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9927发布日期:2019-12-17 21:2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血管外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累及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是血管外科的难点。开放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复杂、需要深低温停循环,极易导致出血及脑缺血等神经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于腔内隔绝术来说,使用目前的腔内器械如果不封堵分支动脉无法获得足够的锚定区,夹层和动脉瘤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但完全封堵弓上分支动脉是无法接受的,因为这会导致脑部供血障碍,进而出现缺血性卒中甚至死亡。所以,封堵分支动脉获得足够的锚定区同时再重建分支动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思路,但安全、有效实施这一思路是临床上的困难之处。原位开窗、预开窗技术已经使得部分病例的治疗获得可能,但其仍然无法解决3型内漏(主支架与小支架间的漏血)的问题。外分支支架也存在着释放空间不足且需要定制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从而解决上述问题,将会有效提高升主动脉夹层和/或动脉瘤的生存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通过增设内分支支架有效解决主动脉覆膜支架与分支覆膜支架间漏血的问题,同时通过内分支支架的异形设计,可以使通用型号的支架适应更多患者的需求,减少需要定制支架的情况,从而缩短治疗周期并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由金属架及覆膜构成,覆膜支架打过程中可随血管结构调整形状,与主动脉血管形状相吻合,包括弓前区、弓部区及弓后区,所述弓前区、弓部区及弓后区为一体成型,由管状覆膜及其外部的金属架组成,金属架位于管状覆膜的外部起到固定及支撑的作用,所述弓部区顶部为大弯侧,所述弓部区底部为小弯侧,所述弓部区大弯侧设有若干个内分支支架,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顶部为位于大弯侧上的圆形开孔,任一内分支支架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上部为碗状结构顶部截面直径大于底部截面直径,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下部为圆柱状结构,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的横截面直径不大于内分支支架上部碗状结构底部截面直径,该设计的作用在于,内分支支架顶部开孔可对应弓部动脉顶端的分支动脉,

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与所述弓部区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处无缝隙。

优选地,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顶部截面直径为10mm-25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上部碗状结构底面截面直径为8mm-15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上部碗状结构高2mm-5mm。

通过数据统计可知,一般人的弓部动脉顶端的分支动脉血管数量为3根,直径一般为8mm-15mm,分支动脉之间的间隔一般为2mm-10mm,因此内分支支架顶部截面直径为10mm-25mm时,3根分支动脉可分别对应3个内分支支架顶部开孔;

优选地,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横截面直径为8mm-15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高为3mm-5mm。

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作为锚定区域,用于固定穿过内分支支架的分支覆膜支架。

优选地,所述弓部区小弯侧设有半释放装置,所述半释放装置包括导航导丝及缝线,半释放装置用于将覆膜支架进行初次释放后,使覆膜支架并不会完全打开,半释放状态下覆膜支架截面积约为完全打开状态下覆膜支架截面积的70%-80%,从而可以对其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更为准确的使内分支支架顶部的开孔对应分支动脉。

优选地,所述覆膜支架内部设有导航导丝。

优选地,所述内分支支架数量为3个。

进一步,所述覆膜支架内部设有4根导航导丝,其中一根导航导丝顺序穿过弓后区、弓部区及弓前区,另外三根导航导丝穿过弓后区,由弓部区内分别穿过对应的一个内分支支架,顺序穿过弓后区、弓部区及弓前区的导航导丝用于将主动脉覆膜支架更为准确的放置到病患位置,该导航导丝与半释放装置中的导航导丝可为同一条,另外三根导航导丝作用在于主动脉覆膜支架放置好后,利用此三根导航导丝分别将分支覆膜支架准确的穿过对应的内分支支架放入对应的分支动脉血管。

优选地,所述导航导丝尾部处设有多腔血管鞘,4根所述导航导丝分别穿过所述多腔血管鞘的其中一个腔,从而便于进行手术的医生更好的控制导航导丝将对应的覆膜支架放到指定位置,防止不同的导航导丝间相互缠绕影响手术进行。

优选地,所述弓部区大弯侧的弧度为60°-150°。

优选地,所述覆膜材质为高分子薄膜,所述金属架材质为镍钛合金。

使用时利用一根导航导丝将主动脉覆膜支架送至病患处,释放主动脉覆膜支架至半释放状态,微调主动脉覆膜支架位置使内分支支架顶部开孔分别对应分支动脉,拆除半释放装置,使主动脉覆膜支架完全打开,利用另外三根导航导丝将分支覆膜支架穿过对应的内分支支架,并进入对应的分支动脉,所使用的分支覆膜支架的直径应略大于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部分的直径,分支覆膜支架的直径为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部分直径的100~1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有效解决主动脉覆膜支架与分支覆膜支架支架间漏血的问题,内分支支架的结构适应大部分血管解剖结构,方便与分支动脉血管对位,且不占用主动脉空间,不影响主动脉覆膜支架的释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半释放状态下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弓部区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多腔血管鞘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覆膜支架2-内分支支架3-导航导丝

4-多腔血管鞘5-缝线

11-弓前区12-弓部区13弓后区

14-覆膜15-金属架

21-碗状结构22-圆柱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剖视图,如图所示:

一种新型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由金属架15及覆膜14构成,包括弓前区11、弓部区12及弓后区13,所述弓前区11、弓部区12及弓后区13为一体成型,由管状的覆膜14及其外部的金属架15组成,金属架15位于覆膜14的外部起到固定及支撑的作用,所述弓部区12顶部为大弯侧,所述弓部区12底部为小弯侧,所述弓部区12大弯侧设有3个内分支支架2,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顶部为位于大弯侧上的圆形开孔,任一内分支支架2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上部为碗状结构21顶部截面直径大于底部截面直径,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下部为圆柱状结构22,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22的横截面直径小于内分支支架上部碗状结构21底部截面直径,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与所述弓部区12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处无缝隙。

病患三根分支动脉血管开口处边缘间距分别为2mm及2.5mm,三根分支血管直径分别为10mm、6mm及7mm。

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顶部截面直径为18mm,三个内分支支架2顶面开孔处边缘间距分别为2mm及2.5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上部碗状结构21底面截面直径为11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上部碗状结构21高3mm,在主动脉覆膜支架完全释放状态下,三根分支动脉血管开口可完全位于对应的三个内分支支架2顶面开孔内。

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下部圆柱状结构22横截面直径为10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下部圆柱状结构22高为4mm。

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下部圆柱状结构22作为锚定区域,用于固定穿过内分支支架2的分支覆膜支架。

优选地,所述覆膜支架内部设有导航导丝3。

进一步,所述覆膜支架内部设有4根导航导丝3,其中一根导航导丝3顺序穿过弓后区13、弓部区12及弓前区11,另外三根导航导丝3穿过弓后区13,由弓部区12内分别穿过对应的一个内分支支架2,顺序穿过弓后区13、弓部区12及弓前区11的导航导丝3用于将主动脉覆膜支架更为准确的放置到病患位置,另外三根导航导丝3作用在于主动脉覆膜支架放置好后,利用此三根导航导丝3分别将分支覆膜支架准确的穿过对应的内分支支架2放入对应的分支动脉血管。

所述弓部区12大弯侧的弧度为60-150°,可根据病患实际血管形状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覆膜14材质为高分子薄膜,所述金属架15材质为镍钛合金。

实施例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半释放状态下俯视图的剖视图;如图所示:

一种新型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由金属架15及覆膜14构成,包括弓前区11、弓部区12及弓后区13,所述弓前区11、弓部区12及弓后区13为一体成型,由管状的覆膜14及其外部的金属架15组成,金属架15位于覆膜14的外部起到固定及支撑的作用,所述弓部区12顶部为大弯侧,所述弓部区12底部为小弯侧,所述弓部区12大弯侧设有3个内分支支架2,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顶部为位于大弯侧上的圆形开孔,任一内分支支架2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上部为碗状结构21顶部截面直径大于底部截面直径,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下部为圆柱状结构22,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22的横截面直径小于内分支支架上部碗状结构21底部截面直径,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与所述弓部区12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处无缝隙。

病患三根分支动脉血管开口处边缘间距分别为2mm及2mm,三根分支血管直径分别为11mm、8mm及9mm。

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顶部截面直径20mm,三个内分支支架2顶面开孔处边缘间距分别为2mm及2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上部碗状结构21底面截面直径为11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上部碗状结构21高4mm,在主动脉覆膜支架完全释放状态下,三根分支动脉血管开口可基本位于对应的三个内分支支架2顶面开孔内,且相互重叠部分的面积大于分支覆膜支架横截面面积,不影响分支覆膜支架穿过内分支支架2,进入分支动脉血管。

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下部圆柱状结构22横截面直径为10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22高为3mm。

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下部圆柱状结构22作为锚定区域,用于固定穿过内分支支架2的分支覆膜支架。

所述弓部区12小弯侧设有半释放装置,所述半释放装置包括导航导丝3及缝线5,半释放装置用于将覆膜支架1进行初次释放后,使覆膜支架1并不会完全打开,半释放状态下覆膜支架1截面积约为完全打开状态下覆膜支架1截面积的70%,从而可以对其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更为准确的使内分支支架2顶部的开孔对应分支动脉。

所述覆膜支架1内部设有4根导航导丝3,其中一根导航导丝3顺序穿过弓后区13、弓部区12及弓前区11,该导航导丝3与半释放装置中的导航导丝3为同一条,另外三根导航导丝3穿过弓后区13,由弓部区12内分别穿过对应的一个内分支支架2,顺序穿过弓后区13、弓部区12及弓前区11的导航导丝3用于将主动脉覆膜支架更为准确的放置到病患位置,另外三根导航导丝3作用在于主动脉覆膜支架放置好后,利用此三根导航导丝3分别将分支覆膜支架准确的穿过对应的内分支支架2放入对应的分支动脉血管。

实施例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使用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多腔血管鞘部分的局部示意图。如图所示:

一种新型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由金属架15及覆膜14构成,包括弓前区11、弓部区12及弓后区13,所述弓前区11、弓部区12及弓后区13为一体成型,由管状的覆膜14及其外部的金属架15组成,金属架15位于覆膜14的外部起到固定及支撑的作用,所述弓部区12顶部为大弯侧,所述弓部区12底部为小弯侧,所述弓部区12大弯侧设有3个内分支支架2,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顶部为位于大弯侧上的圆形开孔,任一内分支支架2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上部为碗状结构21顶部截面直径大于底部截面直径,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下部为圆柱状结构22,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22的横截面直径小于内分支支架上部碗状结构21底部截面直径,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与所述弓部区12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处无缝隙。

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顶部截面直径为16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上部碗状结构21底面截面直径为12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上部碗状结构21高3.5mm。

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下部圆柱状结构22横截面直径为12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下部圆柱状结构22高为3mm。

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2下部圆柱状结构22作为锚定区域,用于固定穿过内分支支架2的分支覆膜支架。

所述覆膜支架1内部设有导航导丝3。

所述覆膜支架1内部设有4根导航导丝3,其中一根导航导丝3顺序穿过弓后区13、弓部区12及弓前区11,另外三根导航导丝3穿过弓后区13,由弓部区12内分别穿过对应的一个内分支支架2,顺序穿过弓后区13、弓部区12及弓前区11的导航导丝3用于将主动脉覆膜支架更为准确的放置到病患位置,另外三根导航导丝3作用在于主动脉覆膜支架放置好后,利用此三根导航导丝3分别将分支覆膜支架准确的穿过对应的内分支支架2放入对应的分支动脉血管。

所述导航导丝尾部处设有多腔血管鞘4,4根所述导航导丝3分别穿过所述多腔血管鞘4的其中一个腔,从而便于进行手术的医生更好的控制导航导丝3将对应的覆膜支架放到指定位置,防止不同的导航导丝3间相互缠绕影响手术进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