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导管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3225发布日期:2019-11-27 18:0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留置针导管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留置针导管贴。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输液工具,留置针在使用时需要对其导管进行固定,以防止导管与输液管脱落。然而,目前缺乏对留置针导管进行有效固定的导管贴,一般是通过医用胶带直接将留置针的导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输液时导管一直压迫患者的皮肤上,容易出现压痕或者血液流通不畅,造成患者不适;二是换液时需要将医用胶带撕开后,才能置换输液管,胶带撕开时容易带动覆在留置针上的覆膜,从而造成留置针移动或者脱落,需要重新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留置针导管贴,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固定留置针导管。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留置针导管贴,包括底贴和可全部贴合在所述底贴上的顶贴,所述顶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贴上,其余部分与所述底贴相分离设置并在贴合面黏有与所述贴合面相匹配的第一离型纸,所述底贴的顶面设有缓冲垫,所述底贴的底面黏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离型纸。

所述底贴与所述顶贴均呈长方形,所述顶贴的面积小于所述底贴的面积。

所述底贴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所述底贴为上层为无纺布层、下层为第一粘胶层的两层结构。

所述缓冲垫为上层为抗菌层、中层为海绵层、下层为第二粘胶层的三层结构。所述底贴的两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的自由端上有魔术贴圆毛,所述第二弹性带的自由端上缝有与所述魔术贴圆毛相匹配的魔术贴刺毛。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用于放置留置针导管的缓冲垫,使留置针导管与人体之间有缓冲层,从而避免了留置针导管直接压迫患者,并对患者造成不适;导管放置在缓冲垫上,并通过顶贴将其黏贴在底贴上,再通过底贴黏贴在患者的皮肤上,撕黏顶贴只对底贴产生作用,从而避免了撕黏顶贴拉扯到患者皮肤,进而避免使插入皮肤的留置针移动或者脱落,有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底贴的剖面图;

图3是图1中缓冲垫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留置针导管贴,包括上层为无纺布层11、下层为第一粘胶层12的两层结构的底贴1和可全部贴合在底贴上的顶贴2,在本实施例中,底贴1与顶贴2均呈长方形,顶贴的面积小于底贴1的面积,顶贴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贴1上,其余部分与底贴1相分离设置并在贴合面黏有与贴合面相匹配的第一离型纸3,这样设置使得撕黏顶贴2只对底贴1产生作用,从而避免了撕黏顶贴2拉扯到患者皮肤,进而避免使插入皮肤的留置针移动或者脱落,有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底贴1的顶面设有缓冲垫4,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垫4为上层为抗菌层41、中层为海绵层42、下层为第二粘胶层43的三层结构,且位于底贴与顶贴之间。缓冲垫42用于放置留置针导管,使留置针导管与人体之间有缓冲层,从而避免了留置针导管直接压迫患者,并对患者造成不适。底贴1的底面黏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离型纸5。

在本实施例中,底贴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透气孔6,这样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底贴1的透气性,防止皮肤排汗不畅影响底贴1的粘性。

在本实施例中,底贴1的两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带7和第二弹性带8,第一弹性带7的自由端上有魔术贴圆毛71,第二弹性带8的自由端上缝有与魔术贴圆毛相匹配的魔术贴刺毛81,这样的设置更好的使底贴1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有效防止了由于底贴1粘性不足,从而导致底贴1脱离患者,进而使留置针移动或者脱落。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黏贴在底贴1上的第二离型纸5撕下,再将底贴1黏贴在位于患者的皮肤上,完成上述底贴1的固定步骤后,将留置针导管放置在缓冲垫4上,再将黏贴在顶贴2上的第一离型纸3撕下,此时缓冲垫4和留置针导管位于底贴1和顶贴2之间,将顶贴2的底面黏贴在底贴1的顶面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