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葡聚糖在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中的医用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31940发布日期:2020-02-14 22:07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β-葡聚糖在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中的医用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葡聚糖在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中的医用用途,提供了β-葡聚糖新的药物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流行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均有发现,各地区流行程度不同,以南方各省最为严重,对人民健康及家畜健康有很大危害。钩体病的传播方式以接触传播为主,感染后的人和家畜,初期临床症状以发热、头痛、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呕吐、腹泻为主,易与流感混淆,不易确诊。并且病原体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随宿主扩散和传播,造成其他动物的感染。目前,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的方法是注射疫苗以及使用抗生素。

β-葡聚糖是由葡萄糖单位组成的多聚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首次从酵母细胞壁中发现。β-葡聚糖能够火花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提高白细胞介素,细胞分裂素和特殊抗体的含量,从而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调节免疫机能。此外,β-葡聚糖还具有溶解胆固醇、预防高脂血症、抵抗滤过性病毒、真菌、细菌等引起的感染的作用。已通过美国fda认证,目前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但在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中的应用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β-葡聚糖在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中的医用用途,包括对钩端螺旋体的预防,以及感染之后的治疗。

本发明所述的β-葡聚糖物作为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药物。

本发明所述的β-葡聚糖物作为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药物适用于药学上可接受的任何载体。

所用药物制剂为β-葡聚糖标准品液体制剂,按照剂量用生理盐水对β-葡聚糖粉剂进行溶解稀释,5mg/ml,β-葡聚糖的用量,即以10mg/kg。

本发明β-葡聚糖能够有效控制钩端螺旋体的感染,降低个器官的炎症反应,将金黄地鼠的存活率提高到100%。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提供了β-葡聚糖的新的医用用途,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药物;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二次开发;拓展了β-葡聚糖的药用范围;本发明在治疗和预防钩端螺旋体病时,可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在爆发钩端螺旋体时也能够进行有效防控,对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不同浓度β-葡聚糖后金黄地鼠的存活率数据;

图2、β-葡聚糖后钩体载量变化数据;

图3、β-葡聚糖给药组与对照组不同组织病理切片;

图4、钩端螺旋体所致病变的严重程度分级;

图5、β-葡聚糖实验组与对照组表达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实施例1

β-葡聚糖物作为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药物。

实施例2

β-葡聚糖物作为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药物适用于药学上可接受的任何载体。

实施例3

所用药物制剂为β-葡聚糖标准品液体制剂,按照剂量用生理盐水对β-葡聚糖粉剂进行溶解稀释。

实施例4

所用药物制剂为β-葡聚糖标准品液体制剂,按照剂量用生理盐水对β-葡聚糖粉剂进行溶解稀释,5mg/ml,β-葡聚糖的用量,即以10mg/kg。

试验例1

β-葡聚糖预防钩端螺旋体感染的作用。

实验药物:

β-葡聚糖标准品,按1mg/ml用生理盐水稀释,根据金黄地鼠的体重按照10mg/kg的剂量进行腹腔注射。

实验方法:

本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対照组,每组八只四周龄的金黄地鼠。实验组在感染前一天腹腔注射β-葡聚糖,实验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感染时,每只金黄地鼠腹腔注射1ml,1x107/ml的钩端螺旋体,同时实验组注射β-葡聚糖,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感染后1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各自注射药物或生理盐水。观察存活率。

实验结果:

参见图1、图2所示,注射β-葡聚糖的实验组存活率为100%,而对照组的金黄地鼠全部死亡。说明β-葡聚糖能够有效的预防钩端螺旋体的感染。

试验例2

β-葡聚糖对机体内钩端螺旋体的清除效果

实验方法:

对试验例1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金黄地鼠进行取样,收集各组金黄地鼠的肝、肾、肺,进行组织内钩端螺旋体的dna提取,之后进行荧光定量pcr实验,分析金黄地鼠各器官钩端螺旋体的载量。

实验结果:

参见图2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中,金黄地鼠肝、肾、肺的钩体载量明显下降。

试验例3

对试验例1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金黄地鼠进行肝、肾、肺样品的采集,制作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后,在200倍光学显微镜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并对其病理变化程度进行分级。

实验结果:

参见图3~图4,对照组金黄地鼠的肝、肾、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而实验组金黄地鼠的肝、肾、肺的病理变化不明显,基本没有出血点和炎性细胞渗出。

试验例4

β-葡聚糖的促炎作用。

试验方法:

对试验例1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金黄地鼠进行肝、肾、肺的采样,进行rna的提取,之后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金黄地鼠各器官在注射钩端螺旋体后第2天和第5天的il-6和il-10的表达情况。

实验结果:

操作图5所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注射β-葡聚糖和钩端螺旋体后,肝、肾、肺中的il-1β和il-10的表达在2dpi时明显升高,在5dpi时明显降低。表明β-葡聚糖在2dpi时能够引起器官中大量il-1β和il-10的mrna表达,并且在5dpi时il-1β和il-10的表达降低。说明β-葡聚糖会引起攻菌后2dpi炎症风暴提早到达,并在5dpi炎症反应降低,使其对金黄地鼠起到保护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