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中药药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83553发布日期:2020-03-13 05:56阅读:10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中药药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中医的角度讲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容颜的状况。如气血不足则面色萎黄,精神疲惫;气血瘀滞则面色晦暗,或有黑板、雀斑等,表情呆滞。心气、心血不足则面色无华,疲乏无力;肝血不足则两目无神,面色苍白等。目前的美容养颜化妆品类增白皮肤,只能一时掩饰,治标不治本。目前的药皂,如酚类药皂、硼酸药皂、硫磺类药皂及中草药类药皂。酚类药皂大多为红色,刺激性最强,并有特殊气味,其添加物是酚类化合物,皮肤过敏及有伤口的人不适合使用,且即便是没有损伤皮肤,也不能长期使用;硫磺类药皂,其中加入硫磺,使得药皂呈现黄色,闻起来具有酸酸的气味,能抑制寄生在皮肤表面的细菌,但硫磺皂适合油性皮肤,中干性皮肤不能使用,会使得皮肤更加干燥;硼酸类药皂通常是白色的,刺激性相对较小,是目前药皂中消毒能力最弱的,仅能抑制部分细菌;中药类药皂,用中草药浸提液调配的药皂,往往呈现深绿色或深棕色,主要添加物如薄荷、金银花、蜂胶、芦荟提取物。现有技术中,中药组方制备成药皂后,气味过于浓郁,由于药皂带有的特殊气味,使得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难以接受且抗硬水能力差;同时,药皂在制备过程中,大多为提取其有效成分,将药渣倒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没有物尽其用,但是药渣的加入会导致药皂出现裂纹、冒霜等现象,且针对美容养颜方面的药皂记载的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中药药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中药药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中药药皂,所述中药药皂具体通过以下原料药制备而成:白术30g、茯苓30g、白芷20g、当归20g、白蔹20g、珍珠10g、白附子9g、甘草6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中药药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各原料药混合均匀后,研磨粉碎,过100目筛,加入占原料药6-7倍的水,浸泡40min后,加入环糊精,搅拌均匀后,升温至70-80℃,保温搅拌50-6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含水量为60-70%的浓缩液备用;

(2)将皂基加热熔化,加入盐酸半胱氨酸,将滤渣烘干后,超微粉碎至200目,将滤渣加入皂基中,然后加入氯化锌溶液,保持皂基熔化状态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缩液,再次搅拌,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成型倒模后干燥,即得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药和环糊精的质量比为25-20:1。

进一步的,所述皂基和原料药的质量比为10-12:1。

进一步的,所述盐酸半胱氨酸的加入量占原料药重量的0.1-0.5%。

上述氯化锌溶液的浓度为1mol/l。

进一步的,所述盐酸半胱氨酸和氯化锌的质量比为1:0.5-0.6。

本发明方中白术、茯苓益脾渗湿、驻颜祛斑,共为君药。白芷性温味辛,散风除湿;当归性温味甘,活血化瘀,两者共用既能宣通经络,又可养血;白蔹散结消肿、疗面上疱疮共为臣药。珍珠咸寒质腻,善清热解毒、收敛生肌;白附子主治面上百病、除斑秽疵、行诸药势均为佐药。甘草为佐使药,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周详,补中有泻,补而不滞,用于脾失健运,气血不和,不仅能消散面部黑气,、不能荣于面而致的黧黑斑、面色晦暗等色素沉着类面部疾患,还能改善面部皮肤肌肉的功能状态,使之“光润不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制备的药皂具有抗菌消炎、护肤美白的功效,对于原料药利用率高,提高了药皂的功效,同时还具有去角质功能,长期使用,对于皮肤具有美白补水、延缓衰老。

(2)本发明制备的药皂,抗硬水性能好,不易糊烂、开裂,稳定性好,发泡能力强,无异杂味,具有清香怡人的气味,接受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1

(1)首先将白术30g、茯苓30g、白芷20g、当归20g、白蔹20g、珍珠10g、白附子9g、甘草6g混合均匀后,研磨粉碎,过100目筛,加入占原料药7倍的水,浸泡40min后,加入5.8环糊精,搅拌均匀后,升温至70-80℃,保温搅拌6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含水量为70%的浓缩液备用;

(2)将1.45kg皂基加热熔化,加入0.145g盐酸半胱氨酸,将滤渣烘干后,超微粉碎至200目,将滤渣加入皂基中,然后加入0.0725g氯化锌溶液,室温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缩液,再次搅拌,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成型倒模后干燥,即得产品。

实施例2

(1)首先将白术30g、茯苓30g、白芷20g、当归20g、白蔹20g、珍珠10g、白附子9g、甘草6g混合均匀后,研磨粉碎,过100目筛,加入占原料药7倍的水,浸泡40min后,加入6.5g环糊精,搅拌均匀后,升温至70-80℃,保温搅拌6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含水量为65%的浓缩液备用;

(2)将1.60kg皂基加热熔化,加入0.50g盐酸半胱氨酸,将滤渣烘干后,超微粉碎至200目,将滤渣加入皂基中,然后加入0.04g氯化锌溶液,保持皂基熔化状态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缩液,再次搅拌,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成型倒模后干燥,即得产品。

实施例3

(1)首先将白术30g、茯苓30g、白芷20g、当归20g、白蔹20g、珍珠10g、白附子9g、甘草6g混合均匀后,研磨粉碎,过100目筛,加入占原料药7倍的水,浸泡40min后,加入7.25g环糊精,搅拌均匀后,升温至70-80℃,保温搅拌6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含水量为70%的浓缩液备用;

(2)将1.74kg皂基加热熔化,加入0.725g盐酸半胱氨酸,将滤渣烘干后,超微粉碎至200目,将滤渣加入皂基中,然后加入0.435g氯化锌溶液,保持皂基熔化状态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缩液,再次搅拌,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成型倒模后干燥,即得产品。

对比例1

(1)首先将白术30g、茯苓30g、白芷20g、当归20g、白蔹20g、珍珠10g、白附子9g、甘草6g混合均匀后,研磨粉碎,过100目筛,加入占原料药7倍的水,浸泡40min后,搅拌均匀后,升温至70-80℃,保温搅拌6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含水量为70%的浓缩液备用;

(2)将1.74kg皂基加热熔化,加入0.725g盐酸半胱氨酸,将滤渣烘干后,超微粉碎至200目,将滤渣加入皂基中,然后加入0.435g氯化锌溶液,保持皂基熔化状态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缩液,再次搅拌,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成型倒模后干燥,即得产品。

对比例2

(1)首先将白术30g、茯苓30g、白芷20g、当归20g、白蔹20g、珍珠10g、白附子9g、甘草6g混合均匀后,研磨粉碎,过100目筛,加入占原料药7倍的水,浸泡40min后,加入7.25g环糊精,搅拌均匀后,升温至70-80℃,保温搅拌6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含水量为70%的浓缩液备用;

(2)将1.74kg皂基加热熔化,将滤渣烘干后,超微粉碎至200目,将滤渣加入皂基中,室温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缩液,再次搅拌,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成型倒模后干燥,即得产品。

对比例3

(1)首先将白术30g、茯苓30g、白芷20g、当归20g、白蔹20g、珍珠10g、白附子9g、甘草6g混合均匀后,研磨粉碎,过100目筛,加入占原料药7倍的水,浸泡40min后,升温至70-80℃,保温搅拌6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含水量为70%的浓缩液备用;

(2)将1.74kg皂基加热熔化,将滤渣烘干后,超微粉碎至200目,将滤渣加入皂基中,保持皂基熔化状态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缩液,再次搅拌,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成型倒模后干燥,即得产品。

对比例4

(1)首先将白术30g、茯苓30g、白芷20g、当归20g、白蔹20g、珍珠10g、白附子9g、甘草6g混合均匀后,研磨粉碎,过100目筛,加入占原料药7倍的水,浸泡40min后,加入5.8环糊精,搅拌均匀后,升温至70-80℃,保温搅拌6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含水量为70%的浓缩液备用;

(2)将1.45kg皂基加热熔化,加入0.145g盐酸半胱氨酸,将滤渣加入皂基中,然后加入0.0725g氯化锌溶液,室温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缩液,再次搅拌,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成型倒模后干燥,即得产品。

效果实施例1

将实施例1-3及对比例1-4制备的药皂进行性能测定,检测其磨损率和开裂率,磨损率检测方法为;将预先称重的药皂在流水下浸湿,然后在实验者手中转动15次,将药皂置于支架后,每隔半小时重复一次,共30次,然后室温下干燥,称量剩余药皂质量,磨损率=(药皂初始质量-剩余质量)/初始质量;开裂率检测方法为将上述干燥的药皂继续放置,10d后统计开裂率;每个实验组重复3次,每次试验5块药皂,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效果实施例2

将实施例1-3及对比例1-4制备的药皂进行发泡力和抗硬水度检测,发泡力采用罗氏泡沫仪进行检测,抗硬水度按照行业标准qb/t2487-2008进行测试:在40±2℃温度下,采用75mmol的钙硬水测定2.0%浓度皂液,以产生皂垢为终点,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效果实施例3

将实施例1-3及对比例1-4制备的药皂进行稳定性检测,将制备的药皂置于45℃的烘箱内及-5℃冷冻条件下,观察其色泽、质地变化,并观察表面有无开裂,出油、冒霜等现象,紫外光照射2天有无异常变色,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实施例1-3制备的药皂气味清香怡人,无浓重的中药味及化学药品的刺激性气味,接受度高,而对比例1-3制备的药皂存在的中药味较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