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乳垫的复合横向导流层及防溢乳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3236发布日期:2019-11-27 18:0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溢乳垫的复合横向导流层及防溢乳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婴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防溢乳垫的复合横向导流层及防溢乳垫。



背景技术:

防溢乳垫是一种防止哺乳期妇女乳液溢出的母婴用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防溢乳垫多为在表层添加导流槽,但由于乳液自身重力的影响,并不能将乳液向上传导,会导致乳液扩散不匀,降低了吸收层的利用率。

为此设计一种可以提高防溢乳垫中吸收层利用率的复合横向导流层和具有该复合横向导流层的防溢乳垫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可以提高防溢乳垫中吸收层利用率的复合横向导流层和具有该复合横向导流层的防溢乳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防溢乳垫的复合横向导流层,包括:复合横向导流层本体,复合横向导流层本体的外形为漏斗形,所述复合横向导流层本体由内向外包括第一导流层和第二导流层,两层之间采用热轧的方式固定,所述第一导流层为pp纤维纤网,所述第二导流层由上下两部分纤网组成,上半部分纤网为黏胶纤维纤网,上半部分纤网分为左半侧纤网与右半侧纤网,所述左半侧纤网与所述右半侧纤网的底端连为一体,左半侧纤网的右侧边与右半侧纤网的左侧边利用热熔胶黏合在一起,使得两者之间存在夹角,下半部分纤网为es纤维纤网,所述上半部分纤网与下半部分纤网之间采用热熔胶黏合固定。

所述第一导流层的pp纤维的细度为3~6d,长度为30~40mm,所述第一导流层的md/cd≈2~6;所述第二导流层的黏胶纤维的细度为1~2d,长度为40~50mm,所述第二导流层的md/cd≈6~9,所述的es纤维的细度为1~2d。

所述黏胶纤维表面设有沟槽。

所述第一导流层的纤维之间的孔隙大于第二导流层的纤维之间的孔隙。

所述第一导流层的纤维之间的孔隙为30μm~60μm,所述第二导流层的纤维之间的孔隙为10μm~20μm。

所述复合横向导流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30~40g/m2,所述第一导流层的长度为8mm,宽度为6mm,所述第二导流层的长度为7mm,宽度为5mm,所述第一导流层的形状与第二导流层的形状相同。

所述左半侧纤网与右半侧纤网黏合后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150°~160°。

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一种防溢乳垫,包括表层、吸收层、底层,其特征在于:该防溢乳垫设有如上所述的复合横向导流层。

所述底层与表层之间由外向内依次夹设有吸收层、复合横向导流层,所述底层为最外层,表层为最内层;所述底层的外表面利用背胶贴附有离型纸。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改变导流层纤网中纤维取向,使得乳液可以克服自重向上传导,避免了吸收层下半部分吸液过多溢出,从而提高了吸收层的利用率;提高了防溢乳垫的防溢乳性能,使其可以更好的吸收乳液。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溢乳垫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溢乳垫的仰视图。

图3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流层的纤维取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导流层的纤维取向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复合导流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导流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防溢乳垫的复合横向导流层,包括:复合横向导流层本体,所述复合横向导流层本体的外形为漏斗形,能够防止乳液从边缘流出,复合横向导流层本体由内向外包括第一导流层1和第二导流层2,第一导流层1的面积大于第二导流层2的面积,且两层之间采用热轧的方式固定,所述第一导流层1为pp纤维8纤网,所述第二导流层2由上下两部分纤网组成,上半部分纤网2-1为黏胶纤维9纤网,上半部分纤网2-1分为左半侧纤网2-1-1与右半侧纤网2-1-2,所述左半侧纤网2-1-1与所述右半侧纤网2-1-2的底端连为一体,左半侧纤网2-1-1的右侧边与右半侧纤网2-1-2的左侧边利用热熔胶黏合在一起,使得两者之间存在夹角,下半部分纤网2-2为es纤维10纤网,所述上半部分纤网2-1与下半部分纤网2-2之间采用热熔胶黏合固定,从而使第二导流层2的外形形成漏斗形,因此第一导流层1与第二导流层2叠合并热轧固定后形成的复合横向导流层为漏斗形。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流层1的pp纤维8的细度为3~6d,长度为30~40mm,所述第一导流层1的md/cd≈2~6,符合目前导流层纤维的工艺,并且粗而短的纤维形成的孔隙大。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导流层2中所述的黏胶纤维9的细度为1~2d,长度为40~50mm,其表面设有沟槽,可以形成乳液导走的通道;细而长的纤维形成的孔隙较小,所述第二导流层2的md/cd≈6~9,所述的es纤维10的细度为1~2d,使第二导流层的纤维细度小于第一导流层,形成小的孔隙,防止反渗。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流层1的纤维之间的孔隙大于第二导流层2的纤维之间的孔隙,从而使上下两层之间产生毛细差动效应,使乳液由内向外传递更加快速,可以阻止乳液从吸收层向表层反渗,使表层保持干爽。

进一步的,第一导流层的纤维之间的孔隙为30μm~60μm,第二导流层的纤维之间的孔隙为10μm~20μm,乳液可以通过,并且能有效防止乳液反渗。

如图3所示,其中复合横向导流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30~40g/m2,所述第一导流层1的长度为8mm,宽度为6mm,所述第二导流层2的长度为7mm,宽度为5mm,所述第一导流层1的形状与第二导流层2的形状相同,由于复合后的纤网蓬松,单位面积质量设置为30~40g/m2,第一导流层1的面积大于第二导流层2的面积,防止液体反渗。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防溢乳垫的复合横向导流层的制备方法:

步骤1:将细度为3~6d,长度为30~40mm的pp纤维8开松后,经过杂乱梳理和交叉铺网的方式形成均匀度高的纤网,使其md/cd≈2~6,得到第一导流层1;

步骤2:将细度为1~2d,长度为40~50mm的黏胶纤维9经过开松梳理和平行铺网后,得到纤维取向为纵向的纤维,使其md/cd≈6~9,得到第二导流层2的上半部分纤网2-1;

步骤3:整理上半部分纤网2-1的形状,使其呈半圆形,如图7中a~c步骤图所示,从该半圆形的中心点出发沿垂直于半圆直径的方向剪去一个扇形,该扇形所对的圆心角范围在20°~30°之间,从而得到底边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左半侧纤网2-1-1和右半侧纤网2-1-2,后将左半侧纤网2-1-1的右侧边与右半侧纤网2-1-2的左侧边利用热熔胶粘接固定,得到带有夹角的上半部分纤网2-1,使乳液克服自重向上方和两侧导走;

步骤4:将亲水处理后细度为1~2d的es纤维10经过开松、梳理之后,平行铺网形成蓬松的纤网,使其md/cd≈6~9,从而得到纤维取向为纵向的第二导流层2的下半部分纤网2-2,因为es纤维本身具有一定的卷曲度,在纤维的取向为水平的同时有倾斜角度,但比上半部分纤维的倾斜角度小,因此可以对向下渗透的乳液起到阻碍作用;

步骤5:将步骤3和步骤4得到的纤网利用热熔胶黏合,如图7中d步骤图所示,从而得到第二导流层2;

步骤6:将步骤1的第一导流层1和步骤5的第二导流层2叠合整齐后采用热轧固定,冷却后得到防溢乳垫的漏斗形复合横向导流层。

其中,热轧粘合的工艺参数为:温度为120~130℃,轧辊压力为1800~2000n/cm,热轧方式为点粘合,可以使pp纤维与es纤维紧密粘合在一起,并且不会破坏黏胶纤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设计的一种防溢乳垫,包括表层、吸收层、底层,其中设有如上所述的复合横向导流层,所述底层3与表层4之间由外向内依次夹设有吸收层5、复合横向导流层,所述底层3为最外层,表层4为最内层,是贴近人体皮肤的一侧;所述底层3的外表面利用背胶6贴附有离型纸7,使得防溢乳垫可以与内衣贴合;所述表层4的面积大于复合横向导流层的面积;而复合横向导流层中第一导流层1的面积大于第二导流层2的面积,使得两者叠合、固定后形成漏斗形的防溢乳垫,能够防止乳液从边缘流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