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咽癌和抗鼻咽癌放疗后转移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4432发布日期:2020-03-27 19:59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治疗鼻咽癌和抗鼻咽癌放疗后转移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鼻咽癌指发生于鼻咽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道,全球有80%的鼻咽癌患者在中国。发病年龄大多为中年人,亦有青少年患病者。病因与种族易感性、遗传因素及eb病毒感染等有关。常发生在鼻咽部咽隐窝和顶前壁,病灶可呈结节型、菜花型、黏膜下型、浸润型和溃疡型多种形态,绝大多数为低分化鳞癌、非角化型鳞癌、高分化鳞癌(角化型鳞癌)、未分化癌占、其他类型的癌占:包括腺癌、腺样囊性癌(圆柱瘤)、黏液表皮样癌、恶性多形性腺瘤、恶性混合瘤等。临床症状包括:颈部肿、单侧耳塞、持续性耳鸣、听力障碍、单侧鼻塞或鼻涕增多、头痛(单侧、两侧、偏头痛)、早晨起床后痰或鼻涕中带有血丝、口鼻不明原因渗血、鼻腔蓄脓等。鼻咽癌恶性程度较高,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0%-86%。

目前鼻咽癌治疗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疗法,放射治疗和化学疗法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方法,化疗会明显削弱患者体质,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使患者遭受巨大痛苦。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治疗鼻咽癌,还能够避免鼻咽癌在放疗之后转移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治疗鼻咽癌,还能够避免鼻咽癌在放疗之后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鼻咽癌和抗鼻咽癌放疗后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人参15-25份、黄芪15-25份、麦冬15-25份、天冬15-25份、玄参15-25份、白僵蚕15-25份、菟丝子15-25份、玉竹参15-25份、黄精15-25份、山海螺20-40份、丹皮15-25份、紫草根15-25份、七叶一枝花15-25份、山薏菇15-25份、地鳖虫15-25份、川芎15-25份、全瓜娄15-25份、全当归15-25份、天花粉15-25份、夏枯草15-25份、冬凌草20-30份、炒茜草15-25份、炒侧柏叶15-25份、藕片30-50份、辛夷花15-25份、昆布15-25份、白芷15-25份、全蝎10-20份、水蛭10-20份、柏子仁15-25份、炒枣仁20-30份、桑椹子15-25份、生龟板25-40份、生鳖甲25-40份、生甘草10-2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采用的上述中药成分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可以起到补益气血,和营解毒,软坚散结,滋阴清热,益气利咽的功效。在临床中对鼻咽癌有着显著地治疗效果。

对症的药物级进行气化介入人体内气化中枢(脾胃)进行气体交换机制的升降出入,进入病灶,迅速遏制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直接摧毁突变的癌细胞去修复,缺失变异的细胞和细胞质,经多方位的气化演变,稳妥有序地将癌细胞迅速逆转为正常生理细胞。

所谓“气化”就是说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现象,是在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气然后有化,没有气就没有化,《天元纪大论》中所述“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因此,《内经》对于人体生理和病理生理的认识也完全是从“气化”的角度来认识,从“气化”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现象,病理现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原则,从而通过气化的演变迅速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从有形化无形,气化流行,方能生生不息。

具体的,本发明内服药各组分的功能分别是:

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经、心经。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主治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麦冬: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天冬: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养阴润燥,清肺生津;主治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玄参:味甘、苦、咸,微寒;归脾、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白僵蚕:辛咸,平;入肝、肺,胃经;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

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归肝、肾、脾经;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

玉竹参: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主治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主治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山海螺:味甘、辛,性平;入脾、肺经;益气养阴,解毒消肿,排脓,通乳;主治神疲乏力,头晕头痛,肺痈,乳痈,肠痈,疮疖肿毒,喉蛾,瘰疬,产后乳少,白带,毒蛇咬伤。

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紫草根:甘、咸,寒;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

七叶一枝花:味苦,性寒;归心、肝、肺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胃痛,阑尾炎,淋巴结结核,扁桃体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毒虫咬伤,疮疡肿毒。

山薏菇:甘、微辛,凉;归肝、脾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主治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瘸瘕痞块。

地鳖虫:咸,寒;有小毒;归肝经;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川芎:味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祛除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全瓜娄:性寒,味甘,微苦,归肺经,大肠经和胃经;功效作用,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者。

全当归:润燥滑肠,肠燥便难.气血两虚,肝郁气滞.头痛眩晕,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冬凌草: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胃、肝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炒茜草:苦,寒,归肝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炒侧柏叶:苦、涩,寒;归肺、肝、脾经;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藕片:味甘,性寒;归心、肝、脾、胃经;清热生津,凉血,散瘀,止血。

辛夷花:性味辛,温;归经归肺、胃经。

昆布:味咸,性寒;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全蝎:辛,平;归肝经;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

柏子仁: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

炒枣仁:炒枣仁收敛之性较强,多用于治疗自汗盗汗症。

桑椹子:性寒,味甘、酸。归心经、肝经、肾经;补血滋阴、生津润燥。

生龟板:生龟板咸、甘、平,入肝、肾二经,主要功效为滋阴潜阳、养阴清热、补肾强筋、止崩疗漏、补肾益心、消痈治疮。

生鳖甲:药性寒,味咸,归肝经、肾经,养阴清热,平肝熄风,软坚散结,治劳热骨蒸,阴虚风动,劳疟疟母,癥瘕痃癖,经闭经漏,小儿惊痫。

生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人参18-20份、黄芪18-20份、麦冬18-20份、天冬15-20份、玄参22-24份、白僵蚕20-23份、菟丝子17-20份、玉竹参18-20份、黄精20-22份、山海螺30-35份、丹皮18-20份、紫草根17-20份、七叶一枝花18-20份、山薏菇17-22份、地鳖虫15-20份、川芎20-23份、全瓜娄20-22份、全当归18-20份、天花粉17-22份、夏枯草17-23份、冬凌草25-28份、炒茜草18-22份、炒侧柏叶18-20份、藕片38-43份、辛夷花18-22份、昆布18-22份、白芷18-22份、全蝎13-18份、水蛭15-18份、柏子仁17-20份、炒枣仁23-25份、桑椹子18-22份、生龟板30-35份、生鳖甲35-38份、生甘草14-18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鼻咽癌和抗鼻咽癌放疗后转移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一种治疗鼻咽癌和抗鼻咽癌放疗后转移的中药组合物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备用;

(2)将生龟板及生鳖甲大火煎煮,得煎煮药液备用;将其余原料混合并在水中浸泡,浸泡完成后与煎煮药液混合继续浸泡,浸泡完成后进行中火第一次煎煮,过滤得到第一次药物混料及第一次药剂,备用;

将第一次药物混料加水进行中火第二次煎煮,得到第二次药剂,并与第一次药剂混合得到中药组合物。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大火煎煮时间为20-30min,大火煎煮温度为98-120℃。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浸泡时间为60-90min,所述浸泡温度为0-5℃。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混合继续浸泡的时间为60-90min,温度为85-100℃。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第一次煎煮的温度为85-100℃,煎煮时间为45-55min。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第二次煎煮的温度为85-100℃,煎煮时间为45-55min。

鼻咽癌【临床表现】:

起初见鼻流浊涕、臭秽或如鱼脑、头痛、鼻塞多为单侧,日起加重,伴耳鸣、耳聋,耳内闭塞感。迁延失治则头痛加重,呈持续性。若伴颈淋巴结转移,见颈部瘰疬,坚硬如石、摊之不移,溃后渗流脓血,疼痛不眠,伤口难愈。若肿瘤侵犯颅底,见眼朦,甚则失明,伸舌不能。吞咽障碍,面麻、口眼歪斜。晚期见神疲气短,面色无华,日渐消瘦,而危殆难医。

【证属】:痰热内阻、蕴而成毒、阴液亏损、气血两虚。

【功能】:润肺化痰、清热解毒、增补津液、益气补血。

【主治】:鼻咽癌的形态大致可分为

1、结节型:肿瘤呈现结节或肿块状。2、菜花型:肿瘤呈现菜花状,血管丰富易出血。3、溃疡型:肿瘤边缘隆起,中央坏死凹陷。4、粘膜下浸润型:肿瘤向腔内突起,左右不对称,肿瘤表面有正常粘膜组织覆盖。

另外,鼻咽癌的远处转移部位可以是单外也可以是多处,常见远处转移的部位为:骨、肺、肝。而骨转移中又以脊柱、骨盆为多见。亦可发生胸腔、腹腔、纵隔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等部位转移等均为本发明中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治疗范围。

用法用量:老人体弱年老病重,分三天服用每日两次,青壮年和体强病轻者分两天服用,每日三次,早饭后一小时至一小时半,剂量为120-150毫升;中午饭后一小时半服药剂量为120毫升;晚饭后一小时半服药剂量为120-150毫升。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治疗鼻咽癌和抗鼻咽癌放疗后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鼻咽癌为病机进行药物组方,确定药性在本病机的演变过程中所发挥的时间药理和药代动力,促进癌细胞自身内体的转变,分化和消亡,经多方位的气化演变,将癌细胞迅速逆转为正常生理细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治疗鼻咽癌和抗鼻咽癌放疗后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人参15g、黄芪15g、麦冬15g、天冬15g、玄参15g、白僵蚕15g、菟丝子15g、玉竹参15g、黄精15g、山海螺20g、丹皮15g、紫草根15g、七叶一枝花15g、山薏菇15g、地鳖虫15g、川芎15g、全瓜娄15g、全当归15g、天花粉15g、夏枯草15g、冬凌草20g、炒茜草15g、炒侧柏叶15g、藕片30g、辛夷花15g、昆布15g、白芷15g、全蝎10g、水蛭10g、柏子仁15g、炒枣仁20g、桑椹子15g、生龟板25g、生鳖甲25g、生甘草10g。

上述原料的制备方法:(1)称取上述各原料混合,备用;

(2)将生龟板及生鳖甲在100℃下大火煎煮20min,备用;将除生龟板、生鳖甲外的原料在0℃水中下浸泡90min,并与煎煮后的生龟板及生鳖甲在85℃下混合浸泡1h,在85℃下中火煎煮45min,得到第一次的药物混料及药剂,备用;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第一次的药物加0℃的水在85℃下中火煎煮45min,得到第二次的药剂,并与步骤(2)中得到的第一次的药剂混合得到治疗肺癌和抗肺癌转移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2

治疗鼻咽癌和抗鼻咽癌放疗后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人参25g、黄芪25g、麦冬25g、天冬25g、玄参25g、白僵蚕25g、菟丝子25g、玉竹参25g、黄精25g、山海螺40g、丹皮25g、紫草根25g、七叶一枝花25g、山薏菇25g、地鳖虫25g、川芎25g、全瓜娄25g、全当归25g、天花粉25g、夏枯草25g、冬凌草30g、炒茜草25g、炒侧柏叶25g、藕片50g、辛夷花25g、昆布25g、白芷25g、全蝎20g、水蛭20g、柏子仁25g、炒枣仁30g、桑椹子25g、生龟板40g、生鳖甲40g、生甘草20g。

上述原料的制备方法:(1)称取上述各原料混合,备用;

(2)将生龟板及生鳖甲在100℃下大火煎煮20min,备用;将除生龟板、生鳖甲外的原料在0℃水中下浸泡90min,并与煎煮后的生龟板及生鳖甲在85℃下混合浸泡1h,在85℃下中火煎煮45min,得到第一次的药物混料及药剂,备用;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第一次的药物加0℃的水在85℃下中火煎煮45min,得到第二次的药剂,并与步骤(2)中得到的第一次的药剂混合得到治疗肺癌和抗肺癌转移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3

治疗鼻咽癌和抗鼻咽癌放疗后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人参18g、黄芪18g、麦冬18g、天冬15g、玄参22g、白僵蚕20g、菟丝子17g、玉竹参18g、黄精20g、山海螺30g、丹皮18g、紫草根17g、七叶一枝花18g、山薏菇17g、地鳖虫15g、川芎20g、全瓜娄20g、全当归18g、天花粉17g、夏枯草17g、冬凌草25g、炒茜草18g、炒侧柏叶18g、藕片38g、辛夷花18g、昆布18g、白芷18g、全蝎13g、水蛭15g、柏子仁17g、炒枣仁23g、桑椹子18g、生龟板30g、生鳖甲35g、生甘草14g。

上述原料的制备方法:(1)称取上述各原料混合,备用;

(2)将生龟板及生鳖甲在100℃下大火煎煮20min,备用;将除生龟板、生鳖甲外的原料在0℃水中下浸泡90min,并与煎煮后的生龟板及生鳖甲在85℃下混合浸泡1h,在85℃下中火煎煮45min,得到第一次的药物混料及药剂,备用;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第一次的药物加0℃的水在85℃下中火煎煮45min,得到第二次的药剂,并与步骤(2)中得到的第一次的药剂混合得到治疗肺癌和抗肺癌转移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4

治疗鼻咽癌和抗鼻咽癌放疗后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人参20g、黄芪20g、麦冬20g、天冬20g、玄参24g、白僵蚕23g、菟丝子20g、玉竹参20g、黄精22g、山海螺35g、丹皮20g、紫草根20g、七叶一枝花20g、山薏菇22g、地鳖虫20g、川芎23g、全瓜娄22g、全当归20g、天花粉22g、夏枯草23g、冬凌草28g、炒茜草22g、炒侧柏叶20g、藕片43g、辛夷花22g、昆布22g、白芷22g、全蝎18g、水蛭18g、柏子仁20g、炒枣仁25g、桑椹子22g、生龟板35g、生鳖甲38g、生甘草18g。

上述原料的制备方法:(1)称取上述各原料混合,备用;

(2)将生龟板及生鳖甲在100℃下大火煎煮20min,备用;将除生龟板、生鳖甲外的原料在0℃水中下浸泡90min,并与煎煮后的生龟板及生鳖甲在85℃下混合浸泡1h,在85℃下中火煎煮45min,得到第一次的药物混料及药剂,备用;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第一次的药物加0℃的水在85℃下中火煎煮45min,得到第二次的药剂,并与步骤(2)中得到的第一次的药剂混合得到治疗肺癌和抗肺癌转移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5

治疗鼻咽癌和抗鼻咽癌放疗后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人参19g、黄芪19g、麦冬19g、天冬17g、玄参23g、白僵蚕22g、菟丝子18g、玉竹参19g、黄精21g、山海螺32g、丹皮19g、紫草根18g、七叶一枝花19g、山薏菇20g、地鳖虫20g、川芎22g、全瓜娄21g、全当归19g、天花粉20g、夏枯草20g、冬凌草26g、炒茜草20g、炒侧柏叶19g、藕片40g、辛夷花20g、昆布20g、白芷20g、全蝎16g、水蛭16g、柏子仁19g、炒枣仁24g、桑椹子20g、生龟板33g、生鳖甲37g、生甘草17g。

上述原料的制备方法:(1)称取上述各原料混合,备用;

(2)将生龟板及生鳖甲在100℃下大火煎煮20min,备用;将除生龟板、生鳖甲外的原料在0℃水中下浸泡90min,并与煎煮后的生龟板及生鳖甲在85℃下混合浸泡1h,在85℃下中火煎煮45min,得到第一次的药物混料及药剂,备用;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第一次的药物加0℃的水在85℃下中火煎煮45min,得到第二次的药剂,并与步骤(2)中得到的第一次的药剂混合得到治疗肺癌和抗肺癌转移的中药组合物。

临床试验

【病案一】:鼻咽癌,淋巴结转移

患者桂先生,男,48岁,初诊:1997年10月20日

【主诉】:1997年7月9日因鼻咽癌住进浙江省肿瘤医院于9月30日出院。住院期间,9月4日做ct报告:“左咽喉隐窝闭塞”。9月30日出院,在出院小结中写道:“出院时全身情况欠佳,消瘦,厌食”。10月17日:突然发现左上颈颌下及1.5cm肿大淋巴结,右腋窝2cm肿大淋巴结。10月17日右颈前有淋巴结活动。10月18日,院方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惧怕手术而转入中医中药。于1997年10月25日前来就诊:形体消瘦,两侧颈淋巴结肿大,头疼失眠,张口吞咽异常困难,大便稀汤,舌质绛红,脉弦而细。

【证属】:气阴两虚,津液亏损。

【治法】:滋阴生津,润燥化瘀。处方:五阴生津汤、藕节、西洋参、百合、梨、胡萝卜、随时服饮。

【处方】:遵照上方服20副。

【二诊】:服药后咽干口渴较前缓解,睡眠头痛较前改善,仍守原方。服20副。

【三诊】:服药后,头晕耳鸣、两腮烫灼感基本消失。口液减少,应增加食欲,软化淋巴结,提高散结化瘀之力。仍守原方服20副。

【四诊】:服药后劲两侧淋巴结明显变小,基本大便稀之消失,舌苔薄变淡红,脉细而有力。仍守原方10副。

服药后,舌红苔蛋白,脉缓而有力,经过60天的拼搏,60副中药治疗,患者的身体发生很大的变化,精神状况良好,食欲正常。于12月24日凯旋返杭。26日到浙江省肿瘤医院ct检查:左咽隐窝变纯,颅底骨质未见明显破坏”ct印象”未见明显复发现象。

12月27日正式上班,治愈后,至今鼻咽隐窝部未见复发。2011年2月上旬随访健康状况良好。又于2015年9月2日在浙江肿瘤医院进行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ca199+t检查,检查结果:促甲状腺激素3.27uiu/ml,甲胎蛋白2.7ng/ml,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0.72ng/ml,ca19913.99u/ml癌胚抗原3.3ng/ml。随即又于2015年9月4日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进行mri检查mr号:mr0515113影像号:p0073219检查所见:鼻咽癌治疗后复查,鼻咽壁粘膜增厚不明显,局部未见明显实质性结节。两侧头长肌信号未见异常,两侧咽旁间隙对称;颅底骨及双侧海绵窦形态、信号无殊。双颈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影像诊断:鼻咽癌治疗后复查,鼻咽部无明显肿瘤复发征象。1998年2月至5月又连续服用中药共45副。自从1997年11月至20至今未见复发,未见转移。于2019年10月1日随访,健康状况良好。

【按语】:本案为鼻咽癌淋巴结转移,鼻咽癌ⅲ期。咽干口渴、头疼、失眠,舌质绛红属津液亏损,勤服五饮生津汤,加龟鳖胶囊以曾其津液,同时能减少放疗、化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功能,发挥积极作用。

【病案二】:淋巴癌

患者关先生,男,29岁,于2000年6月3日前来就诊。

【主诉】:近因鼻咽癌在医院进行放疗,本人出现恶心、呕吐不适应而恶化。

【现病史】:2000年5月10日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做ct报告单:ct:421号,扫描所见:鼻咽部ct扫描:右侧鼻咽部软组织肿块影,右侧咽喉窝消失,咽旁间隙变窄,双侧上颌窦内软组织密度形。骨质结构完整。

【初步诊断】:1、鼻咽部占位(右侧)考虑鼻咽癌。2、双上颌窦炎症。

【病理检查】:低分化腺癌。

随即住院进行治疗,医院要求先考电六十次、化疗七次。而患者进行放疗第九天后出现呕吐、反胃、四肢乏力、体重下降、失眠、心慌等不适症状而谢绝治疗。后经人介绍于2000年6月3日前来就诊。

形体消瘦,面色暗黑。右颈部约3公分左右淋巴结肿块。咽干口渴、纳差便溏、头晕目眩、鼻腔时有出血、舌淡苔白胖嫩,脉象沉迟而弦细(有烟酒史)。

【证属】:气阴两虚、毒邪积聚、津液亏损、瘀毒蕴结于鼻。

【治则】: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疏肝解郁、益气养阴。

周密关注、谨守病机、经遵照上方。在内服中药的同时又加大外敷药物以清热散瘀,凉血消肿,缩小肿瘤达到内外结合,事半功倍的疗效。

经过两个疗程四个多月的治疗,患者右颈部淋巴结明显消失,面色红润有光泽,食欲增多,舌红苔落白。患者自我感觉良好,要求复查:于2000年10月16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进行ct检查,ct号38679。副鼻窦ct扫描:ct印象:1、双上颌窦,筛窦炎症。2、双下鼻甲肥大。3、鼻中隔间左偏血。

经过四个多月60余副中药的治疗,上述病症基本消失,身体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11月中旬开始恢复体力劳动。临床治愈后,心情格外舒畅,身强体壮地走向新的工作岗位。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