过文献筛选得到24个活性成分(见表2),这31个化学成分可作用于119个化学成分靶点。

2.2.2ra疾病靶点的收集以“rheumatoidarthritis”为关键词检索ttd数据库,共得到89个ra疾病靶点。

2.2.3“化学成分靶点-疾病靶点”网络分析为了更好地呈现化学成分靶点以及疾病靶点的相互关系,将其导入string数据库得到节点,再将节点值导入cytoscape软件得到靶点互作图,通过cytoscape自带mcode插件进行聚类分析(k-core=2,其他参数为默认值),筛选网络中最关键的靶点集,亦即核心化学成分靶点、核心疾病靶点。本文将119个化学成分靶点以及89个疾病靶点去除重复靶点后得196个靶点后,得到由191个节点、2491条边组成的网络(网络密度为0.609,平均节点度为26.1)。经聚类分析,提取得到一个含有74个靶点的与ra密切相关的网络(1452条边,网络密度为0.766,平均节点度为39.2),其中核心化学成分靶点42个、核心疾病靶点44个,共同靶点12个。go富集分析显示,核心靶点集涉及刺激反应调节、细胞增殖调节细胞代谢过程调节、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调控等1112个生物学过程,涉及蛋白/受体/酶/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结合、map激酶活性、信号受体活性等52个分子功能,细胞组成主要与细胞质膜、细胞间隙、细胞组分等25个条目有关。kegg富集分析显示,核心靶点不同程度参与113条信号通路调控,排名前三的通路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ra通路、tnf信号通路。

2.2.4“药材-核心化学成分-核心化学成分靶点”网络构建通过cytoscape构建“药材-核心化学成分-核心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图(见图2,三角形代表药材,四边形代表化学成分,圆型代表化学成分靶点),该网络由42个核心化学成分靶点所对应的24个核心化学成分、5味药材组成,提示这24个核心化学成分可能是sft治疗ra的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橙皮甙、地奥司明、牡荆素、芹菜素)、生物碱类(乙氧基白屈菜红碱、葫芦巴碱、黄连碱、木兰花碱、血根碱、氯化两面针碱)、香豆素类(东莨菪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岩白菜素、异欧前胡素、异紫花前胡苷、异紫花前胡内酯)、挥发油(r-芳樟醇)、多酚类(白藜芦醇)、酚酸类(没食子酸)、木脂素类(芝麻素)、芪类(异丹叶大黄素、银松素)、三萜类(齐墩果酸)。网络中,节点越大表示dgree值越大,与其连接的节点越多,可能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发挥的作用越显著,买麻藤有5个化学成分作用于33个关键靶点,四方藤有4个化学成分作用于26个关键靶点,两面针有9个化学成分作用于9个关键靶点,独活有6个化学成分作用于4个关键靶点,千年健有1个化学成分作用于3个关键靶点。

2.2.5sft的q-marker的预测由图2可知,芹菜素、白藜芦醇、没食子酸、黄连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橙皮甙、欧前胡素、异紫花前胡苷、异紫花前胡内酯、蛇床子素、r-芳樟醇、芝麻素、异丹叶大黄素、木兰花碱、东莨菪内酯为节点度(degree)较高的化学成分,说明与ra密切关联。黄连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血根碱、芝麻素、氯化两面针碱、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异紫花前胡内酯符合“ob≥30&dl≥0.18”的要求,认为与药效密切相关。此外,氯化两面针碱、蛇床子素、芳樟醇分别是两面针、独活、千年健药材质量标准中的含测指标之一,再者白藜芦醇、岩白菜素、欧前胡素、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在药材中含量较高。综上所述,本文综合考虑q-marker的有效性、可测性,本研究将芹菜素、白藜芦醇、岩白菜素、黄连碱、氯化两面针碱、木兰花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橙皮甙、欧前胡素、异紫花前胡内酯、蛇床子素、r-芳樟醇共12个化学成分作为sft治疗ra的候选q-marker。

3结果与讨论

与模型组比较,sft提取物高低剂量组、阳性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减轻(p<0.05),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从sft中筛选出31个化学成分及其作用的196个靶点以及89个ra疾病靶点,其中sft中24个化学成分可作用于42个化学成分靶点蛋白(其中包含12个与ra疾病靶点一样的蛋白)。go和kegg富集分析可知sft治疗ra涉及ra、tnf信号通路等113条信号通路和刺激反应调节、细胞增殖调节细胞代谢过程调节、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调控等1112个生物学过程。sft的q-marker包括芹菜素、白藜芦醇、岩白菜素等12个成份。结论: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瑶药组合物(sft)可显著减轻ra大鼠的急性炎症作用,能够显著显著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引起的炎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sft复方中主要的药材是买麻藤、四方藤,最主要的作用靶点是ptgs2。sft治疗ra可能与调控多条炎症免疫通路有关。芹菜素、白藜芦醇、岩白菜素等可作为q-marker。

ra为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反复发作。针对单一靶点的治疗无较好疗效,临床上常以多靶点联合用药。中药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协调作用的特点,在中药中寻找治疗ra的药物是研究热点,而对复方药物进行合理、准确的质量控制是难点。本研究应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揭示其作用靶点、机制,并且反向推测出质量标志物(q-marker),为复方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