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用加压腹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3238发布日期:2019-11-27 18:0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科用加压腹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科用加压腹带装置。



背景技术:

产妇在生产之后,不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产后的身体恢复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目前通常还是采用简单包扎的方式来促使伤口愈合,愈合速度慢,不利于产妇的快速恢复及对婴儿的喂养,且不具备保温和抗菌的功效,产妇使用舒适性差,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产科用加压腹带装置,提高产妇的伤口愈合速度,同时具备保温和抗菌的功效,提高产妇使用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一号袋、左连接带和右连接带;一号袋的左侧从上到下并列设有数个左连接带;左连接带的后侧面左部设有一号魔术贴刺面;一号袋的右侧从上到下并列设有数个右连接带;右连接带的前侧面上设有一号魔术贴毛面;它还包含一号拉链、气囊安装袋、气囊、二号魔术贴刺面、二号魔术贴毛面、二号袋、二号拉链、药包和二号保暖层;一号袋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一号拉链;一号袋的腔体内左右并列设有数个气囊安装袋;气囊安装袋内设有气囊;气囊安装袋的后侧面四角上均设有二号魔术贴刺面;一号袋的后侧面内侧设有二号魔术贴毛面;二号魔术贴刺面与二号魔术贴毛面呈粘贴设置;一号袋的前侧面中部设有二号袋;一号袋的前侧面上设有吸附层;吸附层设于二号袋的外侧周边;二号袋的前侧面由从内到外分别设置的二号无纺布层、棉布层和二号活性炭纤维层构成;二号袋的前侧面上设有二号拉链;二号袋前侧面上设有数个通孔;二号拉链设于数个通孔的左下侧;二号袋与二号无纺布层所构成的空间内设有药包;一号袋的前侧面左右两侧均设有二号保暖层;二号保暖层由从内到外分布设置的一号无纺布层和石墨烯纤维层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囊上贯通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端穿过气囊安装袋后,设于一号袋内;连接管上串联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袋内设有弹性固定带;所述的药包夹设在弹性固定带与二号袋的底表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附层由从内到外分布设置的一号海绵层、抗菌面料层和一号活性炭纤维层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通孔由一号孔和二号孔构成;一号孔与二号孔成上下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袋的前表面上下两侧均设有一号保暖层;一号保暖层设于左右两侧的二号保暖层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加压腹带装置,提高产妇的伤口愈合速度,同时具备保温和抗菌的功效,提高产妇使用的舒适性,实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囊与气囊安装袋连接位置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一号袋1、左连接带2、一号魔术贴刺面2-1、右连接带3、一号魔术贴毛面3-1、一号拉链4、气囊安装袋5、气囊6、连接管6-1、控制阀6-2、二号魔术贴刺面7、二号魔术贴毛面8、二号袋9、二号无纺布层9-1、棉布层9-2、二号活性炭纤维层9-3、通孔9-4、一号孔9-4-1、二号孔9-4-2、二号拉链10、药包11、二号保暖层12、一号无纺布层12-1、石墨烯纤维层12-2、弹性固定带13、一号保暖层14、吸附层15、一号海绵层15-1、抗菌面料层15-2、一号活性炭纤维层1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至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一号袋1、左连接带2和右连接带3;一号袋1的左侧从上到下通过缝制并列设有两个左连接带2;左连接带2的后侧面左部通过缝制固定有一号魔术贴刺面2-1;一号袋1的右侧从上到下通过缝制并列设有两个右连接带3;右连接带3的前侧面上通过缝制设有一号魔术贴毛面3-1;它还包含一号拉链4、气囊安装袋5、气囊6、二号魔术贴刺面7、二号魔术贴毛面8、二号袋9、二号拉链10、药包11和二号保暖层12;一号袋1的上表面中部通过缝制固定有一号拉链4;一号袋1的腔体内左右并列设有两个气囊安装袋5;气囊安装袋5由棉布材料制成;气囊安装袋5内设有气囊6;气囊安装袋5的后侧面四角上均通过缝制固定有二号魔术贴刺面7;一号袋1的后侧面内侧通过缝制固定有二号魔术贴毛面8;二号魔术贴刺面7与二号魔术贴毛面8呈粘贴设置;一号袋1的前侧面中部通过缝制固定有二号袋9;一号袋1的前侧面上通过缝制固定有吸附层15;吸附层15设于二号袋9的外侧周边;二号袋9的前侧面从内到外分别设置的二号无纺布层9-1、棉布层9-2和二号活性炭纤维层9-3构成,且各层之间通过缝制固定连接;二号袋9的前侧面上通过缝制固定有二号拉链10;二号拉链10为隐形拉链;二号袋9前侧面上设有数个通孔9-4;二号拉链10设于数个通孔9-4的左下侧;二号袋9与二号无纺布层9-1所构成的空间内设有药包11;药包11内充满对产妇有利恢复的药物;一号袋1的前侧面左右两侧均通过缝制固定有二号保暖层12;二号保暖层12由从内到外分布设置的一号无纺布层12-1和石墨烯纤维层12-2构成,且各层之间通过缝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囊6上部贯通设有连接管6-1;连接管6-1的外端穿过气囊安装袋5后,设于一号袋1内;连接管6-1上串联有控制阀6-2(控制阀6-2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和连接关系与市场上的气囊的结构和连接关系相同,在此不做赘述);连接管6-1的外端与充气泵相连接;充气泵将气囊6鼓起合适度后,通过控制阀6-2控制气囊6的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袋9内通过缝制固定有弹性固定带13;所述的药包11夹设在弹性固定带13与二号袋9的底表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附层15由从内到外分布设置的一号海绵层15-1、抗菌面料层15-2和一号活性炭纤维层15-3构成,且各层之间通过缝制固定连接;抗菌面料层15-2为尼龙抗菌面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通孔9-4由一号孔9-4-1和二号孔9-4-2构成;一号孔9-4-1与二号孔9-4-2成上下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袋1的前表面上下两侧设有一号保暖层14;一号保暖层14设于左右两侧的二号保暖层12之间;一号保暖层14为石墨烯纤维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拉开二号拉链10,可将药包11放置到二号袋9内后,再拉上二号拉链10;打开一号拉链4,通过二号魔术贴刺面7与二号魔术贴毛面8的配合,将气囊安装袋5放置到一号袋1内;将气囊6的连接管6-1的外端与充气泵相连接;充气泵将气囊6鼓起合适度后,通过控制阀6-2控制气囊6的密封;将一号袋1贴覆在腹部伤口处,之后通过一号魔术贴刺面2-1和一号魔术贴毛面3-1的配合固定;这时,吸附层15、一号保暖层14、二号保暖层12和二号袋9的前侧面与产妇的腹部伤口处贴面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为:

1、在一号袋1内设有气囊6;气囊6起到挤压固定产妇的作用,促进产妇恢复;二号袋9内设有药包11;药包11促进产妇伤口恢复;

2、吸附层15具有抗菌、消炎、透气、柔软性好的优点,提高了使用舒适;二号保暖层12和一号保暖层14均起到保暖的作用,提高产妇使用的舒适感;

3、一号袋1上设有一号拉链4,再通过二号魔术贴刺面7与二号魔术贴毛面8的配合,可将气囊安装袋5拿出,避免清洗时弄坏气囊6;二号袋9上设有二号拉链10;可将药包11拿出自由更换,用时避免清洗时弄脏药包11;能够保持腹部整洁;

4、二号袋9的前侧面具有抗菌和消炎的效果,提高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